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大明太兇猛  第352章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這個大明太兇猛 | 無語的命運   作者:無語的命運  書名:這個大明太兇猛  更新時間:2020-08-27
 
京城的各省會館,多少年來,一直都是本省商旅、儒生士宦們來京居住的首選,不僅因為其費用低廉,而是因為會館里地道的地方菜,每到夜晚,這里就是友人相邀,杯盞交錯,鬧哄哄一片。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怪事傳千里。

這幾天一個轟動性的消息,像是長了翅膀一樣,從南邊一路傳到了京城,在人們口中傳開了。

據說德王世子發明了一種“壓水井”,那種壓水井不用挖、不用掘,只需要用鐵釬鉆地,就能鉆到極深的地下,然后把水從地下引上來。

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簡單就是超出人們想象啊!

在河南會館里,數十名從各地來京城準備今年會試的士子們聚集在一起,喝著酒暖著身子,他們聊著國事的時候,一時間又是激動,又是憤然。尤其是談到去年歲末年初的建奴入寇,更是滿面的憤憤不平。

“……哎,要不是建奴于南直隸接連大敗,數萬建奴或是葬身火海,或是死于亂軍之中,恐怕建奴就會糜爛整個江南,只怕江南各地必定是生靈涂炭啊。”

“是啊是啊,得虧了當時德藩世子……”

“哎,可惜了,如此賢能宗親卻只能……”

“只能什么?天子不是下旨令德世子開幕于旅順嘛,我大明藩禁如此的,陛下居然會打破藩禁令世子領兵開幕府,若非是賢能又豈會如此?”

“要是我大明還有塞王在,又豈會容東虜橫行?”

一名士子的隨口一言,讓眾人無不是一陣啞然,作為讀書人的他們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大明為什么沒了塞王,為什么對宗藩一直都防范極嚴。那些個藩王宗親為什么只喜書畫、曲樂,不就是因為愛好其它的東西風險太大嘛。

像德藩那樣的賢藩……說是天子獨斷,打破藩禁,可實際上,大家誰心里不清楚原由?擱南直隸的士子口中,那位德世子可是毀譽參半啊!一邊是若非是南下馳援,南直隸不知多少百姓會為東虜擄殺,可是另一邊他也確實殺了許多人啊!南京六部幾乎被其殺之一空。

“喂,聽說了嗎?”

正在喝酒的人乘著酒興,張一甲聽到身旁的董明寬有頗有些神秘的問道。

“聽說什么?”

“黃泉!”

“黃泉?”

“對,就是黃泉。”

喝了一口酒,董明寬說道。

“我聽濟南的李松說,早前,德世子制出了“壓水井”,那井可深入黃泉,汲取黃泉水,那怕就是百天無雨的大旱,仍然能壓出水來!”

“那是自然的,別說是百日大旱,就是數年大旱,那黃泉又豈能干得了?”

“哎呀,什么黃泉水,不過只是鄉野愚夫之見而已,就是挖井也是先浸出泥水,然后慢慢變清……”

“挖井費時費工,井價高昂,且大旱井中無水,本就是長有之事,難道各位忘這兩年我河南各地的大旱了嗎?”

提及家鄉的大旱,眾人無不是一陣啞然,聞言董明寬就道。

“可是德世子的壓水井,卻全無此憂,我聽說,山東今年也是百天無雨,可以壓水井卻水流不斷!”

“是啊,更要緊的是,聽說那壓水井打起井來,只要幾個人用一個多時辰就能打出一口井來!”

“是極、是極,聽說那井每口成井不過區區幾兩銀子!”

“啊,這么便宜,到底是真的假的?”

在幾乎每一個人看來,這樣的井對全天下的百姓來說,自然是件大好事,尤其是現在各地動輒百天無雨的大旱之年來說,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尤其是對于河南這樣已經遭遇了幾年大旱困擾的北方省份來說,壓水井可以一掃舊井的弊端,即便是久旱也能正常使用,這豈不是可以活民百萬的大好事。

或許這些讀書人出身各有不同,有豪富之家,也有尋常百姓之家,可讀書人總都是講究“耕讀傳家”,即便是豪富之家,家里有良田數萬畝,地里旱得顆粒無收,他們同樣也收不到糧食。當然,他們之中還有不少人出身寒門,他們更需要壓水井,畢竟,家里的地大旱之年沒有了收成,到時候餓死的必定還有他們的家人。如此一來,大家伙自然對這樣的事情頗為上心。

要是那壓水井,真能從地下壓出黃泉水,豈不是意味著,即便是大旱之年,他們也能正常收租,有收成?

