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恥  第一百六十七節 鹽債(1)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宋恥 | 狂人阿Q   作者:狂人阿Q  書名:宋恥  更新時間:2020-05-21
 
“你的好女婿又開邊釁了!”

趙鼎收到消息,已經是四月初,無奈的對戶部尚書晏孝廣說道。

晏孝廣當然要為女婿辯護,他如今的地位和前途,全看女婿的軍功。在他之前,戶部主官經常變動,到了他這里穩如泰山。原因不就是朝廷不能動他女婿,就不敢不用他。

“相爺。現在可打著仗呢,若說開釁,張樞密不也在開釁。還開的不好!”

他拉出張浚擋槍。張浚調趙立去陜西的雄文慷慨昂揚,可到了地方,根本不是那回事。從四川打進陜西,可比陜西打進四川難多了。那就不是個用兵之地,真能打開局面,吳階兄弟早就做了。吳階手下的西軍,一點不比趙立手下的徐州兵弱。那也是跟女真人斗了好幾年的精銳,很可能打野戰的手藝,還遠好過趙立的兵。吳階打不開的局面,趙立同樣打不開。

而且兩個軍頭聚在一起,還鬧起了矛盾。吳階兄弟打仗沒問題,但人品上有些瑕疵,貪財好色這些西軍將領的惡習吳階兄弟都有。歷史上甚至記載吳階去岳飛軍營參觀,發現岳飛身邊竟然沒有女人,只有一個老妻,還不納妾。就去四川花錢買了個嬌滴滴的川妹子給岳飛送去,結果被岳飛婉拒。岳飛隔著紗簾,問小娘子能否跟他一起吃苦,說他家的女人,只能穿粗布衣服,沒有丫鬟伺候,小娘子只笑不說話,岳飛就將她送還給了吳階。

岳飛還知道用這種委婉的方式拒絕,趙立是一個比岳飛剛烈的多的人。跟滑頭的吳階兄弟是很難處到一起,也不知道為了什么,兩人互相攻訐,互相彈劾對方。趙立說吳階兄弟謊報軍情,保存實力,畏戰不前。吳階說趙立剛愎自用,折辱友軍。

很顯然,張浚鎮不住這二人。吳階倒是好說,能跟文官周旋,剛烈的趙立跟剛愎的張浚,根本就尿不到一起。所以已經多次上書,要把趙立調回開封,鬧了一個很大的笑話。

趙鼎是張浚的政治盟友,當然得支持張浚,已經多次朝議,希望調回趙立。趙立手下三萬大軍,加上家眷近十萬人,浩浩蕩蕩入川,寸功未立,又浩浩蕩蕩回歸,靡費錢糧,讓言官很惱火,已經開始彈劾。

趙鼎哼道:“你少說風涼話,等你做到老夫這個位子上,看你還笑的出來?”

當宰相不是那么容易的,各路神仙都要伺候好,一個伺候不周,就得挨罵。趙鼎老謀深算,在各方勢力中周旋,也感到壓力山大。

晏孝廣擺手:“相爺說笑了。下官這戶部尚書就夠難做了。也大概到頭了。”

他很清楚自己的位置是怎么來的,不是兩榜進士出身,能做到戶部尚書,都是考慮女婿的功勞,皇帝可以允許一個戶部尚書跟藩鎮不清不楚,決不能容許一個宰相跟藩鎮有牽連。

他要真能做宰相,除非他女婿起兵來杭州逼宮,那時候就不是宰相的問題了,而是鹿死誰手的困境,贏了他就是國丈,輸了他就誅九族。因此他寧可平平安安把戶部尚書做到頭,也算對得起先祖了。

趙鼎其實并不反對李慢侯跑去女真人的土地上打仗,他主要是擔心戰線越來越廣,財政無法承受。

嘆道:“這下朝廷要動藩財,可就更沒有理由了。”

朝廷財政困難,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藩鎮沒找朝廷要錢,其實已經節約了很多經費,如果還要從藩鎮那里刮錢,就太說不過去。趙鼎想動的藩財,主要是藩鎮在藩地之外的財源,比如李慢侯在江北印刷的糧票、鹽票,這也是一個攬財的工具,目前可比錢引有用多了。

晏孝廣道:“知足吧,相爺!東藩十幾萬大軍,人吃馬嚼,可沒管朝廷要一分錢。山東是什么情況你不是不知道。哪里可再榨不出一文錢了,東藩只提出兵,沒提要餉,已經很為朝廷考慮。”

趙鼎不由搖頭:“你這個女婿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么能聚斂?我看你這個戶部尚書,還不如給女婿做的好。”

兩人關系很好,因為晏孝廣是一個八面玲瓏的人,而且又能做事,幫趙鼎攬了不少財,還沒有野心,不想往上爬,所以兩人時常能說幾句玩笑。

晏孝廣道:“這也是個辦法。我那女婿若坐了戶部,恐怕真的國無匱乏!”

趙鼎又道:“我聽說你女婿在上海開港口,還在上海印藩票。這事你得管一管,藩引過江可要出大事!”

