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鎮海王  第393章,可怕的速度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大明鎮海王 | 中華田園牛   作者:中華田園牛  書名:大明鎮海王  更新時間:2020-06-12
 
水娃和火娃下了船,看了看眼前陌生的世界,這里的碼頭和港口看起來沒有天津這里的港口和碼頭大,水泥鋪成的操場,他在天津這邊也是已經看過了,并不算多新鮮。

遠處的群山,樹木茂盛,不遠處的琉球城這里,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巨大的城墻都已經修好很長的一段,估計著再過上一段時間,這琉球城的城墻就可以修好了。

琉球城內,一些高大的建筑都已經能夠看到,和天津這里的一樣,都是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玻璃的窗戶,非常的漂亮。

他做夢都想著自己有一條是不是也可以擁有一棟用鋼筋水泥建造的房子,那樣的話,再也不用擔會漏水,再也不用擔心冬天下大雪的時候會被壓垮房子。

“這里就是琉球?”

水娃和火娃用自己好奇的眼睛看著這里的一切。

也幸虧是經過了天津,見識過天津這邊的繁華,不然就會和楊大郎他們一樣,連水泥路都不知道。

“鐺鐺”

很快,隨著新人的到來,整個琉球城這里也是變的忙碌起來。

和從泉州這邊招募人手一樣,水娃他們也被分成了一個個小隊,跟著各自小隊的隊長來建設琉球城。

“我是你們的小隊隊長楊大郎”

楊大郎用有些蹩腳的官話對著自己小隊的九名隊員說道。

他知道這一批人是從北方招募過來的,北方地區和南方不一樣,大部分人都能夠聽得懂官話,也都能夠說官話,不像南方這邊,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差異很大。

作為小隊隊長,他第一個挑戰就是如何說官話,讓小隊的隊員們能夠聽得懂。

水娃、火娃等人看著眼前這個和自己差不多大的人,對方的官話雖然有些蹩腳,但還是能夠聽得懂。

“大家先跟我來,想必你們肯定餓了,我先帶你們去吃飯,在吃飯之前,有些規矩要和你們說明”

楊大郎顯得有些緊張,額頭上都有汗水涌出來,他第一次當小隊長,如此正式的場合之下,他覺得腦子一片混亂,所以想了想也是只能夠學一學自己的老隊長柳明奇了,一邊帶他們去吃飯,一邊慢慢的和他們將這里的一些規矩之類的。

緊張的小隊隊長,剛剛來顯得有些陌生、膽怯的小隊隊員,都是十七八歲的小伙子,學習能力都非常的強大,可塑性也很強。

僅僅只是幾天的時間,這一批從北方過來的五千人很快就適應了這里的一切,和先來到這里的人也是慢慢的熟悉起來。

等到大家熟悉之后,李遠山這邊又是按照劉晉當初的吩咐,開始將南北兩個地方的人打亂來,一個個小隊當中有來自南方的,也有來自北方的,大家說著不同的口音,彼此朝夕相處,消除地域之間的隔閡。

更重要都是,劉晉在為以后做伏筆,自古以來,在華夏這片大地上,地域之間的隔閡下,血緣、宗親、同鄉、同學等等都很容易形成小的團體。

而這種小團體的存在對于未來的琉球城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小團體它首先考慮的就是自己小團體的利益,對于其他人都是先排斥的。

就像明朝中后期慢慢形成的黨爭,都是以地域性為代表,什么楚黨、浙黨、東林黨等等,這些以地域性為代表的小團體彼此之間進行無休無止的爭斗,甚至于到了不顧朝廷危亡的程度。

當然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大明的地方的宗族勢力非常的強大,權不下鄉是自古以來的規矩。

在最基層的鄉村地區,法律說了不算,宗族的族老說了才算,法律在族規面前屁都不是,這種宗族勢力把持地方的現象即便是到了后世依然還存在。

琉球城是劉晉給自己留下的后路,自然是不會允許宗族勢力的存在,也不會允許同鄉勢力之類的存在。

因為是移民性的城市和地方,所以劉晉一開始就可以從根源上去解決這個問題。

招募過來的移民都是很有講究的,在同一個地方不會招募太多,也都盡量招募年輕人,同時到了這里之后,更是要將這些混亂起來,打破地域之間的隔閡,未來琉球這邊大規模的招募移民,同樣還會采用這樣的策略。

