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室可興  第三百二十四章 搏命奮勇奪險城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漢室可興 | 長歌入漢關   作者:長歌入漢關  書名:漢室可興  更新時間:2021-04-19
 
曹操輾轉反側,難以入睡,索性披上衣袍起來。

天氣苦寒,曹操將手抄在袖子里,在室內來回踱步,雙眉緊鎖。

在大眾之前,曹操總是一副勝券在握、鎮定自若的樣子,心中其實也有憂懼、擔心、沮喪。

這次取河內是不得已而為之。

河內遲早為人所并。不論是被袁紹還是劉備占據,曹操就別想虎口奪食了。困守并州,乃是死局。

荀彧的戰略明確指出,先據并州,但不可只據并州。

因此曹操才在剛得并州后,就馬不停蹄地南取河內,圖謀河東,先下手為強。

不料牽招、賈詡等反應迅速,不顧西涼兵之壓力,毅然決然派李通、許褚二軍東下。

幸虧程昱說動麴義,不然曹操將處于眾矢之的。

曹操、麴義聯手時,袁紹正準備擁立新帝,劉備正專心對付劉寵、呂布,都無暇分心。

曹操若能抓住機會,將劉備在司隸的勢力一掃而空,則局面定然大大改觀。

可惜賈詡、李通、許褚、張遼合力,主將之智謀、勇武,都屬于天下頂尖之列,致使曹操功敗垂成。

曹操奪河東時,已經預感到劉備會起大軍來伐,估計了到各種困難。

但劉備軍攻擊力之強,還是令曹操心驚。

這才區區數月時間,不說劉備兵力增長令人瞠目,就是單兵戰力也有顯著提升。

這種提升,有一部分來自于更加精良的甲胄和武器,更多的則是一種必勝的斗志和信心。

蒸蒸日上。

曹操只能想到這個詞。

但曹操絕不認輸。

他還有機會。

這個機會不來自于袁術、劉表、韓遂之流,也不完全來自于袁紹,主要是來自于自己的信念。

曹操堅信自己才是撥亂反正、清平乾坤的最佳人選。

這一點,自己年輕時,橋玄說過。

長大后,鮑信說過。

曹操文能賦詩,武能擊槊,讀遍兵書,敢注孫子,非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

失兗州,又能怎樣?

自己頹而復起,又得并州。

讓河內,又能怎樣?

自己用計攻心,又得河東。

就算丟了河東,還有上黨、太原、雁門。

太原、上黨亦可棄,劉備還能追自己到雁門么?

如果劉備敢孤軍遠征雁門,讓兗豫青徐長久空虛,劉表、袁術、袁紹總不能全是傻子吧?

劉備后方一旦有失,就是個全盤崩潰的結果。

曹操心中發狠,哪怕暫遁漠北,也當卷土重來,與劉備死磕到底。

再次堅定決心,將患得患失的情緒全部清掃干凈,渾身一陣輕松。

曹操躺到榻上,鼾聲如雷,睡了個好覺。

當然,好覺總是短暫,好夢終歸會醒。

曹操覺得自己剛合上眼,耳邊就傳來急促的呼喊:“將軍、將軍!劉備軍又攻城了!”

曹操忍著怒火,迅速穿衣出帳。

天方微明,外面出奇地寒冷,曹操不由微微縮了縮脖子。

夏侯惇等迎了上來,沉聲道:“劉備于茅津口架投石機,可將城下區域全部覆蓋。我軍若再以騎兵突襲,恐會淪為投石機打擊對象。”

曹操不解道:“投石機投速慢,一次不過二十枚石彈,騎兵又有何……”聲音慢了下去,頭腦恢復清醒,住口不語。

是。就算二十架投石機全擺上,一次齊射,也殺傷不了多少騎兵。況且騎兵還可以將沖鋒隊形再分散一些,等到石彈發出后,再并馬沖鋒。

可怕的是投石機可以打擊士氣。

再與弩兵、長槊兵聯合作戰。

那就形成了遠、中、近三程結合的全方位打擊體系。

重騎雖然犀利,但畢竟成軍時間較短,打順風仗還可以,面對投石機發出的石彈沖鋒,就有點難為他們了。

曹操改口問道:“昨日我布置軍中工匠研制投石機,可有眉目了?”

