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令大明  第一百一十九章 以動制靜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律令大明 | 六中隊   作者:六中隊  書名:律令大明  更新時間:2020-04-18
 
朱棣剛剛回到燕王府,歇也不歇就叫人趕緊把袁先生給自己叫過來。不一會兒,一個仙風道骨大概五十多歲的相士進了門。他施施然行了一禮,口稱道:

“見過殿下。”

這位袁先生,便是赫赫有名的袁珙。他生于1335年,字廷玉,號柳莊居士,鄞(今浙江寧波)人,明朝相術奇人。他出生的時候就面有異象,勤于學問,能出口成章。曾經游覽海外的珞珈山,在一處古崖遇到了一位異僧,教給他相人術這個方法只是史書記載,各位大大千萬不要擅自嘗試。什么方法呢?

據正史記載,要先直視太陽,直到兩眼全都是小星星,眩暈到不要不要的之后才停下來。然后,在一個暗室里面放上紅豆子和黑豆子,一一辨別區分出來。然后再挑一個月夜,在窗子外面懸掛五種顏色的布條,全都辨認出來完全不誤之后,才能夠去相人。具體方法是,在夜里面燃燒兩只蠟燭,然后看人的形狀氣色,結合所相之人的生辰八字,這樣就能夠預測未來的境況。

他曾經在嵩山寺遇到過姚廣孝,一看他的樣子就大驚失色,非要拉著給他相面,這就屬于強買強賣了。而姚廣孝也不生氣,就任由袁珙給他算。按理說這樣的算命應該說一些好話,可是袁珙偏不,他說道:“是何異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殺,劉秉忠流也。”

劉秉忠是誰啊?劉秉忠是元朝的開國元勛,大元帝國的總設計師。他輔佐忽必烈統一中國,實行漢化,由亂到治,由野蠻到文明,鞏固了元朝統一中國的大業。貫通三教,融合如一,既是“門庭桃李,爛漫芬芳”的教育家,是元上都、大都的建筑師,也是元朝詩文詞曲上獨具一格的大家,還是元朝著名工程師科學家郭守敬的老師。而且這個人還是姚廣孝的偶像,原本歷史上朱棣取得天下后,姚廣孝就多次拜謁過劉秉忠的陵墓。

劉秉忠也是一個和尚,他不好好念經,入世極深,頗為當時人詬病。而袁珙還說姚廣孝三角眼,好殺戮,姚廣孝居然還很高興。所以當他被朱棣招攬過去后,就推薦了袁珙一同前來,為朱棣效命。

袁珙剛剛來謁見朱棣的時候,朱棣同長得像自己的九個衛士混在一起,手持弓箭,在店中飲酒。袁珙一見便上前跪下道:“殿下為何不自重到這里來。”那九人笑他胡說,袁珙說得更加懇切。燕王這才起身離去,召袁珙進宮,袁珙仔細相看道:“走路如龍似虎,前額高聳,是位太平天子。四十歲時,胡須長過肚臍,就可登上帝位了。”之后見到王府的軍官士兵,都保證他們可以成為公侯將帥(見明史·袁珙傳)。

朱棣擔心這些話泄露出去,便決定將他遣送回家。袁珙本來也答應了,可正當他要走的時候,卻突然臉色一變,急急忙忙過來拜見他,臉色煞白,失魂落魄,鞋子都丟了。朱棣問清楚了怎么回事以后,勃然大怒,認為袁珙是在消遣自己,憤然將他關押起來,然后就出塞巡邊了。現在回府準備召見袁珙,也是聽了姚廣孝的勸說。

在袁珙行禮以后,朱棣勉強擠出一個笑臉:

“袁先生,之前本王將你關押數日,不知袁先生可曾吃好睡好?”

袁珙的頭低了下去,帶有愧疚地說:

“殿下恕罪,在下之前慌慌張張前來告知您運數異變,實乃是突然狀況,在下為人相面數十年來,從未有過此種情況發生。是以這些日子在獄中也算是得到了清閑,又對發生的此種劇變進行了推演,卻幾乎一無所獲。在下無能,壞了殿下大事,罪該萬死,更不敢吃喝逍遙。”

姚廣孝在一旁提出了疑問:

“袁先生,您剛剛說的是,幾乎一無所獲,那就是說,您還是推演出來了一些結果?”

袁珙再度拜下,沉聲道:

“正是。在下推演天機,夜觀星象,發現劇變當在南方,該地金石頗多,夾雜水木,當是一處山林,蘊含礦藏。該地之氣運在今夏曾有劇變,萬千生靈具滅,地勢下沉,這萬千生靈之運數便匯聚于此。更有一人,氣運極佳,只是一直被壓抑。但機緣巧合來此以后,沾染富貴皇氣,運勢即被釋放,并附著于該富貴皇氣之中,改變其將死之運。

這種釋放威力無窮,陡然在該地之上空形成巨大氣云,進而擴散至天下,數千萬人之運數也隨而改變。這氣云也來到了北平,附著在了殿下身上,是以,本來殿下的皇極天命也被此云相克,抵擋不過,進而落敗。現在,殿下身上僅存有一絲天子之運數,然其極為微弱,隨時有可能盡喪!”

姚廣孝突然眼睛一亮,轉了兩圈,又迅速黯淡了下去,沒有讓朱棣察覺。朱棣則有些急躁:

“袁先生,您所說的那劇變之地、氣運極佳之人還有那富貴皇氣之人,都是誰啊?可否再為本王推算一二?”

袁珙搖搖頭,慚愧道:

“殿下,恕在下無能為力,不過有一人,也許可為殿下分憂。”

朱棣眼睛一亮:

“何人?”

袁珙肅然道:

“那位劉道士,獲得陛下欽賜御扇的劉日新。他曾在陛下開國之前便預測了陛下必登大寶之運,其相術遠超在下。如能把他請來,必定可以為殿下推算出這一地二人。”

朱棣大喜,正要叫人去請來,卻被姚廣孝制止了:

“殿下,不宜妄動啊。這位劉日新,可是為陛下算過命的,您的身份頗有不便。”

這一句話給朱棣敲了一記警鐘,幡然醒悟過來:對啊,自己要是敢找這位老道,不就明擺著告訴天下人,自己對那個位子覬覦萬分嘛?老爹又該不放心自己了,那可能等不到遼東平定,就會收走自己的全部兵權,那就再無翻身之希望了!

“那又該如何是好啊?”朱棣頗為苦惱。

此時姚廣孝問道:

“袁先生,那么依你之見,此時是動一動好,還是靜一靜呢?”

袁珙肯定道:

“動靜相宜,皆有惡果,然就此情況來看,與其靜置,不如以動制靜,方可有勝算。否則,便是等死罷了。”

姚廣孝嘴角微微翹了起來,這跟他預料的一模一樣。他附在朱棣的耳邊輕聲道:

“殿下,或者我們真的可以與那位談一談。”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