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龍的自我修養  第八章 游地府

類別: 仙俠 | 神話修真 | 小白龍的自我修養 | 月下打葉   作者:月下打葉  書名:小白龍的自我修養  更新時間:2020-05-20
 
“你是何人,因何事前來接拜?”

話說那李世民被那烏紗男子呼喚之后便走到了那鬼門關邊上,而那頭戴烏紗帽的男子自然是將自己的身份告知了李世民,讓李世民欣喜非常。

“先生遠勞。朕駕前魏征有書一封,正寄與先生,卻好相遇。”

一番寒暄之后,李世民方才注意到了旁邊的俊美道人,作為大唐天子,他的雙眼偶爾也可以看透事物本相,有些超越凡間的見識,更何況現在他所處的地方是陰司冥府。無有太多壁障,故而在他的眼中,那道人乃是腦后生光的神人。

“不知這位是……”

敖烈聽到了李世民的提問,微微頷首,雖然他剛剛插手讓李建成反悔了一次陽間。但是他并不代表著他要繼續站在李建成那邊針對李世民。畢竟紫微大帝的面子。他還是要給的。

“唐王陛下,予不過是天河水神,因故,來這地府冥司有些事物,聽聞唐王天子駕臨此地特來見上一面。”

不管是李世民,還是李建成或者李元吉。敖烈的態度始終是那樣,尊敬卻又不謙恭,畢竟如今的人間之王,原本就是上天之子。論輩分來說與他差不太多,敖烈自然不可能守什么君臣之禮。

“陛下,這位是玉龍真君,乃是天帝之婿也。而今正在天河值守。執掌天兵,今日是因為有些宿務要辦,故而來到此地的。”

那崔珪自然知道敖烈的用意是什么,原本在自己剛剛上任的時候,太宗魂游地府的計劃就已經安排好了,還特地找了一個將來要死的龍王做這事情的引子,可是大家都沒有料到因為這件事惹出了這位大神。以至于搞成現在這個樣子。

“原來是天帝的乘龍快婿,失敬失敬。”

李世民可不知道那一切都是敖烈做的扣,而崔珪也沒有那個膽子告訴他,更加沒必要告訴他,故而李世民對于敖烈的出現也是很欣喜的,畢竟他們這樣皇帝見了真神當然是會十分激動的。

“唐王不必多言,你是天子,吾乃天婿,不算外人。乃是親眷啊。”

一行三人就這樣,進入了鬼門關里邊,走在幽冥界的街道上,而后,街道上突然出現了十三個人,隱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先皇李淵,以及葬身在李世民屠刀之下的他的十個侄子。而后一一上來糾打李世民。見此情景,李世民嚇得魂飛天外,幸有敖烈。一甩袍袖,將怨鬼都阻隔開來。

“幾位王爺,先主陛下。如今我等請唐王下世,也是為了諸位能夠入那六道輪回,還請諸位給我幾分薄面,回那枉死城中少待。”

眾怨鬼一聽這話,當即一哄而散,而后只聽得那壁廂環珮叮噹,仙香奇異,外有兩對提燭,后面卻是十代殿閻王降階而至迎接李世民。嚇得李世民不敢前行,只聽秦廣王道:

“陛下是陽間人王,我等是陰間鬼王,分所當然,何須過讓。”

一聽這話,李世民更不敢行,開口道:

“朕得罪麾下,豈敢論陰陽人鬼之道?”

最終,在十殿閻羅再三邀請之下。李世民隨十殿閻羅進入了森羅殿,分賓主坐定,而后秦廣王有些犯難。無他,按照原本的計劃,秦廣王是以涇河龍王狀告他為由讓李世民下地府的。

那涇河龍王屬于龍族,在神道之內,他的生死并不在地府的生死簿當中而是歸南斗星君管轄,雖然同樣要進入六道輪回,南斗星君也只需要向泰山府君報備,只不過是那涇河龍王狀告的是凡人帝王,而凡人帝王是歸十殿閻羅管轄的,正因為這樣,十殿閻羅才能順理成章的將這件事接過來。

但是現在不一樣,敖烈插手了,南斗星君的那本生死簿上寫的是什么都沒有用了,所以十殿閻羅肯定要編一個正當理由才行。

“是這樣的陛下,十殿閻君今日請你來。也不是什么別的事。乃是那枉死城中出了變故。走脫您的先兄與故弟。以至于二人去御前驚了駕,讓您受驚駭而死,按照章程。您的魂魄肯定要來這陰司走上一遭。待冥府核實了壽數。自然要送陛下返回陽間。”

一聽敖烈的話,那李世民放心了大半,卻又開始擔心,若是自己壽命已終,那是大大的不妙了。而十殿閻君卻是有苦說不出。畢竟這件事原本就是敖烈安排的。

他自己一手操辦的,隱太子和齊王的魂魄也是他帶出去的,到頭來將罪責全部推在他們身上,可他們也沒有辦法,畢竟打不過又惹不起的。

“取簿子來,看陛下陽壽天祿該有幾何?”

