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上旬,隨秦軍一同撤回函谷關的河東郡守王稽,回到了咸陽。
按秦律,郡守、縣令皆有守土之責,若敵軍來犯,不能退卻。否則,族滅!
王稽這下不光是丟失了河東郡,逃回了咸陽。但最重要的是,其本人擔任河東郡守,也是相國范雎推薦的。按秦律,范雎有連帶責任,與其同罪。
王稽回到咸陽,沒有先去朝堂之上。
而是把自己整的披頭散發,滿身狼藉。然后來到相府門口,求見范雎。
一進廳內,王稽面對范雎,跪倒在地,嚎啕大哭道:
“相國大人,卑職……卑職辜負了你的期待了!”
范雎站起,哀嘆一聲,用拳頭敲了敲自己的腦袋。
抬起右手,顫巍巍地指著王稽道:
“王稽,老夫是怎么交待你與鄭安平的?你與鄭安平兩人,都在老夫面前信誓旦旦。”
“一個說熟讀兵書,已知戰事,想當將軍。老夫就在我王面前,推薦鄭安平當了將軍。結果……結果就是陣前率部投敵,被夷三族。”
“你給老夫說想當郡守,老夫也在我王面前推薦,讓汝當了郡守。你給老夫說河東郡會象我秦國北之長城,堅不可摧!可如今一戰而被敵軍拿下,你居然還有臉來老夫面前痛哭。”
“現在鄭安平已經這樣了,你……”
王稽太懂范雎的心思了,這個人一向知恩圖報,不會不管自己的。
王稽也不說話,對著范雎,連連叩首,只是大哭。
范雎見此,氣惱地又捶了下身前的桌子。
不再搭理王稽,吩咐左右:“來人,把他綁了,押解至我王處。唉!老夫……老夫再去向我王請罪!”
王稽見范雎愿意與自己一同面見秦王嬴稷,也不反抗,任憑范雎處置。
范雎與王稽來到王宮的一處殿內,跪倒在嬴稷的面前。
嬴稷看了看王稽,又看了看范雎。
長嘆一聲,下令道:“來人,給王稽松綁。”
待王稽松綁完畢后,嬴稷指著王稽道:“此番寡人不治你的罪,你去吧!”
王稽頓時呆了,自己居然“啊”了一聲。
秦王嬴稷,就這么輕松的放過自己了!
王稽忙俯身叩首道:“罪臣遵命,多謝王上。”
“王稽。”
“罪臣在。”
嬴稷搖了搖頭,閉上了雙眼,對王稽道:“寡人不想治你的罪,因為治你的罪,推薦你擔任此職的相國,也會與你同罪,隨你陪葬。王稽,你可明白?”
王稽連連叩首道:“王上,罪臣明白,罪臣明白。”
相國范雎也在一旁,痛哭流涕。知道秦王如此對待王稽,完全是看在自己的情分上。
嬴稷睜開了雙眼,又道:“此番河東失守,寡人可以說是因我大軍失利所致。待今后我軍收復河東,寡人還會讓你繼續去當郡守。”
“王稽,希望你不要再讓寡人與相國失望。今后你擔任此位,與相國再無關系。如再有失,寡人必不饒你!寡人與相國有事相商,你自己下去吧!”
待王稽走后,范雎對嬴稷叩首道:“多謝我王。”
嬴稷看了會范雎,對范雎道:“相國,你謀略過人,知恩圖報。但……唉!”
說到這里,嬴稷也說不下去了,對范雎道:“相國,你起來吧!無需如此。”
“多謝王上。”
嬴稷來到了墻前的地圖旁,看著地圖,久久無語。
范雎在嬴稷身后,對秦王道:“王上,可是擔心中原聯軍攻打函谷關?”
嬴稷點點頭道:“相國,現在中原各國合縱,集兵數十萬,共同伐我秦國。此次邯鄲之戰,我軍大敗,此乃寡人登基以來,從未之有事。如之奈何?”
