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大江湖  第854章? 報業興盛

類別: 武俠 | 武俠幻想 | 進擊的大江湖 | 冬天的火狐   作者:冬天的火狐  書名:進擊的大江湖  更新時間:2020-12-17
 
在與錢維寧簽定合同后的當天下午,錢維寧便命要送來了五十萬金的定金,以及有關于李惡海的詳細資料。

怎么說呢,這家伙的童年過得很幸福,出生公侯府,雖非鎮山公之血脈,但也是這一支的嫡脈。

母親是父親的正妻,兩人老來得子,對他極好,沒有受過什么心理創傷,也沒有什么童年陰影,應該是不需要分裂出不同人格,進行自我保護的。

可問題是,他仿佛天生就是個“多重人格”,打個比方就是,好像就是自出生起,一具身體里便被塞入了很多個“靈魂”。

他這樣的異常,在很小的時候就體現了出來,時而歡喜大笑,時而又極度悲傷,時而卻冷漠無情,時而嗜血殘暴。

等等不一而足的表現,讓人百思不得其解,請過無數名醫皆束手無策,有人懷疑他是否被魔徒控制,但經過確認后,卻并非如此。

“鎮山公”李也牧卻覺得,此子不凡,天生異象,未來前途不可限量,于是刻意栽培,就連他殺母弒父的行為,都認為是理所當然,并未有過任何追究。

果不其然,在李也牧刻意的放縱下,漸漸成年的李惡海變得“極惡”的同時,卻也展現出了遠超同齊心思智謀,天資根骨。

比之當年“凈海公”李伯純一脈的李長生更加出色……至少山公爺是這么認為的。

以目前來看,李惡海與李長生二人,你是走了兩個極端,一個極惡,一個極善。

在得到這些資料之后,李道基本上對這位“血侯”有了大概的印像,說白了,就是個“先天性神經病”。

多重人格分裂,腦子不正常,可偏偏他卻有一套縝密的邏輯,就因為這些,別人跟不上他的思路,所以被耍的團團傳。

當然,這也只是錢維寧的一家之言,具體是不是這么回事,李道也不敢太過武斷,目前只是初步判斷。

至于到底是不是這樣,那就只能等收集到更多的資料再做定論了。

其后的一段時間里,中都風平浪靜,報紙行業依舊盛行,當然,有一些報紙,因為太過無趣,銷量慘淡,漸漸的退出了輿論市場。

……比如某些給貴姓歌功頌德的報紙,起初中都民眾覺得這是了解貴姓家的好機會,但看得多了,覺得怪沒意思的,也就沒人再賣了。

但也有一些報紙火了起來,他們效仿“日、晚、晨”三家報紙,在報道中都城所發生的各種事情的同時,也會請一些比較知名的作家,撰寫評話來吸引讀者。

比如那份《鬼報》上所連載的一篇,名為《艷鬼情妖錄》的評話。

雖然被文壇巨匠冒文先老先生批為“文章粗鄙,筆力底微,不堪入目……”意思就是說,故事沒有什么吸引性,文筆太差了,沒有格調,我看不下去。

但是中都的普羅大眾們喜歡啊,沒辦法,誰讓人家寫的露骨呢,所以這報紙也就火了起來。

甚至貴姓家的公子小姐們,時常也會偷偷的買來,壓在枕下,夜半時分,聊作自我安慰。

當然,也有一些不溫不火,卻依舊十分堅挺的報紙,比如以明堂為首,創辦的《中都商報》。

上面會報道一些商業信息,有的有用,有的無用,中都成的商人們,每天大抵都會買一份來瞧瞧。

最近倒是有一份叫做《花報》的報紙漸漸流行了起來,主要是在富人階層流行,《花報》自然是要“品花”的。

但品的卻不是普通的花,而是中都二十七家上品歡場,以及一百八十家中品歡場的花魁們。

一個個的在《花報》上爭奇斗艷,又有諸多才子對每一位花魁進行點評,有錢人自會尋著這份報紙去品花,窮人也能過過干癮。

有一家名字“藍精靈”的歡場開業了,聽說很不錯,大家過去看看。

什么?在玄武道?那不去了……什么?里面的服務別出心裁?同去同去……

但總得來說,有關報紙這種事情,最火,最有權威性的,還是“日、晚、晨”三家,而三家之翹楚,無疑還是《日報》。

沒辦法,誰讓人家上面連載著百曉生的《神雕》呢?

無瑕“龍女”與楊過一起,經歷了李莫愁師徒的事情,離開古墓后又會發生什么呢?大家都很期待。

新一期的《日報》出來了,不多時便被搶購一空。

午時,域子海子,石硯島。

此處,是“詩賦無雙”,文壇巨匠冒文先的居所,冒文先五十八歲,若論品階來說,他也不過五品,真正與人動手,估計他連四品都打不過。

要是放在大中州以外的地方,他最多就是個一流門派“堂主,舵主”一級的小人物。

他的根骨很差,因為生來體弱,家境雖不錯,但根骨這種東西是娘胎里帶出來的,誰也沒法改變。

如果不是家境殷實,他未必能有五品。

可問題是,他的頭腦相當靈活,這個靈活,倒也不是說他的武道天資有多高,這方面也就一般般吧。

然而,他出生大中州,而且還在中都城,于文華方面,比之外四方那等粗鄙之地,不知強了多少。

他五歲便可成詩,被人稱之為“神童”,十三歲因一篇五言而驚起四坐,少年時因文名而意氣風發。

十七歲因做《觀海長流賦》名揚天下,二十七歲以“大正山劍主斬魔主”為題,所作《觀劍四十六篇詩》,被貴姓諸家引為上賓。

三十三歲,辭去將軍府“翰墨上書者”的職務,回到中都,選域則海子某處荒島定居,將島命名為“石硯”。

四十八歲之前,多以詩詞歌賦揚名,受人追捧,是為當代文壇巨匠,四十八歲之后,卻專注于批改前人典籍,并以作注解。

甚少再有詩賦出,只是偶爾辦一場文會。

去歲,李浩然之《俠客行》傳入中都,冒文先嘆曰:“生平做詩三百六,皆不如是,吾之‘詩’名可去也……”

這只是他的一句感慨,說白了就是,這詩,我比不過,但你有本事寫個賦出來呀?賦不行,你寫個詞呀。

正因這個原因,當初粉三姐在與李道的“第一次”約會的時候,問他對冒文先的詩賦如何看法。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