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恥  第二百三十四節 草原涌動(1)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宋恥 | 狂人阿Q   作者:狂人阿Q  書名:宋恥  更新時間:2020-06-13
 
對于跟克烈人結盟,白韃靼人興趣也很大,他們就是被克烈人逼入絕境的,怎么可能不愿意跟克烈人和睦,好讓他們喘口氣。

按照傳統經驗,他們這些漠南部落,靠著漢地的津貼效應,很容易恢復元氣。只需要等個幾年,他們的半大小子長起來。能夠騎馬拉弓,他們就算喘過了氣,就可以向漠北人尋仇了,通過劫掠他們的牛羊牲口迅速擴張。契丹人在唐朝時候,每一次幾乎被唐人滅族,就是這樣恢復過來的。

漠北部落,只要無法占據陰山,興旺不了幾年,就會四散。因為一場白災,就能讓他們瀕臨崩潰。想度過白災,最好的辦法,就是冬季躲入陰山以南的河套躲避暴風雪,否則就只能看老天爺的臉色。

使者并沒有去克烈人的龍城,窩魯朵城,這里是回鶻古城,回鶻曾經一度是草原霸主,古城已經廢棄,克烈人首領忽兒札胡思在這里立帳。窩魯朵城和可敦城位于同一條河流沿岸,叫斡爾罕河,往北三百里就是可敦城,三百里對于草原來說,根本就算不上距離,只相當于漢地一個集市到另一個集市的距離。

克烈人能在可敦城如此近的距離立帳,事實上就已經對可敦城產生了實際控制,之所以沒有占領可敦城,只是不想而已。而且斡爾罕河往北流,窩魯朵城位于上游在南邊,等于切斷了可敦城跟南方遼國故土的聯系。駐扎可敦城的西遼軍隊,也沒有辦法,只能任由克烈人駐扎在他們南方,強弱之勢已經很明顯了。

斡爾罕河,就是后世蒙古國的色楞格河,發源于中部的杭愛山,往北流一千多公里,流入貝加爾湖。杭愛山正是燕然山,西北延伸到西伯利亞南部,東南延伸到蒙古中部高原,其實也是一座可避風的圣山,冬天躲入南方山谷里,可以躲避北風。只是緯度很高,避風的效果比不上陰山。

斡爾罕河作為漠北草原上最大的河流之一,斡爾罕河流域,勢必成為各方勢力的爭奪目標。忽兒札胡思在窩魯朵城立帳之前,斡爾罕河下游的蔑兒乞人、西北謙河(葉尼塞河)流域的黠嘎斯人都已經游牧到了這里,忽兒札胡思立帳窩魯朵城,跟這些勢力展開了激戰,最終將黠嘎斯人趕回了唐努烏拉山以北,將蔑兒乞人趕到了北海(貝加爾湖)南岸。

與此同時,斡爾罕河流域往東,受阻于一條自東北向西南延伸的巨大山脈,這條山脈上發源的河流往西流的匯入斡爾罕河,往東流的匯入混同江(黑龍江),這條山脈叫做肯特山脈,古代漢人稱作狼居胥山,霍去病曾出擊匈奴到這里,并在這里封禪,并成為武將功勛的代稱,稱封狼居胥。蒙古人稱肯特山叫做不兒罕山,是蒙古人眼中的神山,因為蒙古人游牧的斡難河(鄂嫩河)就發源于不兒罕山。

不兒罕山跟燕然山一樣高大巍峨,兩山如同兩條臂膀,環抱漠北草原,燕然山北是克烈人的地盤,不兒罕山東是蒙古人的地盤,雙方勢力目前就以不兒罕山分界。

蒙古人目前一直向東,克烈人則向南,蒙古人沖向了大鮮卑山(大興安嶺),克烈人的目的很可能是河套,蒙古人則看中了契丹人的祖地,遼河上游的臨潢府一帶。

目前雙方都處于剛剛統一本民族,開始爭奪契丹人突然消散后留下的勢力范圍,是擴張期,無暇互相爭奪,但當蒙古人完全控制了黃龍府到燕山之間的遼西草原,克烈人控制了陰山以南的河套草原,他們必然要爭奪草原霸主之位。

當然也有可能蒙古人打垮了女真,開始進入東北發展,而克烈人擊敗了東藩府,直接南下宋地。但是遼西和陰山在地理位置上是連貫的,兩股勢力相當于已經相連,沒有了不兒罕山的分隔,他們之間的摩擦不可避免。

所以草原上必然產生新一輪的霸權爭奪戰,誰能走到最后,結果還很難講。如果不是女真人統治力的陡然下降,兩股勢力的爭奪會持續到忽兒札胡思汗的兒子王汗和合不勒汗的孫子成吉思汗時期,但現在雙方都在英雄的帶領下,趁著女真人分裂之際,快速南下,誰會占據先機,很難講。

東藩使者跟克烈人的接觸是在十一月中旬,沒去窩魯朵城是因為克烈人南下了,遷移到了陰山北麓的九十九泉,人稱黃花溝,是一片高山牧場,距離河套近在咫尺。

去年他們并沒有來這里,而是在漁陽嶺以北,夾山(大青山)附近窩冬,如今轉移到了漁陽嶺東邊三百多里的九十九泉。翻過山嶺,就是金河上游,已經威脅到了豐州等地安全,讓人不由懷疑他們在尋找破口的機會。

