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地主爺  第十八章驚世詩詞必當載入史冊

類別: 歷史 | 兩晉隋唐 | 大唐地主爺 | 黃金菜   作者:黃金菜  書名:大唐地主爺  更新時間:2020-06-21
 
第十八章驚世詩詞必當載入史冊

兩個平妻分了西邊兩的院子,到也合情合理,前世李鈺讀過些歷史,

自然是知道,一正妻兩平妻的說法的。

(古代的三妻四妾是指“妻妾眾多,如莊子記載:“靈公有妻三人,同濫而浴”。

可見“三妻四妾”的習俗由來已久,陔余叢考考證:“小妻、傍妻、下妻、少妻、庶妻,皆妾之稱謂也。

三妻四妾中的“妻”包括嫡妻、偏妻、下妻等,并不僅僅局限于正妻。)

還有一種說法,于平妻的稱呼是對商人,在外經商所娶女子的一種稱呼,但是其實際地位仍然為妾。

其在乾隆后期,法定為適應于兼祧婚制的另娶妻子的稱謂,但正妻與平妻之間相當于堂妯娌。

直到道光末年,正妻與平妻間才出現“兩頭大。

所以這里的平妻,只是一種說法而已,各位大神看看就行,不必當真。

“這里是中院,又分前后兩進,這中院后邊的半進,是郎君的妾室居住所在,是以也歸于內宅,平日里是三等侍女灑掃伺候。

郎君請看:這東邊廂房就是奴婢和秋菊住的房間,旁邊幾間住了些三等侍女,廂房后的小院,就是我家娘子的閨房了。”

說完又指著西邊,繼續:“這西邊的廂房,是司徒娘子的侍女凝翠,桃紅的房間,后面的小院,是司徒娘子的居所。

說話間就走到了第二道門前,

李鈺心想過了這道門,應該就是她說的中院前半部分了,這也分的太仔細了些吧!

他卻不知道這古代規矩森嚴,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一絲一毫都不能馬虎的。

果然只聽夏竹又道:“出了這道門就是中院的前進了,是老爵爺待客之所在,還有一套廚房,再往前就是前院了,住著丫鬟,仆役,婆子,雜役一眾人等,不過沒有獨立的房間,他們男女分開兩廂,四人一個屋子。

兩邊的那些別院,東邊住著府里的護衛統領,柳叔和柳叔的家族兄弟。

李鈺立馬想到就是蘇醒時看到的那個刀疤臉了。

前院西邊的那些院子,住的是行伍里老爵爺帶過的府兵,三十九個府兵護衛和他們的家眷。

老爵爺一生帶過一百七十六個府兵,都是這藍田縣戶籍的,如今只剩下這三十九家了。

其他的都戰死在了沙場之上。

老爵爺重情,找了縣令,把這些跟隨過的府兵戶籍,要了回來,安置在咱們莊子里。

那些戰死沙場的府兵家眷,安排在咱們府邸前后左右,又給他們建了房,還有三百戶,世代都跟著李家的奴仆。這些加起來,就成了現在的李家莊了。

來人開中門。”

后面幾個丫鬟答應了一聲,便既上前打開了中門。

李鈺木然的跟著夏竹,一路往中院待客之所行去,一路對遇到的丫鬟仆役,問候行禮也都視若罔聞,

眾人也不知為何,自然不敢說話,靜靜的跟隨著家主。

夏竹也想不通,郎君剛才還好好的,怎么就忽然變了臉,心里琢磨著,趁天黑前,趕緊帶著郎君巡視完府邸,自己交了差事,也好回去用食。

于是匆忙介紹了中院,就往前院而去,前院和中院之間,卻是沒有門的,只有一道十幾米寬,兩米高的土墻,將外院和中院隔開。

他們哪里知道,這李鈺前世里國泰民安,哪有戰爭,更別說死人的事,

法制森嚴的社會,你稍微一個不對,分分鐘就可以把你抓進去。

李鈺之所以臉黑著,那是心疼那些戰死沙場的一百多人。

那可是活生生的人命,不是貓狗雞鴨,一句話戰死沙場,就沒了一百多個,聽到這些才心情不好。

先不說老李的心情,只說眾人走過前院和中院的隔墻,進了外院,場面立馬熱鬧了起來,

丫鬟仆役婆子來回穿梭,熱鬧非凡,頓時讓李鈺又暫時忘記了那些死去的兵士。

外院眾人見了家主,紛紛行禮參見,李鈺內心也是激動的。

這可都是立足根本,當然越多越好,一邊點頭答應,一邊大聲告訴大家該干啥干啥,不必在意,也無須多禮。

眾人都是在這府里住了半輩子的,幾乎看著家主長大,也不會像參觀動物園那樣稀奇。

于是該忙啥就都忙啥,此時已經快要天黑,做飯的,燒火的,洗衣服的,搬東西的,可不像后院那樣冷清。

李鈺是個喜歡熱鬧的,看見如此多的人,心里高興的不行,就是嘛,這才像個家的樣子,熱熱鬧鬧的多好。

自己在后面整天面對那幾個女人也太冷清了。

他這樣想可真是冤枉了王可馨和司徒云砂眾女。

腿在你自己身上,你整天窩在后頭不出來,能怪誰去?

