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大明  第三百三十四章燧發槍即將出現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統計大明 | 怕起重復   作者:怕起重復  書名:統計大明  更新時間:2021-04-02
 
朱慈烺說的抽調人手,指的就是建設新的鋼鐵煤炭聯合體,目前可供選擇的有萊蕪、邯鄲、包頭、鞍山、馬鞍山、佛山等幾處。

就今年的形式來說包頭和鞍山可以剔除,即使能在前線建立鋼鐵廠,那里也沒有足夠的市場消化這些產品。

而萊蕪跟邯鄲又和永平重合,等于是自己跟自己爭奪市場,所以朱慈烺初選之后打算在兩個地方中選一個。

佛山不止出過黃飛鴻,也不止賣瓷磚,實際上從宋明開始這里就是重要的冶鐵中心。

在焦炭沒有普及之前,北方練出來的鐵因為煤的品質問題含硫磷超標,不僅脆而且產量一直不高。

而佛山依靠嶺南豐富的木材和竹子資源,采用竹炭木炭煉鐵法,得到的鐵質量上乘,遠銷大明各地和東南亞各國。

這里有成熟的產業工人,也有完善的市場,但是缺點也很明顯,竹炭木炭煉鐵形成的口碑,朱慈烺的高爐煉鋼法未必有人買賬。

在一個相比于馬鞍山來說,嶺南畢竟偏居一隅,不像馬鞍山依托長江航運和京杭大運河可以迅速把貨物銷遍整個江南。

而且正應為有航運優勢,其可以獲得淮南淮北的煤礦,甚至湖北的煤礦的煤炭支持,不像佛山想要煤礦還需要從新勘探。

但是馬鞍山沒有基礎,要想在那建新廠,那么一切都要從頭開始,至少要經過大半年的建設才會看見產出,而想要形成產量至少需要一年以上。

朱慈烺倒是不急著下決定,目前永平礦那邊還在攀產量的關鍵時期,朱慈烺怎么也要等永平的鐵產量超過二十萬噸,鋼產量超過十萬噸之后在籌劃新廠。

之所以跟王富貴這么說,只是想督促他加快技術革新,建更多更大的爐子。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整天重復建設這種小高爐,水平連大煉鋼時代的土高爐都不如。

當晚燧發槍研究組那邊就傳來好消息,彈簧鋼達到基本要求,可以保證至少二百次回彈已經具備實用價值。

二百次回彈也就代表著二百發紙彈的壽命,跟火銃銃管也差不多了,現在火銃銃管也就二百發的壽命。

也就是說等彈簧廢了之后,這支火銃基本上也就報廢了。

二百發紙彈是多少呢?大明圍殲建奴戰役,新軍四萬人每人平均放了十二槍,而開封圍殲流寇戰役,新軍平均每人發射了六發紙彈。

淡然極個別的戰役熱點地區,人均發射可能達到三十多發,甚至極個別人射出四十發紙彈。

不過那也就是極個別的現象而已,正常的情況下,一場中等烈度的戰役人均發射紙彈不會超過二十發。

也就是火銃二百發的壽命足夠新軍打十多次建奴,一戰要是能消滅兩萬,那要是槍干廢了,那至少得打死三四十萬建奴,建奴加一起加上蒙古附庸也沒有這么多。

而且火銃生產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以現在大明的總產量可以保證每月兩萬到三萬支火銃。

所以十五萬新軍火銃還沒有干廢新的火銃也就生產出來的。

燧發槍最后一個技術瓶頸打破,那么去年朱慈烺下發的新槍設計任務顯然是東宮火器局勝利了。

至于工部和兵部那邊根本就沒啥新進展,那些官僚一開始勁頭很足,但是隨著財權被統計司收走之后,這個項目就沒有人管了。

錢上面管的嚴了,這些人根本就沒有興趣幫別人申請資金,而負責研究的官僚在花光最后一筆預算之后。先后去兵部和工部托人幫他申請預算。

結果這個推給那個,那個推給這個,負責人一生氣,自己去申請,統計司的錢又不是白拿的。

統計司讓他上報研究進度,取得的成果,預計多久能完成,預計還要花多少錢。

他一看這些就傻眼了,雖然他號稱善于營造,但是那只是號稱,進度成果啥的,他根本不知道。

回去一問那些工匠也是一頭霧水,那個要求他們覺得達不到,上面崔了他們就精心打造一把鳥銃湊數,說在努力還沒有達到要求。

檢查的官員一看,這武器挺新的,射擊威力也像模像樣,就鼓勵幾句,繼續吃飯喝酒去了。

所以多久能完成,要花多少錢,鬼才知道。工部和兵部的聯合研發就這樣擱置了。

反正大明現在的新火銃新軍用的也挺好,也沒有人催他們,他們就領著工錢混日子唄。

至于內監的研究機構倒是一直在努力嘗試,這些太監韌性十足,但是就是腦子不太靈光,一直沒有啥進展。

也不能說全部沒有進展,至少在至少火銃的過程中,他們還是有不少的發現的,加上他們內監有巧匠又有各國進貢和官員進貢的各種火銃樣本。

所以兩邊的進度相似,都是卡在彈簧鋼這一塊,所以這個項目實際上就是東宮跟內監在爭奪。

這個爭奪其實大家都明白,不過是邀功的一個工具罷了,就像新式火銃一樣,等燧發銃研究出來還不是內廷跟太子的工坊共同生產。

這樣的氛圍下,兩邊還時不時還有一些技術交流活動,這也是進度相似的一個重要原因。

朱慈烺第二天又把王富貴叫來:“你這個彈簧鋼量產情況這么樣?”

王富貴眼睛一亮:“成了么?回殿下,這個彈簧鋼需要特殊的回火淬火工藝,所以量產的話每天一個匠人能生產三十片左右。”

朱慈烺估算了一下一人三十片,那么三十多個人生產這個就能供應火銃作坊的使用了。

朱慈烺滿意的點點頭:“很好,那你回去組織三到四十人專門生產這個,務必達到日產一千片的規模。”

王富貴有些為難:“太子殿下,這個能做彈簧鋼的工匠現在只有一個,要是加快培訓最少也要三個月到半年才能培養出三十個這樣的工匠。所以殿下能不能寬限些時日?”

朱慈烺鄒起眉頭:“怎么會這么久?難道不能用一些熟練工匠專門學習這個技術么?不要從學徒里面找人,從鐵匠里面找!”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