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閻象講賊軍因偽帝和曹阿瞞每日必親臨督戰才始終使全軍士氣如虹,袁術是覺得有理的。但閻象講的那些話實在有些刺耳,所以本就煩躁的袁術理所應當的當場遷怒于閻象。這可不代表他笨。
閻象被袁術令人叉出去了,但他又覺得是該親臨督戰鼓舞士氣。只怪他極其顧及自己顏面,所以就掃視殿上眾臣一眼,看有沒有誰出來給自己個臺階下。只可惜眾臣皆埋著頭,無一人出聲。袁術見狀惱怒中下令退朝,好在最后楊弘站出來。
“哈哈哈。大漢失了傳國玉璽便是失了天命,而今日傳國玉璽在朕手里,是上天注定使朕代漢成天下之主。愛卿所言很有道理。朕就納愛卿之言,親臨督戰。”袁術大笑道,心中的煩悶怒氣似乎已經一掃而空。
“陛下英明。”楊弘臉上掛著笑容。而殿上眾臣則皆在發愣,到頭來還是要采納閻象意見親臨督戰以鼓舞士氣?只是當下情況又容不得他們多想,回過神同向袁術禮道:“陛下英明!”
袁術笑容無絲毫消退,緊接朝殿外喊道:“速去準備車駕,朕要去東門督戰!”
此令下達后,楊弘又提到援軍的問題,建議派探子探查援軍動向,并嚴令其加緊行軍不得耽誤。直到有甲士進殿稟報車駕已備好,袁術才下令退朝,并令楊弘同行。
往東門的街上,天子車駕路過卻無百姓跪拜。街上除了袁術車駕一行,便無其他人,很是安靜或者說是蕭條。
象征地位的六駕馬車正以常數向東門行進,一百禁軍騎兵擔任護衛,而楊弘則騎馬跟在車駕旁邊。一路走來,街道兩邊民居商鋪皆門窗緊閉。
“朕出行怎無百姓相迎啊?”袁術問道。
以前袁術有專門乘車出行,美其名曰體察壽春民情,實則是想感受番被萬民跪呼陛下的滋味。但現在卻不見一名百姓,難免心頭不安逸。
“因百姓遵陛下戒嚴令,所以近日都無人外出。”楊弘向袁術輕禮解釋道。
袁術聞言恍然大悟,也沒在說甚,畢竟自己的子民是遵自己旨意而待在家中。
院子不大,且有些簡陋,就是間普通人家的宅院。一位婦女正坐在院中清洗衣物,又時不時的停下望著大門發神,顯然沒把心思放在洗衣上。還有一男一女兩孩子在院中嬉鬧。回過神的婦女會叮囑孩子小心不要摔跤。
“娘親,我想去街上玩。”兩孩子似乎在院中玩膩了,便跑到婦女面前求道。
婦女放下手中衣物,溺愛的撫摸了下兩孩子的頭,柔聲說道:“街上有惡人,專抓小孩子,可不能出去。乖,就在院里玩,等爹爹回來。”
“娘親,我都很久沒看到爹了,爹爹去哪兒了啊?是不是不要我跟弟弟了?”小女孩拉著婦女的衣袖。
“我要爹爹,我要爹爹……”小男孩竟直接哭起來。
婦女見此眼眶通紅,將兩孩子抱在懷里,柔聲安撫道:“乖,別哭了,爹爹沒有不要我們,他很快就會回來了。”
“轟……”
“啊……”
“咻……”
“給老子站起來,若再這般磨蹭,休怪我不客氣!”
巨石不斷砸向城樓,發出宛若驚雷般的聲響,繞是再堅固的城墻也已被砸出許多石坑。被巨石砸斷手腳或受重傷者痛苦的喊著,他們或許更希望當場被砸得血肉模糊當場斃命。伴隨巨石而來的密集箭矢更是從未通過,幾乎每刻都有甲士被箭矢擊傷/斃。負責督促青壯搬運軍械的甲士時不時的爆吼道,若有誰怠慢他會直接上去一腳。
袁術的車駕終于抵達東門,當然是在敵軍弓弩和投石車皆夠不著的絕對安全地帶。
“速傳橋蕤來見朕。”袁術下令。
“諾。”旁邊甲士應諾策馬離開。
甲士傳令這段時間,袁術臉色變得愈發陰沉。如此顯眼的六駕馬車和一百禁軍騎兵停在這里,難道就沒人注意到天子駕到?
“臣參見陛下。”本在城樓督戰的橋蕤被那傳令甲士帶來。
“戰況如何?朕今日特來督戰。”袁術看著橋蕤,眼神也有些陰沉。
“稟陛下,這幾日來,臣已擊退敵軍數次。請陛下放心,只要有臣在,敵軍便休想破城。今有陛下來督戰,定能使將士們士氣大振,就更不懼賊軍。”橋蕤忙回報戰績再講番場面標準保證的話最后拍個馬屁。
袁術起身走出車駕望城樓情況。無法直觀了解戰況之慘烈,但從飛來的滿天箭雨、城外陣天喊殺聲、城樓上不斷痛呼聲能感受到戰況之慘烈。
“轟……”這時竟有塊巨石越過城墻掉入城中,差點便將一名甲士和兩名搬運軍械的青壯砸中。這場面使袁術心頭一突,頓時打起了退堂鼓。
袁術能成一方諸侯,除他家四世三公的地位外,便是通過多年征戰打出來的。他以前也上過戰場殺過敵,但當年能與現在比嗎?朕現在是皇帝,是真龍天子,怎能輕易涉險?
“臣知陛下欲馬上親登城樓與全軍將士共御敵,但陛下安危關系仲氏江山社稷,因此不得有絲毫差錯。現敵軍未退,陛下若貿然登城樓實在危險。臣請陛下以社稷為重,待橋蕤將軍擊退敵軍后再登城樓不遲。”楊弘朝袁術禮道,言語很是誠懇。而方才,楊弘始終在觀察袁術臉色。
橋蕤聞言微愣,隨即跟隨楊弘道:“請陛下以社稷為重,臣這邊去將敵軍擊退。”
前一刻還在愁如何找臺階下,后一刻就有人鑄起臺階,這感覺真挺好。袁術當然就勉為其難的下了臺階。
“朕在此等你捷報。”袁術看向橋蕤。
“諾。”橋蕤意識到,這次擊退敵軍便可能官復原職。
橋蕤應諾離開,袁術便回到車里。
繡有“張”字的戰旗隨風飄動,逾萬大軍正由徐州朝兗州進發,從他們的戎服甲胄看出是屬呂布的軍隊。
而這支軍隊的統帥便是呂布麾下八健將之一的張遼張文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