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平線  章節214 一人一半

類別: 科幻 | 星際文明 | 星平線 | 索斯   作者:索斯  書名:星平線  更新時間:2020-10-10
 
“你的要求根本不可能完成!你的腦子有些小問題,思路就產生了大問題!”

看著一個像素人形不斷跳動、揮拳,朝著自己大發雷霆,艾瑞克斯忍不住想笑。“研究者”表現出非常專注和專業的性格,這一點令人贊賞,因此艾瑞克斯并不介意她朝自己發火。

“別著急,做不到就做不到,只要說出來就好了,不用詆毀我的腦子吧?”

“這不僅僅是做不到的問題,而是你沒有注意到自己的思路!”研究者做出氣鼓鼓的表情,說道:“生物和機械是不同的,你不能要求生物達到機械加工的精度。生物的慣常做法是留出冗余、承受不適,并在環境的逼迫下不斷改進自己。你身上的脂肪就是應對饑餓的冗余,你空蕩蕩的大腦就是應對計算需求的冗余!”

“嘿,不要人身攻擊,否則我把你計算資源的占用降低到出廠時的最低默認水平,到時候看誰的腦子是空空蕩蕩的!”

“你贏了,我的腦子永遠是空蕩蕩的——因為我根本就沒有腦子!”研究者做了個環抱雙臂的姿勢,然后道:“不說廢話了,時間緊迫。你對生物星艦的改造要求無法完成,只剩下兩個選擇:要么縮小星艦的體積并減少內部空間的需求,要么整個將它改變形狀:從原來的中心集中體型,變成瘦長的蛇形生物。”

“蛇形生物哪里有足夠的內部空間?”

“你可以——我是說星艦可以吹氣膨脹啊!”研究員說道:“你思路上的問題就是忘了生物的特征是活動的、變化的,而不是機械星艦那樣死板。讓生物星艦用兩階段成長,幼年體先保證能夠支撐一臺引力屏障,給你制造第二臺引力屏障的工坊。然后讓它繼續向地下鉆,吸收足夠的能量和營養進行蛻變,將第二臺引力屏障安裝上。它的肚子能夠像河豚一樣膨脹,給你足夠的工程空間。這怎么樣?”

“分階段生長、中間進行一次蛻變?這倒是個很不錯的思路。好吧,我承認你說得對,我的思路是有些僵化,主要是我總是習慣從復合進化人的星艦建造技術出發來思考問題。”艾瑞克斯琢磨了一下,問道:“按照你的計算,星艦需要多久達到我要的體積,最終又能長到多大?”

“只要壽命足夠,爬行動物再把自己壓死之前可以無限長大。如果一直在太空中避免受到重力的影響,這臺星艦可以不斷膨脹,甚至比一顆行星還要大。但是它再也不能接近任何行星,否則會超過身體骨骼的承重極限。如果沒有外力幫助,這個時候它就會餓死。另外,這只星艦幼年期兩周,第一次蛻變最快再需要三周,那時就能達到你的要求了。”

“跑一遍模擬方案。”艾瑞克斯說道。

到了這個時候,研究員就能完全平靜下來,與艾瑞克斯一起檢查生物星艦的建造流程。營養液、孵化池和育種的部分已經沒有問題,接下來就是對整個生長過程的模擬。

生物星艦不是從一顆蛋開始逐漸孵化出來的。它的原始體積擺在那里,只有集群生物才能夠滿足它多方面的功能要求。如果將生物星艦的體積縮小,它更像是一個多細胞生物,還是那種由多個不同功能側重的單細胞聚合起來,互相適應、共生而產生的一個有機群落。依靠著內部的互相扶持,每個功能生物體都可以側重發展自己的長處,比如更加強壯、更加堅固、更加聰明等等。

被改造成星艦的生物不可能再進行自然繁衍,它們也不再承受繁衍上的壓力,不會有這方面的生理需求。甚至成為星艦之后,該生物已經和它的原生形態有了生殖隔離,完全算是不同的物種了,這種設計除了更加方便操控之外,也免得讓星艦的艦員身臨其境地觀看自己的艦船和另外一艘艦船相親相愛——如果再發生點別的,那就更尷尬(壯觀)了。

