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龍的自我修養  第九十六章 齋

類別: 仙俠 | 神話修真 | 小白龍的自我修養 | 月下打葉   作者:月下打葉  書名:小白龍的自我修養  更新時間:2020-07-15
 
“原來是你不知!他還有一個大徒弟,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上方太乙金仙齊天大圣,如今保護唐僧往西天拜佛求經,是普陀巖大慈大悲觀音菩薩勸善,與他改名,喚做孫悟空行者。你怎么沒得做,撞出這件禍來?他又在我海內遇著你的差人,奪了請帖,徑入水晶宮,拿捏我父子們,有結連妖邪,搶奪人口之罪。你快把唐僧、八戒送上河邊,交還了孫大圣,憑著西海與他的情分,你還好得性命,若有半個不字,休想得全生居于此也!”

那摩昂對小鼉龍破口大罵,登時便惹惱了那鼉龍。只聽那鼉龍開口道:

“我與你嫡親的姑表,你倒反護他人?聽你所言,就教把唐僧送出,天地間那里有這等容易事也!你便怕他,莫成我也怕他?他若有手段,敢來我水府門前,與我交戰三合,我才與他師父,若敵不過我,就連他也拿來,一齊蒸熟,也沒甚么親人,也不去請客,自家關了門,教小的們唱唱舞舞,我坐在上面,自自在在,吃他娘不是。”

摩昂見鼉龍如此的不識抬舉,怒火中燒,口里冷聲道:

“這潑邪果然無狀!且不要教孫大圣與你對敵,你敢與我相持么?”

那鼉龍一見摩昂如此咄咄逼人,當時便也下了決心。開口道:

“怕你?怕你就不算好漢!”

說時遲,那時快,他兩個變了臉,各逞英雄;傳號令,一齊擂鼓,兩隊兵馬殺到了一處。

那鼉龍原本只能和那沙僧打一個手平。怎么能夠和摩昂一較高下,他手底下的妖兵也多是一些野路子,還有往日黑水河神的叛徒,哪里能和西海中挑選出來的精兵強將相提并論,不消多時,那一隊妖兵是死的死被俘的被俘。

那鼉龍和摩昂相持不過數合,被摩昂使三棱锏打傷了手臂,一拍腳,跌倒在地。眾海兵一擁上前,揪翻住,將繩子背綁了雙手,將鐵索穿了琵琶骨,拿上岸來,押至孫行者面前口里道:

“大圣,我已捉住妖鼉,請大圣定奪。”

那行者見鼉龍如此。自然不可能真的為難他,不僅不能為難,還要給他臺階下,當即開口冷聲道:

“你這廝不遵旨令,你舅爺原著你在此居住,教你養性存身,待你名成之日,別有遷用。你怎么強占水神之宅,倚勢行兇,欺心誑上,弄玄虛,騙我師父、師弟?我待要打你這一棒,奈何老孫這棒子甚重,略打打兒就了了性命。你將我師父安在何處哩?”

那鼉龍現在被鎖拿在岸上,哪里還敢沖撞孫悟空。當即叩頭不住道:

“大圣,小鼉不知大圣大名,卻才逆了表兄,騁強背理,被表兄把我拿住。今見大圣,幸蒙大圣不殺之恩,感謝不盡。你師父還捆在那水府之間,望大圣解了我的鐵索,放了我手,等我到河中送他出來。”

一旁的摩昂一聽這話,害怕節外生枝,當即便開口道:

“大圣,這廝是個逆怪,他極奸詐,若放了他,恐生惡念。”

“我認得他那里,等我尋師父去。”

那行者一聽沙僧說起這話,當即讓河神與沙僧兩個跳入水中,徑至水府門前,那里門扇大開,更無一個小卒。直入亭臺里面,見唐僧八戒,赤條條都捆在那里。沙僧即忙解了師父,河神亦隨解了八戒,一家背著一個出水面,徑至岸邊。豬八戒見那妖精鎖綁在側,急掣鈀上前就筑,口里罵道:

“孽障。如今不吃我了?!”

那行者一見此景連忙伸手扯住八戒,開口便道:

“看在西海龍王的情分上,且饒恕他死罪。”

話音剛落,那摩昂自知這地方對鼉潔是是非之地,當即上前開口道:

“大圣,小龍不敢久停。既然救得你師父,我帶這廝去見家父;雖大圣饒了他死罪,家父決不饒他活罪,定有發落處置,仍回復大圣謝罪。”

那行者一聽這話,當即便開口道:

“既如此,你領他去吧,多多拜上令尊,尚容面謝。”

那太子押著那妖鼉,投水中,帥領海兵,徑轉西洋大海,那黑水河神當即上前謝了復得水府之恩,之后只聽那唐僧道:

“徒弟啊,如今還在東岸,如何渡此河也?”

