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不滅軍魂  第133章 彈弓原理

類別: 軍事 | 抗戰烽火 | 抗戰之不滅軍魂 | 明月唐   作者:明月唐  書名:抗戰之不滅軍魂  更新時間:2020-07-07
 
因為雙方互相瘋狂的投擲手榴彈手雷的緣故,中日雙方間30多米的空地上早已被濃濃的硝煙給籠罩著。

雙方是你看不見我,我也看不見你,射擊什么的完全是憑感覺,雙方的士兵也越發的膽大,不再是向先前那樣彎著腰勾著背趴在戰壕上往前扔,而是用最舒展的方式將手中可以致對方于死地的爆炸物給丟出去。

“轟,轟”連續不斷的爆炸聲在不斷在雙方的戰壕內或是戰壕外響起。

但這個時候,遲大奎這邊卻終于是發現人少的好處了。

雖然由于時間緊迫,戰壕的寬度和深度都沒能一次成型,即便是現在也還是沒有達到標準戰壕的尺寸,但是縱深長度卻是足夠的。

南北縱深近一里地的戰壕足以站下一個連100多號人,每個人之間也有四五米這樣還算的安全距離,換成現在戰場上連帶著犧牲受傷的五十來個人,更是可達十米,就算是一顆步兵炮炮彈落戰壕里,絕不會出現一窩端上好幾個人的現象。

像未來共和國泛濫的抗日劇里大家伙兒肩并著肩臉貼著臉兩桿槍都恨不得挨著守陣地的場面,如果有一顆手榴彈飛過來,那場面真是太美不敢看。

手雷這玩意兒,小鬼子可比中國人多得多。

所以,隨著日軍的手雷投的越來越準,但中方守軍這邊的傷亡卻是沒增加多少,就是因為大家伙兒之間有足夠的空間。

但一線陣地上的日軍可就不行了,500米長成弧線還帶拐好幾個彎兒的戰壕站百把個人不成問題,但若是站了超過200號人馬,那可就顯得有些擁擠了。尤其是現在,擠進來兩個步兵中隊,雖然都是半殘或者是大半殘的,也足有200多號人,拋開拐彎抹角的空間,每個士兵之間的距離絕對不會超過2米。

連續幾輪超過一百顆的手榴彈就這樣砸過來,對于想逃卻往哪兒蹦跶都能碰到自家人的日軍來說,就算不是滅頂之災,那也是哭爹喊娘。

藤田一郎算是醒悟的最早的,一轉身,就躲進了一個防炮洞,洞口堆著的沙袋有效的阻擋了手雷彈片的四處飛濺。

心理素質稍差點兒的日軍在手雷的爆炸聲中只能被數不清的手榴彈生鐵彈體炸成碎片的彈片炸成血葫蘆大聲哭嚎。

藤田一郎親眼看見一個士兵用手托著掛在臉頰上的眼珠朝血糊糊的眼窩里安,顯然,就算暫時安上了,已經失去眼瞼的眼眶也根本無法將眼珠子固定,用不了一秒鐘,它又會再度掉下來的。

安不上眼珠的士兵下一刻變成了再也不用如此徒勞了,一片飛濺的手雷彈片直接削斷了他脆弱的頸動脈,猛然噴出的鮮血甚至噴到了縮進防炮洞中藤田大尉的臉上。

不用伸舌頭舔,藤田一郎也知道人血是咸的,而且有腥氣。屬下的血幾乎染紅了藤田一郎的眼珠子。

“殺雞給給。。。。。”激起武士精神的藤田大尉在屬下鮮血的刺激下躥出防炮洞,拔出指揮刀,沖著他需要仰著脖子才能看到的中方陣地發出了沖擊的命令。

做為一名還算優秀的日本陸軍基層指揮官,藤田一郎骨子里的兇悍與決斷在此刻盡顯無疑。

在一個無法朝對面開槍,只能蜷縮著期待敵人的手榴彈不落在自己身邊的戰壕里無疑是個愚蠢至極的行為,但撤退,更不可能,將背后交給已經做好準備的中國軍隊的槍口下那簡直不是愚蠢,而是找死。