畢竟已然如此。十殿閻君也就沒有多說,讓崔珪去取生死簿崔判官急轉司房,將天下萬國國王天祿總簿,先逐一檢閱,只見南贍部洲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貞觀一十三年。崔判官吃了一驚,急取濃墨大筆,將“一“字上添了兩畫,卻將簿子呈上。十王從頭看時,見太宗名下注定三十三年,也就沒再追究。

“陛下寬心勿慮,還有二十年陽壽。此一來已是對案明白,請返本還陽。”

李世民一聽這話。當即松了一口氣。緊跟著與十王道謝,并且詢問了自己家人的壽數,得知除了自己的一個妹妹之外,都還安好。當即便又寬心了幾分:

“朕回陽世,無物可酬謝,惟答瓜果而已。”

一聽這話。敖烈咯噔一聲,暗道李世民也不是個傻子,竟然玩起了這個套路。而十殿閻羅一聽李世民如此上道自然是很高興。

“我處頗有東瓜西瓜,只少南瓜。”

十殿閻君當然不可能單純的和一個人間的皇帝要瓜吃,只是因為瓜者,果也,果者,位也。而南贍部洲唐國的南瓜,代表的就是南贍部洲的果位香火供奉,這東西,對于十殿閻羅來說是一件很大的禮物了。

“朕回去便叫人送來。”

于是一場看似主賓盡歡的陰陽兩界的領導人會面就這樣落下了帷幕,而敖烈知道,正戲現在才要開始。

一切敲定之后十閻王差崔判官、朱太尉二人,送唐王還魂。那太尉執一首引魂幡,在前引路,崔判官隨后保著李世民,后面跟著敖烈,徑出幽司。太宗舉目而看,不是舊路,問判官道:

“怎么來時之路,和去時之路不一般。”

那崔珪見唐王發問,看了看身后的敖烈。見他沖著自己微微點頭,當時就放下心來,隨即開口道:

“陰司里是這般,有去路,無來路。如今送陛下自'轉輪藏'出身,一則請陛下游觀地府,一則教陛下轉托超生。”

敖烈心中暗暗發笑,陰司素來有來無回,說的是沒錯,但是來時的路不能夠回轉那就是徹底的瞎話了。

不說是像敖烈和猴子一般的大神通者能夠直接打出鬼門關,就說普通凡人也經常從來時的路偷偷回去。

原本應該是十王的老大的閻羅天子為什么變成第五殿主,不就是因為好人當多了送太多人還陽這才被降了為的么。當然了,這樣的謊言敖烈是不至于去戳穿的。

“這里是什么所在。”

不知內情的李世民哪里明白這其中門道,只得隨他們,引路前來。徑行數里,忽見一座高山,陰云垂地,黑霧迷空。嚇得李世民一陣陣發顫。

“這里便是幽冥陰山,上面的,都是一些已經死去的小鬼。不過不是什么大事,您不要憂慮……”

“陰司這等駭人么。”

那李世民好歹是,征戰沙場數十載的猛將,在當上皇帝之前什么斷臂殘肢模糊血肉沒有見過,膽子已經算很大了,但是那時候征戰沙場靠的就是一股血性,當皇帝的時候他這股血性也還在,可當年玄武門之事,他卻實實在在虧著心。這才導致他被活活嚇死。再見這般場景,怎么能夠不害怕。

只見那陰山形多凸凹,勢更崎嶇。峻如蜀嶺,高似廬巖。非陽世之名山,實陰司之險地。荊棘叢叢藏鬼怪,石崖磷磷隱邪魔。耳畔不聞獸鳥噪,眼前惟見鬼妖行。陰風颯颯,黑霧漫漫。陰風颯颯,是神兵口內哨來煙;黑霧漫漫,是鬼祟暗中噴出氣。一望高低無景色,相看左右盡猖亡。那里山也有,峰也有,嶺也有,洞也有,澗也有;只是山不生草,峰不插天,嶺不行客,洞不納云,澗不流水。岸前皆魍魎,嶺下盡神魔。洞中收野鬼,澗底隱邪魂。山前山后,牛頭馬面亂喧呼;半掩半藏,餓鬼窮魂時對泣。催命的判官,急急忙忙傳信票;追魂的太尉,吆吆喝喝趲公文。急腳子旋風滾滾,勾魂鬼使黑霧紛紛。

