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鎮海王  第2171章,又是科舉考試時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大明鎮海王 | 中華田園牛   作者:中華田園牛  書名:大明鎮海王  更新時間:2022-12-04
 
時間一晃,一下子就馬上要入秋了,整個京城又開始再次變得熱鬧非凡起來,因為三年一度的科舉考試很快就要開始了。

這是正德皇帝登基以來第一次進行科舉考試,天子對此事非常的重視,在年初的時候就已經通過邸報,報紙通告了天下,今年錄取的名額將會比以往要多近200個,總錄取名額將會超過700個。

這可以算是理念科舉考試以來,錄取名額最多的一次了。

要知道在以前的時候,科舉考試錄取的名額僅僅只有300個左右,后來隨著東榜以及大明海外關外省份的增多,逐漸的將名額數量擴張到了500個左右。

這一次正德皇帝額外的多批準了200個名額,這顯然也算是一種恩典了。

因為在去年正德元年的時候,按照以往的傳統,這新皇帝登基一般除了大赦天下之外,還會開恩科,以此來顯示自己的仁義道德什么的。

但去年正德皇帝并沒有開恩科,這里面有很多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因為正德2年就到了科舉考試的時候了,沒必要去開恩科。

科舉考試對于整個大明朝來說都是一件大事,三年才有一次,每一次科舉考試的時候整個京城都會變得無比熱鬧。

來自大明海內外各地的才子們匯聚于京城,弄文潑墨,也是在京城各地留下了大量的經典數詞對聯墨寶等等。

同時每一次的科舉考試也是給大明的老少爺們增加了很多的新故事。

什么富家千金小姐愛上了窮書生,窮書生高中之后有情人終成卷屬的故事都已經非常的老套了,然而大家依然還是聽得津津有味,都在幻想著自己是不是可以成為那個主人公,金榜題名,洞房花燭,從此走上康莊大道。

還有什么才子與青樓佳人的故事,那個怡紅院,瀟湘館的頭牌和某個有才華的書生相戀,奈何惡人老鴇始終不肯放人,看嘲笑書生怎么怎么樣。

最后書生高中,鯉魚躍龍門,一飛沖天,最終老鴇不得不選擇放人,為此又給大家留下了一段美好的愛情故事。

還有某個窮書生前來京城趕考,窮的沒錢住客棧,只能睡大街,有好心人幫助了這個書生,不僅僅讓他住自己的家里面,還給提供了飯食。

結果書生不負眾望,果然高中,當上了大官之后,重重的酬謝了當年的恩人。

諸如此類的故事實在是太多,太多了,這一到了科舉考試的時候,整個京城各地都在講這些故事。

劇院里面唱戲唱的是窮書生與富家千金的故事,報紙上面刊登的也是書生奮發讀書的故事,街坊鄰居之間聊的最多的也是書生的故事了。

在這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年代里面,讀書人的故事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流,也是最讓大家喜歡的故事。

這一次的科舉考試多增加了200個名額,也是讓這一次的科舉考試人數突破了史無前例的5萬人,很多已經五六十歲的老爺爺都顫顫巍巍的在自己家人的陪同下前來參加考試。

很多原本都已經熄了科舉考試之心的人也是想著這一次名額多,再過來試試的想法。

再加上現在大明的交通變得更加的便捷,有汽車,火車,輪船等等,讓進京趕考也是變得更加輕松起來。

還有就是大明人的生活水平變得更高,讀新學的人多,讀舊學的人比起以前來同樣更多。

這些因素都導致了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一年比一年多,今年更是史無前例的有5萬人前來京城參加科舉考試。

再加上還有一些吃飽了撐著沒事做的秀才也到京城這邊來湊熱鬧,看熱鬧什么的,預計科舉考試期間京城這邊可能會有超過十萬讀書人。

沒辦法,現在的交通太方便了,大明的火車幾乎是已經覆蓋絕大多數的省了,連西南的云貴川地區都已經通火車了,有火車這進京就非常的輕松了。

再加上還有汽車,輪船,摩托車等等的交通工具,水泥道路更是到處都有,這閑著沒事,去京城這邊看看科舉考試,感受下氣氛也是很不錯的,反正現在大明也已經沒有了這方面的限制,想去就去。