一聽這話,那黑水河河神當即開口道:

“老爺勿慮,且請上馬,小神開路,引老爺過河。”

那三藏才騎了白馬,八戒采著韁繩,沙和尚挑了行李,孫行者扶持左右,只見河神作起阻水的法術,將上流擋住。須臾下流撤干,開出一條大路。師徒們行過西邊,謝了河神,登崖上路。

待到師徒一眾登岸之后,那行者回頭一看,卻發覺化身還在東岸之上,頓時有些疑惑。當即開口便道:

“兄弟為何不來?”

那化身一聽這話。笑著開口道:

“我有一事。要去終南山一趟,你等先行,時候到了,我自然會去尋你們。”

那行者一聽這話。當即縱云上了九霄,與那化身說道:

“下一站,是何所在?”

那化身一聽這話,當即開口便道:

“下一站,是車遲國,有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三個玄門妖精。”

那行者一聽這話,皺了皺眉,卻原來,早先他曾經聽人說過,在西天路上有一個敬道滅僧之處,誰知道竟然不期而遇。

“他三人有些本事,但卻不會害那三藏,不過李長庚已經將你的原身告訴了那方受難的僧人,要送你一個功績,我此去終南山,著實有事。待到你等解決了那樁事情,會遇到一條大水,那時我自會來會你們。”

那行者一聽這話,當時便謹記在心,與那化身揮手作別,而那化身,別了那行者之后。駕著祥光。往終南山而去。不多時,便到了終南山上,在終南山巔,與一個肋生雙翅赤發藍臉,手持黃金棍的怪物不期而遇。而那怪物見了化身之后,躬身行禮,開口道:

“見過師兄。”

那化身沖他點了點頭,開口便道:

“雷震子,久違了,我來這終南山,只為了確認一件事,那虎鹿羊三妖,是你的意思,還是云中子師伯的意思?”

作為道廷名山之一,終南山在封神之后,有許多道門的新秀在。而且當年封神之戰之后,十二金仙除了歸西的那幾位之外,剩下被自己坑死的人里邊。有好幾個拋棄了原本的府邸,來終南山隱居。

因此終南山上道門高手還是很多的,而且對終南山有道門高手這一點,天下萬國之內。大多數國君都有耳聞,正是因為這樣,那青獅誆騙烏雞國國王才說是終南山來的。

而和青獅不同,虎鹿羊三人那是正經終南山出來的,而終南山上。除了幾位天師之外,還有一個不一般的人。那便是從一開始就在終南山玉柱洞修行的云中子。

要知道,當初的十二金仙里邊。只有他云中子躲過了九曲黃河陣之后。又不在萬仙陣的殺局之中。

“師兄,你知道的。三教合一,是太上道祖所定的,甚至還不惜讓靈寶天尊轉世投胎化為孔夫子。我師父歷來是在劫難中置身事外的福澤真仙,怎么會插手這件事情呢?”

那化身一聽這話,想了想之后點了點頭,畢竟云中子本人是道廷截闡兩教里邊唯一一個自帶趨吉避兇效果的人。不像是會插手西游的樣子。而那樣的話,事情就好辦多了。

“既然不是玉虛一脈的人。那等他們死了之后,交給我來安置吧。”

在敲定好了計劃之后,那化身并沒有前去車遲國做些什么多余的事情,于是乎車遲國的事情,就這樣平靜安穩的度了過去,當然,三位大仙的魂魄,也在進地府之前被收入囊中。

而這個時候,敖烈的手里已經不知不覺會聚了上萬死在西行路上,孫悟空手里的妖魔了。這讓他的最終計劃,進展快了許多。

再說那唐僧師徒四人,解決了車遲國的事情之后,孫悟空深刻的教育了那國王三教合一的重要性,之后又上了路。

那師徒,曉行夜住,渴飲饑餐,不覺的春盡夏殘,又是秋光天氣。一日,天色已晚,唐僧勒馬道:

“徒弟,今宵何處安身也?”

那行者一聽這話。開口便道:

“師父,出家人莫說那在家人的話。想那在家人,這時候溫床暖被,懷中抱子,腳后蹬妻,自自在在睡覺;我等出家人,那里能夠!便是要帶月披星,餐風宿水,有路且行,無路方住。”

那唐僧被說了一通,沉默不語,寂靜思索,一旁豬八戒一聽這話當即便開口道:

“哥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今路多險峻,我挑著重擔,著實難走,須要尋個去處,好眠一覺,養養精神,明日方好捱擔,不然,卻不累倒我也?”

那行者一聽這話,知道那八戒又要偷懶,當即開口便道:

“趁月光再走一程,到有人家之所再住。”

那師徒沒奈何,只得只得相隨行者往前。又行不多時,只聽得滔滔浪響。那豬八戒一聞水聲,當即便道:

“罷了!來到盡頭路了!像是有水擋路,待我試試深淺。”

一旁的三藏一聽這話,開口便道:

“悟能,你休亂談,水之淺深,如何試得?”

