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國珍品展落下了帷幕。
所有的金銀都被抬到了兩個專門的房間,由楚王府護衛專門看著。
“王爺,所有沒拿到貨的人都把錢全部付清了,具體的金額還在統計之中。”
九條比李寬還要興奮,今天的拍賣會刷新了他的認知。
“雖然準確的數字還在統計,但是大體上應該是有黃金三千斤以上,白銀五萬斤以上,只多不少。”
王玄策結合拍賣的價格和貨物的數量,大體上測算了一下今天的收貨。
“這么多?那豈不是這一次就可以帶回去百萬兩銀子了?”
金銀論斤數,李寬還是有點不習慣。
一斤是十六兩,李寬大概轉換了一下,發現收獲果然很驚人啊。
“王爺,主要是那些瓷器和鏡子實在是太受歡迎了,特別是鏡子,一塊玻璃鏡子,居然可以換到十幾斤黃金,簡直……簡直……倭國人實在是一點都不窮啊。”
“以金銀來論財富的話,倭國自然是不窮的;但是以物質來衡量的話,倭國那是窮的不能再窮了;同樣一兩銀子,在倭國的價值和在大唐是完全不同的。”
“說的也是,倭國就像王爺你說的那樣,有金銀礦山,積累了幾百年,金銀是不會少的。”
雖然九條信一就在旁邊,李寬和王玄策都沒有避開他的意思。
就以九條最近的表現來看,他就是想要下李寬這艘船,也是沒有機會了。
要是沒有了李寬的庇佑,九條家在倭國估計很快就會被蘇我家組織人手聯合瓜分、收拾。
九條信一對此也有清醒的認識。
“王爺,其實倭國有很多土藩,各地的藩主手中也都是有不少財富的,這個貨物,哪怕是每個月來一次,也是能夠賣出去的。”
九條主動幫李寬出謀劃策。
“九條君,你這個信息很重要。這樣,這次的拍賣所得,你拿五千斤白銀走,以后我們定下一個規矩,但凡是本王的船隊運到倭國的物品,都由你負責去處理,最終本王分給你半成的錢財。”
無利不起早,九條為何抱自己的大腿,李寬心中自然有數。
不會真的飄飄然以為自己王霸之氣來了。
“王爺,半成太多了。王爺從大唐把物品運輸到倭國,需要冒很大的風險,下臣拿半成的一半就可以了。”
財帛動人心,不過九條還算頭腦清醒,知道只有抱著李寬大腿,自己有很多辦法從其他地方撈錢,貿易所得雖然很大,但是這錢燙手,不好拿。
“行,識時務者為俊杰,九條君你以后但凡在倭國碰到什么問題,都可以找本王幫忙。難波津那里,本王以后會留一批護衛在那,這個數量會慢慢增多,到時候你有問題,直接去難波津東海漁業的分號。”
出來一趟,差不多就掙了大唐十分之一的財政收入,這種事情,可是比吸王毋還容易上癮,李寬自然不會輕易放棄。
“王爺,有一件事,不知道該不該提……”九條斟酌了一下,表情有點糾結。
“說吧,沒什么好顧慮的,本王過幾天就準備走了,有什么問題統統一并解決。”
“那些瓷器也好,鯨油蠟燭也好,亦或是玻璃鏡子,在長安城售價多少,這次遣唐使當中,許多人都是明白的。這里頭差價巨大,難保有些人會自己去大唐。”
九條這么一說,李寬就知道他擔心的是什么來了。
事實上,自己也有在考慮怎么壟斷這么生意。
不管什么時候,壟斷才是最掙錢的。
“哼,九條君,就以倭國現在的造船水平,能夠派出你們去大唐,就已經是把全國的造船匠人都集中在一起了才造出能夠出海的船只吧?這個造船作坊在哪里,你一定知道咯?”
“下臣自然是知道的,其實最主要的造船作坊就是在難波津,其他地方也還有一些小作坊,但是基本上只能造一些小漁船。”
“從海外來難波津,基本都是要經過和歌山那塊海域吧?”
李寬心中一邊在衡量,一邊在確認一些消息。
“沒錯,王爺,新羅和百濟的船只,全部都是走的這條海路,但是實際上,走和歌山對面的鳴門海峽也可以到,就是要繞路。”
“行,本王明白了,你放心,今年之內,和歌山旁邊的島上會有一群海盜的到來,到時候這些海盜會襲擊難波津的造船作坊。以后哪些造船作坊能制作海船或者大的漁船,你就告訴東海漁業在難波津的分號,自然有人會去處理。”
在這個年頭,李寬也懶得和倭國人講什么人權,這些造船作坊危害到了東海漁業的利益,自然就會有人去讓它消失。
九條聽了心中一顫,不過卻是更加堅定了抱大腿的決心。
“還有,你找個機會和犬上山田,以及遣唐使當中有點身份的人提醒一下,有些話可以說,有些話說了對誰都沒有好處。如果有人不聽話……”
“王爺,你放心,要是有人敢壞王爺大事,下臣就去把他們給收拾了。”
除了犬上山田的地位原本在奈良比九條要高,其他人九條壓根沒有放在眼中;如今抱上了李寬的大腿,犬上要是敢跟自己過不去,他也有信心對付得了。
“還有一件事,本王想問一下,這個倭國是不是有個地方叫做石見?”
今天受到那么多金銀的沖擊,讓李寬想到了倭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石見銀山,那可是巔峰時期占據了世界三分之一產銀量的超級銀礦,一定要想辦法控制在手。
只要能夠開發石見銀山,李寬就可以考慮在大唐推進貨幣改革了。
如今的大唐,還是屬于開元通寶、絹、布等多種物質共同充當貨幣作用的混亂局面,伴隨著登州商業的不斷發展,這個局限性越來越明顯。
要是能夠推廣銀幣和金幣,應該可以大大的改變這種局面。
至于更進一步的推出紙幣,李寬覺得步子大了還是算了。
“石見?”九條思索了一會,“沒有聽說奈良附近有叫做石見的地方,但是在西部靠近新羅的方向,倒是有一個石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