笑吟吟的看著眾人,李鈺在心里琢磨,以后得多出來走動才是,不能老是窩在后院里。

正思索間,那邊風塵仆仆的進來一群壯漢,十幾個護衛由刀疤臉柳叔帶著,從外面急步而進,

一路昂首挺胸氣度不凡,一個賽一個的彪悍,威猛。

這些人就是出去巡視農人收割粟米的柳萬泉一行人了,今天是最后一天,基本都收的差不多了,明天就可以歇息一下,然后準備收租納糧。

跑了一天的漢子們,臉上都充滿了疲憊,看到家主出來,具都上前見禮,除了柳叔拱手為禮,其他十幾個護衛都是行的軍禮,

雖然眾人又困又累,可依然站直了身體,李鈺看著眾人一路疲憊的樣子,像級了戰斗結束后,撤退下來的士兵,

頓時又想起來,那沒有能活著回來的百十號人,一時間又開始黯然神傷。

這邊夏竹又小聲介紹:“柳叔在行伍里,曾做過老爵爺的頂頭上司,果毅都尉,”

這府里上下都知家主惱疾的事,聽夏竹介紹柳萬泉,眾人也都覺得正常,既然家主傷愈,自然是要仔細說道說道,府里的人和事。都便很自然的看著這小郎君。

只聽夏竹又說:“這些就是跟隨老爵爺退下來的府兵了。”

李鈺看著一群人面現疲憊,臉帶風霜,越看越像戰場下來的兵士(廢話人家本來就是百戰老兵),

隨又想到那戰死的一百多個英魂,他們的家里,失去了頂梁柱不知道該有多難!

忍不住又傷感起來,扭頭問夏竹:“剛才你說跟隨阿耶的府兵多少來著?”

“回郎君的話,老爵爺帶過的藍田鄉親們,一共一百七十六人,還剩下三十九人,全在咱們府里的別院里安置。這十幾位就是期中一部分了。”

李鈺忍不住嘴里感嘆:“就剩下三十九個了?其他的全戰死了?”

護衛里幾個人參差不齊的回道:“啟稟郎君,就剩下我們三十九家了!”

李鈺不禁心里酸楚,當年都是風華正茂的兒郎,如今就剩下這些了。

那一百多人,永遠的留在了沙場再也回不來了,唉…

不想還好,這越想越是心里發堵,活生生的人,幾場戰斗就這樣沒了。

忍不住就想起了后代的涼州詞,可不就是這樣形容的嗎!

于是干脆大聲念出來,以驅趕心中的不痛快:“葡萄美酒夜光杯…”

眾人見這小郎君,冷不丁的嚎一嗓子,聲音洪亮,都嚇了一跳!以為家主腦疾又犯了呢,還有人心里想著,不會一會兒就倒地抽瘋,吐白沫吧!

李鈺也不理會眾人的錯愕,繼續念道:“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一首詞念完,整個外院鴉雀無聲,眾人如果再聽不出這是家主是為眾人所做的詩詞,那就是傻子了。

一群壯漢,仿佛又魂回金戈鐵馬的戰場,耳邊傳來戰友的呼喚,大家奮勇殺敵…又幻想著郎君,詩詞里的意境: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們彈奏起急促歡快的琵琶助興催飲,

想到即將跨馬奔赴沙場去殺敵報國,士兵們個個豪情滿懷。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戰場上又有何妨?

此次出征為國效力,本來就打算馬革裹尸,沒有準備活著回來。”

軍中是輕易不讓喝酒的,但是又有什么呢,這是小郎君為自己這些人做的詩詞,自家郎君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便是,

所以有酒沒酒,并不影響眾人的口味,有的自動把夜光杯幻想成盛飯的陶瓷碗,還有的把杯里的美酒又幻想成干澀的軍糧。

還有人在回憶曾經的場景,大家剛要吃飯,那邊傳來軍令,賊兵來了,

于是大家慌忙整理鎧甲兵器,準備迎敵,也不知這一戰能不能活著回家,管他娘的,

先殺他個昏天暗地再說,馬革裹尸本來就是府兵的最高歸宿。

最先反應過來的夏竹,禁不住大聲喝彩:“好!郎君真好學問,好才情,這首七言絕句,簡短精辟,又充滿沙場男兒的豪情,必定傳耀后世,當入正史記載之。”

旁邊的柳萬泉正在回憶,一聽夏竹說傳耀后世,還要記載入歷史之中,立馬也反應了過來,把身上的衣袍,像戰甲一樣撩了起來,單膝跪地,雙手抱拳:“多謝郎君為我等做這千古名律。”

眾護衛看都尉行禮,也都跟著照做,整齊劃一的行禮:“多謝郎君”

十幾個壯漢的聲音響徹府邸!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