棗祗答道:“劉軍投石機構造并不復雜,然重點是一些配件要求比較精細,尤其是活動關節處,非短時可以制出。”

曹操擺擺手:“精細不重要,只要能打出去。沒有精細件,可用粗劣件代替。

劉備投石機可用百次不壞,我軍可用十次不壞即可。

關鍵是一定要有。”

棗祗領命下去。

曹操對傅虎道:“重騎沖鋒之關鍵時機在于敵人避無可避。

汝須聽吾號令,果斷出擊。

若有不利,果斷撤退。”

傅虎道:“曹公放心!麾下騎士敢有不聽命者,虎將親殺之!”

傅虎因其兄傅龍為李通等所殺,對劉備軍恨之入骨,整個人散發著一股凜冽陰沉的氣息。

為免將士在城頭白白送死,曹操命從城墻上撤下,出城列陣。

劉備自在岸北立營成功后,已派輜重工兵部隊將堤岸與河面的落差鏟成斜面。

天寒地凍,泥土堅硬如鐵,這項工作并不好做。張式直到中午才粗略完成。

在投石機和強弩掩護下,摧鋒陷陣揚武撼山四軍梯次向前推進。

張飛與振威軍士兵牽馬馱甲,跟隨在后,上到北岸后才重新披甲上馬。

由于岸北空間有限,四軍仍舊不能全部展開,基本上變成了輪換制。

劉軍戰意高昂,曹兵士氣不振。此長彼消之下,劉軍大勝。關羽、高順還沒率兵加入,典韋、劉猛就將夏侯惇、樂進擊敗。

二十架投石機轟擊了一整個下午,將大陽城東墻和南墻轟開了巨大的豁口。

劉備欲乘夜攻入城中,曹操拼死阻擊。雙方就在殘破的城墻豁口處展開激烈爭奪。

陷陣軍三部分別由魏續、董固、裴過統領。

董固董文堅是幽州人,屬于在右北平時就投奔劉備的元從舊將。

豪俠出身,為人粗中有細,勇猛而不莽撞,與劉猛脾胃相投,親若兄弟。

這次輪到董固所部沖殺在一線。董固率先踏上滿是瓦礫碎石的豁口,與曹兵在高低不平、腳下拌蒜的豁口上,歪扭著身體,進行著滑稽而險惡的搏殺。

也許腳下不小心踩到一塊松動的石塊,身形歪斜,就送了自己的性命。

或者不小心崴傷了腳,動彈不得,為敵人輕松斬殺。

樂進前兩天為劉猛傷到腿,雖然包扎妥當,但還是受到不小的影響。

本來這種地形最有利于樂進發揮。他身形既矮,腳下靈活,可閃轉騰挪,縱橫來去。

現在也只得步步為營,硬抗董固刀盾。

劉軍兵多,董固集合數名屯將夾擊樂進一人。幾人相互照應,交替攻擊,將樂進死死纏住。

樂進見其他各處劉軍穩步推進,自己反漸漸成了突出部。劉軍再推進一些,就能再自己身后形成合圍。

以前還無所畏懼,現在身法受到影響,可不能大意了。樂進眼睛余光掃視腳下,計算后退步驟、落腳方位。

突聽一聲大吼:“樂進休走!”一人手執鐵矛,刺翻一名曹兵,直撲樂進。

