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  第1540章 人走茶涼?

類別: 歷史 | 兩晉隋唐 | 大唐孽子 | 南山堂   作者:南山堂  書名:大唐孽子  更新時間:2021-11-13
 
李世民要南巡。

這個消息本身不是什么秘密。

朝中大臣全部都事前已經知道這個消息了。

但是當李世民在朝會上正式宣布這個消息的時候,不少人還是有點愕然。

三月初三就離開長安城。

離現在也沒有幾天了。

最關鍵的是李世民南巡的時候,安排了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等人陪在身邊。

留下了蕭瑀、岑文本等人輔助李治這個天子監國。

除此之外,朝中大部分的將領都繼續留在長安城,十二衛也全部交給了李寬來指揮。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李世民這次南巡,就跟禪讓了差不多了。

他除了帶走幾個重臣,剩下就是李忠和李君羨帶領了一些人馬保護安全。

大唐軍方的正式力量,全部都沒有動。

這讓許多人都意識到,大唐已經提前開始進入了李寬的時代。

“長孫兄,陛下這一次專門把你也帶著南巡了,到時候李寬要在朝中動什么手腳,我們都很難應對了。”

朝會結束之后,崔敦禮就親自去到了長孫無忌的府上,兩個人在長孫無忌的書房商討著今后的安排。

作為長孫黨中的重要支持人物,崔敦禮的影響力還是非常大的。

跟其他的一些人相比,崔敦禮之前因為各種原因跟太子黨有許多矛盾,所以輕易不敢投靠。

再說了,他們這些五姓七望出身的世家子弟,李寬也很少有愿意接納的。

到現在為止,也就是范陽盧氏出身的盧照鄰,順利的待在了李寬身邊。

“崔兄,你說我過兩天裝病不跟著南巡,陛下會怎么想?”

長孫無忌沉默了好一會之后,冒出了這么一個主意。

按理說,李世民在哪里,哪里就是大唐的權利重心。

南巡的時候愿意帶上長孫無忌,這說明李世民對他很信任啊。

但是現在的情況卻是有所不同。

很顯然,長安城這里才是大唐的政治中心。

李世民這一次并沒有搞一個移動的朝廷跟著自己,那就意味著徹底放權了。

這并不是長孫無忌希望看到的場景。

“那么多大臣,陛下幾乎都留給了太子殿下,只是你跟玄齡被專門叫著陪同南巡了。

這里面固然是有陛下跟你們兩個的關系比較親密,南巡的時候希望你們在身邊陪同的原因在里面。

但是更重要的應該是陛下也知道你跟太子殿下之間的矛盾,想要把你們其中一方帶走。

這么一來,雙方之間的沖突就不至于鬧的沒有辦法收拾。”

像是崔敦禮這樣的人物,肯定會經常去揣摩李世民的心思。

掌握的消息足夠多了,自然就能大概的猜測到李世民在思考什么。

“你說的我都知道,但是這一次陛下南巡并沒有說要去多長時間。到時候要是他一時興起,要去南洋視察,甚至要去齊王港或者是澳洲等地。

那么就完全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回來。

指不定等到我們回來的時候,長安城的天都已經變了。”

長孫無忌的這個顧慮,可以說是非常有道理的。

但是李世民這種招,他卻是很難接下來。

“確實有這種可能,如今朝中許多勢力都是支持太子殿下的,特別是軍中將領,不少都跟太子殿下有交情。

以前的時候,迫于身份的敏感性,他們跟太子殿下還都保持了一段距離。

但是現在太子監國,這種顧慮就已經不存在了。

雖然還有不少世家大族子弟跟太子殿下不是一條心,但是我們要聯合這些人一起對方太子殿下,還是非常難的。

當初九皇子就讓于志寧暗地里聯絡過,從結果上來看,效果并不好。”

崔敦禮自然也想過要聯合五姓七望等李寬重點打壓的勢力去反抗。

但是想了想各個家族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重,沒有到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不愿意做出魚死網破的事情。

他就有點心灰意冷了。

李寬的手段比他們想象的難對付太多了。

人家也沒有直接對各個世家大族下死手。

但是各種各樣的措施下來,卻是確確實實的損害了世家大族的利益。

以前的時候,每個州縣的胥吏,基本上都跟當地的世家大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州縣里頭的官員就更加不用說了。

