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鎮海王  第717章,海外行省榜?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大明鎮海王 | 中華田園牛   作者:中華田園牛  書名:大明鎮海王  更新時間:2020-11-16
 
大明京師,乾清宮弘治皇帝的書房之中,弘治皇帝正和幾位重要大臣商討交趾和象林兩個行省的事情。

劉晉和張懋他們打的很爽,這后面的事情還是要有他們來擦干凈的。

“陛下,人手不夠了,交趾和象林兩省加起來總共有三十多府,一百多個縣,算下來需要差不多上千的官員。”

吏部尚書王鏊無奈的向弘治皇帝說道,以前是當官都必須要熬,特別是那些舉人,如果考不上進士,可能等一輩子都沒有官做。

但是現在情況似乎有點特殊了,因為大明這邊擴張太快,再加上今年的稅務改制,需要大量的官吏,以至于現在竟然沒人可用的尷尬局面。

“過年的時候不是召集了很多舉人來當官吏嗎?”

弘治皇帝想了想問道。

“陛下,那些都已經分到琉球、南洋行省以及各地的稅務衙門去了,現在京城這邊待恩的舉人都沒有了。”

王鏊連忙回道。

“那可不行,交趾和象林那是我大明新入之地,這里人心浮動,我大明必須要盡快要派遣官員過去,如此才能夠安定人心,鞏固我大明在這里的統治。”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連連搖頭說道。

“陛下,臣以為我們不妨先從云南、廣西、貴州、廣東四省這里抽調地方的官員去交趾和相鄰任職,稍加提拔。”

“這幾省和交趾、象林比較近,也可以更快抵達,另外對這些地方的情況也可能更加適應一些,可以更好的鞏固我們大明在這兩地的統治。”

這時,劉健站出來想了想建言道。

“此計甚好”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連忙拍腿說道:“就按照這個方法去辦,調云南、廣西、貴州、廣東官員去交趾和象林。”

“不過這兩個地方,我明人稀少,想要長久的統治這里,眾愛卿有何良策?”

聽到弘治皇帝的話,眾人頓時就忍不住沉思起來。

這擴張太快了,真心不是什么好事

這些地方遠離大明

明人稀少,縱然是靠著武力打下來了

想要統治這里

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陛下,臣以為還是用老辦法

移民過去。”

“從中原大地遷移幾十萬人過去,然后在這象林和交趾兩地大力普及我華夏之文明

正所謂夷狄而華夏者

則華夏之;華夏而夷狄者,則夷狄之。”

“只要堅持長期教化,再過上幾十,上百年的時間

這里必定會和中原大地一樣

成為我華夏之地,這里的人也將成為華夏之民。”

李東陽想了想說道。

“嗯”

弘治皇帝聽完也是微微點頭,目前來說似乎好像也只有這兩個辦法,一個是改變這兩地的人口結構,增加大明人的數量

另外就是不斷的教化,將他們轉為我大明人。

其他的大臣聽完也是紛紛點頭

接著謝遷想了想說道:“只是要移民幾十萬人到交趾和象林,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今年還要往遼東這邊遷移五十萬人

如果再往這兩個地方移民的話,恐怕朝廷的開支會大增

到時候國庫空虛……”

“這個謝公請放心

目前我大明國庫充盈

足以支持大規模的移民。”

聽到謝遷的話,戶部尚書佀鐘就站立出來,抬頭挺胸的說道。

不就是要銀子嘛,現在大明國庫可是有的是銀子,經過了劉晉的稅務改制,現在每個月上繳到國庫的稅銀都有七百多萬兩稅銀,這讓大明的財政局面一下子得意扭轉,大為改觀。

現在佀鐘說話都非常的有底氣,銀子嘛,多的很,有的是,各個衙門找他要銀子都爽快多了,他現在都有點發愁著,這銀子該怎么花了。

“額…”

謝遷頓時就微微一愣,接著就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以往弘治皇帝要辦什么事情,他如果反對的話,幾乎都會習慣性的說國庫空虛,朝廷沒有銀子,可是現在,大明朝廷可是很有錢的。

銀子多多啊。

一個月大幾百萬兩銀子的稅收,這僅僅只是稅銀,還地方稅務衙門收繳上來的實物稅收等等,現在朝廷不僅僅給官員漲薪水,而且也已經不發和紙一樣的寶鈔了,給實物,給銀子,總之一些清廉官員的日子確實是好過了很多。

“銀子雖然不是問題,不過想要讓人移民到交趾和象林去,恐怕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想了想,謝遷也只能夠如此尷尬的說道。

