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恥  第三十節 世界大戰(6)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宋恥 | 狂人阿Q   作者:狂人阿Q  書名:宋恥  更新時間:2020-08-22
 
其實南宋朝廷也打不動了,打了兩年代價高昂的火器時代的戰爭,他們都是靠著借錢來維持,已經越來越借不到錢。加稅導致大量農民起義,三分之一的州縣都已經收不上稅。再打下去,南宋可能被農民起義推翻。

東藩的日子當然也很不好過,但卻比南宋強得多。南宋是一個農業為主的政權,人口過剩,小農經濟之下,抗風險能力很差。戰爭影響了生產,許多農民就要餓死。東藩卻是一個商業氛圍更加濃厚的政體,大農場制度已經確立。還有遼東這樣的未開發土地,糧食向來是過剩的。雖然打的也很辛苦,但卻不會因此餓死人。

當然最大的原因還是,戰場全都在朝廷統治區,東藩的核心區域沒有受到波及。

第三年,停戰之后,東藩迅速派船將李慢侯的棺槨帶回江北,迅速護送到燕京。南宋朝廷甚至還派人來吊唁。

治喪這一年,雙方確實停戰了。都需要時間喘口氣,但是誰都沒有裁軍。雙方主力依然夾江對峙,南宋朝廷開始迅速平息叛亂軍州,東藩府則繼續加強江北統治。

同時東藩府終于正式擺脫了大宋藩臣的身份,因為李慢侯死后,等了很久的燕王世子終于登基。并且祭天地,在燕京稱帝。

東藩府也迅速改變各級機構名稱,丞相府,三省六部制度建立起來。

和平了一年之后,戰爭并沒有立刻爆發。因為新登基的大燕皇帝,希望跟大宋和談。他是趙構的外甥,他母親是趙構的妹妹。

綦業為丞相,但他其實也不想打下去了。只要大宋能接受劃江而治,他愿意和平。問題是宋朝始終不肯接受,現在發現,對方雖然嘴上不接受,可你不打他,他也不打你。默認的和平也是和平。

于是燕國派出國使報聘,對大宋表達感激之情,因為他們讓燕王李慢侯能夠安然入土,同時向大宋遞交新帝登基的國書。

和談依然沒什么結果,但之后燕軍也沒有繼續渡江。在僵持了半年之后,燕國丞相綦業認為長江防線已經穩固,如果立足于防御,并不需要三十萬大軍。于是留守了十五萬兵馬,將近半兵力抽調北上。草原上的形勢,已經讓人不安起來。

蒙古部先后洗劫了東部林木部落,使鹿部和不里牙惕部都被打擊的先后西遷,蒙古部吞并了兩部大量牲口和人口,已經膨脹成了一個人口高達八十萬人的大部。在漠北高原上,已經沒有任何一個部落能跟他抗衡。漠南的白韃靼部,雖然人口更多,擁有一百二十萬人口,可是沒有漠北部落兇悍。數十年來都沒有經歷過大型戰爭,不像漠北部落,不打仗反倒可能滅亡。

此時的蒙古部已經沒有對手,被他們趕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塔塔爾人,只有二十來萬殘余部族,漠北中部的克烈部,經歷過長時間的內亂后,如今也不過是個三十萬人口的部族。林木部霸主蔑兒乞被東藩親自滅亡,其他部族也受到沖擊,這次又遭到打擊。使鹿部和不里牙惕部人口下降到了十萬以下,基本上完全遷移到了可以得到蘇武城保護的區域。

強勢的蒙古,雖然沒有跟東藩,如今的燕國發生直接沖突,可是已經攻擊了依附于燕國的一些邊緣部落。燕國派遣使者,蒙古人倒是很歡迎,也表達了對燕國的尊重。顯然他們不想碰依舊強勢的燕國。接受了燕國使者的調停,蒙古人退出了林木部的草場,但沒有歸還人口和牲口。

綦業決定重新修復跟西遼的關系,歸還土地是不可能的,他希望西遼能重新放開商道,支持蒙古人西征,以此來消耗蒙古人的力量。

這一次西遼同意了,因為他們陷入了跟東羅馬人的苦戰。東羅馬和匈牙利結盟,共同抗擊契丹人入侵。將契丹大軍在多瑙河一帶多次擊退。東羅馬這樣的文明,還善于搞外交,他們甚至游說了西喀喇汗國,當西遼大軍西征之際,西喀喇汗國和花拉子模相繼起兵,驅逐征稅越來越重的契丹沙黑納,希望終結契丹人對他們的統治。

前線失利,后方叛亂的西遼政權腹背受敵,只能匆匆退兵,開始頻繁的鎮壓境內叛亂。西喀喇汗國遭到了憤怒的契丹權貴的慘烈清洗,不但這個國家滅亡,整個種族都消失了。經歷過屠殺之后,參與的西喀喇汗人被當做奴隸賣給了南方的黑女真當奴隸。整個費爾干納盆地看不見一個西域人,只有耕種的漢兒和放牧的契丹人。恍若回到了漢朝。花拉子模綠洲基本上也換了主人,花拉子模人經歷了跟西喀喇汗人一樣的命運,不同的是他們沒有被滅族,而是主動南下投奔了黑女真勢力,被安置在呼羅珊地區。