除了刺史等少數朝廷直接任命的官員可能跟當地豪族的關系不一定那么密切之外,其他的很多甚至就是當地豪族的子弟。

這么一來,雖說天下是李家的,但是各個州縣其實是在世家豪族的治理之下的。

當時現在越來越多觀獅山書院以及其他書院畢業的學員直接進入到各個州縣擔任胥吏。

哪怕是這些胥吏本身很多也都是本地人,但是去長安城學習了三年之后,很多思想觀念已經不同了。

甚至極端的情況下,一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在書院里頭接受了教育之后,都站在了自己家族的對立面了。

這種改變雖然是非常緩慢的,但是卻讓崔敦禮他們心驚膽戰。

別的人可能只能打壓世家一時,但是李寬這是要把世家傳承的根基都給挖掉啊。

按照這個局勢發展下去,幾十年后,世家大族再想有左右一地政局的能力,就變得非常困難了。

朝廷對各個州縣的管控能力,也會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可是如果我們現在不反抗,以后想要反抗就肯定更加困難了。”

長孫無忌很是無奈的說了一句。

他也搞不懂,明明最開始的時候自己是占據上風的,為何這么多年過去了,自己居然就變得沒有還手之力了?

是因為自己之前太過猶豫了嗎?

“太子殿下子嗣不少,將來繼承大統之后,肯定又會擴充后宮。

到時候各個皇子之間的爭奪一定會非常激烈。

我覺得我們需要蟄伏一段時間,等到將來各個皇子需要組建屬于自己的勢力的時候,才是我們新的機會。”

崔敦禮作為崔家子弟,從小就被教導了不少自己家族數百年來的沉浮故事。

所以一時的實利,他雖然有點難以接受,但是卻也不覺得以后大家就沒有希望了。

李寬很厲害,他們暫時沒有找到對付的辦法。

但是他們覺得李寬的兒子不可能那么厲害。

到時候各個皇子之前爭權奪利的事情,幾乎是必然會發生的。

到了那個時候,很多機會又會重新冒出來。

就像是當初李治拉攏世家一樣,哪怕是明知道打壓世家是自己父皇的意志,卻也愿意為了自己的利益去違背。

在崔敦禮看來,這樣的事情發生過一次之后,以后一定還會再次發生的。

甚至每個朝代的時候都會不斷的重復這樣的事情。

這也是崔家數百年來總結出來的經驗之一。

沒有那朵花是一直長盛不衰的,但是只要根基夠牢固,過個十年八年,自己的機會就會重新再來。

“你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但是這就意味著以后真的就任由李寬宰割了。

哪怕是李寬自己不愿意大動干戈,他身邊的人也不會輕易的放過我們啊。”

長孫無忌這個顧忌是他心中最擔憂的事情。

說起李寬,長孫無忌覺得自己對他還是比較了解的。

為了顧全大局,對方還真的有可能放過自己。

前提就是自己識趣一點,不要自己找死。

但是李寬身邊的許敬宗、馬周等人,愿不愿意放過自己呢?

這是個問題啊。

要是自己的妹妹還活著,長孫無忌肯定就不會有那么多的擔心,但是現在的情況卻是完全不同。

“如果許敬宗他們要主動地招惹我們,那我們就要擺出一副魚死網破的狀態出來,讓他們不要搞事。”

崔敦禮儒雅的臉上,難得的出現了一絲狠厲。

找不到更好的辦法的長孫無忌,也只能默認了這種情況。

之后,崔敦禮也沒有繼續在長孫府中待著。

而長孫無忌急于跟自己的兒子安排后面的事情,自然也沒有挽留他。

“令狐,你可以把你手中的錢財全部拿去購買大唐股票交易所里頭各個作坊的股票了。”

從朝中回來之后,楊本滿難得的主動安排人把令狐無疆叫到了自己跟前。

從今天的朝會中,楊本滿得出了一些屬于自己的結論。

這些結論如果跟大唐股票交易所結合在一起,就意味著大量的利益。

“各個作坊的股票經過了這么多年的發展之后,整體的估價都已經不低了。

我們如果一口氣全部把手中的錢財拿去購買股票的話,以后就沒有什么騰挪的空間了呢。”

令狐無疆過往的投資手法上面,很少有做出滿倉的行為。

大多數時候,他手中的錢財都會有兩到五成是不動的。

“我知道,不過這個時候我們已經不需要什么騰挪空間了。

陛下三月初三就要下江南,太子殿下監國,到時候作坊城的各個作坊肯定會迎來新一輪的增長。

趁著很多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你趕緊買入這些作坊的股票,以后就來不及了。”

在令狐無疆面前,楊本滿倒也沒有隱瞞什么。

“啊?難道之前的傳言是真的?陛下真的要南巡了?”

