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音給了無數普通的人向外界表達自己的窗口,很多平凡的人也因此變得不再那么平凡。
只要活著,都應該被看到。
然而,世界互聯網大會更想看到貓廠其他的人。
比如,人工智能、新能源、芯片、無人機、安全防護……
可惜這些事業部的人都沒來。
拋開貓廠講人工智能,拋開貓廠講新能源,拋開貓廠講芯片,這其實都屬于偽命題。
有種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的可笑。
王闊也上去說了一些東西。
他的話題主要有兩個。
第一個話題關于網購。
從供貨商到消費者,再到中間的平臺,如何讓整個產業鏈健康發展,如何協調線下和線上的依存關系……
第二個話題是關于假貨的。
劣幣驅逐良幣不是說著玩的,貓廠堅持認為,影響消費者安全和健康的假貨不應該存在。
平臺對假貨有兼管義務。
王闊表示,貓廠的喵嗚律師事務所明年會重點幫助消費者維權。
在你這個平臺買到了假貨。
消費者只需要提供證據,我們喵嗚律師事務所幫忙打官司拿賠償。
假一賠三,假一賠十什么的。
這個不會繼續是空話。
到時候按照承諾進行賠償,不賠償的就由貓廠來打這個官司。
也不要找借口。
消費者不懂法,拿你們沒辦法,我們貓廠簡直不要太懂法了。
喵嗚律師事務所計劃擴張,會招聘大批的實習生、應屆生。
希望這些學生,每個人都能在明年負責幾十個訴訟業務。
實踐比任何理論知識都能讓人成長。
此外,貓廠還將推動平臺擔責立法。
這邊欺負用戶,那邊壓迫商家,互聯網平臺的惡罄竹難書。
但是他們在整個商業過程中,承擔的責任卻少之又少。
需要通過立法的形勢,讓大賺特賺的平臺負起該負的責任。
假貨首先追責平臺,然后由平臺去找商家算賬
造成的損失,全部由平臺事先償付,訴訟費用也全部由平臺承擔。
互聯網已經過了野蠻發展的階段。
應該有規矩立起來了。
拼夕夕總裁臉都綠了。
尼瑪,你是想掘了我們家祖墳嗎?
打假?
艸,我們家哪來的真貨啊。
你這就是針對我們。
就差指著禿子罵禿驢了。
杰克馬也是面色愁苦,貓廠實在太不按理出牌了。
咱們這些資本,先上來一通廝殺。
決出個勝負出來。
沒有被趕出局的就共同制定行業規則,大家一起賺錢,消費者也只能認命。
不管消費者怎么跑來跑去,最后都在咱們碗里。
你貓廠怎么一副要和消費者站一邊的姿態。
而接下來登臺的弟弟出行創始人,就輕松多了,貓廠負責出行業務的人沒有來。
他想怎么說就怎么說。
目前,弟弟出行和小喵出行的經營理念差距還是很大的。
弟弟出行在努力的推動順風車和拼車的業務。
這兩項業務的推行,比起原本的出行模式,會降低用戶出行的成本。
還有更深層次的結果。
一個是弟弟出行用戶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弟弟出行營收的暴漲。
比如,原本一段路程,車費是五十塊錢。
拼車成功后,兩名用戶,各自付出的是三十塊錢。
這樣,就多出來十塊錢。
如果三名用戶拼車成功,每個人二十五塊錢,這個總車費就已經變成七十五塊了。
十五塊錢多出來。
而原本和弟弟出行沒有任何關系的私家車,也可以承擔起順風車的職能。
這可都是錢啊。
當然,弟弟出行的這些想法是好的,只是實施的過程存在很多隱患。
他們不是看不到。
只是相比較發展的需要,這些隱患都是在可容忍范圍內的。
而小喵出行,現在都還在訓練專業的司機。
在訓練的過程中,心理測試不過關的也會被淘汰掉。
也幸好國產神喵的新能源車供應不足,不然光是訓練司機都會拖發展的后腿。
這也讓弟弟出行松了口氣。
小喵出行的這種模式,短時間根本威脅不到他們的地位。
一個是培訓司機和新能源汽車產量的制約,國產神喵很難在短時間內形成規模。
另一個是
小喵出行的利潤率太低了。
培訓就得好大一筆錢。
這筆錢甚至不會從司機上崗之后的工資里扣,單純就是小喵出行自己來承擔。
而司機上崗后,他們用的是公司的車。
吃住都是公司提供。
但是分成比例卻絲毫不比弟弟出行的司機少,賺的甚至還可以更多一些。
這也就意味著,小喵出行分到的少。
拼車這東西,小喵出行也不排斥,小喵出行的愛屁屁也有拼車功能。
拼到了就倆乘客搭伙。
搭伙產生的額外車費,小喵出行和司機再分。
千度也有人上去。
講的也是人工智能。
搜索業務完犢子了,他們也就只能拿人工智能說事了,這個得慶幸貓廠的屠強沒來。
接著又是貓廠的人上去。
是喵游的李常威。
來福都上了,常威自然也不會白來一趟。
他主要呈現的是貓廠的虛擬現實頭盔,搭配的是《山海》的一些游戲元素和場景。
李常威不是專業的游戲開發人員。
他對游戲這個行業也說不上有什么一腔熱血。
好在他是一個很好的領導。
尤其比較能夠從用戶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在貓廠內部,他被稱作是用戶之王。
用戶體驗,也是整個喵游最重要的一環。
2017年3月份的時候,喵游曾經做過一次大范圍的調查問卷,參與的人數高達千萬之多,囊括了全球各地的游戲玩家。
這份問卷,主要是想了解玩家對外來游戲的一個期待的問題。
高居榜首的,是虛擬現實游戲。
就是大家帶上頭盔,就相當于進入了另一個世界的那種。
目前,雖然也有很多VR設備。
但是真正的體驗過了之后,你就會發現這玩意和你想的相差甚遠,可以說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甚至還有人對于真正的虛擬現實游戲存在質疑。
這東西究竟有沒有可能做出來。
有需求,咱們就好好的做唄。
李常威毅然整合了一部分人工智能那邊的力量,一部分游戲部門的力量,還有一部分芯片那邊的力量。
組建了一個VR團隊。
試圖打造一款,至少能夠讓玩家獲得初步體驗的VR設備和VR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