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楚天秀和李虞,祖兒、狄兒等人一起來到軍武學院。
軍武學院是大楚皇朝第一座新式軍事學院,由太尉李榮親自組建。里面的學員,全部都是大楚的功勛子弟,以及從軍中挑選出來年青的都尉、校尉,在學院里接受培訓。
他們要學的東西跟古典兵書不太一樣。
古人學兵,一般是看春秋以來的兵書、戰陣、戰法,使用的也是就是“弓、刀、盾、槍”等冷兵器器械,以及輕重步兵、弓兵、輕騎兵等兵種配置。
能夠按部就班的使用兵種和戰法,就能成為低級將領了。
但是軍武學院采用了小昏侯的新科啟蒙教材,進行了大幅度的更新。
尤其是以火藥為主,火槍、小鋼炮、步戰車等等新式軍械,這些都是必選的課程。
其它,還有數學、地理、化學等等也都要學。
身為將領,手下有多少兵,每日消耗多少糧食,馬力、路程計算,這些全都用上數學,都要在一瞬間能完成計算。
自己的家底要是心里沒數,武將只懂武力,那就是稀里糊涂打仗,輸贏全靠蠻力。
當然,古代也有“籌算”,用竹籌來加減乘除。
只是這種老式的算法太過復雜,很難精通,遠不如現代數學方便。
甚至,還有煙花信號、望遠鏡、密碼的使用、炮擊角度測算等等,這些全部都要掌握。
整個軍武學院只有寥寥上千名年青學子,人數不太多,但是一個個都是大楚的精銳,一個人能帶上一支百千人隊伍。
有了這樣一支軍隊的骨干雛形,能夠迅速組建出一支軍隊來。
開辦這所軍武學院,當然是為了上戰場。
平叛諸侯之亂的兩個月里,他們這些學員只是在丹陽城幫忙,也沒有真正出戰。
這次北征匈奴,楚天秀準備帶上他們,以軍武學院的上千名學員為骨干,組建成一支五萬人規模的新軍。
他們接受過新式軍事訓練,能夠熟練的掌握這些新的軍事器械以及用法,才能最快速組建起一支新軍來。
這五萬新軍,分別是步戰車二萬名、火藥槍騎兵二萬名、重甲騎兵一萬名。
重甲騎兵也是新式軍隊,因為不論大楚皇朝還是匈奴部落,現在都沒有重甲騎兵這個兵種。
全部換上最新式裝備——火藥槍、輕型小鋼炮、百煉戰甲、百煉刀、鋼馬甲。
五萬新軍多不多?
當然不多。
匈奴的各個部落加起來,全族皆兵,擁有高達五十萬匈奴騎兵,兵力多了近十倍。
可是,打仗從來不是人多的一番便勝。否則以大楚皇朝5000萬人,一人一口唾沫就把匈奴給淹了,哪里讓匈奴在北方威風這么久。
打仗比的是戰斗力,不是單純的數量。
和吳王項弼二十萬大軍作戰的時候,楚天秀手里也就六千丹陽兵和幾萬老式兵種而已,便能抵擋住吳軍的四面圍攻。
五萬新軍看上去不多,一旦成軍,那戰斗力絕對彪悍。
當然,這也是楚天秀,甚至大楚能夠做到的極限了。
新軍需要足夠的裝備,想多也多不了。
大楚皇朝的鋼生產能力,都集中在丹陽城,還達不到可以短時間內裝備幾十萬大楚軍隊的程度。
光是供應五萬新軍的裝備,已經讓丹陽城的匠人們日夜不停的干了好幾個月的活。
在吳王項弼和諸侯聯軍覆滅之后,收攏了近十萬的降卒,在馬鞍山挖礦、煉鐵,大規模的擴張煉鋼鐵能力,也就勉強能供應新軍的軍械軍備。
到了軍武學院。
楚天秀、李虞,把軍武學院的老師們和上千名學員們召集起來。
軍武大校場上,黑壓壓一片人頭。
眾學員們都私下議論紛紛,似乎在猜測著什么。
他們都知道,朝廷要大舉北征了,這將是數十年來最大一次征戰。甚至是他們這輩子可能遇到的唯一一次立下不世戰功的機會了。
朝廷以戰功封勛爵王侯。
不論年齡,擊殺匈奴軍隊者,眨眼便能步步高升,拜將封侯。
但是他們這些軍武學院的學員們有沒有機會參加此戰,則很難說了。錯過了這次,他們恐怕難有立下戰功的機會了。
不打仗,那就只能慢慢熬資歷,到老了才可能身為將軍,這是任何一名學員都不想看到的。
楚天秀在大校場上,宣布了組建新軍的消息。
“學員們!”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畢生苦學,只為今朝所用!”
