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師四目道長  第九百九十六章崇山見聞

類別: 科幻 | 時空穿梭 | 拜師四目道長 | 東人   作者:東人  書名:拜師四目道長  更新時間:2021-08-14
 
都里鎮外,伏羲、白元行、太皓三人正在涼亭中休息。時間不長,一道遁光風馳電掣而來。

“來了。”

三人心中一震,連忙站了起來。

遁光瞬間停下,一個身穿麻衣,身高近丈,體魄雄壯之極,面目粗豪卻目光幽深的大漢,出現在眾人面前。

那股淵渟岳峙的氣息,以及內斂的強橫氣息,透露著眼前人的不凡。

白元行連忙上前躬身施禮。

“崇山二十三代弟子白元行,拜見藏山執事。”

崇山書院自成立開始,就以七位執事共同掌管書院庶務。

三千萬年下來。

一開始的七位執事,有兩位隕落于天劫之下。

剩下五位一路從大羅天仙,晉升到了大羅金仙。

防風藏山便是其中之一。

揮手示意他不必多禮后,目光直視中間那位身穿黃色麻衣,氣質華貴的中年人。

抱拳一禮。

“防風藏山,見過天皇氏。”

伏羲雖然還沒有受封天皇,但已經得到河圖洛書,突破大羅金仙的他,幾乎板上釘釘會成為人族天皇。

提前以此稱呼,中間有恭維的成分。

“伏羲見過防風執事。”

雖然不明白此人在崇山內的地位,但對方大羅金仙中期的修為,便已經說明很多問題。

“客氣,老師令我帶天皇在崇山境內隨意觀看,最后他會在不周山等待您的駕臨。”

“那就勞煩防風執事了。”

防風藏山微笑著點了點頭。

“請。”

“請。”

兩人走在前面,太皓和白元行跟在后面,一行四人朝西方走去。

離開都里鎮后,時間不長,遠方出現了一片金黃。

還未靠近,一股淡雅的香氣沁入肺腑。

伏羲瞬間停了下來。

細細觀察,這是一種高達三丈,葉片寬大,薈穗長達三尺的靈根。

雖然這靈根的等級不高,但如此大面積種植的靈根,他還是第一次見。

“防風執事,此為何物?”

“這是黃粱靈米。”

“可是果腹之物?”

“正是。”

伏羲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華胥氏內部也有種植,但不成系統,果腹仍然依靠狩獵和采集。

“這黃粱靈米可否容我品嘗一二?”

“圣皇要品嘗,當然沒問題。不過此地這些黃粱靈米,都是有主之物,我們到前面縣城飯莊內享用不遲。”

“任憑防風執事吩咐。”

“請。”

伏羲跟隨而去,一路上看著周圍的黃粱靈米。

整整齊齊的樣子,顯然種的時候,有嚴格的法度。

田地間野草稀疏,如果不是經過專門的清理,絕對達不到這種程度。

這是一片經常被照顧的田地。

其背后引申出來的意義則是,不周山人族已經放棄了漁獵為主的生活方式,轉而成為耕種為主。

比起漁獵,耕種的危險性更小,收獲相對穩定。

這種穩定能帶來人口的急速增長。

在防風藏山的帶領下,時間不長,一個九十里的方形城池出現在面前。

建造堅固的城池,抵擋敵人或者野獸,幾乎是刻在人族骨子里的基因。雖然徐君明并沒有強調,但不周山人族各部,仍然在每一個人族聚集地,修建了高大堅固的城池。

伏羲簡單的打量了一下,從進出城池門口眾人穿著打扮和神色來看,他們生活很富足。

而且,出于他預料的是,人人都有修為在身,只是不怎么高而已。比起華胥氏的部民,弱了很多。

“因為安逸的生活,所以懈怠了修為嗎。”伏羲心道。

進了縣城,周圍的一切,對經歷了現代生活的徐君明而言,古風古韻,相當于秦漢時代。

但對于習慣部落生活的伏羲而言,卻透著一種難言的先進性。

事實上,現在的人族雖然是部落制度,但并不意外著他們原始。

畢竟上古時代人族發展了億萬年,已經建立起了文明。

雖然后來全部被妖族摧毀,但多少也保留了一些下來。

這也是伏羲能建立起‘三正六事’官制的原因。

“房子倒是比華胥氏精巧了很多。”

四人隨意找了家飯莊走了進去。

因為不是飯點,周圍的食客不多。

隨意點了些飯菜,防風藏山掐了個法訣,隔絕內外后。

“圣皇,請吧。”

微微點頭后,看著碗里微黃色,透著清香的食物。

“這就是黃粱靈米?”

