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恥  第三百三十一節 東洲(3)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宋恥 | 狂人阿Q   作者:狂人阿Q  書名:宋恥  更新時間:2020-07-15
 
這些二代并不恨燕王,讀書明理,他們很清楚他們的父輩犯下的罪行,如果燕王將他們交到宋國,宋朝廷即便不殺他們,也是流放,而且很多都會流三族,他們不但自己家庭會被流放,還會拖累親族。而燕王不喜株連,只流一家。而且給他們留了通道,如果是宋朝的流人,是沒資格考科舉的。蔡京家族、朱勔家族這樣的家族,是永不敘用的。除非有朝一日,天子開恩赦免了他們的罪行。

而東洲流人,第二代就可以做官,還有什么惱恨的呢?真正惱恨的,主要是一些武將家族,他們中很多是李成、孔彥舟這樣的流寇部下,本就心狠手辣,卻又沒到被殺的程度,都是些小武官。在流寇中都做不大的,其實自身就沒什么本事。所以他們的仇恨,根本翻不起浪。這些武將家族,在東洲幾年之后,就已經被那些文官家族壓制,都不用燕王看到他們的仇恨,東洲本土豪族就將他們淘汰了。他們的子弟不讀書,出人才的概率很低,反而大多子承父業,繼續為非作歹,比在大宋還無法無天。

這幾年被狠狠的鎮壓了,有罪行的繼續流放,這一回是流亡到長山以東。長山就是洛基山脈,流人官僚們開拓之際,發現了這條綿延的極為夸張的山脈,從極北蔓延到了極南,翻過山脈非常困難,那邊有什么,目前還不太清楚,只知道有一片廣袤的曠野,奔跑著數不清的野牛,有赤腳飛奔追逐野牛的高大生番,一旦被流放到了這里,就很難回去了。因為孤身難以翻山越嶺。

由于控制的地域極廣,哪怕生番的生產水平很低,這些家族的生活也過的滋潤。但卻不夠穩定,因為生番非常野蠻,征服他們很難,讓他們持續臣服更難。因此這些武將家族,其實一直在征戰。即便他們裝備精良,也難免戰死沙場的命運,比戰死更普遍的,則是病死。長期出征,很容易染上各種疫病。不過他們比生番強得多,他們發現生番部族,動輒染上疫病,有些部族甚至整族病死。有的領主發現,少了一兩個生番來進貢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生番叛了,而是生番滅族了。

他們將從生番手里征收的大量野牛皮毛,在軍寨這里換取食鹽、鐵器,糧食他們不缺,他們擄掠了一些懂得耕種的生番做奴隸,幫他們種玉米和小麥。他們自己則養馬,練武,只要保證自己的武力,就能永遠作威作福。

可是燕王流放武將家族,也不是讓他們去死。將他們流放過去,是讓他們開拓的。給他們留下了種子,希望他們耕作,給他們留下了武器,希望他們自保。

他們還從征服的部族中,為自己挑選家將,甚至將一些部將賣給軍塞,軍塞又送到燕王軍中。他們走的是一條鐵血之路,帶著明顯的征服風格。

這些武將征服者強大嗎,很強大,不但自身始終保持了強烈的征服文化,而且有許多生番死士為他們效力,最大的幾只武將領主,甚至能拉出上萬人的大軍。他們威脅大嗎,幾乎沒有。因為除了他們家族成員,生番家將之

他們需要高價跟軍塞進行交換,他們跟軍塞之間的關系,也比較特殊。因為把守長山軍塞的,也是流亡武將家族,多少都有些關系。甚至有的武家家庭流放了,他們的親族就在守軍塞。武將家族跟軍塞守軍之間,也是聯姻的。

借此保護了大量健康的生番,有不少生番部族因為他們采取這種措施而幸存,當看到那些沒有來得及采取措施,或者還沒有被征服的部族整族滅絕的慘劇,生番部族對征服者不但有畏懼,也有感激之情。

武將家族也將一些先進技術帶給了生番部落,比如制造弓箭。他們會自己制作輕弓,賞賜給親近的生番部族,但只有弓,沒有箭。生番狩獵,需要使用木箭,箭頭采用石頭。絕對不會有鐵器流入生番手中,畢竟武將家族自己手里的鐵器也極少。

武將家族雖然文化水平低下,但生活在一個文化水平高的社會中,他們懂得的常識本身就比較高,這種不是文字記錄和傳遞的常識,也是一種經驗和智慧。至少他們知道,疫病而死的人,必須盡快處理掉,甚至有的武將家族是有大夫存在的,江湖郎中也是郎中,他們懂得將得病的人隔離起來,建立諸如大宋境內對待麻風病人那樣的麻風村,讓這些病人自生自滅。

