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令大明  第八章 洪武盛世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律令大明 | 六中隊   作者:六中隊  書名:律令大明  更新時間:2020-05-09
 
獻俘大典結束,所有的俘虜、繳獲、旗幟、盔甲等都被撤了下去,將神策門前的空地廣場清了出來。

但是朱元璋并沒有下城墻,反而還坐了下來,就在之前內官監給他準備的錦凳上。朱標和一眾皇子也紛紛坐下,按照禮節靠后分左右。

本次獻俘大典還邀請了安南、暹羅、呂宋、倭國等國前來進貢的使者使臣。之前的獻俘大典讓他們蔚為驚嘆,大明軍隊的高漲士氣與森嚴威懾也嚇得他們大氣不敢出,生怕自己稍有逾禮而觸怒了那位高高在上的洪武大帝。

倭國使節足利小次郎也是這其中被嚇得膽戰心驚的一位。由于之前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多次請求要與明國開海貿,但朱老大看足利義滿就是不爽,三番五次拒絕,搞得足利義滿也很無奈,但還是得一批又一批地派遣使節。

足利義滿早就聽說朱元璋準備北征,有消息稱要調動二十萬大軍。他當機立斷,以家族子侄足利小次郎為使節,帶著使團在明朝大軍北上開拔的時候就出發到南京,準備提前恭賀大軍得勝。當然這個馬屁拍的也是極有水平,朱元璋聽說倭國人在戰端未分勝負之前就提前來告賀,大喜過望,就允許足利小次郎等人留在京城,等候大軍凱旋。事實上,等他們到了南京城以后,不到半個月就聽說遼東已平。

足利小次郎欣喜之下,當即命人回國給足利義滿報信。不過他也沒有因為撓到了朱元璋的癢癢肉就驕傲自大,目空一切了。事實上,他對于這位雄才大略的洪武大帝有著極為清醒的認識。

因為,這位可是殺人不眨眼啊!之前搞了幾個大案子,殺了十幾萬人,這回北征,聽說他麾下一個小小的團練不過三千人,就能打的屯兵五萬在慶州的平章果來落花流水,兵敗自刎。明朝的官方邸報可是說了,前后不過打了兩仗加一次偷襲,殺了兩萬多人,天,這是何等的臥槽啊!這么一位主脾氣還不好,真要是自己等人不注意,當場咔嚓了也不是不可能啊!

朱元璋:大典結束,諸位感不感動啊?

足利小次郎(陪著笑臉):不敢動,不敢動。

朱元璋:嗯?居然不感動,來呀,拉出去咔嚓了!

這就是現在包括足利小次郎在內的各國使節的心理狀態,嘴上笑嘻嘻,心里媽賣批,心里面琢磨著,朱老大何時宣布結束,我們就可以撤了,這樣下去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呀!

李之弘心里也微微嘆了一口氣,他的壓力也不小。

之前一直是走群眾路線,從百姓中來,到百姓中去。雖然以常茂為首的諸多皇親國戚也知道他的實力,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朱元璋和朱標更是對他的情況了如指掌,可這并不代表,自己就要當著大明所有的高級官員、勛親皇爵來展示自己極為恐怖的戰斗力。

私底下知道是一回事,擺在明面上又是一回事。

人人都穿內褲,但能夠把內褲穿出來亮相的,也只有超人了。哦,還有那些維密的模特......可自己既不是模特,也不是超人,充其量就是一個后世穿越者,沒什么金手指,也就是腦子比較靈光罷了。

李之弘知道朱元璋的用意,他也理解。朱元璋是想讓自己走到臺前,展示一下那無比恐怖的力量,可能順便還會給自己封賞,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我李之弘是站在朱老大這一邊的。畢竟當前打敗了納哈出,日后相社與朱元璋之間的戰爭會更加激烈,而自己以及自己掌握的勢力,是他們斗爭天平上一塊舉足輕重的砝碼。自己倒向哪里,就會給那一方增加無可比擬的力量。

從個人感情而論,李之弘傾向于支持朱老大,可是他的一些舉措實在是帶有偏見和歷史局限性,這是無法改變的。從歷史大局觀而看,李之弘對相社也比較有好感,因為他們是最容易產生后世的民主集中制的一塊土壤,而且自己要推進工業化革命,為司法改革奠定基礎,沒有那些未來的工商業階級的幫助是不可能的。

不過,正如他之前跟朱標所談論的那樣,他要走第三條路,一條不同于完全的皇權和完全的相權的路。而要走這條路,他必須要在先期迅速發展壯大,這就必須要有朱元璋的支持。而且,相社目標雖然遠大,但手段過于惡劣,為了試探敵方兵力,竟然不惜讓邪教裹挾災民,造成十幾萬人的傷亡,這一點他是深惡痛絕的,也是必然要跟相社決裂的重要理由。

從百姓中來,到百姓中去。朱元璋已經做到了第一點,他很想做到第二點,比如允許地方百姓押解貪官污吏進京、設置登聞鼓由百姓去伸冤,且地方官吏非但不得阻攔,還得一路好送,比如他吃到地方進貢的大米,十分喜歡,但害怕若將此列為進貢品之后會害得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是以向官員討要了種子,自己在后花園種植自己吃。

這么一個親民而有雄才大略的帝王,真的是深得百姓愛戴。但他的種種所為,有著極大的歷史局限性,所以很多施政不僅沒有起到為百姓謀福利的效果,反而還引得地方怨聲載道,官與民皆不聊生。

所以,就讓我這個擁有后世經驗的人來幫你吧!

而且,我知道,你還有后手,那么一支極為強悍的力量,黑龍見首不見尾啊!你本可以暗中置我于死地,卻選擇相信我,無論是在遼東還是在高麗,那么,我也相信你。洪武大帝,我會用我的手段,幫助你,開創你所希望的洪武盛世!

李之弘在獻俘大典沒結束之前,早已退出了獻俘場,來到了神策門外,那里有他的三百毛集團。他看著自己全副武裝的兄弟手足,平靜說道:

“弟兄們,一會兒進城門,該怎么走就怎么走,包括之后的演習,也都按照我教給你們的來,我只有兩個要求,第一,該發出什么聲音,無論是喊番號、口號,腳步、手臂擦褲縫線等,能有多大有多大,能有多齊有多齊,你們就三百人,動作要如同一人,展示我們天下第一強軍的風采。第二,精神面貌,士氣,勇氣,殺氣全都露出來,給那幫子自詡精英的正規軍和天子親軍看看,我們毛集團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骨氣!能不能做到?”

“能!能!能!聽從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永遠做大明的忠誠衛士!”

震耳欲聾的響聲響徹神策門外,也讓等待閱兵和演習的諸位皇子皇孫、王公貴族、高級官員、各國使節等極為震撼,不少人對毛集團將士的口號也深以為然,油然而生出對于李之弘的好奇與敬佩。

只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個口號只有在臺面上才會喊成“大明”的忠誠衛士,在毛集團將士們的心里,永遠是忠誠于他們的連長——李之弘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