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很兇  第九十三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世子很兇 | 關關公子   作者:關關公子  書名:世子很兇  更新時間:2020-08-01
 
轉眼已經入夜,長安城內陷入死寂,千街百坊宵禁,見不到一個人,所有人都躲在屋里,噤若寒蟬的從門縫里觀察著外面的局勢。

望江臺上發生的事兒,即便是大字不識的百姓,也明白意味著什么。

不說殺了皇帝,哪怕只是行刺皇帝,也是誅九族的大罪。

可殺皇帝的人是肅王的兒子。

肅王許烈至今仍名震三國,被百姓津津樂道,是給大玥打下萬里疆域的第一功臣。

二十萬西涼軍是大玥的門面,大玥最能打的軍隊,北齊至今都是一半兵力防肅王,一半兵力防大玥其他的各路兵馬。

肅王若是造反,肯定沒法當皇帝,因為朝廷兵馬加上其他六路宋氏親王的勤王軍一到,僅憑西涼二十萬人守不住關中道。

但肅王若是造反,能不能打進長安城,長安城的百姓第一個念頭就是——能!

曾經橫掃天下的許家軍,若是連三座關隘、一個長安都打不下來,那就不叫許家軍了。

肅王的兒子殺了皇帝,罪該萬死。

可殺了肅王的兒子,肅王兒子王妃全死,一個孤家寡人能干出什么事兒,是個人都清楚。

忠烈也是有限度的,肅王一反,就是關中道幾百萬軍民和肅王同歸于盡。

肅王敢干這事兒,朝廷卻不敢。

但是即便肅王不反,弒君之罪,不殺肅王的兒子不削藩,朝廷威嚴何在?

好在這個難題,不需要長安城的百姓來考慮,也沒資格考慮。

能處理這個問題的,只有站在太極殿上的滿朝文武。

但這個問題,顯然不好解決。

皇城之內燈火通明,已經到了關閉宮門的時間,滿朝文武卻依舊在金殿之中如同沒頭蒼蠅般的爭論。

從城外回來到現在,百官幾乎連水都沒時間喝一口,心急如焚的想探討出一個對策來應對肅王。

其實這事兒梳理起來也簡單。

肅王世子殺皇帝,于情于理都該把許家滿門抄斬。

可這個命令誰敢下?

怎么讓肅王許悠到京城來赴死?

不能讓許悠來京城赴死,那就只能發兵打過去。

一發兵,肅王不反也反了。

肅王一反六十年的太平便毀于一旦,最后會演變成啥樣誰都說不準。

只殺許不令不怪肅王,肅王還是可能會反。

而不殺許不令,誰敢開口?

皇帝都被宰了,還忍氣吞聲不殺許不令,朝廷還有個什么用?

歸根結底,這是一個打還是不打的問題。

而這個問題,哪怕是三公九卿也不敢擅自下結論,也沒資格下結論。

就這樣眾說紛紜各持己見,爭論到晚上后,太極金殿中終于慢慢達成了一致——先找個能拿事兒的人。

金殿上人頭攢動,平日上朝不上朝的王公全來了,還有宗室的老人。

太尉劉平陽在人聲漸漸壓下去后,終于站了出來,朗聲道:

“諸位,國不可一日無君!再爭論下去,六路親王抵達長安,會是什么場面都清楚,圣上未立皇儲,如今當務之急,應是定下一明君昭告天下,以免整個天下陷入火海狼煙!”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安靜下來,才察覺到現在形勢的不妙。

先不說肅王反不反的問題。

宋暨沒有皇后和嫡長子,因此一直沒有立下皇儲。

若是六王抵達京城前,龍椅上還是空的,那就沒朝臣說話的份兒了,六位宋氏親王都有資格繼承大統,基本上誰先到京城誰就是皇帝,而且名正言順。

在這個前提下,六位親王肯定馬不停蹄的往長安趕,而且可能肅王還沒殺到長安,距離長安最近的魏王和楚王路上就先打起來了。

還有可能六王都不動,等著肅王把長安破了,把先帝這一脈殺干凈,然后六龍奪嫡。

為了爭奪龍椅,出現什么匪夷所思的情況都理所當然。

天下大亂和皇位比起來不值一提,反正打來打去皇位也是宋家的,沒有君主詔令,六王憑什么聽你們這一幫子外姓朝臣的調動?