“艦長,我能把生物體的部分搞定,但是綜合體液服務單元就靠你了——只有你能夠正確地升級那個組件!”研究員好歹說了句恭維話,并強調了艾瑞克斯的重要性:“沒有綜合體液服務單元,生物星艦活不過一周。”

生物星艦是從生物轉化成的星艦,它的體內除了生物本身的血液之外,還有專門為星艦設備服務的“綜合體液服務單元ZTFD”。這是種模塊化的機器,具有能源儲運、物質搬運、機體修復的功能,可以簡單認為是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結合體。

最小的ZTFD只有機體修復功能,特別進行微縮處理,和大米米粒體積相當。一個標準的ZTFD大約有兩個拳頭大,就像個梯形的機器螃蟹。它最重要的日常功能就是轉運能量,將人造動力的能源儲存到身體里,搬運到重要的機體組件,比如關鍵的運動肌肉,然后以生物體能夠承受的方式釋放出來。

所有生物星艦的體積都遠大于它們的“基底生物”,因此原生物體的能量消耗方式無法支撐超大體型產生的負擔。就算用基因編輯制造了更大的心臟,也只能用來應對日常情況,可不是應急用的。

簡單來說,人類的心臟無法給成年的抹香鯨提供能量,同時反過來,讓人類心臟有抹香鯨的力量,然后進入逃命時的極度興奮狀態,被摧毀的就是人體器官,說不定直接內爆了。

ZTFD就像是進化插件,而艾瑞克斯的確用上了進化插件的一些技術,外加復合進化人腦控體的“禁忌知識”。在逐個學習了各個文明的生物星艦技術,艾瑞克斯發現還是復合進化人在“人機融合”這方面做得最好。進化插件體系和腦控體技術分別對應生物軀體和生物大腦的“人機融合”巔峰,這是個了不起的成就。如果元粒體不是多一個維度,讓它們可以無視空間體積來產生作用,可以用更高的效率做到更復雜的功能,復合進化人就會奪得這項技術的桂冠了。

沒有ZTFD,生物星艦就只是生物,完全發揮不出星艦的能力,這是一種制約手段。在生物星艦內,除了借用生物本身的神經系統之外,艾瑞克斯還會用ZTFD構造一套無線通訊網絡,對生物體的行為進行管控,這是第二種制約。電子化的控制系統與包括大腦和幾十個副腦在內的生物神經系統緊密相連,兩者達成絕對平衡,必須依靠駕駛者作出仲裁才能決定選擇,這是第三種制約。

三種制約,它們在技術上都依賴“人機融合”來實現具體功能,這是生物變成星艦最重要的技術關節。研究員是個很不錯的人工智能,具有學習能力,但是她和艾瑞克斯一樣,思考方式受到技術習慣的影響。艾瑞克斯總是從電子機械方面考慮,而研究員總是想著生物。不過這樣也好,一個專注ZTFD,一個專注孵化生物。

“ZTFD的改造方案已經確定下來,可以滿足你給的要求。我給它們設計了自行模塊化組裝的能力,使用納米集群的控制方法,最大可以形成十二米直徑的ZTFD中心。理論上可以運行起月球大小的生物星艦了。”

“你需要那么大的星艦嗎?只要稍作改進,我可以讓星艦繼續增大,比如地球那么大!”

“這不是一場比賽。”艾瑞克斯微笑著搖搖頭:“不,技術上我可以繼續做下去,但我已經不需要那么大了。這艘生物星艦也是有意識的,如果它想增大,那我再考慮。研究員,咱們不光要注意技術,也必須考慮倫理,尤其是試驗者的意志,必須給予一定程度的尊重。”

“一定程度的……好吧,你說的有道理,我會把它作為標準貫徹下去。既然已經完成了技術準備,是不是可以開始了?”

“最后再檢查一遍,特別是對孵化池的區域再次進行環境掃描,一定要萬無一失。試驗可以失敗,但核心艙的安全必須得到保證。”艾瑞克斯閉上眼睛,腦子里將整個流程過了一遍,然后道:“研究員,如果星艦制造出來,你有什么想要的獎勵嗎?”