即便是很多普通人,沒事做的也可以來京城這邊湊熱鬧,感受下科舉考試的氛圍。

這不還是炎炎夏日的時候就已經有大量的學子從大明的各地云集到京城這里來,用他們的話來說,提前前來京城,那是為了熟悉京城的氣候和生活習慣,這樣才不會水土不服。

在以往的科舉考試當中,總是會出現一些考生因為水土不服導致發揮失常,最終遺憾終生的事情。

很多考試到了京城之后,因為是秋冬考試,故而天氣比較冷,有些南方來的學子就感染了風寒,這自然是無法發揮好。

還有就是一些考生趕路趕的太急了,以至于都沒有好好的休息和溫習,導致考試時發揮失常的。

總之有各種各樣的因素在里面,這提前來京城的話就可以減少這方面的影響,提前來京城這里熟悉京城的氣候,同時也可以在京城這里安安心心的好好準備,不必急急忙忙的。

相信這一點的考生很多,故而每年都有大量的考生提前幾個月來到京城這邊準備科舉考試。

當然了,對于這些讀書人來說,社交也是很重要的。

這拜訪下朝中的諸公,有關系沒關系的硬拉生扯也是要扯上關系,什么同門,同鄉之類的,總之都是要多去走動,走動,臨走的時候再要點墨寶什么的,這都是規矩了。

這以后如果高中在朝為官的話,這些可都是路子,也都升遷的重要途徑了。

此外,這同年同鄉同門之類的,一起參加這次科舉考試的那也是要多走動,走動的,到時候說不定一起高中的話,這以后可就是在朝為官了,彼此當然是要互相多提攜,幫襯一番的。

反正這個時代的讀書人,讀書很重要,這叫交朋訪友什么的也同樣非常的重要,提前來京城,這自然是要多走動,走動,多認識一些大明的才子,朝中的諸公等等。

這也是為什么讀就學非常要錢的緣故了。

這無論是去拜訪在朝為官的前輩,還是說和三五好友吃吃飯,逛逛青樓,去瀟湘館聽聽曲什么的,那都是非常花錢的。

別的不說了,這去拜訪朝中的諸公,根據級別和職務的不同,這隨隨便便一次都是要幾百兩銀子的,甚至于伴隨著大明的發展,現在的行情都已經漲的非常厲害了,幾百兩銀子都已經有些拿不出手了,都要上千了。

這如果是朝中重要的大臣,位高權重的,那花費就更大了,可能隨隨便便大幾千上萬兩銀子就沒了。

這對于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這根本就玩不起。

還有這讀書人聚會去的地方都是非常花錢的地方,比如去瀟湘館聽一次曲,喝茶喝酒什么的,隨隨便便一次也是幾十上百兩銀子什么的。

反正都是花錢的地方,沒錢是真心讀不起舊學的,也玩不起來的。

諸多的因素在一起,也是讓京城這邊才剛剛開始要入秋的時候,整個京城就已經變得無比熱鬧起來。

到處都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穿著長衫,拿著扇子在哪里搖頭晃腦,之乎者也,談天論地,高談闊論的讀書人。

同時經常的商家們也是開始紛紛你的推出各種各樣的活動出來,什么對對子免費吃飯喝酒,什么詩會,酒會之類的多如牛毛。

不過對于普通家庭出身的胡希文來說,他之所以提前來京城趕考,那都是為了能夠好好的準備考試,爭取一舉高中。

胡希文是四川成都人,祖上還并不是成都人,而是來自四川的大山里面的農村人,成都自從通了火車之后就迅速的發展起來,也是成為了西南地區的發展引擎,吸引了大量的人前往成都工作定居。

胡希文的父母也是在那個時候遷移到了成都,并且在成都這邊靠著打工賺錢為生,因為家族世代都是農民,故而胡希文的父母也是拼盡全力的送胡希文去讀書私塾,希望他能考上當官,光耀門楣。

胡希文也是不負眾望,自幼聰慧,讀舊學頗有天賦,現在僅僅才十八歲,去年第一次參加鄉試就高中舉人,這次秋闈,他的老師以及四川的學政都認為他必定可以高中。

別看他人年紀輕輕,但是才華橫溢,文采飛揚,很有才華,關鍵是他讀書還很刻苦,現在一同來京城的書生都去到處走親訪友了,唯獨他胡希文依然還在自己租的房子里面認認真真的讀書備考。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他囊中羞澀,根本就跟不上那些人的消費。

為了這一次進京趕考,他父母足足將攢了幾年的銀子100多兩銀子交到了他的手中,這點銀子在這寸土寸金的京城,根本就不經花,但如果只是吃住的話肯定是足夠的,所以必須要省著點。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