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大軍閥  614章 此必亡之勢也,康延孝獻平梁策

類別: 歷史 | 五代十國 | 唐末大軍閥 | 云霄野   作者:云霄野  書名:唐末大軍閥  更新時間:2021-04-13
 
“梁軍都督段凝,糾聚八萬兵馬自長安北上,行至耀州以南三原地界,又分兵至富平,連結諸地據險設下連營軍寨,意圖阻扼我軍南下之勢......”

李天衢聽過軍校稟說軍情,得知梁國為保住長安茍延殘喘,在北面連結三原、富平設下防線。而三原縣其地西有孟侯原,南曰豐原,北曰白鹿原,故而得名,位于關中平原中部,在后世便屬于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區域,基本上也可以說是長安北面的門戶之地。

至于富平位于關中平原與陜北高原之間,正史兩宋交迭時節,金國意欲吞并川陜諸地,便先后派出完顏婁室、完顏粘罕等主將與張浚、曲端、吳玠等宋朝重臣將領在此地接連大戰廝殺,也足見其具有一定的戰略意義。

只不過...在梁國朝堂結黨營私,把握軍權的段凝只得親自統軍前來抵抗...顧忌他也是不得不硬著頭皮上陣,無論史載線面對后唐軍旅,還是如今面臨魏朝的大軍壓境,段凝的確都會盡可能的集結兵力仍試圖抵御一番。

而段凝的心態也很容易理解,梁國哪怕是岌岌可危,可是他仍舊是梁末帝朱友貞身邊的紅人。在朝堂中做個呼風喚雨的權臣,也總要比做個只得投降而寄人籬下的降臣權勢更大。即便梁國終有一日要覆亡,但也要挺過這次敵國大軍的侵攻啊...這次戰事便被滅了國祚,那還怎么與魏、晉等國討價還價,而商議如何有條件的投降?

不過李天衢本來以為,梁國長安那邊應該也會派出使臣前來,通過請求割地賠款、上表稱臣等方式請和罷戰,起碼也要爭取些時間。

不過轉念一想,李天衢尋思梁國君臣也很清楚:如今他魏國大軍已經殺過潼關,也已完全沒有必要與其談判;至于晉王李存勖...他河東李家與梁國朱家之間可是世仇大恨,如今趁著你國力衰微,也根本沒有班師霸占,讓仇家國祚繼續延續下去的可能。

所以梁國只能撐,就是死撐著。抱著僥幸心思,希望耗到魏、晉兩國人困馬乏,只得暫且收兵。可問題是就憑段凝統領八萬梁軍,又能死撐到什么時候?

李天衢御駕由幾撥京畿禁衛軍旅護衛,自邠州治所新平啟程,來到州府南隅與耀州、長安相距不遠,也屬于三秦腹地的淳化地界。魏朝幾路軍隊在此設下營盤,于帥帳當中,李天衢遂與劉鄩、康懷英、夏魯奇、康延孝等將領共議軍機。

而魏朝殿前司都點檢使王彥章,也已統領三萬兵馬于耀州華原以南五十里出扎寨。與主持三原、富平防線的段凝形成對持之勢,也隨時都有可能打響戰事。

如今要殺至長安城下,已是指日可待。只不過段凝等梁軍困獸猶斗,倘若采取固守之勢,也不免要付出一定的傷亡代價。

何況長安以西,還尚有鳳翔府、隴州、涇州等州府處在梁國掌控之下。所以如果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長安那邊,西面梁軍余部,也未嘗不會集結兵馬襲擾后路......

針對于梁國政權,這場滅國之戰,又當怎么打才最為合適?

帥帳當中,諸位將領各抒己見,議論一番之后。做為軍中智將典型代表人物的劉鄩撫著長髯,忽的開口說道:

“雖然長安以西,尚有鳳翔府與隴、涇等軍州未曾攻取。調遣大軍震懾鎮守三原、富平的段凝所部梁軍,我軍再逐步攻取周圍梁國尚且掌控的領地,進而對長安形成合圍之勢,如此雖然更為穩妥......

