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丑死了,死在韓莒子槍下!
因為文丑不肯投降,要與曹操死戰,結果,被想投降的韓莒子從身后一矛刺透了后心!
辛評也死了,因為不肯投降,自刎而死。
文丑和辛評死后,韓莒子帶著十萬袁軍投靠了曹操。曹操讓韓莒子領兵三萬前往黎陽相助曹仁,而曹操自己,則與李典、樂進帶著大軍,渡過已被徐晃修好小平津浮橋,趁夜消失在黃河南岸……
天氣越來越冷,轉眼又到了北方哈氣成冰的冬天。
當曹操在收拾文丑的時候,田峻已經到了西河郡。
與田峻一起來西河郡的,還有田峻“預先”任命的西河郡太守王方,以及從并州調集的五萬大軍。
西河郡地跨晉陜大峽谷兩岸,在中國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黃河在陜西和山西之間,形成了一個“幾”字,這個“幾字”的右半邊,就是黃河晉陜大峽谷。
黃河晉陜大峽谷,北起內蒙古托克托,南至河津禹門口,全長一千五百多里,落差達六百多米,河床寬為兩百到四百米,河谷深切三百到五百米。沿岸懸崖絕壁,黃河奔涌其中,景色煞是壯觀,堪稱“鬼斧神工”。
黃河本是清流,走出青藏高原后,穿山過嶺,九曲十八彎,跌宕下行,經過晉陜大峽谷,才面目驟變,成為黃河。
據后世統計,黃河中約有60的泥沙都來自晉陜大峽谷,可以說真正的“黃”河是在這里成就的。
田峻來到禹門口時,袁尚已經退到了黃河西岸,燒毀了禹門口上的全部浮橋,隔著晉陜大峽谷與田峻對峙。
在古代,想從這里過黃河可不容易,這是天險,比之長江天險猶勝百倍乃至千倍!
田峻要從這里過河,只能選擇一個季節,一個地點。
這個季節就是黃河上游結冰的季節……冬季,這個地點就是禹門口……也就是壺口大瀑布那個地方。
此時是十月底,天氣雖冷,黃河卻還沒有結冰,所以田峻只能在這里屯兵等待……等壺口瀑布結冰之后,才渡河做戰。
壺口又名龍槽”,當黃河流經此處時,河面寬度驟然由……三百多米縮小為二三十米,龍槽下落差約為三十米,匯集于此的黃河水千流競發,于是形成了聲如奔雷,萬馬奔騰之勢。
田峻屯營之地,離壺口瀑布相距超過十里,卻依然被那瀑布的響聲吵得無法休息,只好又往后撤了十里,耳根子才稍微安靜了一些。
田峻在等著黃河結冰的時候,黃河西岸的袁尚可是心中焦慮異常!
袁尚焦慮的原因也跟黃河結冰有關!
田峻盼著黃河結冰,袁尚則剛好相反,他希望黃河……永不結冰!
因為,一旦黃河結冰,田峻就會前來攻打西河郡!
袁尚可沒有把握能打得過威名赫赫的田峻田狐貍……呃,最近有人開始叫“田老虎”了!田峻得李儒指點,在這次并州用兵時,氣吞山河,勢如猛虎,所以,有些人已經開始私下里叫田老虎了……
就在袁尚非常焦慮的時候,有親兵來報,說有故人求見。
“故人求見?”袁尚有些煩悶,本想直接拒絕不見的,不過,最后還是問道:“那人姓甚名誰?”
親兵道:“對方沒有說姓名,只是說來自河內。”
“會是誰呢?這么神神秘秘的!”袁尚皺了皺眉頭,正打算揮手讓人趕走,突然想起一人來,連忙問道:“此人多大年紀,高矮胖瘦有何特征?”
親兵道:“此人年方弱冠,身長八尺,不胖不瘦,頗有英氣,只是那雙眼睛……”
“那雙眼睛怎么了?”袁尚問道。
親兵道:“那是一雙鷹目,很是銳利,配上哪張臉,有幾份像狼!而且那人的脖子比尋常人要長很多很多!”
鷹視狼顧,脖子長,能轉一百八十度!
袁尚一聽,便立即知道這人是誰了……河內溫縣司馬懿!
頂級世家之間,千絲萬縷,耦斷絲連,常有聚會,相互之間也是都有些了解的。袁尚與司馬懿之間也算是舊識。
司馬懿名聲在外,又是舊識,袁尚自然也不能駁了面子,便揮了揮手,讓親兵去將人帶進來。
少頃,親兵將人帶了進來,袁尚一見,果然是司馬懿!
雙方相互見禮之后,袁尚問道:“天寒地凍,兵荒馬亂,仲達不在家中享福,來這苦寒之地可有要事。”
司馬懿笑了笑道:“小弟能有什么事?小弟在家中,讀書彈琴,紅袖添香,吟風弄月,眠花宿柳,好不快活。倒是兄長您,好像是……攤上了大事。”
袁尚一聽,勾起心中煩悶之事,很不痛快,臉色一沉道:“本將軍務繁忙,如果沒什么事的話……”
這就是逐客了,言下之意就是:你丫的吃飽了沒事干,有嘰八多遠滾嘰八多遠!!
司馬懿愣了一下,轉身就走,一邊走一邊大笑道:“不就是只田狐貍嘛,只需略施小計,便可讓其不得寸進,鎩羽而歸!”
袁尚一聽,連忙叫住司馬懿道:“仲達弟且慢,此話當真。”
“決無虛言!”
司馬懿轉過身來,對袁尚道:“某家此次,正是為擊敗田峻而來,不過,袁將軍好像并不怎么歡迎啊。”
袁尚苦笑一聲道:“并非本將不歡迎仲達,而是戰事不利,苦無良策,心中郁結,無心歡娛爾。”
頓了一下,袁尚又道:“本將連戰失利,世人恐怕對本將都是避之唯恐不及,仲達為何會在此時前來助我?”
司馬懿笑了笑道:“吾觀田狐貍這些年的所做所為,得出來一個結論,這個結論便是……田峻乃是我等世家的宿敵,若不將田峻早點除掉,待其勢成,恐怕便沒了我們士族世家的存活之地。袁家乃我世家楷模,袁將軍又是我們年少一代世家中的天之驕子,故來相投爾。”
袁尚吃了這一記馬屁,也開心起來,想到司馬懿名聲在外,剛在又夸下海口,便裝出一副禮賢下士的模樣,走到司馬懿跟前施了一禮道:“能得司馬兄弟相助,小弟不勝榮欣。還請司馬兄弟不吝指教。”
司馬懿笑道:“指教不敢當,只是一個小計而已,不過,對付那只狐貍,倒是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