“我大楚軍人的最大榮耀,在北疆沙場,立下不世戰功,猶如太尉大人一樣,銘刻史書!”
“現在,時機到了。朝廷宣布北征匈奴,以我們軍武學院學子為先鋒,組建一支新軍!”
“凡跟隨本驃騎將軍征戰匈奴,在燕然山之巔,燕然勒石者,可封侯爵!”
楚天秀話音剛落。
大校場上,頓時一片歡呼沸騰。
上千名學員們都驚喜瘋了,一個個眼眶通紅,彼此抱著大吼大叫。
他們此生最大的機會,就在眼前。
“新軍為五萬人的兵馬,你們每一個人都是百人將,甚至門牙將。當然,要拿出你們的實力來。”
楚天秀淡淡道。
“現在本驃騎將軍,校場點兵,進行為期三日的軍事演習,進行各項考核。
你們一千人,分別五百人模擬匈奴騎兵,用匈奴游騎之術。
另外五百人,模擬我大楚兵種,步戰車兵、火藥槍兵、輕騎兵!
至于隊伍的將領,你們自己內部挑選。選出來之后,便開始戰斗。”
“是!”
軍武學院的上千名學員們齊聲應喝。
楚天秀召集軍武學院的上千名學員,進行一場模擬攻防演習作戰。
軍武學院有一座非常優良的大操場地,可以操練。
學院的老師,很多都是從邊疆戰場上退役的各品老將軍,五六十歲,他們打過北方匈奴,打過南方蠻夷,打過東北的鮮卑,戰場上經驗非常豐富。
知道對手的招數套路。
教給學員的,都是真本事。
平日,學院的學員們都在這大校場上操練兵法、戰陣和馬術。
很快,按照考核要求,他們在軍武大校場比試起來。
由軍武學院的老師,組織考核。
楚天秀在校場外面的高臺,看著演習。
他并未親眼見過匈奴兵。
但是在史書上,早有大量對匈奴兵的各種記載,知道匈奴兵的優勢和弊端。
他心里還是頗為知根知底的。
關鍵的一點,沒有馬鐙!
大楚沒有,匈奴也沒有,所以這個時代還沒有重騎兵,匈奴輕騎兵甚至極少近戰。
沒有馬鐙!
在沒有馬鐙的情況下,近戰肉搏,一個沖撞,很容易便從馬上墜落下來。傷亡率會變得極大。
匈奴騎兵是非常不樂意承受這個傷亡的。
因為匈奴游牧部落的權力散漫,以匈奴王廷軍臣單于為名義上的共主,各首領、各帳其實并不緊密,喜劫掠,厭惡傷亡。
士卒受傷,會導致部落實力衰減。
匈奴各個部落的首領,其實就是匈奴的地方諸侯,各自號令部署,都是部落私兵。首領要是叛了,直接帶著整個部落就遠走他鄉。
正因如此,匈奴軍隊幾乎極少攻打堅城,也極少和大楚皇朝的軍隊,進行正面決戰。
他們最擅長的戰術,無非是散射,射殺沒有防具護甲的敵人,給敵人制造恐慌。一旦敵人落荒而逃,他們便開始騎著馬,有條不紊的追殺。
還有,騷擾糧道、商隊,打了就跑!
就是這種簡單的戰術,在古代,卻顯得極為可怕。
大楚軍隊和百姓不可能一直待在堅固的城池里,百姓必須出城耕作,商隊要運貨,軍隊必須運糧,必須轉移防線。
一切活動,都需要走出堅固的城池。
一旦步兵到了野外,遭遇匈奴輕騎兵的散射襲擊,便是一場相當劣勢的惡戰。
步卒若是打不過匈奴騎兵,那么便是一面倒的屠殺。
楚天秀知道大楚的騎兵也沒有馬鐙,但他自來到大楚,便一直都沒有打算去匆忙給裝備馬鐙。
他又不傻,這玩意沒有任何技術難度,卻又用處極大的發明,太容易被匈奴給學去了。
有了馬鐙之后,輕騎兵很容易升級為重騎兵,適合近戰沖鋒,匈奴騎兵的優勢說不定變得更大。
在大規模攻打匈奴,決戰到來之前,馬鐙是絕不能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