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還有時間,收拾一下家里,準備過年。
大掃除、貼對聯、上祖墳,這些前幾天一直在忙,沒來得及干的事,一下午做完,時間還是挺緊張的。
二哥未來老丈人昨天出院了,劉永珍備了點東西,讓他送去了。
馬上要成親家,該有的禮數不能少。
可林啟銘去了之后,就一直沒回來,估計是被抓了壯丁。
徐家三個孩子,弟弟妹妹還小,出不上什么力,輕便些的還好,她們娘倆就干了,重活累活就只能靠二哥,估計除了上祖墳,剩下的都得他包圓。
林啟銘不在,家里的活就落到了林啟風和老四頭上。
兄弟倆埋頭苦干到傍晚,才終于干完,伸個懶腰,放松一下,就見林啟銘一身灰塵的回來了。
身上很臟,但是精神挺好,樂滋滋的,不知道有啥好事,手里還拎著幾根藕,對老娘道:“娘,徐叔給的,說讓咱嘗嘗鮮。”
“你這孩子,讓你拿你就拿啊?”劉永珍嗔怪道。
“嘿嘿嘿……”林啟銘摸著腦袋傻笑。
老娘剛開始張羅年夜飯,大哥大嫂竟然來了,抱著小俊富,剛進門大嫂就去主動幫著劉永珍忙活,而且熱情的不得了,左一個媽又一個媽,叫的老娘心花怒放。
這可是破天荒頭一次……雖然這才是她過門之后第二個年。
大嫂心里打的什么算盤,林啟風心知肚明,可侄子畢竟是親侄子,大哥也是親大哥,只要老娘高興,其他都無所謂了。
年夜飯相當豐盛,四涼八熱、雞鴨魚肉都有,擺了滿滿一大桌子。
這頓年夜飯,算是林家有史以來最豐盛的一次了,跟往年帶點葷腥騙騙肚子,就算糊弄過去相比,簡直一個天一個地。
一家人圍在飯桌,劉永珍招呼孩子們吃飯,可沒人動手,全都看向她,意思很明顯,就是要她第一個下筷子。
劉永珍拗不過,笑罵一聲,夾了根菜,吃著吃著,眼角就掛了淚花。
父親走得早,老娘一個人又當爹又當媽,下地干活,洗衣做飯全都得她來,一個人拉扯四個孩子長大,真的很苦。
雖然說一家人不說辛苦不說累,可能有一群孝順、體己的兒子,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在燭光的映襯下,一家人幸福甜蜜又溫馨。
一頓年夜飯,九點開始,說說笑笑中,不知不覺就到了十一點。
屋外鞭炮噼里啪啦響的熱鬧,林啟風也拿了掛鞭炮,準備湊個熱鬧。
父親走后,這還是林家第一次在過年的時候放鞭炮,以前肚子剛能填飽,也沒錢浪費在這上面,用老娘的話講,左右不過聽個響,自己放跟別人放也沒啥區別。
以往認為奢侈的事,短短十幾天,林家就已經干了四次。
這時候還沒春晚,以往吃完年夜飯,全家的保留節目就是坐在窗戶前,看別人放鞭炮,尤其是礦上,財大氣粗,每年還要放煙花,別人放的熱鬧,林家也跟著聽的開心。
今年賺了錢,老娘也破天荒的買了幾掛鞭炮,一掛現在放,一掛明早放,剩下的給老四拆了自己點著玩。
只是得叮囑一下,讓他小心,這東西還是有危險的。
林啟風還因此鬧過一個笑話。
記得村里有個老人,經常穿著一身舊軍裝坐在門口曬太陽,只要大拇指跟食指的右手,拄著拐杖特別醒目,林啟風一只以為他是退伍老兵,是戰斗英雄,心里默默尊敬、崇拜了好久。
直到心里好奇,想跟老娘打聽一下他的英雄事跡,哪知老娘聽了后,愣了下,然后就笑的差點直不起腰,林啟風這才意識到,事實好像跟他想的不一樣。
這人就是個普通人,唯一的特點就是愛逞強,別人敢干的事,他要干,別人不敢干的事,他也要干。
別人放二踢腳,都是放在地上,他不是,吹自己是拿在手里放……據說,他手被炸掉那天,嚎叫的聲音,比被宰的豬都亮,全村都聽得見,可滲人了。
也不算沒有收獲,至少滿街亂放炮的熊孩子,一下子少了很多,沒辦法,血淋淋的例子擺在眼前,效果還是相當好的。
他也算是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吧。
過了十二點,就是一九八一,農歷辛酉年。
大年初一,早上五點。
林啟風一家人就已經穿戴整齊,準備吃餃子。
按照老家的傳統,大年初一第一頓是要吃餃子的,寓意無外乎平平安安、闔家團圓之類。
吃過早飯,還沒六點,天都沒亮,鞭炮聲中,林啟風兄弟幾個準備去拜年了。
對此,林啟風是抗拒的。
按照老家傳統,晚輩向長輩拜年,是要磕頭的,村里總共才一百多戶,世代生活下來,七拐八拐,大半都能扯得上親。
進門就磕頭,從村頭磕到村尾。
即便冬天穿的再厚,可脆弱的膝蓋磕在生冷的地面,一套流程下來,膝蓋都能磕腫。
偏偏林家輩分低,林啟風是小輩,扯得上親的,都得去拜年。
偏偏他還是個重生回來,擁有五十多歲靈魂的糟老頭子。
他真的磕不下去。
但是,胳膊擰不過大腿,老娘發了狠,再不情愿也得去。
好在身體還很嫩,即便按照老家規矩,過年添一歲,他也才是個只有二十歲的優秀杰出青年。
只要他不說,沒人知道。
先去給大哥拜了年,兄弟四個匯合,直奔大伯家。
爺爺奶奶很早就走了,大伯就是當家人。
父親兄妹六個,他排老四,上面三個哥哥,下面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家里孩子最少的都是三個,光是小子就十六個,算是家族興旺了。
好在人心淳樸,沒有歪心思,不然妥妥的黑惡家族。
先給至親拜完年,十幾個小伙子匯合一處,開始在村里拜年。
領頭的是大伯家的大兒子林啟濤,也是所有兄弟里年紀最大的,今年二十七歲,早就結了婚,孩子今年已經六歲了。
最小的兄弟,今年也是六歲,同樣是大伯的兒子,算是首尾兼顧了。
也不知道婆婆和媳婦一起坐月子,是種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