李世民要南巡的消息,令狐無疆自然也是聽到了風聲的。

不過現在這個風聲落在了實處,他還是覺得有點意外。

“是的,蕭和跟李忠都已經把南巡的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陛下也在朝會上正式的宣布由太子殿下監國了。

從今往后,我們大唐就是太子殿下說了算,我們再也不用擔憂朝廷扶持工商業發展的戰略會有什么變動了。”

楊本滿研究了李寬十幾二十年,對于李寬的了解已經算是非常深入。

在工商業的發展方面,整個長安城能夠比楊本滿更加了解李寬想法的,也就那么幾個而已。

“太子殿下只是監國,指不定到時候陛下回到長安城之后,聽了其他人的說法,心思又有變化呢?”

令狐無疆這個猜測,倒也不是胡亂說的。

畢竟李寬現在還是太子,沒有登基。

“不,不會變化了。這一次太子殿下監國,跟歷朝歷代的情況都有所不同。

陛下已經把十二衛的指揮權都交給了太子殿下,也讓太子殿下直接擔任了大唐皇家軍事學院的院長。

最關鍵的是陛下南巡的時候,除了房相和長孫司空等少數大臣跟隨,其他人員都留在長安城輔助太子殿下。

這已經不能用監國來簡單的形容,實際上就是將大唐交給了太子殿下。

現在的太子殿下,距離大唐天子也就是差一個登基儀式而已。”

不得不說,楊本滿的這個認識還是非常到位的。

事情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已經沒有誰可以阻攔李寬登基了。

哪怕是李世民想要反悔,都不見得有效果了。

“好!太好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大唐工商業發展的春天,還真是來臨了!”

令狐無疆不傻,自然知道楊本滿說的這個話背后意味著什么。

他們這些商家期待了那么多年,不就是期待著這一天的早日到來嗎?

“阿耶,這一次陛下南巡有說什么時候回來嗎?”

房府之中,房遺直跟房遺愛一起來到房玄齡的書房之中商討事情。

房家這一次算是押對寶了,只要沒有什么意外,今后幾十年的榮華富貴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明眼人都知道,大唐下一任的帝王絕對是李寬了。

“不好說,看陛下的意思是要好好的把我大唐的江山走一遍。

沒有個一年半載,想來是不會回來了。

要是陛下心血來潮要去什么比較特別的地方,指不定就需要更長的時間了。”

房玄齡這一次還真是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回長安城。

因為就連李世民自己都沒有想好這個問題。

以往帝王的出巡都是有著非常明確的目的的,不管是行程還是時間安排,都是有計劃的。

但是這一次李世民卻是完全是一副游山玩水的架勢。

這么一來,就完全沒有辦法猜測了。

“您的身體一直都不是很好,可不可以跟陛下申請留在長安城呢?

孩兒愿意跟著陛下一起南巡?”

房遺直對自己阿耶的身體狀況是非常了解的。

很顯然,去年才從鬼門關走了一遭的房玄齡,要是再那么折騰的話,還真不知道會出什么事情。

“為父要跟著陛下一起下江南,這是之前從洛陽回來的時候就已經商定好的事情。

不過你也不用太擔心,觀獅山書院醫學院附屬醫館和太醫署聯合安排了一支醫療隊伍會跟著陛下南下的。

到時候哪怕是有什么情況,也都能及時的處理。”

房玄齡對于跟著李世民南下倒是沒什么特別意見。

雖然年輕的時候他也跟著李世民南征北戰的見識了不少地方,但是經過了二三十年的變化,很多事情都已經不一樣了。

他也確實很有興趣去到各地轉一轉。

“太子殿下監國,很多事情可能都還不熟悉,如果阿耶您能夠在他身邊輔助的話,他應該是很樂意的。”

房遺直還想勸說一下。

因為在他看來,房玄齡留在長安城才是對房家最有利的。

“大哥,以太子殿下的能力,什么事情難得住他?

他原本下面的馬周、許敬宗、褚遂良都是杰出的英才,再加上還有蕭相這些人輔助,不會有什么問題的。”

房遺愛大大咧咧的在旁邊打包票。

李寬順利掌權,他自然是最開心的一批人。

對他來說,房玄齡如果不在家的話,就沒有人整天管著他了。

這是他最想要享受的生活呢。

“二弟,你知道什么?如今太子殿下掌權,誰能緊緊的跟在他身邊,就能獲得更多的重視。

這對于家族今后的發展是非常有好處的。”

房遺直不滿的瞪了房遺愛一眼。

“行了,你們不要再討論這個話題了,沒有什么意義。

三月初三我們就要出發了,針對今后家里的安排,我也先跟你們說一說。”

房玄齡懶得再聽兩個兒子在那里聒噪。

反正扯來扯去,最終的結果都是不會變化的。

反倒是有可能影響兩個兒子之間的關系。

“姑姑,這一次陛下南巡,您也跟著一起去嗎?”

