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中,火油燃燒發出滋滋的聲音清晰可聞。劉協端坐案前,案上放著攤開的竹簡。劉協的視線一直未從竹簡上移開。
這時候,有腳步聲傳入劉協耳中。劉協忙抬頭看向門口,正是徐晃走進來。
劉協當即露出笑容“公明,情況如何?”
徐晃大步走至大帳中央,拱手拜道:“稟陛下,賊軍正朝大營外的樹林移動。”
劉協又問:“兵馬可已備好?”
“已按陛下旨意,備好。”
“好。接下來,朕便看你如何應對了。”
“諾。末將定不負陛下所望!”洪亮的聲音,表現徐晃的自信。
“朕就在此等你好消息。”劉協笑容依然掛著。
徐晃再向劉協行一禮之后,轉身離開營帳。
劉協相信徐晃一定能帶回好消息,這或許就是名將的魅力。劉協就想著,等安頓下來之后,一定要給自己知道名字的,且在野的文臣武將都寄一封招攬信。
而這“在野”的定義為,現在還未加入曹老板等三國牛逼集團的。
其實,是不是可以直接將劉關張趙四兄弟直接招攬過來?就算他劉大耳是假仁義,真想當皇帝,也不敢明著造反吧?
劉協想著問題,將攤開的竹簡收好,又攤開另一個竹簡。
得知劉協果然設有伏兵后,李傕、郭汜沒敢貿然領大軍進駐上雒,而是在城外臨時搭好一座大營。
緊接著,李暹便領一隊人馬大搖大擺出營朝劉協軍大營過去。而李傕和郭汜則領一隊人馬隱蔽出營。
李暹作為誘餌引出伏兵,然后李傕、郭汜領軍殺劉協一個措手不及。若此戰得勝,便可定大局。
密集的火把照亮黑夜,又向劉協軍大營壓過去。一馬當先的李暹未將注意力放在前方的敵軍大營,而是警惕周圍。他的演技的確不咋樣。
大營站崗的軍士見敵軍來襲,及時發出警報。由木頭搭建起來的箭樓上,弓箭手,滿弓搭箭,注視敵軍動向。木柵后的步卒,緊握兵器,嚴陣以待。
李暹將手中長槍一揮,示意大軍停下并列陣。軍陣雖很快列好,但李暹一不朝劉協軍營喊話,二不直接下令進攻,還在四下張望。
“將軍,為何還沒動靜?”李暹旁邊的小校問。
“本將軍怎會知曉?令兄弟們提高警惕,免得吃虧。”
李暹朝樹林中看了眼,語氣不咋友好。明知敵軍有埋伏,還來當誘餌。這不是啥輕松任務,反正李暹很不喜歡。
“諾。”小校不想再觸李暹霉頭,慌忙傳令。
時間流逝,但始終無動靜,這讓李暹越發煩躁。這到底是要鬧哪樣?在這般下去,定會引敵人懷疑。是不是要試探進攻一番敵軍大營?
李暹想這般做,但又遲遲不下令。李傕的軍令,可未讓他進攻。
此時,李傕和郭汜也同李暹一樣煩躁。為啥還沒動靜?若不然就直接掃蕩樹林?又覺不妥,貿然掃蕩樹林是否是真中計?
“讓李暹進攻小皇帝軍營,看他到底設下何陷阱!”郭汜總不如李傕沉得住氣。
這確是個好辦法,反正有自己領大軍壓陣,就擔心李暹進攻會吃虧。李傕思考著,未回答郭汜。
郭汜見此,不由皺眉道:“將軍還猶豫什么?許令李暹進攻,就可引出伏兵。”
本還在思考的李傕聞聲,頓了片刻回答:“將軍所言有理,若李暹真因此損失慘重,我等卻也可因此重挫天子。”
見李傕同意自己看法,郭汜自是高興,便馬上喚來一名器重的小校,令他傳令李暹進攻敵軍大營。
李暹接到攻營軍令后,又注視了一番林中,才傳令弓箭手放箭、步卒準備攻城。
中軍大帳中,劉協還在研究先前那個竹簡。忽的一名甲士匆匆來報:“稟陛下,賊軍已開始攻營。”
劉協眉頭動了一下,但視線未從竹簡上移開,然后讓那甲士退下,并令他隨時報告情況。
“公明應該快到李傕、郭汜后方大營了吧?”劉協低聲自語。
“咻……”密集的箭矢劃破天空,點著火的和未點火的都有,紛紛落入劉協軍大營中。
營中的弓箭手也未閑著,在盾牌手的掩護下,搭箭滿弓反擊。剛開戰不久,雙方就都出現不少傷亡。
這場對陣,劉協處于劣勢。畢竟大營,最忌諱的就是火。所以才前有周瑜火燒赤壁,后有陸遜火燒連營。
好在,李暹現在不占天時地利。所以像劉協這樣的,也敢穩坐營中。
弓箭手一番招呼之后,李暹傳令步卒進攻。進攻步卒在盾牌手的掩護下,喊著震天口號朝劉協軍大營沖去。
“轟……”突如其來的天旋地轉,緊接而來的是無法忍受的疼痛“啊……”沖在前面的戰友紛紛掉入偽裝好的壕溝之中,跟在后面的雖及時剎車,但也有些慌亂。箭樓上的弓箭手,很樂意把他們當成靶子。
“傳令撤軍!”面對這情況,李暹能咋樣?只能先下令停止進攻。
下令后,李暹又注視了一番林中,依然無動靜。伏兵為何還未殺出?
就在李暹糾結伏兵的時候,一快騎策馬而至“將軍有令,馬上撤軍,回援我軍大營!”
“什么?!”李暹一怔。現在這情況,傻子都知道,又中計了。
“傳令全軍,回援大營!”李暹忙下令,他自己則馬上勒馬朝后方大營疾馳。明明是回援,卻整得像潰敗。
再說李傕和郭汜,他們見李暹已開始攻營,便再令全軍備戰。就等伏兵主動跑出來了。
但那邊剛攻營,這邊就有一快騎從后方大營驚慌趕來求援,說:大營突遭敵軍襲擊。
臨時搭建起來的軍營,無主將在內,也無主力在內。但是軍糧可都已運至營中,小皇帝用此計襲營,定然意在軍糧。
李傕、郭汜恍然大悟,心中怒罵劉協的同時,馬上傳令回援后方大營,并令李暹一并撤回。
他們只望留守大營的兵卒,可頂住敵軍偷襲,保住軍糧。若可以將敵纏住便更好,待大軍趕回去就可一舉剿滅來襲之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