在長山以東,已經形成了數十個這樣的武將領主家族,他們分散極廣,但卻互相聯姻。互相之間絕不內斗,互相幫助,鎮壓對方統治的番人部族。有的大領主,甚至征服了幾十個大小生番部族,控制著整條大河流域,建立了十幾座屯堡,讓家族子弟鎮守。

通過這種特殊的關系,他們控制著鐵器貿易,保持他們對生番的絕對優勢。

流亡武將家族,開始劫掠這些生番,目的倒不是搶奪財物,生番無財。只是為了征服,許多生番部族被他們殺怕,臣服他們,給他們進貢。這些武將家族,在長山以西,漸漸成了領主。生番之間發生沖突,不是請他們仲裁,就是請他們助戰。

這些人依然沒老實耕作,自保也綽綽有余,因為他們面對的是一群連鐵器都沒有的生猛番人,這些人悍勇無比,族中勇士可以跟野牛搏斗。但他們武器低劣,拿著木矛,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打的過身披鐵甲的流寇武將。甚至一個婦人,扳動弩機,就能射殺這些勇士。

武將家族,征募生番人力,幫他們修建土堡,成為一方霸主。但到了這里,他們也收斂了起來。以前他們沿海掠奪,目的是跟往來宋商做貿易,將掠奪的財物賣給宋商,可到了長山之東,這里沒有宋商,他們能交換的對象,只有山中的軍塞。

尤其是當長山以西人口越聚越多之后,生活也就越來越豐富和舒適。食鹽、糧食早就可以自給,現在一些地方甚至開始自給紡麻織布,燒制陶器、土瓷,釀造東洲濁酒,基本的日常用品其實都已經可以自造,只有鐵器,精美的絲綢、瓷器還需要輸入。可這種基本的生活用品,長山以東根本就沒有。不是商人不肯賣給他們,而是商人根本不會來,軍塞是帶著使命的,不然這些軍塞守軍,才不會來守苦塞,他們也想住在山西的家里。將軍塞里一些物資賣給武將征服者家族,更是出于一種道義,不想看他們死而已。

外,他們拉出來的大軍都是一群石器時代的烏合之眾。

這些才子會在哪里停留三年,然后花費一年翻越哭山,回國做官。可是很多人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

讓軍塞子弟費解的是,這種不毛之地,竟然還有東藩府學的才子來當官。他們真是想當官想瘋了嗎?

這些武將征服者家族,仇視燕王嗎,或許有,但他們最熱衷的,還是向燕王效忠,因為這是他們唯一的出路,離開山東的出路。他們這些人將長山稱作哭山,因為他們是哭著被流放到山東的,時至今日每當軍塞流人出塞,無不嚎啕而去。

可是因為他們的子弟懂得跟生番交流,多有帶領生番打仗的經驗,自身悍勇之氣未消,因此在燕王軍中服役的生番騎馬步兵,多是他們統領,有的人立功之后,可以留在大宋,讓人艷羨。也有立功之后,免除他們家族流亡之罪,居家遷回大宋的先例。一旦有這種機會,大多數征服者家族,會毫不猶豫將自己征服的生番部族,交給親近的好友,最多留下子弟統領他們,然后舉家回遷。

至于賣給他們的物品價格過高,那不怪軍塞,因為軍塞運輸物資到這里,成本就極高。

帶著這樣的烏合之眾去沖擊軍塞,那是開玩笑,他們也從沒有這種想法。他們更多的是維護好跟軍塞之間的關系,那些軍塞,守將現在大多還是武將家族子弟,對他們還很客氣。但卻已經隱隱流露出了一些看不起的態度,軍塞子弟,并不羨慕武將征服者,雖然這些征服者作威作福,但又能怎樣?他們剝削生番天天吃肉,東洲誰不是天天吃肉,能天天吃菜,那才是貴人。他們從生番手里可以得到大量進貢,誰稀罕呢?物產豐厚之地,遠在大宋,他們留在山西的,多少還能穿得起代價高昂的棉衣,這些武將征服者連麻布都買不到。只能跟生番一樣,穿起牛皮,過起茹毛飲血一般的生活。

這幾年有大量府學子弟,從一座座軍塞出關,跟那些哭天喊地的流亡之人完全不同,他們臉上都帶著一種戰天斗地的神情。他們前往山東,會進入一座座征服者家族的城寨,幫助這些家族管理城堡,記錄周邊生番情況,編寫地理志等文獻,然后不斷傳回府學,作為他們的學弟研學的素材。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