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涇河龍王  第四百五十章 拜師

類別: 仙俠 | 神話修真 | 西游之涇河龍王 | 黃翌歌   作者:黃翌歌  書名:西游之涇河龍王  更新時間:2020-08-12
 
結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居然還能修煉的和孫悟空一般無二,如果不是菩提祖師故意的,那就有鬼了。

孫悟空拜師之時,那菩提老祖老祖自然是會將那適合孫悟空的本事傳授,而適合孫悟空的神通,自然也是適合那同為混世四猴之一,在旁偷學的六耳彌猴。說不得,六耳獼猴早在多年前,就被算計到了這西游之中來,甚至于,六耳獼猴手中的兵刃,隨心鐵桿兵同樣是一件中品先天靈寶。

想他一個毫無根基的猴子,如何能得到這樣的寶物,其中若無緣由,怕是也讓人難以相信吧。

見六耳獼猴如此驚訝,敖信不由暗暗搖頭,六耳獼猴再是如何聰慧,到底接觸洪荒大能不多,不知道自己被人算計,連這樣淺顯的局面都看不出來,見狀說道:“只看你和孫悟空的本事一般無二,就知道你們兩人修煉的必定是同樣的法門,法不傳六耳,沒有那個天地大能會收你為徒,所以,你修煉的法門,自然是偷學來的。”

“孫悟空出世不足千年,得道也就是這數百年來的事情,既然你的修煉法門是從他那里偷來的,自然突破也就是這幾百年的時間了。“

聽到敖信這么說,六耳獼猴沉默了一下,然后說道:“就算這樣,那又如何?“

“那又如何?“敖信輕笑一聲,“你可知道那菩提祖師是何人?就連我傳法之時,都知道布下禁制,隔絕旁人窺視,那菩提祖師能夠教出孫悟空這樣的金仙來,又豈是等閑?”

“實話告訴你,那菩提祖師不是旁人,正是西方準提圣人的化身,你以為你為何能偷聽菩提祖師傳道,不過是早就被人算計,謀劃到這西游中來,如果不是今日被我道破,孫悟空拉著你四處辨別真假,最終必定鬧到靈山大雷音寺,到時候被釋迦如來看破你的真身,你焉能有命存在。”

“如今我只所以攔住你,便是不忍心看你白白送命,你偷聽圣人之道,早就和佛門結下莫大因果,如今生死懸之一線,還猶不自知,真是可嘆可笑。”敖信搖搖頭道。

“你說什么?”六耳獼猴聞言臉色一變,他就算是再怎么不諳世事,也知道圣人這兩個字代表什么。

當初他才剛剛出世,不知天高地厚,便是偷聽圣人講道,那種好似面對整個洪荒天地一般浩大無邊,那種渺小到極致的感覺,是此生六耳獼猴永遠無法忘懷的記憶,尤其是那混沌開外那無上圣地在紫霄宮內那一句高高在上,包含天地的“法不傳六耳”,正是決定了他此時顛沛流離,大道不成渾渾噩噩無數會元的時光。

可以說,歷經無數量劫的六耳獼猴,絕對是最了解圣人神通,圣人之下皆是螻蟻這句話的含義的,如果是圣人,他的天生神通,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

如果菩提祖師真的是準提圣人的化身,那么自己的偷聽?想到這里,六耳獼猴不由一身冷汗,整個人那里還有剛剛桀驁不馴的模樣。

見狀,敖信嘆息一聲,開口道:“看來,你總算是明白這代表了什么,欠下圣人因果,你注定要忘這西游之中一行,然后死在孫悟空的手中。“

“如今,我攔住你,便是要為你尋一條生路,給你一個可堪大道的可能。“

“這話怎么說?”六耳獼猴聞言急忙抬頭,看向敖信。

見狀,敖信指著金鰲道人說道:“你從上古混沌初開之時便存在,應該知道截教是個什么存在,這位金鰲道兄,便是截教上清圣人的嫡傳弟子,西游開始之時,由于種種原因,佛門曾于我涇河龍宮三次機會,如今一來二去,已經用去了兩次,還剩下最后一次。”

“所以,你如果愿意的話,我想將這最后一次機會,用在你的身上,免去你身上一場死劫。”

“同時,我與金鰲道兄商議之后,認為你資質不錯,希望能夠收你入截教上清圣人門下,如此一來,你所欠佛門圣人的因果,自然有上清圣人領下,不知道你以為如何?”

“此話當真?可“法不傳六耳”之讖語怎么辦?“六耳獼猴聞言一喜,隨后眉頭一皺,面帶猶豫之色。

“此事你大可放心,上清圣人如今便在紫霄宮中,此事自然是回稟過道祖,道祖慈悲,當日之言不過是因為你親慢大道,故有此劫,天道之下,自有一線生機,你歷經百轉千回,復得大道,也是命數使然,道祖自然不會怪罪。“敖信連忙解釋道。

“若真如此,我自然愿意,弟子六耳獼猴,拜見師尊,師尊圣壽無疆!”六耳獼猴大喜過望,頓時朝浮在空中的青萍劍拜了幾拜,算是拜過了通天教主了。

頓時,只見青萍劍上綻放層層寶光,一朵青蓮飛出,落在六耳獼猴身上,瞬間將他一身佛門法力轉化為上清仙光,領他入門了。

見狀,敖信連忙拱手笑道:“恭喜恭喜,截教再收一天才弟子,日后大興有望,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哪里哪里,此事多耐道友謀劃,貧道在此多謝道友了。”金鰲道人聞言連忙笑道,心中同樣歡喜。

畢竟六耳獼猴能夠通過偷學成就金仙,可見不凡,有人會說同樣學藝,這六耳有一身于那孫悟空一樣的本事也算正常,但莫要忘記了,如果說孫悟空是老師甚是寵愛,私下開小灶,有問必答的終點培養學生的話,那六耳獼猴便是一個連教師都不敢進入的旁聽生。

雖然是一般的聽,但是那差別卻是甚大,兩猴雖然是資質一般,但畢竟乃是兩個生靈,思維之中自是不同,那老祖講學之時,那孫悟空有不懂之處可以問,但是那孫悟空不懂之處,卻未必就是六耳彌猴不懂之處。

故而,六耳獼猴可是一直靠偷聽,和自己的體悟在學習,而那孫悟空則是由名師在一旁時時刻刻的指點,這般的差距可謂是天差地別!達到了今曰的高度,在這之中六耳獼猴的天資自然是一眼可見!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