有人、有錢,更有高效率的組織和規劃,更是有水泥這樣的基建神器,琉球城的建設速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迅速的不斷完善。

琉球城的城墻,琉球城內的一棟棟建筑,甚至于整個琉球城都仿佛以后春筍一般,從這片蠻荒大地上面不斷的涌出來。

第二個月,也就是弘治十二年七月的時候,琉球城的最外面的城墻就已經建好了,高大三丈的城墻,全部都是用水泥和開采的石頭建造起來,速度快,比起大明任何一座城的城墻來說都絲毫不差。

要不是考慮到琉球這里的蠻荒,劉晉一開始甚至于都不想設置城墻,因為城墻這個東西,它會限制一個城市的發展。

但后面又考慮到琉球城的重要性,最終又還是決定建城墻,以這個琉球城為基礎,慢慢的向整個琉球島擴張,既然是基礎,自然還是要建一建城墻的。

高大城墻的合攏,也是讓李遠山這邊重重的松口氣,有了城墻,整個琉球城就安全多了,再配上火炮,李遠山覺得,琉球島本地的這些蠻夷即便是來十萬人也休想拿下琉球城。

除了城墻已經建好之外,琉球城內諸多重要的建筑也是開始一棟又一棟的建起來,一批又一批的人不斷從北方、福建、浙江這邊招募過來。

僅僅兩個月的時間,琉球城這里就已經有三萬多人,如此龐大的人口數量,也是讓整個琉球城變的無比熱鬧。

三萬多人,除了有人繼續建設琉球城之外,李遠山這邊也開始組織人手進開墾,以琉球城為中心,周圍的大片、大片原先蠻荒的土地,開始慢慢的出現一塊塊田地。

因為是全新的移民之地,這里所有的土地和財富都屬于劉晉、朱厚照、張懋他們成立的琉球城,又沒有經歷過歲月的變遷。

所以所有開墾出來的土地,都是統一規劃,統一開墾,一塊塊田都很大,方便統一的管理,更方便盡可能的利用一些簡單的機械去耕種,節省人力。

琉球城這邊所有的開墾出來的田地,也是在第一時間內就種植上了甘蔗,甘蔗的種植可以分兩季,春季是在24月份進行,等到57月就可以收獲,秋季則是在89月種植,等到12月就可以收獲,一個種植期就是3個月的時間。

現在是弘治十二年的七月,算下來時間有些偏晚了一點,但是這里是琉球,光照充足,熱量充足,是最適合種植甘蔗的地方,晚一點也是沒有關系的。

要不是因為太晚了,李遠山這邊甚至于都想要種植水稻,這里的氣候同樣非常適合水稻的種植。

除了種植甘蔗之外,李遠山這邊也是沒有忘記劉晉的話,在琉球城的周圍大面積的種植蔬菜和水果。

水果不需要占用良田,周圍剛剛砍伐的山林地區就可以用來種植水果,當然水果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夠結果、一時半會是看不到收益。

但蔬菜就不一樣了,現在是七月,再過幾個月的時候,北方地區就開始變冷,天氣一冷,蔬菜就沒有辦法種植,到時候即便是京城這里的權貴們也是很難吃到一頓新鮮的蔬菜。

而琉球這里就不存在這種問題,即便是冬天很少說有結冰打霜的,溫度依然很高,很適合蔬菜的種植。

現在播種,到了寒冬臘月的時候,這些蔬菜差不多就可以收獲了,到時候再將這些蔬菜往天津、京城這邊一運,保管能夠讓吃膩了肉食的有錢人掏腰包買回去。

甘蔗、蔬菜,這是劉晉規劃好的,今年能夠帶來一定收益的東西,必須要讓琉球城的股東們看到投資的收益,這樣才能夠刺激他們繼續往琉球城這里投資,繼續招募更多的人到琉球這里來,開墾更多的土地,種植更多的甘蔗和蔬菜。

畢竟利益才是最強大的源動力,沒有利益的事情,自古以來都沒有多少人去做,即便是有人去做了,也絕對不可能長遠。

唯有有利可圖的事情,才會有人一直去做,并且還能夠越做越大。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