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大明太兇猛  第866章 大明功業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這個大明太兇猛 | 無語的命運   作者:無語的命運  書名:這個大明太兇猛  更新時間:2021-04-30
 
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

英格蘭共和國的三萬新模范軍的進攻,在機槍的面前,損失過半。

戰敗!

已經沒有任何疑問了,對于英格蘭共和國而言,這不僅僅是場失敗,同樣也是一場災難。

他們所失去的并不僅僅只是做近兩萬身經百戰的精銳。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微信遭到了重創,而這恰恰正是其立足的根本。

原本克倫威爾的統治就是搖搖欲墜的,甚至完全依賴軍事強權維持的高壓統治,隨著這場戰役的失敗,他的軍事強權被打破了。英格蘭共和國所來維系的權威基礎瞬間蕩然無存。

曾幾何時,克倫威爾依靠這支軍隊統治著英格蘭,在那個時候,幾乎所有人看來,他的統治是不可摧毀的。畢竟他有一支身經百戰的軍隊。

但是誰都沒有想到的是,中國人的介入會改變一切,更出乎人們意料的是在短短二十天里,中國的艦隊不僅火燒了倫敦,而且還幾乎全殲了共和國政府的根本——新模范軍。

在擊敗了并且重創了新模范軍后,這支由中國人一手創建的英格蘭軍團乘勝前進,向倫敦發起了攻擊,在接下來的幾天中,面對氣勢洶洶的英格蘭軍團,一個個城市升起了白旗或者趕走了共和國的統治者,重新歸附了王家。至于“護國公”克倫威爾在遭受失敗之后。只能倉皇出逃。

一夜之間,英格蘭共和國土崩瓦解。

倫敦的勝利在整個歐洲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震動,直到這時歐洲各國才真正意識到天朝的強大。

他們才充分意識到,這個來自遙遠東方的國度。只要愿意可以輕易摧毀任何一個國家。

而更令人震驚的是,英格蘭居然選擇了臣服于中國,從而換取來自中國的支持。

在倫敦戰役的勝利以及英格蘭臣服天朝的消息,在歐洲引起前所未有的轟動時,遠在萬里之外的大明,顯然并不知道,又多了一個屬國,別說是普通人,就是朱國強自己,也不知道這個消息。

畢竟,在這個時代還沒有電報機。

不過,對于朱國強來說,在出訪船隊離開之后,他就沒有再去過問出訪事宜,畢竟,外交只是小事,尤其是對于大明這樣的天朝來說。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乾圣十四年初秋,在瑟瑟秋風中,朱國強又一次來到了北平。

曾經,這里還是大明的“京師”,甚至在乾圣三年遷都后,這里也曾一度稱為“北京”,但是在乾圣十年,終于“撥亂反正”恢復了它的舊名——北平。這同樣也意味著某種程度上乾圣朝與過去的決裂。

準確的來說是通過這種方式和明成祖之后的大明進行了決裂。畢竟,曾幾何時,這座城市是明成祖選擇的首都。而新朝所要繼承的卻是朱元璋,是高皇帝的明朝。而不是朱棣的明朝。

再一次來到北平,朱國強能夠清楚的感受到沒有了帝都的加成,這座城市的繁華已經遠不如往昔,甚至還不如作為交通要地的天津——作為關內外連接的樞紐和北方最重要的港口之一,現在的天津衛遠比京城更為繁華。