樂進抬頭看去,那人身體粗壯,肩寬腰粗,腿呈羅圈,三角眼,大餅臉,絡腮胡,小眼睛圓睜,大嘴巴暴吼,手中鐵矛惡狠狠刺向自己咽喉。

正是曹洪。

樂進一怔,揮刀將鐵矛格開。

曹洪得勢不饒人,一矛緊似一矛,全是進攻招數,竟然將樂進給死死壓制住。

董固看到機會,與幾名勇士自旁猛烈夾擊。

樂進錯身躲過董固等人攻擊,寶刀順著曹洪長矛而下,削向曹洪手腕。

曹洪不肯撒手松矛,只是怒吼一聲:“樂進爾敢!”仍舊奮力揮矛。

電光石火之際,樂進略一猶豫,沒有對曹洪下狠手,用力揮刀架住鐵矛。

曹洪力大,樂進略有吃力。

董固趁機一矛刺向樂進胸膛。

樂進急側身,矛鋒貼著身體滑過。

董固這一擊勁力十足,樂進身上皮甲竟然被劃開,脅下開了一道血槽。

曹洪獰笑道:“樂進受死!”

鐵矛猛刺向樂進咽喉。

樂進身子趔趄,勉強揮刀擋住這一矛。

董固等兔起鶻落,飛刺而至。

樂進雖仗著敏捷和武技,將狠招招架或躲避過去,皮肉傷不可避免地只能硬抗,鮮血沾染甲衣,腳步更顯凌亂。

曹洪力大矛重,頂住樂進正面,大開大合,兇狠異常。

樂進險象環生。

嗚地一聲響,一槊宛如天外飛來,急刺曹洪面門。

曹洪急格擋。

那槊順勢砸下。

曹洪猝不及防,偏頭躲閃,長槊砸在左肩上,半邊身子失去知覺。

那將怒吼道:“曹洪與賊同流,殺之可也!何須留手?!”

獨目猙獰,須發皆張,正是夏侯惇。

他見樂進遇險,急忙率十余勇士來救。

他帶兵嚴整,麾下士兵唯他馬首是瞻,哪里還管曹洪是曹操族弟,刀矛齊出,下手狠辣。

董固等急上前援護,曹洪已重傷倒地。

劉猛正在后面裹傷,望見夏侯惇率精銳襲來,急抓起雙刀,不及披甲,寒冬臘月,赤裸著上身,就上前沖鋒,口中高呼:“夏侯惇!爾劉爺爺在此!”

夏侯惇雖然勇悍,卻非好勇斗狠、意氣用事之將,接應了樂進后,已急退入陣中。

劉猛沒能追上夏侯惇和樂進,氣得哇哇大叫,在城墻豁口與曹兵舍生忘死惡戰,斬獲極多。

但曹兵甚有韌性,死戰不退。

雙方在豁口處快速消耗,尸體填得老高。

劉軍發動幾次猛攻,都未能奪取豁口。

劉備見士氣有下落的趨勢,便命鳴金收兵,準備明日再戰。

看這趨勢,大陽城撐不過三天。

劉猛檢查曹洪傷勢,看到他最重的傷是肚子上挨了一刀,腸子都露出一段,鮮血把身邊土地染紅一大片。隨軍醫士剛剛予以簡單包扎。

曹洪臉色蒼白,聲音微弱,慘笑道:“我還欲追隨劉公掃平天下,奈何而死乎?”

劉猛對曹洪大為改觀,握曹洪之手道:“子廉且堅持,我已派人急請吳醫師過來。其可妙手回春,勿憂也!”

