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教授,給你的!”
趙棟梁把一份折疊起來的報紙,遞給了慕伊人。
這次的信封里,除了原有的家書以外,還裝有了一份報紙,在回來的路上,他就已經看過了,所以也就明白這是家人特意給秦家送來的。
“怎么?”
慕伊人有些疑惑的看著趙棟梁手里的報紙,她最近兩三個多月都沒有接受過采訪啊,突然給她看什么報紙啊?
趙棟梁笑的有些神秘,“你看看不就知道了,這可是我媽特意寄來的。”
“哦?這么神秘呀,那我得好好看看。”慕伊人莞爾,接過了報紙。
趙棟梁笑著回屋收拾了,忙活了一天,出了一身的汗,他得趕緊洗漱下,換身干凈的衣服,等會安樂就要下班回來了,可不能讓她看到自己邋邋遢遢的樣子。
雖說之前已經被她瞧見過,但那個時候他們還沒有處對象,也就沒那么在意形象,可現在不一樣了,安樂是他對象,更是他未來的媳婦,那他當然就要多注意一點外在形象了。
可不能讓安樂瞧見嫌棄自己了。
到時候把到手的媳婦給嚇跑了,可咋辦喲!
慕伊人站在屋檐下,打開了報紙,一眼就瞧見了頭版的新聞標題。
‘科研界迎來輝煌,太陽能發電板堪稱神舉,國之棟梁——秦明生!’
慕伊人驀然揚起了嘴角,原來是她家三哥又上報紙了啊,前幾天趙家人上門帶來的那份報紙是省城的,報道內容她后來也有觀看,主要說的就是太陽能發電板在省大公開實驗的報道內容。
而此刻她手里握的這份報紙,卻是來自首都報社的,而且還是頭版,那就說明她家三哥這次的創造,影響力很廣啊。
雖說還不能達到家喻戶曉,人人都知道的地步,但至少全國各地區都會得知到太陽能發電板的事情,她家三哥的名字會被更多的人知道且記住。
慕伊人很為自家三哥感到高興,他費心的研究,不斷的做實驗嘗試,而這份辛苦沒有白費。
慕伊人坐在凳子上,認真的閱讀了內容。
這一次的報道,不僅說了太陽能發電板的事情,還報道了之前她家三哥參與的‘半導體激光器’的事情。
雖說標題重點提及了‘太陽能發電板’,但報道內容卻更像對她家三哥做的一次人物專訪,介紹了她家三哥的出身,一路的勤奮學習,在學校的表現,以及有關她家三哥下一步的規劃等等內容。
總之,報道的很全面!
最后有一段記者與她家三哥一問一答的訪問內容。
記者:此時此刻,研發取得了成功,你最想感謝誰?
秦明生:我妻子!
記者:是什么促使了你的創造靈感,讓你創造出了如此不可思議的發明成果?
秦明生:我妻子!
記者:太陽能發電板的概念,是你一個人琢磨出來的,還是有其他的隊友一起想出來的呢?
秦明生:不是我一人,是我妻子率先提出來的想法。
記者:哦?那這其中是否有什么緣故呢?
秦明生:我妻子如今正懷著身孕,住在鄉下,夏季天氣實在很炎熱,讓人感覺很是不適,而目前全國整個鄉村范圍是沒有安裝電線電源線路的,所以即便有電風扇也沒法使用。
而我妻子十分理解如今國家的現狀條件,她是個很有想法,也一心為國家為群眾著想的人,所以就產生了,在不消耗極大人力財力修建發電站的情況下,如何能讓村里的鄉親們也能用上電,因此就有了這個思索及探究,
記者:那你的妻子一定也是一位十分出色優秀的人,看得出來,你很敬愛你的妻子。
秦明生(微笑):對!我的妻子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生物化學研究員,她不僅是我的妻子,也是我十分敬重的老師,更是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是她深深的影響了我,如果沒有她,就沒有我如今所有的創作。
記者:秦先生跟秦太太的感情真是讓人羨慕啊,那你有什么話想對她說的嗎?
秦明生:我很感謝我的妻子,出現在我的生命中,讓我的人生變得完整,我很愛她,希望往后的余生,我們都能牽手一起走過,直到我們倆白發蒼蒼!
記者:我相信秦太太一定能感受到這份情意的。
慕伊人看著專訪的提問內容,驀然紅了眼眶,真沒想到平時在外都是一副老干部特質的三哥,竟然會當著全國人民的面,在首都報紙上,公然的向自己表白示愛。
感覺這完全不像是他的作風!
她也沒想到,如今這個年代的報社,竟然也敢把這樣的話刊登出來。
這完全是少件或是不可能的事情,畢竟如今這個時代的風氣,就是很封建保守,情感都是內斂且羞澀的。
這樣刊登在首都報紙上,無疑會讓全國各地的人都瞧見了。
她真不知道是她家三哥勇氣可嘉,還是報社比較膽大妄為?
不知道會不會有相關的部門找上報社或是她家三哥寫檢討呢?
但不管如何,她真的有被三哥這波行為感動到了,雖然談不上多么情意綿綿,海誓山盟的話語,但這行為的本身,就已經是最好的表達了。
為何在求交往,求婚,甚至婚禮上,都會要求男女說一些宣誓告白的話呢??
當然不是為了耍浪漫,故意秀恩愛之類的意思。
而是在于這是一份公開的承諾,是向眾人表示自己的決心與責任。
相愛可以低調,但卻不能沒有承諾與證明。
“媳婦,你這是怎么了?”
秦明生剛沖了個澡出來,卻忽然瞧見他家媳婦坐在屋檐下,一副淚眼汪汪的樣子,驚得他幾步沖上前。
慕伊人抬起頭,吸了吸鼻子,止住眼眶里的淚意,含笑答道,“還不是因為你!”
“呃?我?我做什么惹你生氣了嗎?”秦明生一臉納悶,怎么也想不起來他剛剛有做錯什么事情。
“喏,就是這個!”
慕伊人把報紙攤開,展示在秦明生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