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我不想加班  第五十一章 并州的優點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主公我不想加班 | 寅時不睡   作者:寅時不睡  書名:主公我不想加班  更新時間:2020-06-21
 
一開始其實刺史與州牧的區別還是很大的,刺史算是監察御史,州牧就是軍政一手抓。

但是隨后刺史開始執行一些超越自身任務的事情,因為監察各方,自然會遇到不少不盡職不盡責的郡守縣令,而郡守縣令相對來說掌控的地方實權更大,刺史想要及時處理自然也需要相應的實力。

所以刺史的權力逐漸衍生,越來越大。

西漢王朝就曾在一段時間內將刺史改換成州牧,意為代替天子牧守一方。

而州牧權柄實在太大,自然容易被上位者猜忌,之后又重新改回了刺史。

但是到了如今,刺史和一開始的刺史已經有不小的區別了。

從制度上來說,將劉備越級提拔成太原太守,其實單單論資歷來說不太夠。

但如果不是覺得朝臣太煩,劉宏甚至還有讓劉備當上并州刺史的想法。

只不過提拔成一郡太守。

特別還是太原這種一年工資兩千石的大郡,就已經容易讓人覺得劉備蒙恩。

如果直接讓劉備成為一州刺史,反而容易讓劉備被刻上太深的印記,這不利于劉宏的計劃。

劉宏暫時還是想靠著劉備和盧植的關系,還有清白的出身,作為和士族世家的緩沖帶的。

讓他作為紐帶去維持一種平衡,卻又能夠有所封賞,不會寒了自己人的心。

這才是劉宏看來對自己最有利的做法。

而且從戰績上來看,這個出身邊塞的漢室宗親也是勇武難擋,放在并州去搞一搞匈奴或許更加合適。

所以劉備一提出想到并州去戍守邊境。

劉宏就慷慨地手一揮給了個太原郡太守和護匈奴中郎將的高位。

而群臣沒有啥反應。

世家也沒感覺有什么利益冒犯。

其實原因很簡單。

太原郡的治所晉陽雖然也是并州治所,但是其實并州相對來說比較安定富饒一些的是上黨郡。

而太原郡的西面是西河郡。

北面是雁門郡和云中郡。

這三個郡有近半領土失守。

在太原郡的東面則是接壤幽州。

雖然各個方向都沒有直接接觸邊界,但是按照匈奴內部近些年來的動向,極有可能再來騷擾邊境。

而那幾個本身就不算完整的郡縣根本難以抵擋異族入侵。

那到時候,太原郡將直接成為前線戰場。

本身在目前的世人眼中,并州地廣人稀,物資貧瘠。

并不是一個發展的好地點,而且沒有什么本土世家,大多都是普通百姓。

更甚的是,并州民風彪悍,百姓們各個家里都備好了武器。

當然,都不是制式的。

但是你見過半個人長的大鐮刀嗎?

他們用來割麥子的鐮刀還需要兼具殺外敵的功效。

有時候要收麥子了,就得先準備好大鐮刀、釘耙、大鐵錘,如果來的異族多,那就戰死算鳥,如果來的異族少,那就殺光他們。

這在并州,收麥子叫收麥子,殺異族人叫割麥子。

殺完來打劫入侵的異族,就卸下了簡陋的布甲,用這些沾滿了異族血液的農具,繼續收割莊稼。

細思極恐......

正是這種平安長大便是幸福,日子就是這么驚險刺激的并州邊境百姓,把普通的日子過出了灑脫大氣的感覺。

他們不會吝嗇吃喝,有好吃好喝的,能吃吃能喝喝,有朋友來了就把家里的牛羊殺了宴客。

因為存著東西對于他們來說沒有什么意義。

太原郡的百姓其實還好一點,像云中、雁門、西河的百姓。

他們能多活一天是一天。

他們在等待。

等待地域遼闊的朝廷騰出手來奪回失去的那些土地。

可惜他們一直沒有等到。

所以他們只能親自去保護自己的家園,保護自己的生活。

所以并州的民風彪悍,據說刁民遍地,那些想要撈油水刷政績的世家子弟,沒有幾個愿意選擇去并州任職的。

之前有個世家子弟擔任一方縣令的時候政績不錯,被調任到了定襄郡擔任郡守,結果那個世家子弟直接辭官不做,回家休息幾年再出來。

劉備這個傻小子自己愿意去并州,可沒有人攔著。

而劉宏的操作也讓群臣心知肚明,如果劉備能夠做出一番政績的話,并州刺史估計以后就會落到他身上。

可是......

那有什么用呢?

劉備升了并州刺史,那更會被鎖定在并州,因為他們可不覺得有人能夠隨意地選擇地點擔任刺史,那在之前可是沒有過的事。

如果有人能夠向皇帝討要換個地方當刺史,他們也能服氣。

當然,沒人敢跟皇帝討要換個地方當刺史,因為在幾年后的未來,人家劉焉直接向皇帝討要當了個州牧。

而且更離譜的是,劉焉原本向劉宏申請的是去交州當交州牧,想的是離中心戰火遠一點,在自己的晚年找個偏遠的地方安享晚年。

他可沒有爭霸天下的想法,他只想割據一方當個土地主,自己在自己的地盤里搞點事情,搞點藝術,搞點寡婦......