那八戒一聽這話,有些不以為然,開口便道:

“師父你是不知。尋一個鵝卵石,拋在當中。若是濺起水泡來是淺,若是沉下有聲是深。”

說不得,那八戒在路旁摸了一塊頑石,望水中拋去,只聽得一聲水響,沉下水底。當即便開口道:

“深深深!去不得!”

那八戒話音未落,只聽那唐僧道:

“你雖試得深淺,卻不知有多少寬闊。”

那行者一聽這話,當即便開口道:

“師父莫急,待我看看去。”

那行者縱筋斗云,跳在空中,定睛觀看,卻見波濤層層茫然渾似海,一望更無邊。當即便按落云頭,到了河岸上,對著三藏道:

“師父,寬哩寬哩!去不得!老孫火眼金睛,白日里常看千里,兇吉曉得是,夜里也還看三五百里。如今通看不見邊岸,怎定得寬闊之數?”

三藏大驚,口不能言,聲音哽咽,正想要哭又聽得一個熟悉的s聲音來至,哈哈大笑道:

“三藏莫要煩惱,常言道。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等你了結了這里這樁事情,自然就過得這通天河了。”

話音剛落,天際飛來一片虹光。落在地上,化作一個頭陀僧人,沖著唐僧師徒施禮道:

“諸位久違了。”

“兄弟,你此時來,想必是知道些什么。”

幾人一番攀談之后,那行者便開口問那化身,而那化身聞言便開口笑道:

“此處啊,喚作通天河,與那沙兄弟的流沙河一般,河寬八百里,恒古少人行。”

那化身話音剛落,三藏只覺得悲從中來,忍不住哭泣,口里道:

“徒弟呀,我當年別了長安,只說西天易走,哪里知道妖魔阻隔,山水迢遙!”

一旁有八戒,耳大漏風。聽到了些什么聲音,隨即開口便寬慰道:

“師父,你且聽,是哪里鼓鈸聲音?想是做齋的人家。我們且去趕些齋飯吃,問個渡口尋船,明日過去吧。”

那三藏一聽這話,當時便止住了哭聲,在馬上細細的聽聞,立時便聽到,果然有鼓鈸之聲。

“聽著聲音,卻不是道家樂器,足是我僧家舉事。我等去來。”

行者在前引馬,一行聞響而來。那里有甚正路,沒高沒低,漫過沙灘,望見一簇人家住處,約摸有四五百家,卻也都住得好,但見倚山通路,傍岸臨溪。處處柴扉掩,家家竹院關。沙頭宿鷺夢魂清,柳外啼鵑喉舌冷。短笛無聲,寒砧不韻。紅蓼枝搖月,黃蘆葉斗風。陌頭村犬吠疏籬,渡口老漁眠釣艇。燈火稀,人煙靜,半空皎月如懸鏡。忽聞一陣白蘋香,卻是西風隔岸送。

三藏下馬,只見那路頭上有一家兒,門外豎一首幢幡,內里有燈燭熒煌,香煙馥郁。三藏道:

“悟空,此處比那山凹河邊,卻是不同。在人間屋檐下,可以遮得冷露,放心穩睡。你都莫來,讓我先到那齋公門首告求。若肯留我,我就招呼汝等;假若不留,你卻休要撒潑。汝等臉嘴丑陋,只恐唬了人,闖出禍來,卻倒無住處矣。”

那行者一聽這話,點了點頭,開口便道:

“說得有理。請師父先去,我們在此守待。”

待那三藏移步之后,那行者扯過了化身道:

“兄弟,此處卻是有什么事由等著我們么。”

那化身一聽這話,當即開口笑道:

“這里邊有一樁公案。要等你們來了結,待到一會兒,你等卻知道了。”

正在化身與那行者攀談之間,那三藏摘了斗笠,光著頭,抖抖褊衫,拖著錫杖,徑來到人家門外,見那門半開半掩,三藏不敢擅入。聊站片時,只見里面走出一個老者,項下掛著數珠,口念阿彌陀佛,徑自來關門,慌得這長老合掌高聲道:

“老施主,貧僧問訊了!”

那老者這才看到三藏,伸手還禮,口里道:

“你這和尚,卻來遲了,早來啊,我舍下齋僧,盡飽吃飯,熟米三升,白布一段,銅錢十文。你怎么這時才來?”

那三藏一聽這話,知道那人誤會了,當即開口道:

“老施主,貧僧不是趕齋的。我是東土大唐欽差往西天取經者,今到貴處,天色已晚,聽得府上鼓鈸之聲,特來告借一宿,天明就行也。”

那老者一聽這話,哪里會信,擺了擺手開口道:

“和尚,出家人休打誑語。東土大唐到我這里,有五萬四千里路,你這等單身,如何來得?”