察覺到這個情況,滿朝文武頓時焦急起來,肅王反不反先不管了,消息傳出之前,先把六路宋氏親王穩住再說。

只要長安城有天子,六路藩王就不敢名正言順的過來搶,不然得位不正坐不住。

反一個肅王,總比六路親王一起反要好。

一時間,太極殿中安靜下來,百官左右四顧,目光漸漸鎖定在站在宮殿角落,臉色帶著哀意,淚流滿面的燕王宋玉。

要選君主肯定得姓宋,因為宋暨沒有立下皇儲,長安城中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也就幾個庶出的皇子和燕王宋玉。

崔皇后英年早逝,沒有留下皇子,幾位小皇子的母妃,都是出身小世家或者官宦之家。

按理宗族禮法,沒有嫡長子就立長子,但宋暨的長子也才六歲,穿上龍袍也拿不住事兒,也沒有母親那邊的外戚依仗,上了位也沒用呀。

而宋玉則不同,宋玉是先帝的嫡次子,和宋暨一母同胞的親兄弟,當年都是有資格繼承皇位的,現在自然也有。

論文韜武略,宋玉一直才氣過人,不爭不躁,常年在國子監教書。

論為人自不用說,‘當代真君子’無人不知。

哪怕是手腕比宋暨差些,也比六歲的小娃娃強。

百官思索了一圈兒,此時在長安城,又能站出來主持大局的皇位繼承人,好像只有宋玉。

不過這話顯然是不能直接說出來的,因為擁立弟弟當皇帝而不是皇子,總的來說還是有點不合適,若是誰說出來最后被否決,小皇子繼位長大后,是個什么下場都清楚。

于是乎滿朝文武,都把目光集中在了大殿角落,等著宋玉自己站出來。

只是宋玉看起來并沒有爭皇位的心思,只是面帶哀色,不停掉眼淚,看來被親兄弟的死傷的不輕,還沒緩過來。

不少朝臣嘆了口氣,又把目光投向了在場官職最高能拿主意的人。

按理說這時候,沒有皇后,皇帝的嫡母蕭太后該出來做主,開口請宋玉繼位,宋玉婉拒幾次,然后無奈登上皇位。

可蕭太后前些天跑到避暑山莊去了,可能還沒收到消息,而且蕭太后是蕭楚楊的妹妹,讓太后拿主意,不就是讓蕭楚楊拿主意。

于是乎,滿朝文武都把目光聚集在了三公之上,等著這三人的答復。

朝堂的最前方,太尉劉平陽默不作聲,沒有第一個開口,因為現在的人選只有宋玉,局勢走到這里,不需要刻意操盤了。

稍微沉默片刻后,御史大夫崔懷祿嘆了口氣,上前準備說話。

而就在此時,百官之首,當朝宰相蕭楚楊就站了出來,沉聲道:

“國不可一日無君,按照禮法,當接皇長子宋玲入宮繼位,諸位,可有異議?”

滿朝文武都是有些莫名其妙——形勢都這么明朗了,你蕭家擁立小皇子,這不得罪宋玉嘛?

宋玉滿是哀色的臉微微一沉,眼神瞬間暴怒,又連忙遮掩了下去。

劉平陽有些急了,連忙想上前插話,御史大夫崔懷祿也開口道:

“我附議。”

朝堂上頓時掀起了些許嘈雜聲,有些弄不明白情況。

明明此時立宋玉最合情合理,為什么要立個屁事兒不懂的小皇子?想要控制年幼君主左右朝堂,也得挑個太平日子,這長安都快沒了,一個六歲小皇帝,怎么號令六位親王?

可三公之中兩個都站出來擁立皇長子,按照禮法也確實該如此,他們也不敢隨意駁斥得罪新君,只能看向掌管大玥軍伍的太尉劉平陽……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