唯一能反敗為勝的機會,就是進攻,決死沖鋒,三十米的距離并不長,只要沖進陣地,沒有人能擋住帝國士兵鋒利的刺刀。

藤田一郎有這個自信。

他的中隊,曾經在熱河和中國人一個步兵營拼刺刀而大獲全勝,懦弱的中國人只堅持了幾分鐘就在血淋淋的刺刀下崩潰了。四百多號人能最終逃走的,不過幾十人。

藤田一郎相信,這次也不會例外。

日軍步兵配合意識很強,位于后方的火力點一看己方部隊被一堆手榴彈炸得慘嚎連連,迅速開火壓制。

雖然不是很準,但不斷擊打到沙袋上噗噗作響的子彈讓中方的士兵們再也不能像先前一樣肆無忌憚地探出頭瞄準目標朝戰壕里丟手榴彈了。

被日軍搬到山腳下不過400米外的六七挺重機槍一起開火的恐怖火力可不是吃素的,兩個丟手榴彈丟的正高興的手槍連士兵猝不及防之下被重機槍子彈掃中,胸口瞬間鮮血四濺,足足七八顆7.7毫米機槍子彈將他們的胸腔打得稀爛,連叫都沒叫一聲就吐著血摔倒在戰壕里。

如泉水一般噴涌而出的鮮血瞬間將止血包浸透,在士兵們絕望的眼神中,兩名士兵的眼睛瞪得老大,卻只能在呼吸的停頓中變成了灰色。

還有一名士兵剛剛揚起手臂,就被92式重機槍掃過來的子彈將胳膊打斷,正在冒著青煙的手榴彈迫使他身邊的士兵本能在最短時間內臥倒,“轟”的一聲巨響,爆炸的手雷將被打斷胳膊大聲慘嚎的中國士兵幾乎炸成了兩段。

就算兩挺輕機槍不吝惜子彈的拼命開火,也無法對山坡下的重機槍進行有效的壓制,日本人也學聰明了,每挺重機槍都有幾個輔助兵不惜體力的扛著沙包,隨時建好機槍陣地。

有了己方火力支援的小鬼子重新鼓起勇氣,紛紛爬上戰壕土墻,他們的刺刀,在春日的陽光下閃著冰冷的寒光。

然后,他們和他們決策果敢的中隊長藤田一郎大尉一樣看到了一生中都難得一見的景象。

好幾個鐵疙瘩從中國人陣地后方高高拋起,向他們砸來。

恁啥呢?河南人在這兒的話,一定會這么問。

搞莫斯?武漢人會這么說。

揍嘛來?山東人應該是這樣在腦袋里畫問號。

中國人能搞出上百種方言來對這種景象提出疑問,但日本人嘛!只會說:“納尼?”

所以,在喊出“納尼?”這種沒營養的自問之后,逐漸看清飛過來的大家伙的藤田一郎肝膽欲裂的來了句自答,“臥倒!”

那些大鐵蛋是炮彈,或許是第一次試投,投的并不怎么準,在飛過20多米后就落地上爆炸了。

熟悉的四一式山炮味道,卻差點兒把離開戰壕三四米正邁開大步向前進的藤田大尉給嚇尿了。

該死中國人,他們是怎么將四一式山炮的炮彈像丟手雷一樣扔出幾十米遠的?

沒人回答他這個疑問,因為遲大奎沒時間給這個上了他的當的鬼子來戰場科普。

投石機這種攻城利器,最早就是發明在華夏古國,論起殺人論起打仗,華夏先祖能把喜歡插著小旗子在身后的倭寇先祖們摔出遠到火星的距離。

同樣原理,彈弓這種很多孩子兒時的玩具,也是按照這個原理制成的。

只是,劉浪在分兵之前只是簡單提了一下的這種“炮彈使用方法”,連身為“第一個吃螃蟹”的遲大奎都沒有想到,竟然如此有效。

用上兩根彈力繩,綁在陣地下方的樹干上,用羊皮當兜,發射出去就行了,無需拋出太遠,只要有個三十米就成。幸好,日軍炮兵大隊的輜重部隊各類物資備的很全,搞得劉浪都以為搶了個百貨商店一樣。

炮彈都有尾翼,其作用一是為了保持方向穩定,二就是保證炮彈以拋物線下墜的過程中,彈頭朝下。

這種觸發式引信的炮彈,只要頂端的觸發引信撞擊到硬物,就能夠爆炸。

至于說準頭,一枚四一式山炮炮彈爆炸的威力足以將半徑十米以內的障礙物摧毀,彈片的殺傷半徑更是能夠達到幾十米。

這樣的玩意兒,還需要準頭?

而至于先前拼著傷亡和日軍互擲手榴彈,只不過是想把日軍逼出戰壕前來決戰的方法,手榴彈都不能保證精準的丟到戰壕里,更枉論提丟炮彈了。

然后,“勇敢”的日軍在他們曾經勇敢,但現在快嚇尿的大尉中隊長的率領下,就這樣蹦出來了。

蹦出來容易,但想再蹦回去,可就難了。

天才一秒:m.zanghai花txt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