使者在九十九泉見到了忽兒札胡思汗,向他表達了友好和通商的要求,忽兒札胡思汗很有興趣,當即表示想派一隊使者回訪。

說是回訪,或者是想談談剛剛取代了女真人的新勢力的虛實。東藩使者答應了他們的要求,當這些使者來到河套草原的時候,迎接他們的是十萬鐵騎。其中四萬甲騎,一萬是鐵浮屠,三萬是拐子馬,其余六萬是輕騎。

應使者的要求,帶他們參觀河套大營,當使者看到一百張擺開的八牛弩,將幾百頭狂奔的公牛設成了馬蜂窩的模樣后,當即表示,他們大汗非常愿意跟燕然大都護做朋友。只可惜使者得知燕然大都護還在山南的燕京,頗為失望,留下了一百張的黑貂皮作為禮物,得到了一百領鐵甲作為回賜,高興的離開了。

使者走了,商隊很快就來了,當發現可以跟東藩換鐵甲的時候,忽兒札胡思眼睛都發直了。什么時候小氣的南方人竟然愿意向他們出手鐵甲了?

趁他們發昏,為什么不多換一點呢?于是他們帶來了更多的貂皮、戰馬和無數牛羊,他們要求更多的鐵甲。沒有鐵甲,鐵也可以,沒有鐵,鹽總有吧,沒有鹽,布匹總有吧。

鐵甲確實沒有了,但是鐵有的是。岳飛部的回易官李啟聞風趕來,從太原帶來了大量的鐵錢,他不要貂皮,他只要戰馬。

最終面對不懂行的克烈人,李啟談出了一個十貫鐵錢換一匹戰馬的好買賣,雙方還都以為自己占了便宜。因為對克烈人來說,十貫鐵錢可以讓他們打造出一副鎧甲了,反倒是價值更高的銅錢,克烈人根本看不上。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只要沒有被螃蟹夾到,就能吃到最大的美味。

李啟在河東地區收集了一年的鐵錢,如今終于派上了用場,一百萬貫鐵錢,讓他給岳飛換了十萬匹草原馬。這樣的好馬,在江南不會低于一百貫銅錢,因為大理馬都不止這個價。送去江南,這可是百倍的利潤。

整整一個冬天,雙方都在做買賣。克烈人很快就發現他們太虧了,尤其是鐵錢換馬。他們以前很難得到鐵器,就以為撞到了傻子,竟然敢把鐵器賣給他們,以前他們只能走私,無論是契丹人還是女真人,都對他們十分防備,嚴禁鐵器流入草原。現在這些人則是敞開了賣,鐵錢之后,很快正經鐵器就流通過來。

鐵甲,甚至是質量上乘的冷鍛甲,都有人賣,唯一不好的是都是些舊甲,甚至局部還有修補過的痕跡。克烈人也不在乎,他們扔出去了三十多萬頭牲口,戰馬占了一半,剩下的主要是黃牛,當地人需要牛來開荒。

克烈人換到的,是一萬多領鐵甲,許多鐵甲一看就是給身材高大的人準備的。后來克烈人才知道,這批鐵甲,大部分是東藩軍從燕京的女真人身上拔下來的。而且克烈人還知道,原來宋人的鐵甲不是這么買賣的,他們賣的都是甲葉,每個人身材高矮胖瘦不同,他們自己都是買來甲葉,軍中工匠根據每個人的身材用牛皮進行穿制。

除了鐵器這些戰略資源,克烈人后來還換了大量粗布、粗瓷等實用物。對于賣出去的牲口,他們并不覺得可惜。因為每年冬天,都有大量牲口凍死。

可惜冬天就要結束了,克烈人還有很多東西想買,聞訊而來的商人也在陸續趕來,但克烈人必須走了。

游牧就是這樣,春天的青草長出來了,他們就得趕著羊群往北吃過去,南方先綠,等吃到了漠北,漠北草原正是夏季,牲口每每的吃上一個夏季,秋高馬正肥的時候,立刻南下,趕在秋草枯黃之前,還能在南邊的河套吃上最后一茬青草。接著就要窩冬了。

唯一欣慰的是,宋人的年輕官員,親自拜會了忽兒札胡思可汗,并且跟可汗約定,等他們返回漠北的時候,宋地將組織大規模的商隊北上,跟他們在窩魯朵城貿易。

克烈人那時候就又會有大量牲口了,小馬駒子、小牛羊剛好長大。宋人這次不要牲口,他們只對獸皮感興趣,貂皮最好,沒有貂皮,牛羊馬匹也可以,但價格要低很多。忽兒札胡思則希望宋人能帶來盡可能多的鐵器、布匹。

最后雙方殺馬為盟,克烈人保證,陰山以北到窩魯朵城,不會有人敢打劫大汗的朋友,宋人則保證,明年冬天還歡迎克烈人來陰山做生意,并表示,不會限制他們采購鐵器。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