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大明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三省吾身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統計大明 | 怕起重復   作者:怕起重復  書名:統計大明  更新時間:2021-09-28
 
幾百起案件已經足以稱得上觸目驚心了,距離上次去往天津的道路上決定嚴打到現在已經八九年了,看來很多人又忘記了國法的威嚴。

朱慈烺瞇著眼:“錦衣衛以此次乞丐事件為契機,狠狠的打擊一波這些非法犯罪行為。

另外申請統計部協助,對各地死亡案件和意外事件還有失蹤人口,然后根據其發生的概率從高到低進行排列,給我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查。

違法犯罪隱藏的再好,做的多像意外,人沒有了就是沒有,一個地方死的人多了肯定就有問題,哪怕都是意外,那也代表當地官府對意外事件防范意識不強,給朕好好的查!”

王國興從來沒有想過還有這樣查案的,這不用看違法犯罪,不用找證據,不用找原告苦主,只是單純的統計統計就能發現違法犯罪?

反正陛下說這樣行,那肯定是行的,想想確實也有道理,你殺人偽裝成意外,一次成功那么后面肯定會再犯,這意外多了就不是意外了。

尤其是一些地方上的惡霸,欺男霸女橫行一方,那身上背著的任命官司肯定不止一個,你一個地方可能包庇著不管。

然后上報一個失蹤人口或者意外死亡了事,豈不知一個地方一旦意外死亡的人多了,這本身就是問題。

這些都能從統計中看出端倪,尤其是這些年大明公民戶籍管理嚴格之后,按照規定每一個公民的身份都要有所出有所沒。

意思就是說每一個公民從哪里來的,是正常生育還是后來加入戶籍都是要寫清楚,而這個人最后如果死亡,那就必須要銷戶,否則一旦查無此人地方官府就要治罪。

所以每年上報失蹤人口和死亡人口這些都是統計部可以查到的,王國興躬身去查。

朱慈烺繼續考慮這軍費的問題,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這盧象升也變成了二皮臉了,當初李通那一套他倒是學了個十成十。

在朱慈烺的印象里,盧象升應該是揮舞著八十斤大刀的沖動莽漢形象,后來覺得他是個進士,所以應該是一個能文能武的全才形象。

現在盧象升給朱慈烺的印象完全就是個腦子不夠數,呆呆傻傻的二皮臉,難道擔任總參謀長有降智的能力?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無論是李通還是現在的盧象升,兩人在能力上都是沒得挑的,主持軍部工作做得也是井井有條。

既然不是職位的問題,也不是性格的問題,那么很顯然了,這是朱慈烺的問題了,只有朱慈烺身為皇上,才能逼著他們改變自己的性格和語言行為方式,以迎合陛下的喜好。

朱慈烺不禁問自己,難道自己就是一個好表現自己聰明好為人師的人么?

經過自己反省之后朱慈烺不得不承認,好像還真的是,怪不得!每一次在盧象升和李通面前自己總能頻頻蹦出教訓人的爽快感,原來是這幫家伙在配合自己演戲!

朱慈烺看著前面的地面,這種強行給配角降智以突顯主角的聰明只有那些里才有吧!

有時候你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平凡,曾經的朱慈烺還能依靠著穿越者的先知優勢帶領大明走出苦難走出滅亡的危局。

但是當大明轉危為安之后,當大明越來越龐大,越來越需要高超的統治技巧來統治的時候,朱慈烺發現人力有時而窮,他并不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

讓他坐在大明最聰明的人的上方統御他們,朱慈烺現在越來越依靠著權利本身越來越依靠階級和血統。

只需證明了他天生高貴,那么即使他笨一點,任性一點,天真一點,依舊有人為他奔走,為他擦地。

治大國如烹小鮮,大明走到今天,新貴族和就貴族的矛盾,新學和儒學的矛盾,還有公民和非公民的矛盾,這三個是大明現階段最大的問題。

而未來的問題還有皇權和資本之間的矛盾,皇權和民權的矛盾,貧富差距的矛盾。

這些問題不要說朱慈烺的智商,就是后世世界這么多人口那么多國家最后還不是沒有一個好的解決辦法?

這些矛盾每一個積聚到最后請者火并,重則就是叛亂戰爭,打贏了還好皇權得以延續,要是打輸了他們老朱家就會再次被送上斷頭臺。

所以朱慈烺每天都會三省吾身,確保在這種種利益之間達成平衡。

當光著腳的時候,那時候啥都敢干,崇禎八年剛獨立建府的朱慈烺都有打算一切打爛了之后從新再來,也想過大不了先逃到江南然后再北伐。

但現在辛辛苦苦建立了大明今天的基業之后,再讓他打爛從新來一遍,他不舍得,也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做到,大概率是做不到吧。

舊貴族不能取消,儒學不能取締,非公民值得同情,但是不能平權,說到底朱慈烺能有今天的一切依靠的還是公民,還是大明自己的百姓。

所以大明明明土地產出的糧食夠所有人口吃飽飯,但朱慈烺對于關外地區的食不果腹視而不見,只有在真正饑荒的時候才會弄一些糧食去救援。

因為關外是非公民,如果普及了糧食、教育和衛生這些,那么怎么顯得關內更高貴?朱慈烺又怎么籠絡關內的人心呢?

儒學不能取締,因為大明還有百分之四十多的官員是儒家出身,尤其是關外地區的儒學官員更多,取締儒學肯定會讓這些人離心離德。

他們可能沒有本事推翻大明,但是他們確能支持別人推翻大明,就像寧玩我范永斗那樣的人,給自己編織一個自認為對的理由就行了。

儒家的體系寄生于大明的封建田畝制度,很多舊式的地主其實要么是儒家的簇擁,要么其本身就是儒家的一部分。

大明雖然開新學,然后大規模移民,使得關內的地主勢力遭遇嚴重打擊,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們的地窖里還不知道埋藏著多少金銀呢。

再加上一些地主轉型搞工業,一部分儒家開始學新學,這些人也許搞建設不行,想要破壞,那可比建設容易的多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