作為城市,這座曾經的帝都正在走向某種程度上的沒落。當然這種沒落只是相對的。畢竟他仍然是北直隸最大的城市。

而且在這座城市之中還有一個特殊的存在就是皇城。這同樣也是朱國強來到這里的原因。

終于,一行人來到了皇城。

當年流寇撤離京師時,并沒有像歷史上一樣,放火焚燒皇城,所以這座“故宮”看起來與另一座滿清修建的故宮還是有所區別的。

其實對于這座皇城朱國強一直有意將他變為“故宮博物院”,將他開放給世人參觀,可是卻一直被人以“有違皇家威儀”加以反對。

或許是時機還不夠成熟吧。等到將來時機成熟的時候,肯定要把這里向世人開放。

對于皇家來說,每年幾十萬兩的開支維持,若這座宮殿確實是一筆負擔。對外開放至少可以掙點賣票錢吧。

在空蕩蕩的皇城里走著,偶爾的只能碰到一些充當清潔工的內侍,這些太監是大明最后的內侍。其實,他們根本就不是內侍,而是內務府雇傭的工役,專門負責皇城的衛生以及日常維護。或許朱國強廢除了太監,但是并沒有把所有的太監掃地出門,愿意留下來的都成了內務府雇傭的工役。畢竟這些人大都是苦命人,總要讓他們有個謀生的去處,況且這么大的皇城確實也需要很多人進行維護。

在皇家的“故宮”里逛了一圈后,王喜悄聲問道。

“爺,咱們接下來去什么地方?”

“煤山!”

朱國強隨口說道。

隨行的人一聽,臉色無不是微微一變。

煤山,那是毅宗殉國的地方。

在大明,大家伙總是小心翼翼的避開這個地方。有時候甚至會小心翼翼的避開這個皇帝。

畢竟,大明差一點就亡在了他的手里。

站在煤山主峰的亭子下邊,朱國強手扶欄桿,向山外凝望,北平城就映在眼前。

朱國強就這么默默的站在這里。

此刻從站立的最高處向正南望去,不是對著三大殿,更不是坤寧宮、乾清宮。而是對著紫禁城內的奉先殿和紫禁城外太廟,這兩個地方的巍峨殿宇和高大的樹木影子都出現在朱國強的眼前。

在這一瞬間,朱國強知道為什么崇禎沒有選擇在這里殉國了——無顏面對祖宗。或許是因為他覺得自己不應該對著祖宗的廟宇上吊吧!

朱國強就這么站在這里,凝視著這片土地。心情波瀾起伏的他開口說道。

“諸卿可知道,為什么古往今來,我大明得國最正?”

看似發問,可卻又是自言自語。

“冥冥之中,似乎自有定數呢?似乎每一個文明都有其興衰。都有弱小、強盛以及衰亡。那些創造出輝煌文明,給人類帶來幸福的火光的民族,最終的結局必定衰敗的,最后被蠻族占領,甚至消滅,只留下被外族學習變異的文化殘跡。這個定數在歐洲管用,希臘人給歐洲帶去了文明之火。建立了亞歷山大帝國,同化了羅馬人,羅馬人繼承了希臘的文明,“光榮屬于希臘,偉大屬于羅馬”。然而最后君士坦丁堡城破,普經的文明之遍地膻腥。蜜與乳之地升起了星月旗。希臘人突厥化了。這個定數在埃及管用,埃及創造了輝煌的文明,被亞歷山大征服,被羅馬人征服,最后天方人的彎刀來了,文明的花朵憔悴且枯萎。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重復著類似的文明的悲劇。第一個帶來火光與希望的民族,最后往往逃脫不了被野蠻民族征服,逃脫不了文明衰退,甚至消失的定數,這是人類的定數嗎?”

不管隨行的大臣們,是否能夠理解這樣的發問,但是朱國強仍然繼續說道。

“然而這個所謂的定數,在中原卻不管用。從先秦直到近世,歷朝歷代唯有我們漢家,無論是漢是唐、亦或是宋,他們永遠都是漢家,都是中華文明。不知多少蠻夷一次又一次的入侵,一次又一次的征服,他們總覺得,漢家已經活了這么久了,他已經這么多年了。應該完了吧,他是不是應該消失了?他們的猜想似乎在變成現實,北宋亡了,南宋也亡了。在蒙元的統治下,中華遍地腥膻,似乎漢家真的完了!