“陛下,臣以為可以參照南洋行省,一口人移民去這兩省,可以獎勵田地百畝,再給他們免征三年的田稅、徭役等等,房屋我們負責給他們建好來,我想應該還是有人會愿意移民去的。”

劉健想了想建議道,現在移民都是要有優惠政策的,給田給地,免稅免徭役什么的,反正只要把人弄過去就行了。

“嗯,就按劉愛卿所言去辦。”

弘治皇帝想了想點點頭表示同意,沒有辦法了,現在大明擴張太快了,遼東這邊要移民,琉球、南洋要移民,象林、交趾又要移民,而且現在消息也傳回來了,澳洲航線已經開通了。

澳洲地廣人稀,這里也是要遷移一些人過去,總是感覺到處都需要人,可是偏偏大明的老百姓一個個都是故土難離,死都只想死在自己老家的那種,想讓他們移民,太難了。

很多時候,只能夠用行政命令來強制移民,各種各樣的優惠政策也是一個比一個優惠,可謂是操碎了心。

“陛下今年的秋闈倫才大典,南洋行省的官員上奏疏說,南洋新入我大明,南洋學子雖然勤奮好學,然畢竟時間有限,恐學業不精,所以請求陛下能夠給予一些恩典。”

說完了象林和交趾的事情,吏部尚書王鏊又談到了三年一次的倫才大典的事情,這對于朝廷來說那是一等一的大事。

特別是今年,大明接連又多了好幾個省,所以情況有些特殊。

“嗯,那就多給他們一些名額,明年春闈的時候,不管他們這邊考的怎么樣,多少也是給幾個進士名額給他們。”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笑了笑點點頭答應下來。

這種事情是,弘治皇帝一向都是很大方的。

“陛下,不僅僅是南洋行省,遼東地區,臣以為也當設立一個新的行省,按照關內的省份給以相應的名額。”

“另外北方的草原,臣以為也應該給予一定名額,不管這草原學子的學業如何,多少也是給幾個名額,到時候再將這些草原出身的學習調到異地任職就可以了。”

“這象林和交趾兩省,新入我大明,人心浮動,陛下也正好可以借此機會,開科舉,籠絡人心,在象林和交趾兩省這里也是和中原大地的省份一樣。”

說到這事情,王鏊立即又提到了遼東、草原、象林和交趾。

眾人一聽,頓時就頭大了,這一下子多了好幾個地方,關鍵是這些地方現在教化都還不行,可是偏偏又不能不重視。

畢竟這三年一次的倫才大典,這可是大明上下的大事情。

“此時就按愛卿所言去辦,明年的春闈也應該盡早的安排好,早點通知各地,讓各地學子能夠按時趕上。”

“還有明年的進士的數量上也相應的給以增長,新入我大明之省份,給以適當的照顧。”

弘治皇帝想了想也是說道。

“是”

“只是陛下,這幾個省份的學子該如何區分南北榜?”

王鏊鄭重的點點頭,想了想又說道。

眾人一聽,頓時又是一陣頭大,大明的科舉考試本身就已經分了南北榜了,按照地理來說,這南洋行省、交趾、象林行省應該屬于南榜,遼東、草原應該屬于北榜。

“陛下,臣以為,我們不妨再設置一個海外行省榜,以后凡是我大明新入之地,全部歸屬到海外行省榜一列。”

李東陽這邊想了想提議道。

“海外行省榜?”

眾人一聽,頓時就忍不住微微抽搐,這南北榜還不夠,現在又要添加一個海外行省榜。

“再添一榜是好事,說明我大明繁榮富強,不過叫海外行省榜不是很好聽,干脆叫東榜如何?”

劉健想了想說道。

“彼此,臣以為李公、劉公所言甚是,新入我大明之地,尚欠教化,這些地方的學子肯定學業尚淺,單獨列一榜是一良策。”

王鏊想了想也是表示了支持,這就跟當初明朝建國之初分南北榜是一樣的道理。

一開始南方的學子厲害,北方人根本考不過,以至于出現了南方學子霸榜的事情,這讓北方的學子極其的不滿。

后來朱元璋為了考慮到南北統一的重要性,也是分開了南北方的學子,分列南北兩榜,這樣大家也就沒有什么話可說了。

現在也不過是參照南北榜,再設立一個東榜,將這些新入大明得行省納入東榜。

“此策不錯,就按此去辦理,將南洋行省、遼東、草原、象林、交趾納入東榜。”

弘治皇帝想了想也是點頭表示了同意。

“陛下,陛下,大捷大捷”

這時,有小黃門氣喘吁吁的走來,人還沒到就喊了起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