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第一百五十六章 忠君愛國在宣傳

類別: 歷史 | 兩晉隋唐 | 帶著系統來大唐 | 農家一鍋出   作者:農家一鍋出  書名:帶著系統來大唐  更新時間:2020-06-21
 
李易抄別人的不覺得如何。

聽著的李隆基卻抬眼看天,輕聲重復:“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

李成器在旁跟著唏噓不已。

王皇后伸手,揉李易的腦袋:“叔叔若為官,我是放心呢。”

李成器道:“正是,易弟德行端正。”

王皇后卻搖頭:“不是呢,我的意思是說,百姓的民脂民膏,下面的官員收刮出來,不夠叔叔日常用,叔叔看不上眼。”

李成器:“…….”

“哈哈哈~~”李隆基放聲大笑。

笑罷,說道:“好一個民脂民膏,可惜多少官員不知啊。”

“那就告訴他們知道,弟這里想為陛下寫一個,不若大哥和三哥想辦法遞上去?”

李易看兩個兄長的樣子,決定好好宣傳正能量。

“哦?易弟又要抄了?”李成器配合著說。

“然!”李易點頭。

“叔叔快抄。”王皇后繼續揉。

“朕念赤子,旰食宵衣。言之令長,撫養惠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爾俸爾祿,民膏民脂。為民父母,莫不仁慈。勉爾為戒。體朕深思。”

李易把頒令箴給抄出來,這個以后的老朱據說也用過。

用的時候只說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對,易弟,對,陛下是好的,下民易虐,上天難欺。”李成器再次附和。

“好,好,好!”李隆基撫掌連道三聲好,感覺說到自己心里去了。

沒錯,朕就是這樣想滴,回頭就拿出來用。

王皇后終于把手拿起來,看著李易在那里重新系頭發。

說道:“叔叔旁的本事沒有,說起抄,天下無雙。只是叔叔你以‘朕’的字來說,你不會是埋了個皇帝吧?咯咯咯……”

王皇后掩嘴笑。

李易連連擺手:“嫂嫂可不能亂說,萬一傳出去……”

李易覺得還是小心為上,埋別人行,說埋皇帝,你讓皇帝怎么想。

李隆基根本沒往別處想,他似乎回憶了一下,說道:“父母官,這個好,為官當如百姓父母,漢書中有載,召信臣便被呼為召父。”

“三哥居然連這個都知曉,易,佩服。”李易笑著捧一句。

這個人家是真的記住,不像自己,現查資料。

“哪一個?”李成器不知道。

李易說:“大哥是這樣,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壽春人也……吏民親愛信臣,號之曰:召父。”

李易把原文給說出來,就是召信臣那個人去當官,啥都管,事無巨細,百姓很喜歡他,管他叫爹。

一稱呼起來便是召父、召爹、召老爹、老召……

李成器往旁邊挪了一步,壓力山大,這易弟腦袋里面究竟裝了多少本書?

幾個人吃著聊著,王皇后愿意聽莊子里的情況,有沒有什么好玩的新東西了。

李隆基主要是問張家村子的事情,問村民家中吃什么、大概有多少錢、平時干活累不累。

在他看來,莊子是李易自己的,所有莊戶皆要聽東主話。

為官者卻不能把百姓變成自己的莊戶,故此,打聽村子里的日常,才能知道為官之道。

“三哥,眼下的情形是,張家村子的人富裕了,缺少其他方面的滿足,陛下創梨園,便是不錯。”

李易說實話,李隆基弄個梨園出來,豐富了大唐百姓的精神需求。

所以開元之前的好詩詞非常少,而開元后,一個個詩人出來了,詩仙、詩圣。

不過兩個人都挺悲催的,文采了得,卻不務實,上來就想當大官。

俱是覺得自己有宰輔之才,胸懷大志,又無實用之建言,李隆基又不傻,當然不會給他們實權大官了。

聽了李易的話,李隆基高興:“易弟對梨園也是看好?”

“好,不過……”李易想了下。

最后還說出來:“不過就是圈子太小,未曾使梨園建功。”

“易弟以為當如何?”李成器著急問,他音樂好啊,沒事就去梨園跟別人組樂隊。

“大哥可還記得我說辦報之事?”李易提醒。

“自是記得,為兄還要為你尋邸報,你卻不要。”李成器點頭。

“報紙,是文字,不夠直接,歌舞和‘說話’可以直接面對百姓,用歌舞傳揚大唐之好、陛下之德,百姓方能擁護。”

李易說起掌握輿論的重要性,如他那時曾經大家都唱的歌:東~方~紅~~~~太~陽~升……

那一個時期的同類歌曲舞蹈簡直是鋪天蓋地,效果剛剛的。

“就如易弟你教羽林飛騎的那些。”李隆基一下子對上號了。

羽林飛騎用著放心著呢,每天飛騎戰士都要唱啊說呀,還喊口號,一個個斗志昂揚,恨不能立即沖出去為陛下廝殺。

“叔叔,你說說怎么做?”王皇后幫李隆基問。

“放出去,與外面的聯合起來,為百姓唱歌跳舞。今冬有冰燈展,正好搭出來一個個臺子。

歌要好聽,舞要簡單,難度太大的舞,百姓學不會。

還有小孩子的童謠、兒歌,要朗朗上口,簡單易懂。”

李易一點點說,把后人總結的經驗拿出來。

接著又道:“將來傳遍大唐地方,地方百姓皆知陛下,哪個再想造反,便會失去民心。”

這句話一說出來,李隆基表情嚴肅了。

他就怕地方不穩,一個個勢力從前朝就往下順延,地方治理,根本不敢輕動。

再加上武氏、韋氏、太平公主等等遺留勢力,包括長孫那些。

長安好管,地方難為。

于是他道:“應這般,要告知與陛下聽。”

“就是。”李易說:“那么多文人墨客,崇文館的高才們,寫兒歌。”

李易說得很自然,卻不知道自己坑了多少人。

叫那些人作賦寫詩不難,寫童謠,那得有一顆童心才行。

李隆基記下了,準備明天回去就安排,宮中的能人多,閑著也是閑著,一人先寫個幾首。

“等長安的孩子學差不多了,叫陛下舉行兒歌朗誦比賽,小孩子們一起比,給名次,不過最后一群娃娃也得給獎勵,不能落下一個。”

李易推進思路,忠君愛國從娃娃抓起。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