“不錯,用水加火煮上一刻鐘就好。”防風藏山笑道。

當年,他還沒跟著老師修行之前,在族里也種過黃粱靈米。所以,對它很熟悉。

伏羲拿起筷子,很快就學會了用法。

“此物到是甚好,可以避免疫病入口。”

“圣皇果然不凡,一眼便看透了此物的妙處。”防風藏山贊道。

淡然一笑后,夾了一筷子黃粱靈米放入口中,略一咀嚼后,點了點頭。

“甘甜可口,不錯。”

太皓也隨之吃了一口,臉上并沒有太多喜悅。

也是,以他的身份,身邊自然不缺寶物。

黃粱靈米對普通人是好東西,但對修為已成的人,其中的靈氣太過于寡淡了。

不過桌子上其它菜口味到是不錯。

“防風執事,不知此物產量如何?”

伏羲身為人族圣皇,管理華胥氏在內的無數大小部落,味道如何還在其次,關鍵是產量。

產量高,才能養活人。

人多了,才會出更多人才,部落才能壯大,人族才能壯大。

“一年,一畝中田可出九石。”

不得不說洪荒的靈氣就是濃郁,黃粱米產量暴增。

即便不周山人族都是人人練武的大肚漢,也能吃得飽。

“一畝?九石?”

伏羲為之困惑。

華胥氏仍然是漁獵為主,采集為輔,加少量種植,自然沒有這種來自后世的計量單位。

“成人三百步約為一畝。石的話。”

防風藏山一指伏羲手里的碗。

“這一碗約為一斤,十斤為一斗,十斗為一斛,十斛為一石。”

“如此說來,一石就是一千斤。”

“然也。”

伏羲看著桌上寬一尺,高半掌的瓷碗,心中為之震撼。

這一碗黃粱靈米只是半滿,卻也足夠一個未曾修煉的壯漢飽餐一頓。

按照華胥氏中最常見的五口之家來計算,一日五斤足夠了,再多也不會超過十斤。

就算按照十斤來算,一年下來也不到四千斤。

但三百步土地,一年成產九千斤。

“怪不得此地如此富足,原來是有如此神物。”伏羲心中激動。

迫不及待想要把這黃粱米引入華胥氏。

“防風執事,此物可否容我帶回華胥氏?”

太皓此刻也睜大了雙眼,他跟著父親管理部落,當然知道一年時間,三百步的田畝,產量達到一石是什么概念。

把兩人目光看在眼里,防風藏山笑了笑。

“此物乃是老師親授,圣皇若想帶回防風氏,還需得到老師允許。”

伏羲站起身。

“我現在就去拜見圣師。”

“圣皇不繼續游歷了?”

“此物對我人族而言堪稱神物,若不能得之,吾哪還有心思游歷。”伏羲搖頭道。

防風藏山點了點頭。

“這些食物不能浪費,我等吃完再去吧。”

伏羲也沒拒絕。

四人吃完了飯,下樓結賬。

總計九粒黃芽丹。

看防風藏山用丹藥付賬,伏羲也頗覺奇異。不過此刻滿腦子都是黃粱靈米的他,也沒有深究。

這里是不周山地域的邊緣。

從這里到不周山,直線距離超過百萬兆億里,如果催動遁光飛過去,即便四人都是大羅境的存在,也需要數百年。

這太長了。

好在因為徐君明精通壺天道的關系,整個不周山地域內,每一個縣城都有傳送陣存在。

不過,縣城的傳送陣無法直接傳送到不周山。

必須先去郡城或者省城。

有防風藏山的帶領,四人一路暢通無阻。

下一刻,不周山巨大的傳送陣中央,四人的身影從濃郁的靈光中浮現出來。

“防風執事,貴派完全靠傳送陣串聯各部嗎?”

“并不是。”防風藏山搖頭后,“開啟傳送陣需要耗費大量靈氣,時間一久,巨量靈氣沖刷下,布陣的材料很容易耗損,需要及時維護和更換,代價極高。除非遇到大事,我們很少動用。”

伏羲點頭后,暗自留心。

雖然傳送陣代價高昂,但這瞬息而至的速度,實在是太便捷。

如果能布置在華胥氏麾下的部落聯盟里,那么宛丘的統治,將堅固無數倍。

“請隨我來吧。”

在防風藏山的帶領下,四人催動遁光,直入不周山核心的崇山大殿。

此崇山大殿,并非不周山洞天中的崇山大殿。

后者是崇山弟子們的聚會之所。

而此地是招待外賓的地方。

威嚴而恢弘的大殿,伏羲沒有絲毫動容,當年妖族凌霄殿的輝煌與奢華,是此地百倍。

縱目看去,大殿的盡頭,一個龍飛鳳舞的‘道’字神紋,映入眼簾。

在那道字神紋下方,一個青布蒲團載沉載浮。

蒲團上,盤坐著一個身穿麻衣,腰間墜著一個青葫蘆,長發垂在腦后,神色平靜,雙目微閉的年輕道人。

仿佛察覺到了他的眼神,道人緩緩睜開雙目。

兩道幽光一閃而逝,深邃的眼神中透著明顯的審視。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