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恥  瓜分世界(17)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宋恥 | 狂人阿Q   作者:狂人阿Q  書名:宋恥  更新時間:2020-09-12
 
這樣的崩潰,讓各大中立國政府緊張不安,因為歐洲國家欠了大家太多錢了,他們都垮臺了,債主也得跳黃浦江。

雖然戰勝國開支的一百五十億金幣軍費,主要是壓榨本國民眾得到的,戰爭期間,英法都大肆發行內債,最后實在借不到內債后,開始印刷紙幣,并且停止對付黃金,等于直接搶錢了。

通過這種方式,兩國才擠出了一百多億金幣的軍費,真正的外債當然也不少,他們從國外進口的軍事物資,全都是借外債采購的。英國借了十五億英鎊,法國借了二十億金幣的外債,而白女真帝國則借了十八億金幣,神圣羅馬帝國借了八億。

其中大燕帝國的投資者持有的外債,超過了三十億小平金,其中戰敗國白女真人的爛賬就有十五億,神圣羅馬帝國也借了五億,這筆爛賬很難收回來。

東洲漢國持有的外債同樣數量巨大,如果政府不幫助本國債主討債,太多人要跳河的。

南洲宋國也有大量債務。

三國聯合邀請跟外債相關的中立國開會,決定成立債主理事會,處理債務問題。

債權國和債務國迅速形成了兩個對立陣營,燕宋漢三國是債權國的代表,一些小國,比如西遼、瑞典,也都持有一定數量的英法債券,連高麗和倭國都微量持有,他們的金融商人都在向本國政府求助,如果英法不履行償還義務,他們手里的債券就成為廢紙,雖然這些國家商人擁有的債券數額不大,但對他們個人來說,許多人都要破產。

面對國際債權人,英法兩國倒也不說不還錢,不然國家信用就要破產,他們的債券,主要持有者還是他們本國的愛國者,要破產,先是他們本國的資本勢力先破產。但兩國一口咬定,償債要跟賠款掛鉤,積欠的外債相對于賠款只是一小部分。

因為英法的態度,讓他們的債券在市場上還能夠流通,只是價格已經十分低賤,幾乎都下降到了票面的十分之一左右。白女真、神圣羅馬帝國的債券,基本退出了交易市場,只能在私下投機,價格更是個位數。

作為兩個戰敗國,白女真臨時政府態度倒是很好,他們不是不還,是真的還不起。法國人已經在直接掠奪魯爾區的資源,用來扣除債務了,白女真臨時政府說,你們也這樣吧,白女真的黃金早就花完了,你們要債務,那只能用實物,讓我們的工業品出口抵償吧。

神圣羅馬帝國則已經找不到一個負責人的政府了,因為戰敗后不久就發生了連鎖反應,匈牙利人迅速跟神圣羅馬帝國做出了切割,宣布獨立,他們選出了新的國王,統治者匈牙利平原和特蘭西瓦尼亞高原。神圣羅馬帝國其他部分,也紛紛脫離帝國政府,波西米亞王國、奧地利大公國、士瓦本公國相繼獨立。士瓦本公國,作為神圣羅馬帝國王室家族領地,被要求承擔責任,但他們以歐洲傳統不同,士瓦本公國只是王室家族領地,連首都都不算,歐洲傳統是沒有首都概念的,中心是王室城堡,不認為他們是神圣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如果要債的話,士瓦本家族的城堡你們查封吧,堅決不肯認賬,也認不起。

歐洲債務問題遲遲無法解決,導致全世界一度出現經濟危機狀態,各主要金融市場陷入低迷。

歐洲自己更是陷入深度危機之中,哪怕是戰勝國英法,經濟也瀕臨崩潰。戰爭中興盛的軍事工業面臨轉產困難,戰前就已經過剩的工業產能,此時更加找不到市場,因為老百姓都被本國政府搜刮殆盡,根本沒有什么消費能力。戰爭中印發了大量的紙幣,導致這時候通貨膨脹嚴重。英國人開始施行財政緊縮政策,死撐英鎊金本位,這是英鎊能夠成為歐洲流通貨幣的根本,英鎊信用又是英國金融業的基石。法國干脆將法郎貶值三分之二,變相的讓法國人的資產失去三分之二的估值,相當于直接掠奪了民間財富。