范雎考慮了會,對秦王道:“王上,不必過慮。函谷關乃我秦國東之天險,又有王龁將軍率數十萬將士鎮守,聯軍肯定是攻不破的。”
“現在中原各國大軍不退,實乃懼我秦國。害怕合縱之兵一退,我秦國隨后報復。以臣看來,中原各國,現在也不想過多得罪我秦國。只是想要我秦國,一個不再出兵的承諾。”
“哦,以相國之見。就是中原各國,想與我秦國和談?”
“大王,是的。現在只要我秦國與其各國和談,言不再出兵攻打各國,其兵自散。”
嬴稷大笑,轉過身來,對范雎道:“好呀!相國,以你之見呢?”
范雎也微笑道:“大王,我大軍在邯鄲之戰中,所以失利,乃關東諸國三載來,合縱成功之故。我軍確實損失很大,但中原各國也是元氣大傷。”
“臣建議我王,可以派使者前去與諸國和談,瓦解各國合縱之兵。待各國合縱之兵退去,我王又可各個擊破。臣不相信,各國還會繼續合縱伐我秦國?”
“王上,我秦國可以把關東原先占據的土地,給予各國。但是這些土地,只待各國合縱之軍退卻,我秦國就可以再拿回來的。故,臣才會說我王不必憂慮。”
秦王嬴稷馬上道:“相國之言,甚合寡人之意。相國,你就按此意,盡快去辦理吧!”
“諾。”范雎躬身而退。
燕孝王元年,八月末,秦國與中原各國在函谷關前達成合談協議。
秦國將原先侵占的韓、魏、趙土地歸還三國,秦國不再出兵攻伐三國。
中原各國退兵,不再攻打函谷關。
秦國自秦昭襄王四十八年春,調集大軍伐趙,歷經三載,結果卻是大敗而歸。
秦軍折損兵力達三十五之多,損失了蒙驁、司馬梗等眾多優秀的秦國將領。乃秦王嬴稷登基以來,對外用兵最大的挫敗。
邯鄲之戰后,趙國收復了太原郡、武安城、皮牢關;魏國收復了河東郡以及安陽、汾城;就是韓國,也重新把上黨郡與河內郡納入了自己的國土。
邯鄲之戰,沉重打擊了秦國的囂張氣焰,造成秦國近三十五萬軍人的傷亡,嚴重消耗了秦國實力。
邯鄲之戰,是秦國獨強的戰略格局形成后。關東諸侯,合縱抗秦取得的第一次大勝。直接導致秦國以往執行的,全面打擊中原各國戰略的破產。
秦國在長平之戰后,本有一統天下的機會。但經過邯鄲之戰后,因為燕國的重新崛起,秦國統一天下的機會,愈來愈為渺茫。
邯鄲之戰前,秦軍在長平坑殺了數十萬的趙軍。這直接造成趙國上下,對秦軍充滿刻骨的仇恨。面對秦軍的進犯,趙國軍民始終保持著的高昂士氣,則是此戰制勝的關鍵。
最終在”報仇雪恨“的口號下,趙國內部團結一致同仇敵愾,爆發出罕見的戰斗力。
在秦軍圍困邯鄲最危急時刻,趙國軍民即使在城內易子而食,以骨為炊,也不愿意投降秦國,這是秦國上下始料未及的。
秦王嬴稷在趙國內部團結、外部合縱抗秦形勢已成的情況下,單純從兵力對比出發,認為秦強趙弱,堅持攻趙,在戰略上已屬重大失策。
而在初戰失利、頓兵堅城時,仍一再增兵繼續強攻,置燕、魏、楚援軍于不顧。在作戰指導上亦欠穩妥,因而導致失敗,從而最終喪失了滅亡六國的機會。
尤其最重要的是,邯鄲之戰結束后,秦國乃至中原各國的實力均遭到重創,但北部燕國的國力卻愈加增強。
燕國那個未來年輕的掌舵者,已經不會再給秦國,乃至中原各國任何喘息的機會。
其兵鋒已經指向了中原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