“陛下說錯了,陰山上這些鬼魂,大半還是有機會入輪回的,最慘的,第一是屬那十八層地獄里的鬼,第二是屬枉死城中橫死的鬼,這第三呢,就是不遠處奈何橋下,忘川河里的鬼,這些個鬼啊。是很難有再輪回的機會的……不然鬼門關上那副對聯怎么來的……陰曹地府,古往今來放過誰,可不是說說而已。”

雖然地府經常被某些修行人士搞的大亂,前陣子還被一只猴給掀翻了,和龍宮基本上就屬于難兄難弟的級別,但是這兩個所在。在普通凡人的心中是逼格滿滿的。

要不是李世民已經脫離了普通凡人的范疇,光是敖烈的話就能夠讓他不慎一腳踩空掉下去。好在他不是什么凡人,最終還是度過了陰山。來到了陰山背后的十八層地獄。

“是哪十八層?”

李世民見前邊許多衙門,一處處俱是悲聲振耳,惡怪驚心。又聽崔珪說起十八層地獄。故而發問,而崔珪也從善如流的回答了他。

“吊筋獄、幽枉獄、火坑獄,寂寂寥寥,煩煩惱惱,盡皆是生前作下千般業,死后通來受罪名。酆都獄、拔舌獄、剝皮獄,哭哭啼啼,凄凄慘慘,只因不忠不孝傷天理,佛口蛇心墮此門。磨捱獄、碓搗獄、車崩獄,皮開肉綻,抹嘴咨牙,乃是瞞心昧己不公道,巧語花言暗損人。寒冰獄、脫殼獄、抽腸獄,垢面蓬頭,愁眉皺眼,都是大斗小秤欺癡蠢,致使災屯累自身。油鍋獄、黑暗獄、刀山獄,戰戰兢兢,悲悲切切,皆因強暴欺良善,藏頭縮頸苦伶仃。血池獄、阿鼻獄、秤桿獄,脫皮露骨,折臂斷筋,也只為謀財害命,宰畜屠生,墮落千年難解釋,沉淪永世下翻身。一個個緊縛牢栓,繩纏索綁,差些赤發鬼、黑臉鬼,長槍短劍;牛頭鬼、馬面鬼,鐵簡銅錘。只打得皺眉苦面血淋淋,叫地叫天無救應。正是人生卻莫把心欺,神鬼昭彰放過誰?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李世民聽這話,又是心驚肉跳,不過好在眾人并沒有在十八層地獄衙門久留,很快到了奈何橋邊,見那分為五等名色。乃是金銀玉木竹。金橋最闊。行人反而最少,竹橋最窄,行人卻最多,個個摩肩接踵,擁擠不堪,因為兩旁都是空空,沒有欄桿扶手,那竹橋之上,不時有鬼被擠下奈何橋,落入那忘川河中。

那忘川河中之水乃是黑色,鬼魂一粘上,便成了惡鬼,反過來拉拽那橋上的人,致使那越來越多的人落下水中。不得往生,不過那李世民卻沒有這樣煩惱,在他前邊有一對對鬼卒開路。安然過了金橋。

但是下邊這一關。李世民要過,卻沒那么容易了。因為過了奈何惡水,血盆苦界,就到了枉死城中。而那枉死城里的鬼魅,早就得到了李世民要來的消息。一個個都出了枉死城,在大道旁等待。

“李世民,還我命來!”

那李世民正行走之間。見一伙拖腰折臂、有足無頭的鬼魅,上前攔住去路。上前就要廝打,自然方寸大亂。只得高聲大叫道:

“崔先生救我!”

那崔珪還沒說話。敖烈便開口道:

“唐王兄弟,那些人傷不得你,你切寬心,不過有他們阻路,你也還不得陽間。這些怨鬼都是那六十四處煙塵,七十二處草寇,眾王子、眾頭目的鬼魂;盡是枉死的冤業,無收無管,不得超生,又無錢鈔盤纏,都是孤寒餓鬼。得些錢鈔與他們買路才可。”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