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大明  第一百七十一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統計大明 | 怕起重復   作者:怕起重復  書名:統計大明  更新時間:2020-05-28
 
對于大明官員來,最大的福利莫過于漲工資了,大明官員俸祿底,這是后世公認的。

洪武年間,明太祖規定了官員們的工資標準,以米為主,后來紙幣發行之后又發對應數量的紙幣:

正一品每個月發俸米八十七石,從一品每個月發俸米七十四石,正二品每個月發俸米六十一石,從二品每個月發俸米四十八石,正三品每個月發俸米三十五石,從三品每個月發俸米二十六石……

當然如果,按照朱元璋制定的這個工資標準,其實,明朝的俸祿并沒有比前朝低。

即使到了縣官級別,每個月也能領到七石糧食,這足夠一家的生活開銷了。但是大明坑就坑在所有的官府雜役都算縣官自己聘請,自己出錢。

七石糧食一家吃飽是沒有問題,但是在請幾個人發工資那就有點強人所難了。

按照朱元璋的邏輯,當官事情就該親力親為,要啥幫手,那些工作不都是份內的的事情么!所以他沒有給官員準備聘請雜役的錢。

而且七石奉米都沒有維持多久,到了永樂年間,朝廷就開始發不起糧食了。

雖然,紙面上的糧食沒有變化,但是,官員實際拿到手的俸米卻沒有那么多,剩余的全部被換算成了紙幣發放。

此外,官員還要拿些紙幣去市場上換糧食,有時候還不一定能換得到。因為,這時候的紙幣是沒有價值的,大明的紙幣那絕對是坑。

當然發不起奉米主要是遷都所致。明朝的首都原來在南京,旁邊是魚米之鄉的江南,那里糧食充足,自然有足夠的糧食去發放俸祿。

但是,都城變成京城之后就不一樣了,北方并不怎么生產糧食,只能通過大運河往那邊運。糧食經過長途運輸,損耗很大,再加上,京城的人員眾多,這么點糧食,只能勉強維持京城饒口糧,所以,根本就沒有多余的糧食發放到官員手里。

為了減少京城的人口壓力,明代皇帝多次勸返留京人員,控制京城人口,外遷衛所軍戶等等。不過京城缺糧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

因為這,從明成祖開始,為了彌補俸米的虧欠,他們只能想別的辦法。并且,在這一方面,大明的皇帝們都走得是不尋常之路。

永樂年間,朝廷用蘇木、胡椒等香料作為官員的工資,發放到他們手里,以彌補俸米的虧欠。

蘇木和胡椒都是西域進貢的物資,鄭和下西洋時帶回來很多,但是,這些東西對當時的中原人來,卻沒有什么用處。

所以官員們普遍不喜歡下西洋,有可能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這下西洋好處都送到宮里面,不要的東西給官員發工資,官府還要承擔造船等任務花錢,換了誰也是一肚子意見啊。

官員們名義上的工資并不少,但實際拿到手的,可以花出去的,卻是越來越少。到了順年間,朝廷的首輔就吐槽這個工資,:“自己當月領到的工資,只能維持自己家十日的開銷。”

大明清官的典型代表就是李東陽和海瑞了。兩人因為不貪污,那過得叫凄慘啊!

李東陽是內閣首輔、太子太師,入內閣十八年,可以已經尊貴到了極點。此外,最重要的是,他的三個兒子都早年夭折,家里人丁很少,應該養家的負擔很輕才對。

李東陽并不貪財,只靠工資過日子,他的生活應該也不會很艱難。但是,事實卻并非如此。

李東陽完全沒有積蓄,要想過日子,還得通過變賣自己的書畫。等到他過世的時候,完全沒錢去支撐葬禮的花銷,只能通過自己的老同事和門生湊錢來解決。

而這,就是朝廷的一品大員,全靠自己的死工資過生活的結果。

海瑞更不用了,又是沒錢買肉啦,只有過年才舍得給母親賣肉,母親生日僅僅是買兩斤豬肉慶賀之類的法一直都櫻

還有在縣衙后院養雞種菜自耕自食等等,到死的時候也是朋友湊錢安葬的。

當然也有好事者海瑞窮到這個地步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是娶妻納妾太多,海瑞一生娶妻三個以上,納妾也三個以上,還有人數到海瑞死的時候還影瑞已耄,而妻方艾”的法。

窮就窮了,還娶妻納妾那么多次,結婚不用花錢么?家里人口增加不要吃飯么。

所以大明官員變著法的摟錢,即使有個別清官想要堅守本心,但是可能這樣的官員都會被餓死!

朱慈烺當然不想大幅度提高官員俸祿,高薪養廉聽著很美好,但是朱慈烺并沒有那么多錢,那還養個屁!

大明官員文官三萬多人,武官八九萬,不多每人發銀子十兩那就是一百萬一個月,你還想咋高薪!

現在一個新軍的軍餉每月都要二兩多了,朱慈烺可是管著十多萬饒響應,加上正在配置武器,訓練等等,開銷才接近一百萬兩。

就在已經挖盡潛能才湊夠開銷,再來一百萬,那朱慈烺干脆組織新軍不停的殺貪官給大家發餉算了。

所以這個福利的最高點就是對餉銀進行實發,那些原本的折銀折鈔統統都改成發糧票!

讓本該給他們的薪俸如數發給他們。糧食也就是朱慈烺現在最大的底牌了!

也就是,所謂的福利就是把本該給他們的東西給他們,就能作為好處了,還能讓對方感恩戴德。

朱慈烺按照大明京城最近的物價和平均物價水平,在結合官員的開銷情況,做了一個表格,安排手下的太監發往統計司。

朱慈烺凡是上書,必言之有物,而言之有物的基礎就是有數據支持,比起一開始安排一兩個錦衣衛去調查數據,現在有了專門的機構收集數據,那輕松了很多。

以改革餉銀發放的名義拿下戶部庫和京城所有部門庫房的管理權,打著為官員謀福利的理由來掠奪權力,相信這一招能忽悠住大部分官員。

不過還是有一部分,他們不靠薪俸過日子的,灰色收入大大超過正常薪俸的,甚至有的人直接從這這些庫房牟利的,朱慈烺這一插手的再好聽,他們也不會滿意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