頤和園中,韋思仁專門去拜訪。

作為韋家在宮里頭的重要支柱人物,韋貴妃對于韋家來說,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雖然韋貴妃不是李寬生母,她也不是皇后,但是怎么說也是李寬的長輩。

保持必要的尊重,那是絕對需要的。

換句話說,韋貴妃對李寬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

當然了,也要看她想要談的是什么事情。

如果涉及到原則性的問題,那肯定說什么都沒有用。

韋家自然是希望韋貴妃能夠留在長安城,必要的時候能夠作為自己跟李寬溝通的橋梁。

“陛下這一次下江南,沒有說哪個妃子必須去,我也還在糾結要不要主動提。

到時候陛下不在頤和園了,朝會還在這里開的話,宮里頭的很多事情肯定會有變化。

我要是繼續留在這里,萬一太子殿下不樂意的話,指不定還會給韋家招來麻煩。”

韋貴妃多聰明的一個人啊。

韋思仁今天進宮,她自然知道對方的目的是什么。

“按照我們對太子殿下的了解來看,他應該不是那種小肚雞腸的人。

陛下這一次南下,也不知道具體會去到什么地方。

一路上舟車勞頓的,肯定非常辛苦。

雖然江南道那邊也有一些州縣是比較發達的,但是終究還是比不上長安城。

姑姑,要我說,您干脆就留在長安城吧。

后宮還有那么多的事情,肯定也是需要有人去處理的,想來太子殿下也是能夠意識到這一點的。”

韋思仁繼續在一旁勸說著。

人走茶涼!

官場上一向是如此。

哪怕李世民還是大唐的天子,但是當他在朝會上很徹底的表達出了將大唐江山社稷交付給李寬的意思之后,很多人的態度就有了變化。

這個時候,肯定是要選擇留在長安城啊。

如果是放在十年前,大家肯定是拼命的搶著機會要陪著李世民南下呢。

此一時,彼一時。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容我再想一想。”

“使臣,現在這個時候讓女王殿下安排大規模的遣唐使來長安城,還有必要嗎?

這些年金城已經有不少的勛貴子弟都在長安城求學了。”

新羅使臣府邸,金勝強知道李世民要南巡,李寬要監國的消息之后,立馬就寫了一封信安排人送回新羅。

長期待在長安城的金勝強,很清除大唐如今這個變化背后蘊含的意義。

“縱觀太子殿下這些年的做事風格,我們這些番邦屬國只有緊跟著他的步伐,按照他的意思去發展,才能收獲到好處。

否者的話就會迎來各種各樣的打擊,甚至消亡在歷史潮流之中。

眼下太子殿下監國,大唐的很多事情都是他說了算。

這個時候我們新羅要想繼續過上好日子,那就應該更加明顯的表達出我們愿意跟著大唐的發展步伐行動的意思。

像是前段時間那個長安城有些作坊安排伙計去到倭國、百濟、新羅等地采辦一部分手工藝品。

這說明大唐其實也是愿意帶著我們一起發展的。

作坊城中的一些小配件,如果我們的價格優勢很大的話,也是有著不小的發展空間。

甚至我們直接從大唐購買棉布,然后加工成大唐百姓喜歡的衣服之后進行售賣,也是一種新的經營方式。

反正今后的幾十年,我們想要過上好日子,就要牢牢的跟著大唐的步伐。”

金勝強這個覺悟,是新羅王國能夠一直屹立在朝鮮半島的重要保證。

如今高句麗王國、南高句麗王國、北高句麗王國、新羅、百濟,再加上倭國人在百濟旁邊的飛地。

小小一個半島,上面就已經有六方勢力。

大唐想要哪方勢力消亡,其實也就是一念之間的事情。

“您這么說好像也有道理,長安城這邊的匠人的工錢是很高的。

一個月的工錢比我們金城那邊一年一樣高了。

如果我們能夠制作一些比較消耗人力的東西,還真是有優勢。”

眼光不錯的金大棒和金勝強,已經為新羅下一步的發展尋找到了一個增長點。0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