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洪荒證不朽  第一百八十九章:人巫聯姻,三清收徒

類別: 仙俠 | 古典仙俠 | 我在洪荒證不朽 | 戀上魚的風   作者:戀上魚的風  書名:我在洪荒證不朽  更新時間:2020-04-19
 
“第一,我人族當自由,巫族不可以婚娶之由,限制人族自由;”

“第二,混血人族入不入巫族,全憑自愿,巫族不可強求;”

“第三,人族與妖勢不兩立,然人族勢弱,巫族不可逼迫人族參戰!”

人祖說完這三點要求后,便目光炯炯的看著帝江,帝江卻毫不在意道:“人祖大可放心,此三點我以巫族族長之名答應你!”

“好,如此甚好!”

對于巫、人混居,人祖也有著自己的思量。

如今人族僅存十來億,更重要的是后代子孫的血脈資質,普遍越來越差。盡管人族先天道體非常適合修道,但是修道前期煉氣化精之時,卻是無比看重先天資質唯有大道金仙之后,開始參悟大道之前,修行資質還是十分重要的。

人族大多是肉體凡胎,曾經用于造人的三光神水、九天息壤,也頂多滋潤數十代、乃至百代人族。而從造人至今,人祖何止傳了千代不止,此時的人族早就成了真正的肉體凡胎。

先前人族為何繁衍至百億,便再難繁衍上去?還不是因為凡人太多,洪荒世界危險無比,普通凡人寸步難行,而修士們還要一邊修行一邊為普通人族尋找食物。

修士們的精力是有限的,自然能養育的族人也是有限的,因此人族才會局限于百億大關。

巫族與人族結盟,只需要一些凡人以做聯姻,此時便可以將一些尋找食物的重擔交給巫族了,而人族與巫族的混血,就算全部屬于巫族,但是他們體內留著人族的血卻是無法抹去的1,怎么看都是人族白賺不虧。

很快,人祖便與人族諸多大小部落進行協商后,便由三億族人跟隨帝江前去,伴隨巫族部落而生。

盡管這算計人族白賺不虧,但是人與人之間,并非只有利益,而是感情。

這三億族人跟隨帝江而去,一方面是為了結盟巫族,以免再來一次妖屠人族之事,另一方面又何嘗不是人族實力不行,無法庇佑族人,不得不另謀出路。

人祖心中暗自發誓,人族一定要發展起來,近來與人族各部落首領商議之事,也是時候開始實行了。

通過這次戰役,人祖總算是明白了,再多的天仙修士也不如一個亞圣、乃至大羅強者有用,與其在堆砌天仙人族,倒不如擊中資源,培養一批人族巔峰高手!

人祖與一批人族宿老,聯手在青丘外鑄造一古老神殿,被人族尊稱為人祖殿,不僅用來供奉在大劫中失去的無數族人,更是一處人族修士閉關之所。

人祖殿方圓萬里為人族圣地,有人祖親自布置的聚靈陣法、防御陣法,凡人族玄仙之上的修士,皆可進入其中閉關,有人族太乙金仙乃至數位人族大羅以及亞圣初期的人祖親自調教,只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培育出大量護衛人族的修士!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人族有志之士,走出青丘之地,準備遍訪名山,尋找大能拜入門下,以尋求大道,最有名的,便要數昆侖山上的三清道人。

自從三清證道混元之后,他們的道場昆侖山卻變得無比的熱鬧,無數散修、妖族、人族都紛紛前來拜師,就連昔日隱退的龍鳳麒麟三族都有極個別流落在外的族人前來拜師。

這讓三清著實有些頭疼不已,畢竟他們已然立教,自然需要收徒。但是此時昆侖山外的生靈何止十萬,三清又如何能收的下。

更何況對于收徒這件事,三清個人的看法各不相同。

太清之人教主張清靜無為,一切順應自然,說到底便是懶,只想順應人教自然發展,而不想去干擾;

元始天尊之闡教主張修行之道以天資為先,非天賦異稟、聰慧過人、有大毅力之生靈,不為闡教所授;

而通天教主之截教主張有教無類,見性明心,截取天道之下一線生機。

因為三教教義不同,使得太清、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在收徒上有了很大的分歧。

太清于人族之中建立人教,如今人族修行之法幾乎都是老子所傳之金丹大道,可以說,人族幾乎大都算是人教之徒。人教教徒卻終究不是太清門下,因此太清還是需要收個徒弟來傳承人教教義,順便替他看守人族。

太清立人教,其弟子自然也要人族之人。正好,前來昆侖山拜師的人族也著實不少,而且這些人在人族之中都算是比較拔尖之人,天資自然不差,畢竟尋常人沒點腦子,人族首領也不會放他們出來送死,誰知道洪荒中還是妖族眾多!

可惜太清想要的弟子必須是具有大智慧、大毅力之人,而且要看緣分,如今昆侖山下族人顯然與太清的緣分都還未到。

不過太清也沒有全都拒絕,而是從中挑選了一些優異者作為人教的記名弟子,畢竟未來的人教也不能只有他與他弟子兩人,還是需要一些人來幫助他打理人教事務的。

同時身為人教教主,培養一些人族的記名弟子,以后對于人族也好交代一些。收了一些記名弟子之后,太清便直接離開了昆侖山,前往洪荒之中尋找與他有緣的弟子。

太清這邊簡簡單單,元始天尊與通天教主之間倒是有很大的分歧。

元始天尊設問心之陣考驗弟子,凡過大陣之考驗者便可拜入他門下;而通天教主這是來者不拒,只要有人愿拜他為師,他便將之收入門下。

元始天尊所設問心之陣,與鯤鵬曾經布置的煉心大陣相似,不僅要考驗弟子之資質,還要測試其毅力、智慧等等。

圣人設陣,前來拜師求道之人又豈能輕易通過考驗,入陣者成千上萬,但能真正通過大陣考驗者卻是寥寥無幾,最終也只有一十二人來到了元始天尊的面前。

這一十二人之中,有大半都是人族之人,這倒是讓元始天尊有些意外,不過大多修為不高,都在天仙到玄仙之間,不過這也正合元始天尊之意,若都是金仙乃至大羅金仙修為,又如何轉修他玉清仙法,畢竟修為越高,想轉修他法便更為困難。

這十二人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闡教十二金仙了,分別是廣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太乙真人、黃龍真人、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靈寶大法師、懼留孫、道行天尊、清虛道德真君。

除了這十二人外,元始天尊還收了另外兩徒,一個是日后有些名氣的南極仙翁,還有一個則是福澤真仙云中子。

相比于闡教的寥寥十四人,通天教主門下可謂是熱鬧非凡,足有上千之眾!

而且還在不斷增加,這些入門弟子之眾便有一些日后比較有名的,像是多寶道人、金靈圣母、無當圣母、龜靈圣母、趙公明、三霄等等,其中更是以妖族居多。

三清收徒之時,一時間鬧得洪荒熱鬧非凡,每天都有無數的生靈向著昆侖山趕去,希望可以拜入三清門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