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秀寧的家鄉,如今叫四家村社。
四家村社并不是只有四戶,而是村中百姓有范、崔、張、劉這四個姓氏。
四家村有一百多戶人家,男女老少六七百口,全部由保長迭兒歹管理。
四家村社的百姓同樣被集中居住,被村墻圍繞,設有村門。
李洛到時,看守村門的村兵跪下告訴李洛,保長官人帶著六個甲長,去野王山打獵去了,明天才能回來。
李洛頓時犯了難。保長和甲長全部外出打獵,誰來接待他?
這附近幾十里,都沒有驛站啊。如果去縣城住店,也要多走二三十里,可…天快黑了。
如今世道不寧,地頭又不熟,天黑趕路可不是好事。就這一路走來,都不止一次遇見路匪,只是不敢動手而已。
去其他村子倒也可以,但李洛知道小警花今晚想住在自己老家。
崔秀寧道“不如進村去農家借宿,也是一樣的。”
李洛心知只能如此了,就向那村兵了解村中情況。
村兵恭恭敬敬的跪著回話,這才讓李洛知道,原來村中竟然有幾十戶人家姓崔!
不用想,那肯定有崔秀寧的祖宗了。
李洛不由感覺有點荒謬。
七百多年后的后裔,穿越漫長的時光見到幾十代前的祖宗…
崔秀寧也一臉復雜和古怪。
這叫什么事啊。
“那就找一戶姓崔的,誰房子大,本官就住誰家。”李洛吩咐那個村兵。
村兵不敢怠慢,就是他再沒見識,也看出李洛是一個不小的官人,趕緊將李洛等人請進村里。
村民們看到一隊鮮衣怒馬的“蒙古人”,頓時紛紛畏懼的躲進家門,趴在窗口偷看。
在村中行了兩里,村兵帶領李洛來到一個破敗的大宅院前。
這宅院雖然看上去破敗不堪,但面積很大,而且是磚瓦建造,比起周圍的土墻茅草小院,高出好幾個檔次。
可見當年是富貴人家,只是現在明顯沒落了。
李洛抬頭看去,果然看到上面的石楣上刻著四個大字進士及第。
原來還出過進士。
“大官人,這是百年老宅,雖然破舊,但好在夠大,還請大官人委屈一下。”村兵很忐忑的說道,生怕李洛發怒。
“無妨,本官就將就下吧。”李洛道。
村兵上前用棍子敲打快要朽壞的大門,大聲喊道“崔四三!有大官人上門,快快出來迎接!”
李洛聽到“崔四三”這名字,不由很是膩味,暗罵蒙元無恥。
蒙元不允許漢人平民取大名,只能用數字代替。
要么是排行,比如張三,李四,王二,朱重八的名字就是這么來的。
要么是以出生時父母的年歲,比如張士誠,原名張四九。因為他父母生他時兩人年紀加起來四十九。
元末群雄的大名,要么是后來重取的,要么是趁元朝統治衰敗時“違禁”取的。
當然,對此又有很多人來洗白哦。什么謠言啦,黑元朝啦。
比如,他們拿關漢卿、馬致遠等大批文化人的名字說事,證明這是謠言。
問題是,大作家關漢卿是元朝太醫,馬致遠也是官員,人家都不是出身平民百姓,怎么能拿來說事?
指出元朝禁止漢人平民取大名的史料,可遠不止一種哦,都是胡編亂造的野史嗎?
睜眼說瞎話,其心不可問也。
大門“支呀”一聲緩緩打開,一個二十出頭的瘦弱青年走出來,抬頭打量李洛等人。
“崔四三!你戳在這作甚,快拜見大官人啊!”村兵有點著急的說道,怕他惹惱李洛倒霉。
這崔姓青年雖然名字難聽,但相貌周正,氣度沉靜,與尋常小農大為不同。只是他面黃肌瘦,看上去很是落拓。
崔四三不急不緩的跪拜下去,聲音也不疾不徐“草民崔四三,拜見大官人。”
崔秀寧看見崔四三跪在塵埃,頓時不安起來,這人有可能是她祖先啊。
明朝那位高官祖先的墓志銘,說的很清楚,點出其八世祖時就遷到這里,他八世祖還考中金朝進士。
這大宅門楣上的石刻,不正是“進士及第”四字么?這村里,并無其他其他進士宅啊。
李洛也想到這點,趕緊說道“起來吧!本官路過此地,但并無保長甲主接待,想要在你家借住一宿。”
他沒有問對方是否同意,而是直接表示要借住,語氣根本不容置疑。
崔四三站起來拍拍泥土,拱手說道“那真是蓬蓽生輝了,官人請進。”他的語氣很淡,全無感到“蓬蓽生輝”的神色。
李洛一行人進去,這才發現竟是個三進大宅。看來當年他家祖上的官位不低。只是里面雜草叢生,到處都成呈現出破敗的暮氣,難怪沒有被保長甲主占據。
“吱呀”一聲,二進門被推開,一個年約弱冠的青年出來,“大兄……”
崔四三道“四五,這是朝廷官人,要在我家借宿,快來拜見吧。”
李洛一擺手,“免了。崔四三,你家有幾口人?”