相比英法兩國的經濟危機,戰敗國更加慘烈。各種社會危機集中爆發。白女真帝國的凝聚基礎本就不如英法,核心階層是一個混血階層,不管是血統還是文化,都是混血的。扁平的社會狀態,在本來相對權力就小的王室出逃后,脆弱的貴族文化迅速崩潰。中間階層是所謂的白女真士大夫階層,他們以前主要是中產階級,如今幾乎淪為赤貧,大量有生力量戰死沙場,許多家族變賣資產,成為無產階級。只剩下一個壟斷資本家族幸存,并且通過倒賣黃金等方式,將家族資本保留下來。

白女真帝王,整個成為一個少量壟斷資本和無產階級組成的破產國家,國家經濟十分困難,紙幣淪為廢紙,市面上物資短缺,一包煙就能換一個窮人家的姑娘,一車棉布就能換一座莊園。至于價格,已經崩潰,市面上全都是以物易物,面包、香煙成為流通貨幣。大量退伍士兵,找不到生計,掠奪了鄉村和城市后,淪為乞丐。傷員更慘,只能無助的慘死在臭水溝里,無人收尸。

即便這樣,白女真都不是最慘的。白女真崩潰之后,英國主張拆分白女真帝國的東歐部分。諾夫哥羅德、弗拉基米爾和梁贊三大公國都要求獨立。但這三大公國直接崩潰了,戰爭中,雖然這里沒有陷入長期拉鋸戰,人口傷亡也不大。但為戰爭提供了大量物資,尤其是農業物資,如今戰敗,他們手里的白女真紙幣成為廢紙,經濟迅速崩潰。關鍵是,失去了白女真帝國的強勢鎮壓,底層民族發動了起義。統治這個國家的混血階層資產遭到了清洗,接著是屠殺,大量斯拉夫女真混血家族大量西遷。

白女真帝國的形成,跟白女真這個民族息息相關。最早出現白女真混血人口的,當然是烏拉爾地區,那時候還不是農奴制,根本就是奴隸制,讓粗鄙的女真戰士不對家里的斯拉夫女奴下手是很困難的,因此一些私生子就這樣被生出來。但形成族群意識,主要是在東歐。這里是早期女真帝國統治的邊疆,還有諾夫哥羅德這樣的斯拉夫城市社會,本地也有大量混血人種誕生,同時烏拉爾地區生計艱難的私生子也開始進入這

里謀生。

白女真族群開始成為一股無法忽視的力量,則是在波蘭形成。當時波蘭開始女真化,大量女真猛安謀克取代了波蘭的封建貴族和騎士階層,他們奪取了貴族的城堡和騎士莊園,這時候女真社會才算進入農奴制。女真封建主和波蘭農奴長期雜居,白女真混血族群數量繼續增加,而且開始成為國家力量。因為長期跟神圣羅馬帝國作戰和劫掠,讓女真人的兵力開始緊張,于是開始征召這些白女真男丁。

白女真人開始作為兵源進入主流社會,雖然個別白女真精英家族,已經能夠通過戰功而晉升為低級謀克貴族,但大多數白女真都是簽軍兵源,戰則為兵,和則為民。學到軍事經驗和形成軍事傳統后的白女真群體,開始以中間階層的身份在波蘭地區經商,被波羅的海聯盟城市雇傭為城市雇傭兵,幫助女真貴族管理莊園經營農業。

白女真群體發展成國家核心力量,則是在日耳曼地區,在這里他們已經開始普遍經商、做雇傭兵和直接經營農場,比在波蘭的地位更高。最終白女真一些積累龐大的雇傭兵家族,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最后在新興工業集團支持下,驅逐了波羅的海聯盟,進化到帝國形態。

因為白女真階層的起源和興起過程,是從東歐逐步到中歐,東歐是起源,中歐是終點,波蘭承上啟下。所以雖然這個帝國的核心在德意志地區,但白女真人口中心則在波蘭地區。因此在白女真帝國崩潰過程中,大量德意志地區的白女真家族,東歐地區的白女真家族,都向波蘭遷移,對許多有傳承的家族來說,波蘭就是他們的故鄉。

相比于德意志地區的白女真遷移,主要是大家族自發行為,中小白女真族群已經破產,連遷移的能力都沒有,而東歐地區的白女真階層遷移,則是被迫的。

因為歷史原因,東歐地區的土地主要掌握在女真人和白女真人手中,廣大斯拉夫人都是農奴,而且是歐洲最晚結束農奴制的地方。這里的斯拉夫人赤貧,沒文化,而且對上層充滿仇恨。

