狂野十八少年時  第五百零三章 千帆二代電動車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狂野十八少年時 | 金01   作者:金01  書名:狂野十八少年時  更新時間:2020-05-08
 
經過五月一號的突擊調試,二期工廠的所有設備全面符合生產條件了。

汪春江對電動車廠里的人員進行了一些調動,把原先的一些老員工調進了新廠,進行了一下人員平衡。

這樣原先顯得有點人員臃腫的老廠變得清爽了許多。

原來一期老廠有員工九百多人,在員工的熟練程度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這些人員就顯得有些多余了。

現在正好把這些多余的人全部的掉進了二廠,也算是最大的釋放生產力。

電動車廠一期和二期合起來,合計有員工一千五百多人。

人員調動完畢,五月二號下午正式開始試生產。

與此同時,欒深家和謝斌的小廠也同步進行了試生產。

只有秦紋菊的加工企業還沒有進入工作狀態,不過他們也耽誤不了幾天,畢竟秦紋菊招收的那些工人都是老手,只要設備安裝調試好,加工就不是問題。

萬帆對自己企業的產品加工質量還是滿意的,他唯一不放心的就是欒深家和謝斌小廠的部件加工。

不過他們兩個加工的部件都是低技術含量的,經過技術客人的檢測完全達標。

經過兩天的試生產,第一輛第二代千帆電動自行車終于下線了。

下線儀式弄得很像那么回事,這輛新電動自行車組裝完畢九批紅掛綠的從車間里出來的,放在一個臨時搭建的臺子上,供人們觀賞。

第一代的千帆電動自行車通俗點說,它就是個自行車,只不過安了一套電池電機電控裝置。

雖然第二代千帆電動自行車外表看著它也是自行車,但是和自行車的區別就非常大了,不但造型不同就是氣質也不相同了。

與原來一代的電動自行車放在一起,它給人的感覺就上了一個檔次。

當然在價錢上它也貴了不少,一千二百元的售價比一代足足貴了四百元。

萬帆采取的是循序漸進的策略,既然市場能接受八百元的電動自行車,那么接受一千二百元的電動自行車也應該不在話下。

那么將來再接受一千五六百元的乃至兩千多元的電動車也就不那么心里失衡了。

第二代千帆電動自行車經過嚴格的評估,成本被界定在七百五十元。

這是一個讓萬帆有點意外的成本,他以為這臺新電動自行車的成本怎么也不會低于八百元,沒想到比他的預計還低了五十元。

雖然工藝復雜了不少,在電池增加了一塊的情況下,成本增加的真心不多。

這主要得益于二代電動自行車上的大部分部件都是自己加工,或者是自己關聯企業代加工。

而上一代電動自行車除了那套電池電控系統外,其余幾乎全部是外買件。

縱觀第二代千帆電動自行車,大概外來部件只有軸承輪胎以及輪轂電機里和電控裝置里有幾樣小零件,其余部件幾乎都實現了自產。

這樣就讓產品的成本大大縮短,如果去掉那塊多加的電池,二代電動車的成本僅僅比一代電動車的成本高了一百塊錢。

性能方面,二代車顯著的變化就是車速的提高,比一代電動車的車速每小時多了三公里,續航力也比原先有一些進步,在其他方面也有一些優化。

可以說不論從產品的性能以及騎乘的舒適感上,新車都全面碾壓老車。

第二代電動車下線這天,一些代理商聞訊前來,對新的電動自行車進行了試騎和評估。

一代電動車有七萬輛的年產量,新廠的生產能力略有提高但也僅僅是八萬輛的產量。

千帆電動車現在一代二代放在一起有十五萬年產量的生產能力。

嚴格來說這個生產力已經不低了。

第二代電動自行車給出的出廠價是九百元,這樣經銷商們手里有三百元的操作空間,比上一代多出了一百元的利潤。

五月五號,第二代千帆電動自行車正式面世。

這個時候,城鄉的差距就顯露出來了。

像京城申陽這些大城市,二代電動自行車的入市幾乎和一代電動自行車的銷售無縫銜接,很自然的就進入了市場,并且有不錯的銷量。

而一些小城市和農村的銷售就不是那么順暢了,這些小市場的人依然青睞八百元的老式電動自行車,而對貴了四百元的新車不怎么感冒。

萬帆是很關心新車的銷售情況的,與第一代電動車每銷售一輛企業只有五十元的利潤相比,二代電動車每輛的利潤增加了一百元,他自然上心。

二代電動車如果銷售順暢了,在全負荷作業的情況,一個月可是能給他多帶來百萬元的利潤。

他拿著電話不時的趙永泉,張梁,李明堂等人溝通。

溝通過后,他的心也算踏實了不少。

雖然小城市市場銷售的不盡如人意,但是這些大地方的銷售還是基本讓人滿意的。

勉強算是開門紅了,這就行了。

等這個適應過程過后,二代電動車也會火爆起來。

與千帆二代電動車的火爆還沒到來相比,安全的呼啦圈卻火爆起來了。

到了五月中旬,呼啦圈開始起勢了,就連紅崖這樣的小城,在大街上也開始出現眾多搖呼啦圈的人。

當然生產呼啦圈的企業也多了起來。

到五月七號,安全已經做呼啦圈兩個月了,第一個月他做呼啦圈,最初沒當回事,白白耽誤了近十天的時光,第一個月他僅僅只賺到了兩萬塊錢。

但是第二個月他就開始撒野了,尤其從雇人開始三班倒算起。

他的小機器滿負荷的情況下,一個小時可以生產出八十個呼啦圈。

一天一夜能生產出一千八百多個。

三班倒的結果是第二個月產出了將近五萬個呼啦圈,賺了六萬多塊錢。

兩個月下來他已經有了八萬元的財產。

但是隨著呼啦圈的火爆,制作呼啦圈的原材料成本開始上漲。

這樣一來,制作呼啦圈的成本就又多了一毛。

從第三個月開始,他每做一個呼啦圈的利潤也就下降了一毛,現在維持在一塊一毛錢左右。

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個月說不定呼啦圈的利潤就會掉到一塊錢。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