那三藏一聽這話,開口便道:

“老施主見得最是,但我還有三個小徒,逢山開路,遇水迭橋,保護貧僧,方得到此。”

那老者一聽這話,當即便開口道:

“既有徒弟,何不同來?請,請,我舍下有處安歇。”

三藏連忙喚來徒弟,那行者本來性急,八戒生來粗魯,沙僧卻也莽撞,三個人聽得師父招呼,牽著馬,挑著擔,不問好歹,一陣風闖將進去。那老者看見,嚇得跌倒在地,口里只說是妖怪來了。

那三藏一聽這話。當即便連忙將人攙扶起來,口里道:

“施主莫怕,不是妖怪,是我徒弟。”

那老者一聽這話。當即戰戰兢兢的道:

“這般好俊師父,怎么尋這樣丑徒弟!”

那老者一聽這話。門口一人便開口道:

“陳老丈。莫不要說他們丑俊,你們家的公案,還要他們了結哩。雖然相貌不中,卻倒會降龍伏虎,捉怪擒妖。”

那陳清一聽這話,吃了一驚,定睛再看,卻見一個俊美無雙的代發頭陀正往里走,當即強子掙扎著深施一禮,開口道:

“敢問這位師父,你說這話。是什么意思。”

“如今卻還不可說,你等一會兒便知曉了。”

卻說那三個兇頑闖入廳房上,拴了馬,丟下行李。那廳中原有幾個和尚念經,八戒掬著長嘴喝道:

“那和尚,念的是甚么經?

那些和尚聽見問了一聲,忽然抬頭觀看外來人,嘴長耳朵大。身粗背膊寬,聲響如雷咋。行者與沙僧,容貌更丑陋。廳堂幾眾僧,無人不害怕。阇黎還念經,班首教行罷。難顧磬和鈴,佛像且丟下。一齊吹息燈。四散逃離。

這兄弟三人,見那些人跌跌爬爬,鼓著掌哈哈大笑。那些僧越加悚懼,磕頭撞腦,各顧性命,通跑凈了,三藏攙那老者,走上廳堂,燈火全無,三人嘻嘻哈哈的還笑。唐僧罵道:

“這潑物,十分不善!我朝朝教誨,日日叮嚀。古人云,不教而善,非圣而何!教而后善,非賢而何!教亦不善,非愚而何!汝等這般撒潑,誠為至下至愚之類!走進門不知高低,唬倒了老施主,驚散了念經僧,把人家好事都攪壞了,卻不是墮罪與我?”

三藏說得他們不敢回言。那老者方信是他徒弟,急回頭作禮道:

“老爺,沒大事,沒大事,才然關了燈,散了花,佛事將收也。”

話音剛落,那化身便上前一揮手,一道虹光,那廳堂之上,香燭佛像等等各歸其位,一息之間,廳堂亂象便一掃而光,一切煥然一新的,驚的那陳清慌忙跪倒。

“小老兒不知是真羅漢駕臨,沖撞圣駕,萬望莫怪。”

一見那陳清跪拜,那豬八戒哈哈大笑道:

“羅漢還是他的兄弟哩。既這等,還不安排齋飯?”

那陳清一聽這話,連忙叫家仆來至,卻不料那家中仆人一來,抬頭一看見那八戒沙僧,慌得抽身關了中門,往里嚷道:

“妖怪來了!妖怪來了!”

過一張交椅,請唐僧坐在上面,他兄弟們坐在兩旁,那老者坐在前面。正敘坐間,只聽得里面門開處,又走出一個老者,拄著拐杖道:

“是什么妖邪,敢闖我積善之家的門扉。”

那陳清一聽這話,連忙攔住了他兄長,開口便道:

“哥哥莫嚷,不是邪魔,乃東土大唐取經的羅漢。徒弟們相貌雖兇,果然是相惡人善。還有大法力的羅漢”

那老者方才放下拄杖,與他四位行禮。禮畢,正要安排齋飯,只聽那化身道:

“陳清,陳澄,你們弟兄二人有大造化哩,安排一人給那白面師父扶持吃齋,兩人給那毛臉的師父扶持,那個晦氣臉的。你且安排七八個去,你再叫二十個人,給那長嘴大耳的扶持用飯,你家這個事啊,自然有人給你們了了。”

那行者一聽這話,知道了這頓飯不是白吃的,那八戒卻不知各中關節,而那兩位老者一聽這話,激靈靈的打了一個冷顫,對視一眼,連忙叫出來三四十人,

卻將上面排了一張桌,請唐僧上坐;兩邊擺了三張桌,請他三位坐;前面一張桌,坐了二位老者。先排上素果品菜蔬,然后是面飯、米飯、閑食、粉湯,排得齊齊整整。請諸人用飯。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