似乎有些不對勁。

但是隨后劉焉在聽聞了益州有龍氣,剛剛申請了交州牧的他轉頭就跟皇帝重新要了個益州牧,而且一去不復返,讓他自己認定的干兒子幫忙把守益州和中原的連接口,從此跟中原隔斷。

當然,在陳琛的計劃里,并州卻是一個絕佳的起步根據地。

而且他的準備,并不只是讓劉備有實力去爭霸天下。

并州在陳琛看來,是有不少的優點的。

首先,民風彪悍,百姓都驍勇善戰,而且因為多年邊境襲擾的問題,雖然并州人口只有幾十萬,甚至比不上一下中原大郡。

但是這幾十萬百姓,將近有三分之一都是青壯年,他們大多身強力壯,都是精銳部隊的好兵源。

就如三國第一猛將呂布。

就是并州五原郡治所九原城出生的漢子。

現在的九原郡已經全面失守,所以其實呂布是個大漢帝國的黑戶,沒有戶籍地的那種。

而他所帶出來的三萬并州狼騎,都是能夠縱橫中原的狠貨,只不過是打一個少一個。

因為在三國混戰的時期,并州幾近完全失守,并州兵源自然不復存在。

還有雁門關出生的張遼張文遠,也是曹魏集團的頂梁柱一般的存在,八百守軍威震逍遙津,逆襲孫權十萬兵。

除了呂布和張遼,還有一斧開山的怪力男徐晃,面癱陷陣營主將高順,還有呂布帶出來的八健將的其他幾個,上黨太守張楊,后來的并州刺史丁原,都是并州人

而且不得不說,其實劉備去并州當這個太原太守,關二哥是挺舒服的。

因為關二哥也算是半個并州人。

畢竟河東跟并州粘的近。

當初關二哥是在老家河東解城殺了個人,畏罪潛逃到了幽州遇到張飛,又看到劉備在那張貼告示招募鄉勇,才一起跟著劉備出道的。

雖然人不算多,但是并州軍絕對是東漢末年戰力最強的軍隊之一。

因為在其他的地方守軍都在養膘的時候,并州軍還在擦著刀子跟異族肉搏。

他們的彪悍程度,一點都不弱于西涼那些所謂西涼鐵騎,甚至更強!

這里就得說說已經受到了旨意的董卓。

董卓其實從西涼被調到并州就任的時候,并沒有把老家那邊的部下都帶過來。

而是讓自己的兩個女婿在隴西老家幫助自己繼續鞏固基業,而自己帶著幾個部屬就跑到并州直接就任。

原本在西涼所向披靡、勇猛無敵的董卓,哪能想到自己根本治不住這些桀驁不馴的并州人?

外地來的并州刺史就是個擺設。

哪怕是他擔任的河東太守,也是因為河東地處中原,受中原影響較大,才能在治下政令通達。

像是北部的那些郡縣,董卓還沒能短時間控制住。

所以這一次的旨意讓他保留著中郎將的職稱,回隴西老家當大哥去。

他也沒有什么怨言,一個是確實自己打了敗仗有點多,一個是回隴西的他能夠更好的發展。

當并州刺史這兩年他還是挺煩躁的,沒有李儒幫忙,治理地方民生他并不擅長,一方面還得隨時提防南匈奴搞事情。

就算南匈奴不搞事情,在南匈奴附近的休屠各族也會時不時搞事情。

而劉備在朝堂上的應答也傳進了董卓的耳中,一時間董卓都有些感激劉備沒有坑自己。

此時坐在家中的陳琛也覺得,董卓一定不會生氣的。

畢竟這在陳琛看來,這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可是別人的想法,誰知道呢?

并州的好處是個好的兵源地之外,更是之后著名的黑山賊出現的地方。

雖然黑山賊聽起來牛逼轟轟的。

黑山賊明面上的大哥是趙云同鄉張燕,他與中山、常山、趙郡、上黨、河內諸山谷的山賊們相互保持聯系,眾至百萬,號曰黑山賊。

但是實際上,如同曹操吸收了三十萬青州軍一般。

黑山賊在陳琛看來也是極好的生力軍和劉備的未來本錢。

因為黑山賊并非是一個整體,這只是一個統稱。

其實黑山賊是分散開的,并且每一股勢力的人數大概也只是少有幾千,多有幾萬。

分而化之,按照歷史上袁紹和曹操的做法修改一下就能夠吸納這些迷失人生目標的人。

可以說,劉備拿下了太原郡,在陳琛看來就像是拿下了并州,拿下了百萬生力軍一般。

可劉備現在還是很理解,為什么陳琛不讓自己選擇冀州、徐州、兗州這些相對來說富饒、人口眾多的地盤?

難道是因為這些地方是四戰之地?

他沒有去問,他只是憑著對自己技能的信任,和對陳琛的才華的信任,去照做而已。

陳琛現在并不著急告訴劉備原因。

選擇并州。

只有一個原因。

并州沒有多少本土世家!

是大漢十三州中,世家勢力最薄弱的地方!

現在的青州可還沒有經受黃巾軍的大清洗,還盤踞著不少世家。

只有在并州,才能定下劉備集團的基調!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