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一九八一  第225章:意外之喜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風起一九八一 | 令臣   作者:令臣  書名:風起一九八一  更新時間:2024-06-10
 
兩人握過手,張廣成再次開口道:“盡管之前已經知道你很年輕,但直到現在見了面,才發現居然這么年輕,了不得啊。”

“您過獎了。”林啟風謙虛道。

張廣成搖搖頭又道:“市里出了你這樣的年輕人,是榮譽也是福分,該自信的時候就要自信。”

“這是陸誠,香江匯昌銀行總經理,也是本次投資的負責人。”沈宏繼續介紹道。

“陸先生你好,歡迎你到我市來進行投資。”張廣成再次伸出手道。

“張書記您好。”陸誠跟著打聲招呼。

見沈宏沒有再介紹的打算,張廣成心里明白,這群人里的話事人,就是林啟風和陸誠兩人了。

“里面請。”張廣成邀請道。

引著眾人到座位上坐定,秘書挨個上了茶,張廣成開口道:“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全體工作人員,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說完開始鼓掌,眾人緊忙跟上。

會議室里,掌聲雷動,氣氛熱烈。

例行程序走完,張廣成直接開門見山道:“雙方都到齊了,事情大家也都清楚,我就不多做贅述了。”

說著頓一下,然后又道:“關于紡織廠的資料,想必陸先生和小林也都看過了,對于具體選擇哪家紡織廠,不知道兩位商量出結果了嗎?”

“已經有結果了。”林啟風笑著回道。

“哪一家?”張廣成追問道。

市里的人也都很好奇,緊緊盯著林啟風,期待從他口中聽到答案。

尤其老王老李老趙三人最為認真,表情十分嚴肅。

沒辦法,剛才臉被打的太響,都指著現在找回一點顏面呢。

“哪一家都不是。”林啟風搖搖頭道:“經過我們慎重考慮,最終決定,要在市里重建一座全新的紡織廠。”

很意外的結果,市里的人相互對視一眼,面面相覷。

市里各個部門的負責人,湊在一塊商討了那么長時間,甚至為此還發生了一些沖突。

經過激烈討論,才算定下了調子。

劈好柴、備好料、架好鍋,就等著對方給出結果,然后看碟下菜呢。

結果……

這是連鍋都要換了的節奏嗎?

他們剛才的討論,都成扯淡了嗎?

“為什么?”張廣成沉聲問道。

“市里的情況,不用我介紹大家也都清楚,農村里剛吃飽飯沒幾天,手里沒多少錢,購買力有限;

城里的情況比農村稍好一點,但也好的有限,如果只依靠市里的市場,不論選擇哪家紡織廠,盈利空間……都很有限。”林啟風解釋道。

“所以,你們就想重建一座紡織廠?”張廣成疑惑道:“難道這樣就能盈利嗎?”

“沒錯。”林啟風肯定道:“賺錢的生意,才能發展的更好,既然市里的盈利空間有限,那就只能把目標放長遠一點,咱們雖然沒錢,但外國人有啊,把產品賣給他們,不就能賺到錢了?

想掙外國人的錢,就得讓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有足夠的競爭力,所以,新廠一定要建,不但要建,還得用高標準、嚴要求來建,一切向國際市場看齊。”

步子邁的有點大,市里眾人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他們先前只是想拉點投資,現在,一不小心就扯到賺外匯上了?

簡直是意外之喜啊。

張廣成眼睛都亮了,臉上帶著驚喜,問道:“咱們的產品,真能賣到國際上嗎?”

“為什么不能?”林啟風反問一句:“我們比他們差在哪嗎?只要機器設備到位,原料供應沒問題,工人技術水平足夠,完全沒問題。”

“好,說的好。”張廣成興奮了,直接拍板定下來:“我們就建新廠,用最高的標準,最嚴的要求,選最優秀的工人,生產最好的產品,然后賣到國外,去賺外國人的錢。”

雙方老大關于建新廠的問題達成一致,方向定好,接下來就到了新廠的一些具體細節。

涉及到雙方的根本利益,兩邊都很認真,就此方面展開激烈的交鋒。

談判從上午九點半開始,一直持續到中午,兩個多小時的討論,關于合作的基本框架已經協商完畢。

雙方一致同意,由市里提供建廠所需土地,并且從市里三家紡織廠中抽調精兵強將,解決新廠的先期人員問題。

稅費方面也有優惠,新廠投產之后的兩年內免稅,之后的三年,稅費按一半征收,從第五年開始正常繳稅。

總結起來就是,市里出人出地出政策,最終在新廠中占股三成。

由林啟風所代表的的香江匯豐銀行方提供建廠、購買機器設備、生產線的所有費用,并且負責新廠日后的管理、經營、銷售等事宜,最終占股七成。

雙方斗智斗勇,談判過程激烈,最終富有成果。

一切進行的都很順利,眼看就要簽署最終合同,就在眾人都以為馬上就能喝上慶功酒時,因為陸誠提的一個條件,導致談判卡了下來。

陸誠提出,應由市里提供新廠所需的水、電、公路等相關的配套基礎設施。

市里的意見同樣明確,水電等問題都能解決,修建公路的人手問題也能提供,但是出錢……免談。

市里還窮的叮當響,各項工作都要開展不下去了,哪有錢修路。

雙方無法達成一致,談判陷入僵持。

“我有個想法,不知道合不合適。”林啟風沉默一下道。

“說說看。”張廣成示意道。

“修建公路的費用、工人的工資,都可以由我們來提供,但是我有一個條件。”林啟風認真道。

“什么條件?”張廣成皺眉問道。

“公路建成之后,我們有權在公路上修建一座收費站,向過往車輛收取一定的過路費,用于收回成本,并且承擔之后的公路養護所需費用。”林啟風提議道。

國內第一條高速公路要到1988年才能建成,收費站在此時還是一個新鮮事物。

張廣成對此不太了解,認真考慮一下,覺得似乎也無不可。

人家出錢修的路,收點錢賺回成本,很正常的事。

而且,收錢又收不到市里。

一分錢不出,還能平白多一條全新的公路,很劃算。

“可以。”張廣成拍了板。

請:m.lvsewx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