可這個時候,大明出現了!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才罷。漢家又一次站了起來。從東海到西域,從南海到大漠,中華又一次屹立在東方。這個中華,還是漢家……我們的文明,在被打斷,被奴役,被焚毀之后,又一次恢復了,又一次展現出其勃勃生機。”

凝視著遠方的天與地,朱國強的腦海中浮現出了朱洪武,浮現出了這個名義上的祖宗。是他和有明一代的仁人志士們一點點的恢復著這個古老的文明,令其再度恢復青春。

甚至,這也是朱國強喜歡明代的原因。

置身在這片土地上,朱國強有著他的驕傲。在幾百年前,人們暢談五千年前的古文明遺跡時,是漢家,談到封狼居胥時是漢家,談到破樓蘭置安西縱橫四方的盛唐時,仍然是漢家,而談到現代科技科學,文化成果,仍然還是漢家。

在二十一世紀時,美國人只能吹今時,印度人只能吹遠古,土耳其人只能吹奧斯曼。

惟有我漢家,可以從先秦直到現代,朝代會變,唯一不變的就是漢家。而這一切,都是大明留下。大明用事實告訴后人,一個即使已經被奴役、被屠戮,被征服的民族,只要愿意站起來,依然可以站起來。

漢唐是華夏遙遠的青春回憶,而大明對于漢族是真正的財富。如果當年大明沒有站起來,會怎么樣?我們可能自甘墮落下去,就真正的成為廢物民族。從這一點上,大明是最強盛的,比漢唐還要強盛。

正是因為明朝帶來的光,甲申陸沉近三百年之后,孫中山等人仍然還有有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底氣。

“因為我們曾經做到過,我們一定也能再做到!”

道出這句話后,朱國強說道。

“他人問我大明之功業,我說大明之功業,非收復失去百年的南方漢地,亦非收復失去兩百年的中原漢地,亦非收復失去四百年之外的幽云十六州。亦非收復失去五百年之久的遼東故地,亦非收復失去600年的河西……而是因為沒有大明,我漢人就只剩下無盡的黑暗,最終只會沉淪于世,消逝于歷代長河之中……”

恰在此時,空中絲絲秋雨飄落下來,雨珠落在樹葉上,似乎是蒼天在呼應著朱國強的話語,周圍的群臣無不是因為陛下的這番話語,而陷入深思,在此之前,他們或許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他們有幾個人記得,當年朱元璋創立大明時,天下的模樣?

“當年高皇帝誓師北伐,北方自北宋淪陷蠻夷之手,數百年奴役以至于漢風盡失,士庶百姓盡從胡俗,甚至雅音失正,不聞漢音,雖然同是漢人,可卻分成南北,蒙元亦將漢人分為北人、南人,北人與南人判若兩人,習俗甚至言語涇渭分明,北方是我中原故地,北人亦是我漢人,那時的天下啊……”

搖了搖頭,甚至不用去想,朱國強都能想象得到那時的大明北方是什么模樣,就像是阿爾巴尼亞,就像是科索沃,他們明明都是斯拉夫人,都是羅馬人,可是在奧斯曼的幾百年統治之后,他們成了阿爾巴尼亞人,成了科索沃人。

就像土耳其人,絕大多數土耳其人的祖先是希臘人,是羅馬人。可后來呢?他們成了土耳其人。

如果沒有大明,雅音失正、遵從胡俗的“北人”會變成什么人?從來沒有任何人考慮過,甚至于在后世許多不孝子孫們只是一味的嘲諷著大明。完全不知道大明于中國的意義。

他把一個被在異族入侵下,分裂甚至險些成為兩個族群的南北,重新歸于一統,這一意義一直被人所忽視。要是沒有明朝將中國再次統一,中華文明可能是拜占庭的下場,非但族群可能像希臘、埃及、印度等所謂的文明古國一樣,被分裂成好幾個族群,甚至可能徹底分裂成幾個獨立國家。要是沒有明朝,安史之亂會被認為是漢人一蹶不振以至最終衰亡的關鍵性事件。

“一紙《衣冠復古詔》盡復華夏衣冠,一篇《洪武正韻》,令漢音得復中原,我大明的功業啊!是什么?”

回頭看著眾臣,朱國強的反問之后,又突然說道。

“自有天地至宋以來無一日失中國之統紀,五胡亂華晉祚猶在,遼金僭位而宋統仍繼,至崖山之役,中國之始亡也。高祖皇帝繼承大統于金陵,復中國之統紀,南克諸侯,北驅蒙元,復燕云十六州,光漢十八省之隆,何其雄也……”

請:m.ddxstxt8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