這是何等的大好事?

要知道在大旱之年,他們即便是強行收租,到最后也是逼著佃農逃離,淪為流民,一斗糧食收不到不說,要是佃農都淪為流民,流散四方,會引起民亂,到時候流民化為匪盜,襲擾鄉間,哄搶士紳之家殺人搶糧不說,就是佃農大量流失,來年風調雨順時,誰去給他們種田?

沒有人種田那些田就是無用的廢物。

可要是那壓水井能在大旱時,能正常從地下汲水,從此之后就再不用擔心大旱了,至于他們這些當主家的,自然也就能正常收租了!

“聽說,德世子為了這個什么“壓水井”,于作坊里不眠不休數十天,才大幅改進了工藝,制出了這種壓水鐵井。”

“鐵井?”

“對,就是鐵井,水是鐵井從地下汲取上來的。”

“以鐵井從地下汲水,真是讓人匪夷所思。造出了如此奇井,天下百姓必定可以從中受益,不過,現在卻只有山東一地百姓能用,實在是可惜至極。可惜,可惜……”

就在他們說著可惜的時候,不知是誰指著門邊說道。

“咦,那不是濟南李松嘛,快請李松來說說那鐵井的模樣。”

原本被友人邀請著來河南會館聚會的李松,剛一進門,就被人邀圍著,請他介紹“壓水井”,尤其是當得知他見過壓水井時,更是焦急的問道。

“李兄……這壓水井到底是什么模樣?好不好用?”

“確實好用,只要有人壓井,就可以源源不斷出水,我山東父老可謂是受益匪淺啊!”

李松說話間,為了表示恭敬,甚至特意朝著家鄉的方向雙手揖道。

“多虧了世子造井,今年山東不少地方,必定可以安度旱年。”

“哎呀,山東百姓有福啊,有福啊……”

在旁人稱贊時,忽然有人在一旁說道。

“這樣的好東西,世子爺又豈會讓山東一地獨享,我聽說世子爺早就讓書坊印出了《壓水井法》一書,將此井分行天下,只要各地依照井法一書鑄井、打井,就能制出這樣的水井來!”

“啊,世子爺居然把井法印成書了,要是如此,這對我大明簡直就是天大的好事啊!”

“是啊,是啊!明兒,我們就去書坊去看看,要是有書的話,就把書送回家中,囑咐家人按井法制井……”

“哎呀,告辭,告辭,小弟先行一步……”

原本正和大家伙聊著天的士子,突然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匆匆起身離開了,其它人見狀,詫異之余,才想到,那些書總歸有限,萬一要是書讓別人買走了,那可怎么辦?

這書可不僅僅是書,那是既是能救百姓于水火的井,同樣也是名望!

更是財富啊!

眾人一想那里還有心情吃喝,無不紛紛起身告辭,匆匆朝著書樓趕去……

區區一冊書,對于這些云集與京城士人來說,意味著太多的東西,就得到這么一本書,他們無不是想盡一切辦法,哪怕是足足有幾千冊,可是最后依然不夠用,最后這樣一本書居然被炒到了幾十兩銀子一本。

對于方以智來說,當然不在乎這么一點銀子,花了高價買了一本后,他就呆在房間里看了起來。研究了幾天之后,越研究,她就越發覺得這種壓水井的設計極為巧妙,不禁感慨道:

“這壓水井可真是巧奪天工,設計的也是極為精巧,用一根毛竹入地就能從三丈半深的地下抽水,實在是匪夷所思!最重量的還是打那種水井實在是便宜的很。”

“確實如此,壓水井便宜的很,只要把鐵桿插入地下就行,需要井匠挖井就能打出3丈多深的深井,電視大旱之年也不需要擔心井干,這再次救人性命的寶貝啊,”

感嘆之余,孫之潔又說到。

“這兩天我考慮了一下,于其埋身功名不如去遼東報效,世子爺確實是我大明難得一見的賢藩,我想入他幕府,報國仇家恨!”

好友的話讓方以智頓時一陣啞然,孫之潔是孫承宗的孫子,崇禎十一,東虜進攻高陽,孫承宗率領全城百姓及家人守城,城破后自縊而死,孫家幾乎滿門盡死,只有區區幾人因為在外地活了下來。

其實,方家和東虜也有家仇啊!

“我也有此意,這功名不要也罷。”

方以智哈哈笑道。其實,他一直在考慮這件事,多年來一直憂心國事的方以智,同樣一直關注著那位世子爺,雖然錯過了當初投奔他的機會,可現在去也不晚。現在有人同去豈不是更好?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