殘酷鎮壓,震懾住了內部其他半獨立勢力的野心,讓他們只能咬牙接受契丹人征收的重稅。但卻無法掩蓋契丹人的虛弱,以前他們面對西方勢力擁有絕對的優勢,如今已經無法輕易取勝。契丹騎兵和漢兒步兵的配合,也出現了問題。兩大族群之間的隔閡,短時間內無法化解。

所以契丹人如果想繼續保持活力,就需要借助漠北民族的力量,重啟漠北西征,勢在必行。

籠絡了契丹人之后,重開絲綢之路。蒙古人再次獲得了西征的通道,對蒙古人來說,搶西方人的收益,向來遠高于跟塔塔爾人這樣的老仇人相互掠奪豐厚的多。但因為周邊形勢,蒙古人不敢全力西征,胡圖拉汗留守本部,派遣也速該領兵十萬西征。

充滿活力的蒙古人,聯合契丹人成功擊敗了東羅馬匈牙利聯軍,殺入了匈牙利平原,將匈牙利王國滅亡。為了防止匈牙利王國恢復,契丹人在這里派遣了總督,遷移了大量漢兒守城,將十八個契丹外帳從其他地方遷移到匈牙利草原游牧。東羅馬帝國再次答應繳納貢金,從日益拮據的財政中,每年擠出一百萬金幣納貢。

契丹人好似恢復了力量,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是他們最后一次大規模西征,從此失去了向西擴張的力量。

重新梳理草原和西域勢力的同時,綦業還著手恢復海外勢力范圍。

幾年跟宋朝的戰爭,讓燕國失去了很多。

大東洲坐山觀虎斗的李靖勢力迅速膨脹,他們先是打著東藩府的旗幟,迅速向東吞并了宋朝建立的東岸九軍州。接著跨過漢海,迅速進入了瑪雅地區,理由十分荒唐,說是防范瑪雅人叛亂。吞并瑪雅城地區之后,又借口北方的墨西卡人不服王化,時常侵襲,將北方的托兒克特聯盟吞并。并對第六都、第七都虎視眈眈,一副要控制漢海大道的架勢。

如果戰爭持續下去,漢海大道遲早落入李靖手中。

李靖是燕國皇帝的兄長,兄弟倆好說話,默認了李靖的割據。畢竟在如此遙遠的地區,剛剛經歷過一次大戰的燕國,并不想再次內戰。

還有一些東西,被外人奪走了,就必須討回來。辛苦修建的蘇伊士運河,被薩拉丁奪取。燕國派出使臣,先是通告大燕建國的國書,接著要求薩拉丁歸還運河。薩拉丁堅持認為運河是大食國的土地,最后愿意做出經濟讓步。他給予了燕國商人和威尼斯商人在運河上的通行優惠,兩國通行費只有其他國家的商人的一半。這就足以讓雙方繼續壟斷運河兩端的貿易。同時薩拉丁同意燕國繼續管轄運河,因為薩拉丁發現,他的人真的管不好運河。燕國管轄下的運河,通行費收入,依然按照以前的比例分配。只不過運河兩端的城市,被薩拉丁徹底占據了。

大戰之后,急需休養生息的燕國認可這樣的條件。

和平徹底降臨,而這一次和平,出乎意料的長久,因為戰后全世界經濟都進入了一輪新的增長軌道。

燕國商人重返蘇伊士運河,大量東亞商品再次通過地中海進入西方市場,拯救了岌岌可危的地中海城邦國家。也讓東羅馬帝國喘了一口氣,他們的絲綢工業重新恢復。黑海貿易也再次有了活力。

大戰導致大量南宋農民破產,迫于生計的移民開始成規模的涌入海外,大東洲用淘金吸引了大量移民,東洲經濟在勞動力的擴大下,不斷膨脹。

東洲經濟發展,對歐洲有很大的好處。在戰爭期間,歐洲自身的經濟已經頗有發展。尤其是波羅的海聯盟所在地區的北歐,戰爭期間,他們幾乎壟斷了東洲所有民用鐵器市場。本來就有冶鐵優勢的北歐,還引入了山東鋼廠的煉鋼技術,他們優質的鐵礦砂,十分適合冶煉優質鋼材。波羅的海聯盟又是一個商業資本雄厚的組織,他們不缺錢,不缺管理能力,立刻在瑞典城市興建了大量煉鋼廠。

波羅的海聯盟的航運網絡,還跨過大西洋,進入了印度洋。因為戰爭期間,東亞航運力量收縮,給了他們極大的市場空間。從南洋、印度通往東洲的航線,被他們搶占了許多。

世界市場重啟之后,這些戰爭期間攫取了暴利的勢力,依托資本優勢的馬太效應下,繼續享受新的紅利,帶來了一個長達十幾年的經濟發展期。從而最終徹底改變了這個世界。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