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北城,馮家。
今日是梅家老夫人七十壽辰,梅家雖不在揚州八大鹽商之列,卻是揚州本地最大的鹽商,而不是徽商。
再加上梅家送女入鹽院衙門為妾,林如海發妻早逝,房里雖有二三房姬妾,卻以梅氏管家。
所以揚州各族,都要給梅家幾分薄面。
馮家身為本地望族,就更不會缺席梅家老夫人的壽辰。
一大早,家主馮健就更換新衣,讓人備好了重禮,準備前往梅園。
梅家之盛,絕不只是因為替揚州本地人在鹽商里爭奪出幾分顏面,更重要的是,出過名滿天下的書法大家涪翁先生。
涪翁先生在世時,太上皇數次南巡,都召見了他,對他的梅氏書法極為推崇,贊曰:“涪翁先生之書法,天姿迥異。其高秀圓潤之致,流行于褚墨間,非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經意處,豐神獨絕,如清風飄拂,微云卷舒,頗得天然之趣。”
涪翁先生也就成為了揚州二百年來,最具文華之名的大家。
揚州八大鹽商富則富矣,卻皆以能有涪翁先生之筆墨為榮。
也就讓梅家憑添了幾分清貴之氣。
馮健正要攜二年輕尚輕的兒子同往梅園賀壽,然而就見長子馮程面帶狂喜之色,與養子馮珂急急而來。
馮健雖不怎么理會俗務,卻講究儒家養氣之道,皺眉斥責道:“慌慌張張,成何體統?”
馮程忙躬身請罪,然后抬頭激動道:“老爺,江寧堂伯派人送急信來,說新任兩江總督已經到任……”
馮健聞言簡直莫名其妙,道:“新任督臣來就來了,與你何干?”
馮程一滯后,又立即道:“不是這個,關鍵是,天子要廢黜鹽院衙門,巡鹽之責,將由兩江總督衙門統領。從今往后,揚州府再無鹽院衙門了!!”
馮程如今是揚州府衙兵房經承,掌著兵差、民壯、考武、治安等事。
若是揚州府沒了高高在上的鹽院衙門,揚州府衙就是最高權力機構。
如此一來,馮家絕對是水漲船高,聲勢不同了!
馮珂比他還激動,興奮道:“一個鹽院御史的親戚,就敢在揚州府吆五喝六的裝大!我倒瞧瞧,從今往后他們還怎么裝大!昨夜多虧沒聽那狗屁林大人的話,不然……”
“住口!”
馮健厲聲呵斥道:“混帳東西,林大人乃當朝從三品御史,也是你能談論的?”
馮珂登時老實下來,馮健又對馮程道:“縱如此,也莫要得意忘形。我馮家能在揚州數十年不衰,眼看著多少鹽商巨富之族起起落落,憑的是什么?是捧高踩低嗎?”
馮程冷靜下來,躬身道:“父親大人教訓的是,我馮家憑借的是與人為善,能不與人交惡,就不與人交惡。父親大人還說過,鹽利雖重,可利重亦必多招兇禍。所以馮家雖為揚州望族,卻不可去碰鹽利。”
話雖如此,馮程眼中還是難以遮掩失望之色。
讓馮家這樣的本土巨室,眼睜睜看著一群徽商在揚州呼風喚雨,揮金如土,錦衣玉食到難以想象的地步,馮程若是不眼紅,如何可能?
馮健語重心長道:“取冰之利,已經夠豐厚的了,要那么多銀錢有何用?若一心去求奢靡,為父保證,那必是取禍之道!!近十年內,死了多少鹽商!”
馮程頓了頓,輕聲道:“父親,這些年死的鹽商,都是死在鹽院衙門手里。可是如今鹽院衙門就要取締了,最高監察之權轉回金陵,那么揚州府就會擔負起監管鹽商的差事,到那時,兵房便是直接負責緝拿私鹽的鹽丁。兒子身為府衙兵房經承,管著這一方……父親大人,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馮家。天予弗取,反受其咎啊!”
馮健在家務事上本就不耐煩,想了想,覺得似乎言之有理,不過他也不會輕易動搖,擺手道:“此事之后再議,現在先去梅園。”
馮健先一步上了馬車后,其幼子馮佐悄聲問馮程道:“大哥,聽這意思,往后我馮家就要威風起來了?”
馮程對這個不成器的庶弟不咸不淡的點了點頭,教訓道:“在外面,不可掉了我馮家的體面。”
馮佐嘿的一笑,眉眼間滿是跳脫之色,拍著胸口保證道:“大哥你就放心罷,我絕不丟了咱馮家的臉!”
揚州城西,梅園。
今日,原本應當是梅家大喜之日。
老夫人七十大壽,又逢鹽院衙門里傳出林如海熬過死劫的喜訊。
要知道,雖然梅氏女只是在鹽院衙門里做妾室,可在林如海三個妾室中,梅姨娘最得寵,甚至幫林如海管著內宅諸事。
林如海發妻早亡,一直未曾續弦,這梅姨娘就相當于鹽院衙門的女主人。
梅家豈能不跟著沾光?
然而,本是雙喜臨門之日,卻意外的蒙上了層別樣的氣氛……
“聽說了么,新任兩江總督三四天前就到了金陵,一直微服私訪來著。”
“喲!你也聽說了?那你可聽說,咱們揚州府的鹽院衙門就要裁撤了,都歸兩江總督府去管?”