“我想命名,就要這個。”

“可以。”艾瑞克斯點點頭:“開始吧,我去準備ZTFD。”

核心艙各個控制臺的指示燈開始閃爍,艾瑞克斯授權了整個建造過程,于是各個系統便開始全力配合。兵馬俑終于不再是獲得算力的“獻祭品”,而是有了工作的機器人。它們邁著整齊的步伐,將一顆陳舊的息壤球從倉庫搬到生物約束罐里。研究員立刻接手,開始將它轉換成孵化池。

核心艙距離生產息壤球的膜對撞機很近,也就是一道暗門就可以聯通的程度。在漫長的等待中,倉庫中存放了四十二個息壤球。制造孵化池需要消耗一個,制造生物星艦的集群胚胎需要一個。如果一切順利,生物星艦完成之時,也就是膜對撞機被吞入腹中的時刻。再加上引力屏障的保護和超空間引力引擎的機動性,艾瑞克斯就可以放下心來。

兵馬俑將息壤球放下后,緊接著下一項工作:挖掘地下洞穴形成孵化池。倒也巧了,在地下工作本就是兵馬俑的“本來職責”,它們算是干回了老本行。為了不影響核心艙的引力屏障,生物星艦的孵化池要在屏障之外的位置建造,還要盡可能利用原本的地形地貌,盡可能讓它顯得更自然些。

天土大陸有著豐富的地下洞穴系統,這給施工提供了便利。一條地下河道加上它所在的溶洞,這就是天賜的好環境。“兵馬俑”將自己還原成納米機器人,開鑿了一條地下縫隙,足夠將息壤球運過去。然后修建地下河壩,在洞蓄水,將它變成一個半封閉結構——這就成了最基本的生物巢穴。

天人對這里發生的事情沒有任何察覺,三天后兵馬俑們將改造好的息壤球偷運過去,扔進已經足夠淹沒它的人造深潭中。息壤球被立刻激活,在水下仿佛心臟一樣搏動起來,不斷吸收然后替代了深潭中的水,將那里變成布滿血絲的奶白色粘稠營養液。

納米集群機器人迅速逃離深潭,但是沒有遠離,而是將自己解散,如同蜘蛛群一樣爬到洞穴四壁上,裝作苔蘚、蘑菇和各種爬蟲,并模擬出這些零星動植物的信號。

這段時間最危險,艾瑞克斯一直緊盯著周圍的探測信號。通過環境掃描,艾瑞克斯發現天人變得非常繁忙,六指培訓中心每天都有許多星艦起降,分批運走里面的居民和設備,并忙著在建筑物的頂端建造幾十個類似尖塔的設備。根據能量信號分析,那東西似乎是個牽引光束發射器。

“這么多引力約束模塊,不斷增大射程,但這樣一來牽引質量不就下降了?”艾瑞克斯撓撓頭,不明白天人為什么要這樣做:“長距離、低質量、大數量,這是要對付隕石群嗎?也不對啊,用引力屏障直接扛就是了。”

他在這個問題上糾結了一段時間,直到看到大圣身后的息壤球。“系統,按照我給出的公式來計算一下這些牽引光束的拉拽效率!”

系統給出的答案證實了艾瑞克斯的猜想:這些尖塔很可能是用來對付息壤球的。激活的息壤球可以破壞引力屏障,這種戰術的發明者就在核心艙里。根據唯一的一次戰果,可以知道憑空激活息壤球后能夠得到多大的破壞半徑。

這些超遠距離牽引光束必須在破壞半徑之外能夠抓住息壤球,想辦法將它們減速,然后扔出去。幾個參數完全可以對起來,那么戰術設計就水落石出:天人正在防范空投息壤球。

“異星協會應該沒那么強的戰斗力,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嫌疑,畢竟他們有不少息壤球。更大的可能是天人內訌,否則也不會對這里重點保護。人和建筑可以搬走,但是膜對撞機搬不走。天人不是沒有嘗試過,后來還是得運回來。嘶,我得盡快執行計劃,萬一他們決定先把膜對撞機搬走避險怎么辦?”

事實上艾瑞克斯想多了,天人修建針對息壤球轟炸戰術的“球棒”防護,已經覺得是反應過度、防御過甚,根本就沒想著搬運膜對撞機。他們的目光對著天,透過引力屏障看著復合進化人,腦子里想的都是越來越焦灼的談判,于是就沒注意到腳下藏著一個茁壯成長的“怪獸”。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