伏爾加斯拉夫人和女真人仇殺過后,人口下降一半,但卻將女真族群滅絕。戰爭中,白女真控制的東歐三大公國躲過了一劫,戰后,這股種族仇殺迅速蔓延到諾夫哥羅德等公國。斯拉夫人先沖擊這里的女真人莊園,接著沖擊一切莊園。史稱斯拉夫大暴動。

斯拉夫大暴動之下,女真人徹底從這一地區消失,不是逃到女真帝國境內,就是被屠殺殆盡。白女真人口眾多,而且很容易隱藏在斯拉夫人中,因此上層大量遷徙,底層融入斯拉夫人中。

波蘭接受了數百萬東歐白女真,讓波蘭進一步成為白女真民族聚居區。但波蘭白女真人口依然是少數,主要人口還是波蘭人。只是這里沒有出現大范圍的民族仇殺,因為波蘭已經是一個完成工業化的地區,大半人口居住在城市,廣大鄉村莊園,早就成為自耕為主的中小農場,人口不多,白女真地主的比例更大。他們成功保住了以土地為主的資產。城市里的白女真族群已經破產,以前他們是城市商人、軍人,如今跟其他波蘭人一樣,是無產階級。

德意志地區也差不多,不同的是,鄉村社會,除了是自耕的白女真農場主外,也有大量德意志農場主。城市里白女真商人也好,德意志商人也好,都大量破產,這里的主要矛盾,不是民族矛盾,因為財富和資產已經不在按照民族劃分,大資本家控制了一切,中產、無產全都破產。

法國希望德意志和波蘭拆分為兩國,英國希望波德繼續作為一個整體。但這兩國,既沒有按照法國那樣分裂,也沒有像英國希望的那樣迎回白女真王族。早在波羅的海聯盟時期,這里的城市就有聯盟文化。大量波德城市迅速聯系起來,他們不歡迎皇帝回來,而是建立起瑞士那樣的城市聯盟國家。

白女真這個名字從國家消失,不但國家不再以白女真命名,連白女真族群自己,都不在提這個名字了,而是融合進德意志和波蘭族群之中,在波蘭的白女真就是波蘭人,在德意志的就是德意志人,主要以地域劃分,而不是血統和文化。

但白女真帶給這個地區的軍事文化并沒有消失,跟傳統的日耳曼軍事文化一起,成為核心文化,比普魯士更加崇尚勇武,比女真勇武文化更加重視紀律。

取代皇權統治的,雖然是城市議會組織,建立了國家議會,以城市為單位,派遣代表。但選舉出來的總統,卻是戰爭中的將軍。

國家的名字,則繼承過去的波羅的海聯盟名字,叫做波羅的海共和國。認為本國依然是一個以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組成的國家,波羅的海依然是這個國家的最重要海洋。

這個共和國當然也帶有強烈的波羅的海聯盟時代烙印,波羅的海聯盟時期形成的商業文化,一直以來也沒有消失過,大量城市始終保持著波羅的海聯盟時代形成的管理方法,城市由市政廳和城市議會管理,國王能任命的只有城市衛戍部隊軍官。這個傳統,也是這個國家能夠在崩潰后沒有瓦解的原因,因為組織始終在城市中存在。

但是共和國中央政權,卻非常的虛弱,比之前的帝國政權更加弱勢。各地城市自主性極強,鄉村依附于城市,形成數以百計的割裂區域。互相之間利益不同,圍繞是否要承擔賠款義務爭論不休。

共和國政府也非常弱勢,外交部門不敢向英法說不,只能寄希望于英法之間的矛盾,讓他們維持下去。法國人不斷劫掠德國資源,英國對此十分不滿。

有識之士開始尋求外部支持,最強大的外部力量,當然是東亞帝國。所以他們也不敢跟東亞帝國說不還錢了,相比于一百多億的賠款額度,欠下的十幾億外債,只是一個小數字。

此時債權國政府,也商討出了結果。三大帝國政府決定,全面收購戰爭債務。由國家替本國商人承擔損失,三國這么做各自有各自的原因,但卻讓債務問題的解決,變成了一個可能。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