“真的假的?”
“這還有假?金陵到咱們揚州坐船也不過一天的路,要是騎快馬,半天就到了。昨兒下午,新任兩江總督半山公韓彬就請了圣旨大印,在巡撫、布政使、按察使的陪同下,正兩江總督位,傳了天子旨意。消息靈通的,今兒天沒亮就接到信兒了!”
“哎喲!那咱揚州府的鹽院衙門怎么辦?”
“你耳朵塞驢毛了?沒聽剛才說么,這鹽院衙門就要裁撤了!”
“哎呀,若是如此,揚州府的天可要變了。這梅家……怕就沒從前那么生發了吧?”
“這誰知道呢?不管怎么說,今兒總還能過得去不是?鹽院衙門還在呢,姓林的也沒死,只看日后吧。還有一樁有趣的事呢,聽說昨兒個馮家假子和鹽院衙門出來的林家人對上了,昨兒馮家家主親自在天海閣包場賠罪,嘿,若鹽院衙門果真要裁撤了,馮家反而要發達了,就不知他家會不會找回場子來。”
“鹽院衙門就算要裁撤,那位林大人多半也要回京城高升去,馮家找個屁的場子。”
“說你蠢你還不認,林家是要走,可梅家走得了嗎?之前梅家仗著鹽院衙門,穩坐揚州府本地大戶第一把交椅,馮家第二,徐家第三。這往后呢?瞧著吧,好戲多著呢!”
揚州各家先一步過來送禮造冊的門人匯聚在梅園外,七嘴八舌的賣弄著已經開始亂傳開來的消息。
而梅家內宅里,也因這些雜亂的謠言消息,產生起一陣動蕩來。
梅慶堂上,梅家家主梅珣面色凝重,外面那些門子長隨們能想到的事,他如何想不到?
他所憂者,還不止一個馮家。
馮家再了不得,也不過是揚州府衙下六房里的一個經承,梅家自有功名人在,況且,梅家遠在京城的二房,甚至還出了一位翰林,又豈是一個馮家能搬倒的?
只一個馮家不要緊,可是揚州城里等林如海倒臺再狠踩一腳的人卻不知有多少!
這十多年來,林如海對走私私鹽的鹽商下手是一年比一年狠,多少鹽商倒在他手里,滿門皆受連累。
這些鹽商并非是孤立的存在,背后又要牽扯到多少姻親故舊?
林如海當年早夭的幼子,果真是無意間落水才沒了的?
若非承受喪子之苦,他的發妻又怎會憂思病死?
林如海若果真死了,那也罷了。
先亡子,再喪妻,最后連自身也死了,只留一孤女,也算是絕宗絕嗣了,勉強可給人一交代。
那些仇敵出過氣解了恨后,也不至于再緊追著梅家不放,畢竟梅家也不是好相與的。
或者他活過來后,還能繼續做這鹽院御史,那其他人也不敢作死。
最棘手的反而是現在這等情況,雖活過來了,卻要離任,升官發財去了。
這讓那仇家們心里的恨,如何能解?
一個不直接掌管鹽政的林如海,哪怕日后能升成閣臣,鹽商們也未必畏懼。
大燕不止一個閣臣,受他們孝敬的閣臣難道還少了?
自有人能制衡他……
可眼下這等情形,他們鹽商拿林如海沒辦法,一口惡氣不出,少不得就要遷怒。
他們還能遷怒于誰?
可恨啊!
這梅家又不是林如海的正經姻親,梅家涪翁先生過世后,林如海幾乎就沒再進過梅家大門。
好事沒沾上多少,眼下居然要為他分擔別家的怒火。
梅珣和弟梅珠、梅玖、子梅顧這幾個當前梅家的掌權人,聚在一起,緊急商議對策。
“大哥,不能再猶豫了,當斷則斷吧,不然等林如海拍拍屁股走了,梅家就等著倒大霉吧!”
“是啊大哥,二哥說的對,這些年來,都說梅家沾了鹽院衙門的光才成了揚州府第一鄉望,可自家的事咱們自家清楚,爹過世后,他就再沒登過咱們梅家的門兒,算得上哪門子的親戚?人家根本不認咱們,憑什么咱們要替他背鍋?”
“父親,兒子也以為,二叔、三叔說的在理。消息天沒亮從金陵傳了過來后,原本說今日全要到場的八大鹽商,就有四家不來了,只送來了禮,連禮也別往年短了三成!勢頭不妙,咱們家還是盡早表態的好!”
聽了兄弟兒子的話后,梅珣眉頭緊皺,緩緩道:“可是,林大人,畢竟還沒走……”
此言一出,兩位兄弟和一子竟異口同聲道:“等他走就遲了!”
梅珣聞言,凝重的目光掃過三人,問道:“依你們之見,又當如何撇清干系?”
二弟梅珠沉聲道:“事不能做絕,但可以對外表明姿態。今日不是老太太的壽誕么?清珞昨兒打發人來送信,說林如海會派他的記名弟子,也是京城賈家的人來代他賀壽,咱們冷淡待之即可。只要給外人看到,梅家和林家不是一回事,他們自然沒理由來遷怒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