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恥  第二百八十五節 治河(1)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宋恥 | 狂人阿Q   作者:狂人阿Q  書名:宋恥  更新時間:2020-06-30
 
“當今天子是仁厚之人。三位去了江南,一定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也全了陛下的孝道不是?”

趙構孝順,鬼才相信。

當年宋徽宗又不喜歡這個兒子,趙楷完全把趙構當跟班,現在人家翻身了,誰知道會怎么對他們。而趙桓心里更沒底,他雖然跟趙構沒什么正面沖突,可當年趙構是趙楷的跟班,而他是趙楷的對手,算起來不是一個陣營,誰知道會發生什么。

洪皓也在一旁敲邊鼓:“是啊。陛下已經多次哭訴,恨不能親自來接三位。奈何國務繁忙,脫不開身。”

趙構敢來才怪。

勸說無效,三人就是不說話。

等洪皓走了,李慢侯讓老婆親自去勸,最近吳國公主也來了。兩個狗男女已經沒有了以前的激情,但也不是仇敵,吳國公主也是來給三個皇帝寬心的。私下表示,他一個公主,趙構尚且給食邑,更何況三個皇帝。

吳國公主的食邑,現在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封地了。以前僅僅是名義上的食邑,行政管理都是朝廷官員在做,只是將稅收交給公主而已。而且這些文官,對公主十分排斥。他們打著各種理由克扣稅賦,最開始有貪腐的,被公主彈劾罷官。后來的就不敢私吞了,但也不想把稅賦給公主,而是大肆用到地方建設上。吳淞江不斷疏通,如今已經寬闊的可以進出海船,道路修建,慈善事業,文化教育,都做成了模范。

因為這里稅收越來越豐厚,而文官不肯給公主上交,就只能大把錢砸向公共事業,導致這里的公共事業水平,遠超全國平均。

結果幾年前,李慢侯出兵攻占這里,這些朝廷命官一個個都跑了。吳國公主趁勢讓自己的屬官接管了官府,李慢侯退兵后,她也沒讓那些朝廷官員回來。趙構畏懼了很長一段時間,也默認了李慢侯的情婦的乖張行為。但這里依然是食邑,而不是封地。直到這次,吳國公主北上,為了給三個皇帝做一個示范,才正式下旨,讓上海成為吳國公主的封地,同時公主集則成為越國公主的封地。

除了吳國公主勸說,大著肚子的越國公主也在勸說,她終于成功勸說動了她的親哥哥,趙楷同意第一個南下。但他不要宣州這塊封地,而是討要了平江府。朝廷竟然也同意了,降平江府為蘇州,將蘇州封給趙楷做封地。名義上也冠冕堂皇,提出了大量趙楷的功績,比如死守南京,有大功于國。

趙楷討要蘇州,目的不僅僅是為了錢。當過皇帝的人,錢對他們的刺激作用有限。主要是蘇州讓趙楷更加趕到安全,一邊是吳國公主的封地上海,另一邊是他妹妹的封地公主集,北邊就是長江,他要跑很容易,過了江就安全。

趙楷松口之后,趙桓也松口了。因為朝廷也給他換了封地,不在山地眾多的偏僻之地歙州,而是改到了背靠長江,南鄰太湖的常州。

加上宋徽宗占了的湖州,太湖周邊的蘇湖常地區,全都被朝廷分了出去。財政上損失巨大,要知道這一帶已經成為大宋,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絲織業中心,如今海陸暢通,絲綢之路每年帶來的利益滾滾而來,這三地每年繳納的稅賦,幾乎占了兩浙路的一半,江南朝廷的四分之一,這可是高達兩千萬貫的巨款。像這樣財富高度集中的地區,整個南方都沒幾處,除了蘇湖地區外,也就是四川能比了。

為了把三個皇帝弄回去,跟自己湊一桌麻將,趙構是下了血本。

不過狡詐的趙構和更狡詐的趙鼎,未必真的有誠意。強藩的土地他們都想動,更何況三個沒啥本事的皇帝。

但這三個皇帝也不是傻子。趙楷第一個答應南下,他當然得到了他妹妹的保證。趙嬛嬛直接把她的一千公主護軍借給了哥哥,讓曹破遼帶著,轉投了武英宏圣皇帝,榮升為御前護軍統制,負責保護武英宏圣太上皇帝行宮安全。

趙桓雖然沒有一個妹妹可以借兵,可是卻從吳國公主趙福金這里得到了一個主意,弄不好背后還是李慢侯出的。讓他找江藩借兵,用雇傭的形勢,找江藩借兵三千不是問題,至于錢嗎,可以借。他妹妹先墊付,吳國公主有的是錢。以后用常州的財富,養三千藩兵,不是問題。

