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譜下的大明  第八百四十五章 隆慶帝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臉譜下的大明 | 狂風徐徐   作者:狂風徐徐  書名:臉譜下的大明  更新時間:2021-03-20
 
登基一個月了,隆慶帝給臣子的印象有點復雜,平日里經常召見錢淵、張居正、陳以勤等潛邸舊臣,常有賞賜,不忘舊情,顯得寬宏有度。

但另一方面,隆慶帝對西苑道士、方士下手之狠也讓人瞠目結舌,光是下獄論死的人數都超過百人了,這是嘉靖一朝連百官哭門這種名場面都沒有出現過的。

而且隆慶帝欽點李春芳就任禮部侍郎也讓內閣的閣臣收起了小覷之心,雖然手段顯得有點粗糙刻意,但至少是平均水準。

“昨日問過礪庵公,戶部整理漕運,實在是不修河道不行了。”隆慶帝嘆了口氣,“上書是南京工部侍郎朱衡,此人可能擔當重任?”

朱衡,嘉靖十一年進士,去年從南京吏部侍郎調任南京工部侍郎。

畢竟是兩京六部的侍郎級別高官,在場的眾人對這個名字說不上陌生,但也說不上多熟悉,對視幾眼,眼光閃爍不定。

有的人是在考慮朱衡有沒有這個能力,有的人是在琢磨朱衡的背景……上書的奏折多呢,為什么陛下點出這件事,點出這個人?

唯一無所謂的呂本無聊的打量著同僚們的神色,他和朱衡是同年,知道這位三甲進士先外放后入京,再外放再入京,走的路無比坎坷,還真沒什么背景。

的確坎坷,六年知縣,三年主事,三年員外郎,三年郎中,兩年青州知府,三年福建提學副使,三年四川按察副使,四年山東布政使,直到嘉靖三十八年才因資歷太深被調入南京吏部……若身后有人,何至于此?

殿內安靜了片刻,隆慶帝詫異的看著下面眾臣……怎么都不說話了?

您突然丟出個這么大的話題,而朱衡又是個特別陌生的人,您讓下面的這幫老狐貍怎么想?

他們現在已經不再考慮朱衡的能力和北京,轉而猜測隆慶帝的心思……高拱有一種陌生感,自己當年的這位學生顯然沒有前些年看起來那么人畜無害。

“倒是有人向朕舉薦大理寺左少卿,言此人有治河之能。”隆慶帝笑道:“朕這些年深居簡出,見識不廣,還要諸卿相佐。”

大理寺是三法司之一,大理寺卿甚至是九卿之一,但在明代地位不高,權責被刑部、都察院侵奪。

眾人倒是知道大理寺卿鄢懋卿,那是嚴嵩的干兒子,同樣的身份,趙文華三番四次的求去,而鄢懋卿死皮賴臉……但大理寺左少卿是誰?

眾人的視線落在李默身上,論強聞博記,論對官員調配遷轉,長期擔任吏部天官的李默是最出色的。

“大理寺左少卿潘季馴,嘉靖二十九年進士,外放后回京入都察院,曾巡按廣東。”李默頓了頓,看了眼高拱,“嘉靖三十七年,此人于廣東曾試行均平里甲法、十段錦法、一條鞭法,去年調回京入大理寺為少卿。”

隆慶帝靠在椅背上,抬手抿了口茶,輕聲道:“朕有意使潘季馴轉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匯通南京工部、戶部共議新修河道一事,諸卿以為如何?”

高拱皺皺眉頭想起了這個人,好像張居正在自己面前提到過。

站在首位的徐階面無表情,但也想起了這個人,潘季馴和如今的浙江巡按龐尚鵬是好友,兩人都試行過一條鞭法……似乎自己那位女婿對此非常感興趣。

隆慶帝接下來的話印證了高拱、徐階的猜測,“是張叔大向朕舉薦的,礪庵公對潘季馴也頗有贊譽。”

徐階默不作聲,果然后面的李默跳出來了,“陛下,朝中論總督河道,莫過于方仲敏,其于嘉靖二十七年總理黃河治泛,使漕運暢通。”

李默也有自知之明,高拱眼看著就要入閣了,而自己今年已經六十六了,所以他對權欲沒有太多的野心,也有意向高拱示好。

東山再起之后,李默雖然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本性難移,他難以接受徐階長久的執政,關鍵在于,徐階今年才五十七歲……李默不得不考慮以后的事,嚴世蕃之死前車可鑒啊。

高拱也清楚這是李默對自己的示好,張居正在和徐階鬧翻之后已經是他的心腹,地位不比身后有吏部尚書楊博的張四維低。

所以高拱出列補充了一句,”當年礪庵公亦任大理寺少卿,轉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理河道,治理黃泛。”

隆慶帝笑吟吟道:“那便是潘季馴了,其實不僅叔大,前幾日朕詢隨園,展才亦贊許此人之能。”

這句話一出,下面有些許騷動,有咳嗽聲,有腳步位移聲。

嘉靖三十四年錢淵初修隨園,次年攬盡當科進士才俊,兩年后已是朝中有數的政治勢力,并以凝聚力極強受人矚目……畢竟打了那么多次架了。

但隆慶帝這句話讓隨園這個政治勢力公然的在朝堂中露面,并且顯示了其對隆慶帝本人有著不低的影響力……類似的決策,一般來說,皇帝只會問詢閣臣、六部尚書。

雖然之前那些年,錢淵、徐渭也對嘉靖帝有著很高的影響力,但那是建立在這兩人簡在帝心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隨園的基礎上。

高拱拉著臉低著頭,他和張居正討論過漕運河道以及海運的事,兩人商議不可貿動,但張居正舉薦潘季馴,而且還是和錢淵有默契……這讓高拱很是不悅。

張居正這是又背了個鍋,而那夜他秘傳消息雖然得高拱贊許,但也是有缺陷的……傳信不傳給高拱,而是傳給錢淵。

不過,這是張居正背上的鍋真不是錢淵丟的,只是個巧合而已。

關于治理河道,錢淵記得隆慶、萬歷年間有個姓潘的名臣,但記得不名字,只記得什么“束水攻沙”。

直到前日入西苑,隆慶帝提起潘季馴,錢淵才想起的確就是這個人,沒想到早就和張居正勾搭上了。

其實就這點而言,錢淵還挺佩服張居正的,要知道潘季馴從來沒有和工部、河道打過交道,能從無數官員中挑出潘季馴,張居正的眼力實在不凡。

隆慶帝看著下面眾人的神色,臉上有淡淡的笑容,看了那么多奏折、票擬,選擇這件事作為第一次出手,自然是經過長時間考量的。

雖然不希望朝中再度出現嚴嵩、徐階這樣長期黨同伐異的政爭,但隆慶帝也很清楚,朝中更不能出現一手遮天的權臣。

早在登基之前,隆慶帝就對高拱和隨園之間的關系有了考量,將隨園這股政治勢力捧出來,是隆慶帝早就決定的事。

事實上,隆慶帝在歷史中看似沒什么政治手腕,被徐階趕走后又卷土重來的高拱看似獨攬大權,甚至趕走了陳以勤、殷士儋這樣的潛邸舊人,但高拱直到隆慶六年才接任首輔之位,而隆慶一朝也就六年半的時光。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