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大明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前置科技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統計大明 | 怕起重復   作者:怕起重復  書名:統計大明  更新時間:2021-08-16
 
分包給民船廠,民船廠造好船殼之后,在拖到天津船廠裝蒸汽機完成最后的舾裝,

否則以天津船廠兩三百個船塢的水平怎么可能一年造船過千艘。

而這些民船廠為了爭奪訂單,肯定要降低成本降低報價,而這拖船的距離當然是越近越省錢了,不少船廠干脆就在天津開船廠,以求達到效率最大化。

這也就造成了整個渤海灣的造船工業的繁榮。

現在管事的提出兼并民船廠,朱慈烺持保留態度,皇明商號現在已經很臃腫了,這兩年一直琢磨著瘦身呢,現在還想擴大兼并,朱慈烺覺得還是慎重一點。

朱慈烺敲著桌子:“那能不能這樣,船殼拖到天津船廠完成蒸汽機上船,然后立刻就把船拖走,在拖回民船廠完成最后的舾裝,這樣是不是有能節省一部分時間?”

管事的沒有敢第一時間答應:“可是舾裝的過程中,還要對蒸汽機進行試車調校,要是有漏氣的管道還要修補。

如果蒸汽機裝上就下船臺,那還要派工匠到民船廠處理這些問題。要是離得近還好,要是離得遠,這工匠來回也浪費了很多時間。”

朱慈烺握拳說道:“那就放到天津附近的船廠進行舾裝嘛,距離也近,剛剛你說船臺也夠,如果這個改之后,天津船廠一年可以造多少船?為多少船裝好蒸汽機?”

管事的算了一下:“如果這樣的話,船廠可以為兩千三百條以上的船完成蒸汽機安裝,比現在增加一千艘。”

朱慈烺滿意的點點頭:“這樣一來留下五十個船臺名額應急,剩下的加快民船建造速度就是了。

至于蒸汽機的事情,你不用擔心,明年的預算中,蒸汽廠打算在天津新建一座船用蒸汽機廠,一期的產量就是年產一千,到后面還會繼續擴大。”

管事的松了一口氣,這個事情他有耳聞,現在皇上也確定了,那就代表著真的要建了,有了自己的專用蒸汽機廠,再也不用跟那幫子人搶了。

說完天津船廠的事情,朱慈烺又看了看盧象升:“海軍也不要亂來,你沒有那么多的生產計劃,總不能讓天津船廠的船臺空著吧?

建造蒸汽動力的民用船只,即是大明發展的需要,也是為將來的后勤運輸提高效率做準備。

軍部應該關心的是這批民船該怎么設計,加上哪些設備,進行哪些改進才能在作戰的時候,征調來后勤運輸不至于不方便。

當然不能光想著自己方便,你們這些改進影響了人家的拉貨數量,也要給人家賠償。

也就是說,軍部出一部分錢,讓這些船主在生產的時候加上能服務后勤的標準,這個要憑自愿。”

朱慈烺這么一說,盧象升立刻就想到了其中的好處,連忙拱手:“是,臣回去就吩咐后勤部研究改進方案。”

處理完天津船廠的事情,朱慈烺又面臨一個新問題,那就是金州船廠和膠州船廠的定位。

當初朱慈烺是奔著把兩個船廠發展成跟天津船廠一樣大的船廠的目標來定的,甚至在未來這兩個船廠將會比天津船廠更重要。

但是現階段,這兩個船廠的處境就比較尷尬了,這兩個船廠,沒有炮廠的支持,也沒有蒸汽機廠在旁邊。

現在已經淪為跟民用船廠一樣為天津廠生產船殼。

其實朱慈烺也想過是不是從海路把蒸汽機運到兩個船廠,讓兩個船廠也有舾裝能力。

但是一個是現在吊裝蒸汽機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何況蒸汽機還不夠用,所以這個提議就擱置了。

現在看來如果明年船用蒸汽機廠建成,后年在完成第二期,那么船用蒸汽機的轉運就成為了可能。

那么兩個船廠是進行技術升級,使得他們也擁有舾裝的能力,還是繼續當船殼生產基地呢?

這里面除了運輸的難題,朱慈烺還擔心的是技術擴散問題,朱慈烺對于軍事和高科技管理的非常嚴格,基本上大明重要的軍工作坊都在京津和永平地區。

而蒸汽機的生產也是一樣,如果把蒸汽機運到金州和膠州,那么以后這些地方產量增加了是不是要新建蒸汽機廠?

到時候這個技術不就擴散了么?

要是不建廠,這船上都裝蒸汽機滿世界跑了,怕擴散有點自欺欺人了吧?

想了半天朱慈烺也沒有定下最后的決定,不過先期的研究還是要跟進的:“楚管事,你回去之后,繼續對吊車進行研究,以后蒸汽機要吊裝上船最起碼要運往金州船廠和膠州船廠的。

如果大明連一個能把幾十噸重的東西吊裝上船的機械都沒有,這對以后的發展就非常麻煩了。

要知道以后海軍的主炮會越來越大,幾十噸重那都是正常現象,搞不好還要生產百噸以上的重炮,所以這吊機不可輕忽。”

楚管事躬身應是,這個東西說著簡單,但是真的研究的時候,確有不少問題,鋼結構問題,鋼索問題,蒸汽機動力輸出問題,滑輪組問題,超控問題等等。

不要說大明沒有了,整個世界上也沒有能吊起幾十噸的大型吊機啊?

但是有什么辦法呢,皇上說該有,那就必須有,回去派人安排就是。

朱慈烺繼續問道:“還有就是標準集裝箱船的事情,現在的集裝箱標準是根據稅關箱標準制定的。

但是以后隨著大明基礎設施的逐漸完善,尤其是鐵路運輸的興起,這種小型稅關箱轉運起來就會非常的費時。

隨著吊車吊起重量的提高,將來大明肯定要推行新的更大的集裝箱尺寸,甚至一個火車皮就一個集裝箱,一個箱子就重百噸都有可能。

所以這個新吊機并不是一次性用品,設計的時候,既要起重質量大,也要成本盡量低,將來可是要在所有港口推廣的,你要是一個花幾十萬上百萬,那怎么推廣。”

管事的連忙點頭:“是,臣一定注意。”

朱慈烺揮揮手讓他下去,海運現在還只是初級階段,大明現在最大的商船才六千噸,八千噸的商船還在建造中,所以現在談大型集裝箱還為時過早,不過前置科技確要開始點了,總不能到時候在臨時抱佛腳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