崔四三淡淡道“如今只有我兄弟二人。”
這么大的宅子,又破敗不堪,只住著兩個人,不由讓李洛想到《聊齋志異》。
年紀只有二十的崔四五,沒有哥哥淡定,此時明顯有點焦慮。
這么多人在自己家借宿,房間倒有的是,可這吃食怎生是好?他兄弟二人如何招待得起?
李洛吩咐把馬匹關進變成百草園的后院,哪里的草茂盛的很,都不用再喂。
等到把李洛請進唯一像樣的客廳,崔四三不卑不亢的說道“好教官人知道,寒舍如今只有幾斗糙米,幾樣蔬菜,并無好酒好肉可以招待,草民實在慚愧。”
他嘴里說著慚愧,語氣卻殊無絲毫慚愧之意。
李洛環顧蕭然的客廳,笑道“無妨,糙米青菜,偶然吃吃也不錯。”
這么好說話?崔氏兄弟不禁有點驚訝。難道不是應該發怒,然后抽幾鞭子后,拂袖而去的嗎?那樣他們就省了糧食了。
李洛這么好伺候,反而讓崔氏兄弟心中苦澀。這么多人吃一頓,要浪費他們多少寶貴的糧食?
苦也!
不過,既然這狗官如此不講究,他們也不得不出血。
“那…大官人請稍待,我兄弟這就準備飯菜。”崔四三苦笑著說道。
李沅看到崔氏兄弟的情狀,不禁暗道就在昨天,自己不也是這么窘迫嗎?甚至還不如他們。起碼他們兄弟兩人可以相互依靠。
崔氏兄弟下去準備飯菜,李洛站起來,走到客廳角落的書架,翻起主人的書。
有經史子集,詩歌詞賦,可農桑、水利、兵事、律法、算術、地理等方面的“雜書”更多。
看來,崔氏兄弟所學頗為繁雜,不是一般的儒生。
從這些雜書的磨損程度來看,也是崔氏兄弟經常看的。
崔秀寧看到這這多書,不禁有點自豪,祖上果然不一般,落魄成這樣,還有這么藏書。
此時,后院的西角菜地里,崔氏兄弟正在怨懟李洛。
小崔一邊有點心疼的拔起一根蘿卜,一邊說道“這韃子狗官當真混賬。百姓如此艱難,還要在民家讓百姓拿口糧給他們受用,不當人子啊。”
大崔嘆息道“民不與官斗,何況是韃子官吏?今日這位應該是漢官,還算和氣的,已經不錯了。二弟,萬萬不可惱了他們,招惹禍端。”
小崔像是挖自己心肝似的又拔起一根蘿卜,“我崔氏當年號稱五姓七望,何等煊赫清貴。如今不但落魄到食不果腹的境地,還受韃子欺凌,真是辱沒祖宗。”
大崔挑出一顆不好的青菜放進菜籃子,“等到韃子重開科舉,你我兄弟就有指望了。”
小崔冷哼一聲道“忽必烈還會重開科舉?他就是個騙子,信他還不如信鬼!再說,我也不稀罕胡人的科舉,他們的功名,我都覺得腥臊。”
大崔道“小聲點,別讓韃子官吏聽見。考韃子的科舉是丟人,可我們不考,就沒有出路,說不定哪天就要餓死。考了科舉做了官,說不定還能為百姓做點好事。”
小崔冷笑“那也要等到元廷重開科舉再說。我估計沒指望,或許等老虜死了,真金即位才有可能。”
大崔苦笑“活著才有指望。咱兄弟都沒有娶妻生子,不能斷了香火。誰讓漢人不走運,教蒙韃坐了天下呢?”
小崔一屁股坐下來,“大兄啊,等他們吃完這頓飯,我們就沒多少口糧了。你看那么多雄壯的護衛,都是能吃的貨色啊。”
大崔發了會兒呆,忽然說道“晚上咱好好伺候著,說不定那狗官一高興,就賞點錢財給我們。”
小崔呵呵笑了,“大兄,你這念頭…挺好的。”
半個時辰后,崔氏兄弟的飯菜獻上來。李洛一看,除了一大鍋糙米飯,就是一大盆蘿卜,一大盆青菜。
真的是…清清白白哦。
“大官人,寒舍傾盡所有,只有這些粗賤之物了,還請海涵吶。”崔四三拱手“賠罪”。
李洛很客氣的笑道“難為賢昆仲了,還請一起用吧!毋需客氣。”
毋需客氣?
大小崔有點錯亂了。
這是誰家啊。
清逸文學
請記住本書域名:
筆趣閣手機版:m.cc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