手里有這些可用之兵,雖然不可能擋得住朝廷大軍,護送他們逃到江北是沒有問題的。

兩個皇帝先后同意,宋徽宗也不好堅持。加上他并不是很擔心自己的安全,即便趙構是皇帝,也不能拿他怎么樣,充其量監禁起來,還得好吃好喝的供著。所以他也同意南下了。

李慢侯親自護送,將一路送到揚州,然后朝廷的使者遷來接應。

冬天啟程,還是沿著運河,山東以南的運河可不會結冰。而且已經恢復了以往的繁華,沿途城市恢復,一路都很通暢和便利。

黃河已經治理了五年多,前兩年是張浚治理,后三年是晏湲治理。雖然晏湲時期,花費巨大,但真正的進度,還是張浚那時候完成的,最艱苦的工作,也是張浚做的。他這種人,其實很適合做這種工作,因為他不惜一切代價。

當時他利用自己在川陜積累的人脈,從四川抽調了十萬民夫,這可并不是花錢雇傭的,很多都帶有強制性質。張浚沒有錢給這些人發高薪,還要讓他們從事最危險的工作。尤其是對黃泛區的治理,死了上千人不止。

要束縛住泛濫的黃河,黃泛區是繞不過去的難點。十萬四川民夫,抱著柴捆、背著沙袋,硬是在黃泛區里,填出了一道圍住河水的堤壩。勉強束縛住黃河不在泛濫之后,才是堵缺口的問題。但這時候張浚因為起兵,而被罷官了。

晏湲接手之后,他放棄了張浚制定的計劃,填黃泛區就死了那么多人,堵缺口誰知道會死多少人,他可不敢繼續這么干。他打算分兩步走,第一步,導水入山東。第二步,阻水入淮河。

繼續加固黃泛區堤壩,在李固渡以南,圍出了一個方圓百里的湖堤,因為黃泛區最中心的位置,正是滑州治所白馬縣,所以人稱百里白馬湖。白馬湖的湖水,過去在黃泛區沒有約束,肆意泛濫,沖刷出了成百上千的港汊,最后慢慢匯聚進入古汴渠、五丈河,分別往南、往東。往南的經古汴渠最后匯入泗水,最后奪淮而出;往東的通過五丈河流入梁山泊,經過梁山泊,一路注入濟水出海,一路南下同樣進入泗水,最后奪淮入海。

晏湲用了三年時間,加固百里白馬湖湖堤,堵塞大量港汊,將水束縛住。同時加固古汴渠、五丈河河堤,用這兩條河將白馬湖的水泄走。最后在一個冬季枯水期,將通往古汴河的最后一個河口封堵,讓水只能通過五丈河東流。

由于泛濫的河水都要流入梁山泊,算是坑苦了山東西部的州縣。梁山泊水位不斷上升,再次形成了“港汊縱橫數千條、四方周圍八百里”的盛景。

不過這么做是得到了東藩府支持的。是雙方合作,將水導向梁山泊,讓梁山泊成為黃河水的中轉。因為有八百里水泊緩沖之后,黃河水就沒那么不可馴服了。最大的困難其實是泥沙,黃河之所以不斷決口,主要就是因為故道經常性淤積,然后就要改道。

中國人的歷史,就是一部跟黃河對抗的歷史,在古代,黃河泛濫區域更大,出了黃土高原,就沒了約束,在平原上肆意沖撞,整個河北都是他淤積之所,大禹治水之前,黃河水甚至都不入海,隨意蔓延泛濫,大禹開了九河,從山東將黃河導入大海,黃河下游,才算有了固定的河道。但這只是傳說,可信度不高。

但在宋朝,對抗黃河就有信史可查。不遠的王安石時期,就在治河問題上,付出過慘痛代價。王安石還沒開始執政,黃河之前一直東流。可是卻有了向北改道的跡象。這讓宋仁宗等人十分擔憂,因為擔心黃河北流進入遼國境內,那樣大宋就沒有了黃河天險。所以他們打算讓黃河回流,開挖六塔河,引導黃河水繼續從山東出海。

當時歐陽修等人堅決反對,負責施工的轉運使周沆也反對,認為“全河東注,必橫潰泛濫,齊、博、德、棣、濱五州之民皆為魚鱉食矣。”

但宋朝皇帝的危機感都很強,明明跟遼國已經保持了近百年的和平,卻依舊擔心遼國入侵,宋仁宗開始了治河攻城。但六塔河無法容納黃河之水,導致直接泛濫,淹沒了河北,一直沖到了定州,當時定州有十萬駐軍,大水過后只剩下了不到三萬。至于死的平民,根本不知多少。

這次倒水失敗,還擾亂了黃河的節奏,此后幾十年間,泛濫無常,形成了八百里水泊,導致山東經濟凋敝,最后釀成了宋江起義。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