只不過北面尚有李存勖虎視眈眈,如此耽擱的時日一久,遲則生變。如此還須盡快殺潰段凝這八萬梁軍,只是他若是一味死守,也并非是朝夕可破,倘若能用計誘使其出兵陷入埋伏,而一舉擒殺住這廝......”

劉鄩沉聲說著,他沉思細想,眼中也似有精光流轉。畢竟他這個號稱一步百計的智將每次用兵,都好使計用策,如今關乎一舉滅亡世敵梁國,還要與晉國李存勖競爭,而爭分奪秒的盡可能搶占梁國下轄疆土...劉鄩也知自己盡可能要思慮的周全,也不可有半點疏忽。

“陛下!臣卻有一計!”

忽然間,坐在側首的康延孝竄起身子,他面上也滿是意欲斬獲奇功的振奮之色。按不好聽的說,李天衢自知康延孝功利心很重,然而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身為行伍軍將,自然也是抱著建功立業的打算,要謀取更大的前程。

而且比起王彥章、符存審等在魏朝軍中地位,差不多也可以說幾乎觸及天花板的元勛宿將,康延孝深知自己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平梁滅國的首功,他當然也是要極力爭取的。

當躍躍欲試的康延孝望向李天衢,干脆的俯首躬腰,繼而便道:

“臣以為,若要速滅梁國,當出奇兵。如此非但能一舉斷其國祚,屆時段凝那八萬兵馬,想必也只得降從于我朝。而晉王再是不甘...他諸部晉軍卻也只能望南興嘆,卻也只得坐視梁國大片疆土落入我朝手中!”

出奇兵?

當李天衢與帳內一眾將領的目光都落到自己身子上時,康延孝挺直了腰板,更是朗聲說道:

“末帝昏庸懦弱,段凝奸邪,以入金多為大將,梁故將皆出其下。如此小人進任,而忠臣勇士皆見疏斥,此其必亡之勢也。而梁兵如今大勢已去,不得不抗拒我朝雄軍,分更無余。

故而臣遠請命率鐵騎五千自此處淳化地界啟程,入乾州、過臨涇,如此迂回正可繞過段凝坐鎮的三原、富平一隅,進而直取長安。如此出其不意,搗其空虛,不旬日,則平梁大計成矣!”

康延孝所提議出奇兵迂回,直取長安的計劃也并不算是奇思妙想,獨出心裁的計策。的確有可行性,但是按說他能想得到,梁國那邊應該也能料得到。

既然西面鳳翔府、隴州、涇州、隴州...包括乾州等地尚還處于梁國掌控當中。五千兵馬奔襲入境,也會引起當地州府的警覺,然而康延孝要賭的,就是各路梁軍來不及做出反應,而直接對國都長安構成威脅。如此震懾得梁國朝堂震恐絕望,而只要順利襲取長安,包括段凝的八萬梁軍在內,各處州府也就只有舉白旗投降的份了。

但是如果長安那邊,若仍要利用城險抵死頑抗的話...五千兵馬深入敵境,便是一路孤軍,軍力也不足以強攻下城高壕深的名城要地。

當西面梁國州府集結兵馬,合圍而來之時,也有被吃掉的風險。只不過打仗本來就需要冒險,富貴功名險中求,康延孝既然想盡快斬獲奇功,那么他力諫請命統領幾千軍騎,迂回襲取長安...這也就在情理當中了。

如此冒著一定的風險,能斬獲天大的利益,不過康延孝現在還不能說死自己的計劃便必然能夠成功...可是李天衢卻忽然想到,若是走正史線,不正是因為李存勖采用康延孝的計策,在段凝統領的數萬梁兵還沒有被殲滅的情況下,便由新近攻占的鄆州派遣騎兵,直撲汴梁么?

而那場戰事的結果卻又如何?由數千銳騎奇襲汴州,而只用八天時間,后梁便已亡國。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