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新秩序  第三十八章 缺編問題的根源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水滸新秩序 | 江湖野人   作者:江湖野人  書名:水滸新秩序  更新時間:2021-03-16
 
和詵是個務實的人,建議雖然被徐澤否定了,但徐宣撫說得有理,其人就能聽進去,當即長揖一禮。

“下官見識短,也知道相公說得對,只是不知道原因在哪里,還請相公直言。”

時間不早,還要趕往下一處據點,徐澤邀和詵上馬,邊走邊講。

“和知州,不談什么漢人、契丹人和根本就不存在的大義,就說遼人什么情況下才能向我們投降?”

徐澤這個問題難住了和詵,因為事實勝于雄辯。

趙宋立國以來,宋遼兩國數次大戰,雙方互有勝負,被生擒而投降遼國的宋將不少,但反過來投降趙宋的遼將卻極少。

后世楊家將的故事之所以會能廣為流傳,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這樣的事在這個時代非常稀缺,才會成為傳奇。

要講遼將不愿降宋的具體原因,太多了。

諸如趙宋武人地位低下、宋人打不過遼人讓人看不起等等,一講一大堆。

“相公的意思是,不管如何,都必須堂堂正正的打敗遼人,才能讓他們歸心?”

和詵沉思了好一會,才得到這個答案,但說得還是沒有底氣,畢竟宋遼之爭中,被生擒卻堅決不降的遼將多了去。

徐澤沒有正面回到他,而是又問出了另一個問題。

“遼人接連敗于金人之手,近些年內憂外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原因?

接連不斷的天災,還是君昏臣奸朝政混亂,抑或金人的強勢崛起?

和詵雖然讀書不多,但也是做了七年知州的人,對遼國的情況知道一些,考慮問題也不會太簡單。

這個問題不管從哪個方面看,似乎都能說的過,但這些答案與徐澤的剛才的話似乎又搭不上邊。

“下官以為,主要原因還是遼國朝政混亂,致使金人坐大。”

徐澤不置可否,看著滿頭白發的老將,問道:

“本官早年曾出行遼國聯絡女直人之事,和知州應該知道吧?”

隨著徐澤不斷攪動趙宋風云,其人當年的事跡早就成為了廣為人知的傳奇,和詵當然也知道。

“下官略略知道一些。”

“遼國道宗晚年時朝政確實混亂,但耶律延禧即位后,比起他祖父晚年的表現還是強了不少,以其人對國政的用心來說,比起咱們的趙官家更是強上不少。”

“這!這——”

和詵難以接受徐澤這個論調,卻又實在無法反駁。

他對遼國的朝政知之不深,但本國教主道君皇帝的荒唐和朝政的混亂,卻是無法自欺欺人的。

若不是眼前這位大反賊這些年來一直南征北戰,為大宋平定了眾多的叛亂,甚至起兵后還及時收手,為朝廷保留顏面和元氣,大宋會亂成什么樣子?

徐澤見和詵心有所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既不是天災,也不是,而是遼國的軍隊不能打了,就這么簡單。”

“啊?”

和詵被徐澤的話給鎮住了。

徐澤這個答案當然取了巧,但遼國這種野蠻國家(和詵對北面鄰居的了解真不多),還真是這樣。

只要有強軍在手,有矛盾便解決矛盾,實在解決不了矛盾,也能靠強悍的軍隊解決有矛盾的人,只要遼國的軍隊還能打,什么問題都不是問題。

見和詵似乎聽懂了自己的話,徐澤仿佛繞口令般接著講。

“其實,軍隊不能打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朝政混亂和吃不飽飯,也可以說是天災和。”

“下官似乎懂了一些,可這不正是我們北伐的大好時機嗎?”

和詵之前想的遼國人心亂了,不想打。

但不想打不代表不能打,所以,其人主張要抓住大義,吊民伐罪,盡量瓦解遼人的斗志,以避免打仗。

現在徐澤卻說遼國的軍隊不能打了,這不更好!

徐澤看著和詵笑而不語,后者一頭霧水。

“哎!相公別逗下官了,還請直說吧。”

“你覺得遼國存在的問題,在趙宋又如何?”

和詵當然知道大宋的軍隊不管什么時候都打不贏遼人。

可徐澤若是要北伐,必然以他自己的軍隊為主,這可是一支能打的軍隊。

“以相公的練兵手段,再整頓河北兵馬,下官不認為還拿不下燕云。”

徐澤暗自搖頭,這趙宋,皇帝打仗發陣圖,文官打仗瞎指揮,就連最專業的武將打仗也這么兒戲么?

“和知州,你且告訴我,滅國之戰,打的是什么?”

和詵試探的回答道:“人心?”

他其實不想這么回答,打仗么,想那么復雜做甚?

咱們武夫就是負責攻城拔寨,打下地盤交給文官治理就完了,只問打不打得贏,其他的事,都不是武夫該考慮的問題。

答案當然不是什么看不見摸不著的人心,徐澤也不想再繼續繞圈子了。

“不對,是國力!”

和詵更懵了,國力是甚東西?

論國力,任何時期的大宋都要遠遠超過同階段的遼國。

可是,結果呢?

國力遠勝的大宋不僅打不過遼國,甚至連更弱的夏國也打不過。

徐澤看出了和詵一臉的不認同,問了一個和詵反復考慮過的問題。

“河北駐軍的缺編問題,為何會越整治窟窿越大?”

“還不是沒錢糧鬧——”

話未說完,和詵突然有些明悟了。

其人將徐澤所有的問題串起來,隱隱明白了問題的關鍵。

任何事物的出現必有因果,河北兵制不振,越整頓越缺編的反常當然也有原因。

這個原因卻不是表面、層層盤剝喝兵血,真要是如此,那統兵越多的武將豈不是能吃更多的空餉而變得更富有?

可事實上,趙宋高階武將的確不差錢,但也沒見著誰富得流油,反倒是很多武將還要通過放任甚至親自參與走私貿易補貼軍用。

宋初名將曹翰“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的詩句雖有調侃意味,但也從側面反映了趙宋武將就算做到頂,也不怎么富,還要考慮“賣寶刀”。

和詵知雄州多年,手下有兵,又一直想著北伐,卻受制于缺編和訓練嚴重不足,自然清楚這其中的困難。

河北軍隊缺編問題的根源其實很簡單,就是吃飯問題。

沒飯吃,誰也養不了軍隊。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