吳醫師即華佗得意弟子吳普。

華佗離開后,其弟子吳普、樊阿、李當之等皆應劉備延請加入軍中。

樊阿、李當之在牽招軍中,現隨田豫偏師攻蒲坂。

吳普一直跟隨在劉備身邊。

吳普趕到,檢查傷口,施以針藥,對劉猛道:“還好未傷及內臟,只是傷口過長,失血過多。看其能否熬過今晚了。”

劉備聞曹洪殺敵搏命,奮不顧身,也十分動容,道:“曹子廉取義忘身,難能可貴。須全力施救。”

這日從白天到夜間惡戰,劉備軍傷亡千余人,殺傷曹軍兩三千人,斬曹軍屯將、軍侯以上者七八名。其中典韋擊殺校尉嚴率,給予曹操重大打擊。

次日,劉軍再次進攻,發現曹兵抵抗力量減弱了不少。

賈詡觀察戰場形勢,對劉備道:“曹操想是下半夜悄然撤兵了。”

斥候回報,曹操昨夜大張旗鼓地挖掘壕溝,修筑城墻,在黎明時分悄悄從大陽城北門撤退至下陽城。

典韋、劉猛一鼓作氣攻入大陽城,將留守斷后的曹兵頑抗分子全部斬殺,看到城中景象,不由大為憤怒,急派人稟告劉備。

劉備入城后,發現大陽城中仍有數千百姓,家中余糧被曹軍劫掠一空,都眼巴巴地望著劉軍。更有一些老者跪倒在街道兩側,請求劉軍接濟糧食。

劉備走到一名老者面前,將他攙起,詢問發生何事。

老者哭訴道:“賊寇曹操,搶我糧食,掠我丁壯,只留下滿城老弱婦孺。

君可是青州劉玄德?君仁義之名,我等皆知。為何不早來?”

劉備嘆道:“我固知曹操狠辣,不意其竟能做此行徑!”

曹操可以做出“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這等悲天憫人之詩句,但又親自下達屠城命令,“所過多所殘戮”,“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可謂矛盾之致了。

劉備在大陽城中賑濟百姓,修筑城墻,休整一日,繼續北向下陽城進發。

大陽北之山又稱為吳山,都屬于中條山脈。

吳山中間劈為幽谷,“有東西絕澗,左右幽空窮深”,道路狹窄難行,稱為“顛軨坂”。

軨(líng)是車箱前面和左右兩面的木欄。宋玉《九辯》:“倚結軨兮長太息,涕潺湲兮下沾軾”。顛軨,意思是馬車通過極難,將有顛倒傾毀之危。

顛軨坂南有下陽城,北有虞城,控扼絕徑兩端,易守難攻。

劉備問賈詡、荀攸:“曹孟德步步阻擊,節節抵抗,欲何為也?”

賈詡道:“或為久持以疲我軍,以待時變。”

劉備見荀攸不語,遂問道:“公達怎么看?”

荀攸對曹操不擇手段的舉止也有些失望。

歷史上荀攸投曹操,曹操一騎絕塵,沒有對比,所以荀攸也只得容忍曹操一些缺點。現在曹操則有劉備對比。

劉備在個人品德方面可是超出曹操太多。

目的都是為了掃平亂世、重致太平,為何不投一個品德高尚的主公呢?

荀攸之心越來越向劉備傾斜。

聽了劉備咨詢,荀攸答道:“賈君之言是也。我軍大敵乃是袁本初,曹孟德欲做持久之戰,乃欲等袁本初襲我軍之背矣。

如今我軍主力尚在弘農,回援兗州甚是便利,本初或不敢孤注一擲。

若孟德將我軍引入太原,甚至雁門。本初還會懼呂子恪、趙子龍、魯子敬諸軍否?

本初有兵十幾萬,分兩萬對麴義采取守勢,主力南下,我軍青兗恐非己有矣。

若袁公路、劉景升再來趁火打劫,則徐、豫亦危。

我軍有大軍十萬,即便破了曹操,又能如何?

南歸則無依,留并州則將士思鄉,士氣大跌。

再有敵兵來伐,必一朝崩散,無力回天矣。”

賈詡頷首道:“公達之憂,不可不防。”

劉備忙問道:“為之奈何?”

荀攸道:“攸有三策,請劉公擇之。”

劉備精神一振,居然有三策之多?忙道:“公達快快講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