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心中怒火中燒,誓要一舉蕩平吳軍。他與朝臣們一番密議后,當即調兵遣將,要在大宋境內布下天羅地網。
第一路東路軍,他委以重任于王審琦、楊光義二將,令其統率五萬禁軍精銳,沿途可不斷征召地方兵馬,直撲江淮。他們的首要任務,便是死死盯住泰州一帶,阻截林仁肇所率領的吳軍勁旅,絕不讓其有絲毫喘息之機。
第二路西路軍,則由王仁瞻、韓重赟兩位勇將掛帥,同樣率領五萬禁軍,氣勢洶洶地撲向西南方。他們的戰略目標明確而堅定,那就是要迎頭痛擊吳軍的西路兵馬,將其徹底扼殺在萌芽狀態。
至于第三路為中路大軍,趙匡更是慎重其事。他親自點將曹彬為統帥,令其統率十萬禁軍精銳作為先頭部隊,韓令坤、劉守忠二將則為副統帥,一同揮師南下。他們的任務繁重而艱巨,那就是要全力阻擋蘇宸所率領的兵馬,絕不能讓其有絲毫突破之機。
然而,這還未完。趙匡心中明白,這三路大軍雖強,但要想徹底消滅吳軍,還須得他親自出馬。于是,他毅然決定御駕親征,率領二十萬大軍作為后援,待時機成熟之時,出奇制勝,便如雷霆萬鈞般對蘇宸的主力發起毀滅性的打擊。
不得不說,大宋確是兵強馬壯,武將如云。除了已派往各路的赫赫戰將,汴京之中,仍有許多驍勇之將尚未啟用,如黨進、王政忠、高懷德、田重進、米信等,皆是能征善戰之輩。他們見趙匡決心已下,紛紛請纓,愿隨君上出征,共赴國難。
“吾等愿隨陛下,共滅吳軍,誓死不退!”眾將聲音鏗鏘有力,滿是堅毅與決心。
趙匡望著這些忠心耿耿的將領,心中豪情萬丈,信心倍增。“好!有如此忠勇之將,何愁吳軍不破!就讓我們君臣同心,攜手并進,共鑄輝煌!此戰,必勝!”
他聲音洪亮,字字鏗鏘,回檔在金鑾殿上。
此時,趙普緩緩站出身來,言辭懇切地說道:“官家欲御駕親征,臣深覺此舉可行。然則,朝廷之中尚有諸多繁雜政事需得處理,若事事皆需寫成折子送往前線,恐會貽誤戰機。因此,臣斗膽提議,皇子趙德昭天資聰穎,已具處理國事之能。官家出征之后,可委以他重任,令其代為管理國事,以確保朝廷運轉如常。”
趙普此言,實則暗含深意,乃是為皇子趙德昭爭取權勢之舉。趙德昭已屆二十之齡,卻遲遲未得封王,太子之位更是懸空未決。這使得朝廷之中,關于儲君之選暗流涌動,一派支持趙德昭,另一派則傾向于趙光義。
趙普身為儒家讀書人,極為看重傳承順序與正統之道,他堅定不移地站在趙德昭一方。再者,趙普一直輔佐趙匡,自然希望能在未來繼續輔佐皇子繼位,從而保全自己的權力與利益。畢竟,他與趙光義素來意見不合,因儲君之事更是爭執多年,早已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此番提議,既是為了國家大局,也暗含了他對趙德昭的期許與扶持之心。
趙普此言一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頓時引來諸多大臣的附和。侍郎、員外郎、殿中御史等官員紛紛站出身來,他們或慷慨陳詞,或低聲附議,皆表達了對官家冊封皇子趙德昭的支持。更有甚者,直接提出若能一錘定音,立趙德昭為太子,那將是國家之大幸。
“官家,臣亦覺得趙相所言極是,趙殿下天資聰穎,德才兼備,實乃儲君之不二人選!”一位侍郎聲音洪亮,言辭懇切。 “臣亦支持冊封趙殿下為親王,以彰顯其尊貴地位,同時也好讓朝廷上下一心,共謀國事!”另一位員外郎緊隨其后,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隨著這些大臣的紛紛附和,場面瞬間變得熱鬧起來。他們或三五成群地低聲討論,或高聲發表自己的見解,整個朝廷仿佛被一股熱烈的氣氛所籠罩。
趙光義聽聞此言,心中不禁暗叫一聲“不好”。他深知趙普此人老謀深算,極會挑選時機。如今皇兄趙匡欲御駕親征,朝中主政之人空缺,趙普便趁機提出冊封趙德昭之事。趙德昭已過弱冠之年,確實已具備管理政事的能力,這與三四年前的情形大不相同,令趙光義倍感棘手。
然而,趙光義心中雖急,卻不敢輕易表露。他深知,一旦自己直接阻攔,那野心便如同被揭開的傷疤,暴露無遺。他這些年雖也積攢了些勢力,但在皇兄面前,仍如螻蟻般渺小,隨時都有可能被收走。
因此,趙光義只能強作鎮定,表面上不動聲色。他暗暗思量,該如何在這紛繁復雜的局勢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又該如何在不影響皇兄決策的前提下,巧妙地維護自己的利益。
但趙普現在勢頭很大,從乾德二年(964年)升為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獨相十年。在此期間,趙普協助趙匡進行削奪藩鎮、罷禁軍宿將兵權,實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邊防遼等重大措施,可謂功勞很大,名望很高,他此時一發難,響應眾多。
趙匡聽完趙普的提議,先是微微一愣,旋即心中便明白了趙普的用意。他不禁有些心動,自己的兒子趙德昭確實已經長大成人,似乎也是時候考慮這皇位傳承的問題了。
從情感上來說,兄弟之情固然深厚,但終究不如親兒子那般親近。趙匡私心里自然更偏向于自己的兒子。然而,這些年來,他南征北戰,身邊總有兄弟趙光義相伴,兩人從小到大的關系可謂是情同手足。若將皇位傳給趙光義,也算是趙家人繼承了家業,從家族角度來看,也說得過去。
正因如此,趙匡之前才一直頗為糾結,沒有在皇子年幼時就立下太子。他心中有著諸多考量,既擔心自己若在征戰中突發疾病早逝,如同當年的柴榮一般,那年幼的兒子根本無法掌控朝局;又慶幸有兄弟趙光義在,可以作為一道保險,確保大宋的江山不會旁落。
然而,隨著大宋局勢的日益穩定,趙匡自己也還未到五十歲,身體依然硬朗,而兒子趙德昭也已逐漸成長為一個有擔當的青年。當初的那些擔憂如今已漸漸消散,因此,趙光義作為兄弟接班的重要性在趙匡心中也就逐漸減弱了。
他也要開始更加認真地思考,這皇位究竟該傳給誰,才能確保大宋的穩定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