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最發達的地方已經開始通火車和電報了,但大明還有不少地方還在為溫飽奔波,甚至不少地方的赤貧家庭為吃鹽的錢為難。
雖然不說共同富裕,不過國家的不穩定因素往往都是因為赤貧者挑起,不是說他們愛找事。
而是因為極度的貧困稍微一點的外因就能導致他們破產,一個人一旦連飯吃都沒有了,那他真的什么事都干得出來。
尤其是這種赤貧狀況的百姓還有很多是西南西北這些部族,一旦出問題就被人利用引發騷亂。
三個月西南出現的因為搶土地搶水源等事情,正是這種事情的前奏。
朱慈烺不得不承認。
大明必須加強基礎設施投資,必須確保自己的基本盤穩定,確保關內之地長期持續的繁榮。
大明已經足夠強大,強大到外在因素已經不能威脅大明的生存,能毀滅大明的只有大明自己。
歷史上因為強人興盛的帝國很多迅速崩潰瓦解的更多,亞歷山大帝國,大秦帝國等等。
雖然秦的延續時間很久,但是作為帝國時間并不長,朱慈烺總不能等老了才考慮這個問題吧,真到死之前在考慮,那就晚了。
今年朱慈烺成年了,經過兩個月的耕耘,后宮已經有五個妃子懷孕,大明繼承人明年出生已經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了。
不過朱慈烺挺為太子難過的,就算朱慈烺到六十歲準時退休,那么太子也要四十三歲才能登基。
而作為一個帝國皇帝六十歲難道不是正是各種手段爐火純青,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么?
現在朱慈烺敢說六十歲的時候退休,那是因為他還沒有到六十歲。
就像那個采訪,那老人說假如有一百萬他愿意捐,有兩百萬也愿意捐,假如有兩頭牛他就不愿意了,因為他真的有兩頭牛。
人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朱慈烺不敢說那個時候不貪戀這無上的權力。
當然他也不敢保證自己或者自己兒子能平平安安的活到六十歲。
好不容易搞這么好的局面千萬不能因為半路掛了,結果國家再次分崩離析了。
再說了,大明兩百萬常備軍真的已經到了極限,兩百萬常備軍,加上靖安軍等等實際已經突破了兩百萬。
三點五億的軍費也是大明承受力的極限,其中陸軍常規師十六個,騎兵師七個,禁衛師三個步兵師一個騎兵師。
極地師兩個,高原師兩個,山地師三個,岸防旅十個。
軍改之后每個師的人數飆升到三點五萬人,總兵力已經到了一百三十五萬人。
再加上靖安軍五十個師五十萬人。妥妥的一百八十萬。
海軍方面戰艦突破八百艘,除了戰艦之外還有四個海軍陸戰師,總兵力已經突破了五十萬正在朝著六十萬邁進。
大明參軍人數占據總人口的百分之一左右,作為一個農業國來說,這樣的軍隊比例是正常數據。
想要暴兵大明必須完成從農業國到工業國的跨越。
李通現在表現的跟受氣小媳婦似的,但是大明軍隊無論是規模還是戰力都已經非常變態。
除了正常開支之外撥付的這一億兩白銀也不少了,除了新裝備采購之外,這錢足夠支持一場敵烈對的局部戰爭了。
如果在莫臥兒帝國這樣的沿海國家,大明能調動三五十萬軍隊打上兩三個月,哪怕是在葉爾羌或者北疆這樣的地方也足夠調動一二十萬軍隊打上兩個月。
顯然明年大明根本沒有這樣的戰爭規劃,只應對沙俄的邊境騷擾和內部靖安,這些錢足夠了。
跳過這個問題朱慈烺繼續問道:“現在電報測試已經完成了,軍部保密司對于新密碼本的編寫要盡快完成,還有相應的保密制度也要完善起來。
軍用電報線路的保護和民用電報線路一起,都是重點工作,不能輕視。”
要知道電報線是銅絲的,為了減小電阻增加傳輸距離在銅絲中還加入了少量的銀。
這要是被剪,損失的錢還是其次耽誤事那才是大問題。要不寫個電報線無銅?人家也不信埃
除了電報線需要保護之外,鐵軌也需要,鐵軌可是實打實的鋼材,賣廢鐵也能值不少錢。
朱慈烺已經打算把電報線沿著鐵路排布,能省一部分線路巡視人員。不過鐵路肯定沒有電報線布設的快。
按照計劃大明要在下一個五年計劃之內完成干線電報線路布置。幾個重點熱點方向都完成電報線路的布設。
而鐵路干線網四個五年計劃都未必能完成。
在鐵路沒有修建到的地方,線路安全工作還是交給軍隊來負責。
下一步朱慈烺打算整合大明現有的驛站系統,把線路的維護工作交給驛站負責,首先驛站本身就是五十里一個點,干線上肯定會有驛站,而每個驛站負責五十里,往前二十五里往后二十五里。
這樣銜接起來,每天安排兩撥人巡線,每天至少能完成一遍巡線工作。
第二就是驛站系統本身就有郵件收發的功能,將來電報依托驛站系統運行能減少新部門的數量。
專門為電報業務在成立一個電報司,人力物力再來一遍完全沒有必要。
所以朱慈烺把驛站升級成皇明郵電,將來掙錢了,電報業務能自己養活自己了再進行拆分。
在驛站接手之前朱慈烺需要借助軍隊的威懾力先嚇住一些想要偷電報線的。
李通對這個沒啥反對的,軍隊保護皇家的財產是分內的事情,畢竟軍費的大頭是皇家出的。
內閣那幫摳門明年預算之所以暴增到六千萬,那是因為明年內閣對稅收的預計是三億兩。
除了一部分是公民入籍收入之外,還有一部分是朱慈烺出售了一部分莫臥兒地區的外貿許可,這些生意交給商會做,商會就要交稅了。
這兩方面的收入一合計,全年收入一下子增加了幾千萬。
所以百分之二十還是百分之二十,六千萬聽著不少,連發工資都不夠!
想要混得好,還是要靠皇上,還是要聽皇上的話。而且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內閣稅收收入增長速度明顯沒有陛下的皇明商號增長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