晏孝廣點頭,這事很難辦,上海務的財稅是公主的食邑,可地方還是官府在管。官員已經換了一茬,因為之前的官員貪瀆,被公主彈劾,現在基本都換成了公主的人。本來是一個沒多大利的地方,就一個榷酒場,現在慢慢變的熱鬧起來,海船進出不斷,還開始印藩引,在這里儲糧。不知道是公主的主意,還是東藩的動作。朝廷都不好動,趙鼎十分難辦,一旦在朝堂上討論,得罪公主不好,激怒東藩更糟。

可不管,藩引過江,朝廷的錢引還活不活了?屢屢嚴禁,都擋不住長江南岸的百姓使用藩引,這要在上海弄大,還怎么禁?

晏孝廣道:“這事我問過。說是愿意跟朝廷分利,一年給一百萬貫!”

趙鼎皺眉:“一百萬貫?少了些吧。”

他竟然討價還價起來。

晏孝廣道:“相爺覺得該要多少?這是糧票,沒多大油頭。鹽票那里每年都給到六百萬貫了。”

趙鼎點頭:“那就湊個整。一共給一千萬貫!”

晏孝廣不由搖頭。鹽票那邊分的利,其實是鹽稅,不是從鹽票本身上刮到的。只是江北食鹽往來中,大量使用鹽票而已。但糧稅并不重,朝廷也不敢玩糧食專賣,真把糧食價格炒到鹽價的程度,那是要死人的。所以晏孝廣一直以為,糧票賺不到什么錢。就真的是為了囤積軍餉而設的,每年會印一批糧票,跟農民和糧商換糧。而且也不在按照票面來對付,而是在市場上拍賣,大糧商都到公所里叫價。豐年糧價略微低于票面價格,災年略微高于票面價格,因為是跟官倉糧食錨定的,因此上下浮動并不大。

“我去說一說。估計就廢了。你要是同意在江南印鹽票,倒是可以給這么多!”

晏孝廣嘆道。

趙鼎哼道:“江南的鹽制決不能動!”

誰動誰死!朝廷每年從江南鹽場能得到七百多萬貫稅錢,誰敢冒險改動?江北的淮鹽,那是沒辦法,是藩鎮們自己搞出來的,朝廷已經接管過來,可以收稅了。作為讓步,給藩鎮分利。可是江南鹽場是一定要抓在手里的,而且要嚴禁淮鹽入境。兩淮鹽場現在產量太大,太多的鹽場,食鹽堆積如山,便宜的要死。就是因為改了鹽制,只收稅,不限產。不像江南鹽場,產銷都是官府在做。鹽戶只管制鹽,官府四文一斤統收,從各地榷場出貨,以前賣三十三文,現在只能賣二十文,少十三文錢帶來的損失,可是巨大的。但不減價,老百姓根本不買,寧可去買私販的淮鹽,又好又便宜。

趙鼎覺得,淮鹽那種搞法,只收稅,產銷都不管。鹽戶想方設法搞生產,鹽商想方設法搞銷售,遲早要出事。現在江北老百姓吃鹽,一斤只有十五文,而且都是精鹽。這十五文錢中,光是官府的稅錢就占了十文,怎么能這么便宜?肯定是鹽商和鹽戶虧了!

晏孝廣跟李慢侯商量,李慢侯竟然同意。而且拋出了一個巨大的誘餌,如果趙鼎同意讓他在江南印鹽票,并改了江南鹽制的話,他愿意給一千萬貫。

這是一個巨大的誘餌,要知道蔡京時期,全國的鹽稅一年也就一千多萬貫。現在朝廷的鹽稅,其實跟蔡京時候差不多,但只有半壁江山,而且分了六百萬給江北藩鎮。算下來總量已經比蔡京時代高了,那可是最富庶的時代。可李慢侯說江南就給朝廷一千萬,那豈不是說明江南鹽稅還有潛力可挖。可是怎么挖,趙鼎想不到。按照江北那樣搞,鹽怎么賣出去?江南的鹽現在已經堆積如山了,甚至開始向地方官府攤派。

如果改成江北那種,不限產量,恐怕更麻煩,一兩年之內鹽商們就要破產。這種事在江北可天天發生,許多幾代人做鹽商買賣的,說破產就破產了。鹽戶們的日子也不好過,江北的精鹽價格,都已經被商人們壓低到了三文錢,這在江南可是要逼死鹽戶的。

但是一年一千萬貫,卻真的讓趙鼎心動。現在江南鹽稅,榨干油水就七百多萬貫,而且成本很高。官府要將鹽運到一個個榷場去銷售,運輸就是一筆巨大的成本,可一旦官府不在官運了,幾萬以此為生的人就沒了活路,其中許多運兵、漕卒可不是普通人,而是張俊這些將領的部下。斷了他們生計,朝廷肯定得給張俊補足軍餉。

這么一考慮,趙鼎就覺得為了一年多出來的兩百五十萬貫鹽稅,不值得在江南冒險。除非年年都有,否則不值得改動。

“讓你女婿一次性給五年,我就準了!”

趙鼎開玩笑的說道。

一次性給五年,那可就是五千萬貫,別說李慢侯愿不愿意給,關鍵是怎么可能給的出?

讓趙鼎驚訝的是,這次李慢侯又同意了。

這還想什么,趕緊跟皇帝商量一下,這個東藩可了不得了,以前太小看他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