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大軍閥  1067 徐溫父子,我知道你們想干什么

類別: 歷史 | 五代十國 | 唐末大軍閥 | 云霄野   作者:云霄野  書名:唐末大軍閥  更新時間:2022-01-22
 
直到酒宴結束,馬希范告退之時,倒也沒有明確的表示他請求魏朝出手,而扶植他爭奪楚國國主之位的意愿...但是李天衢自知對方就算明面上仍不便表露自己的心思,可日后也勢必會與他二哥馬希聲反目決裂。

畢竟現在楚王馬殷雖然大限將至,可還尚在人世。馬希范也總不可能立刻央請魏朝出手協助奪取王位,那便是壞了他父親定下的規矩,直接仰仗外部勢力,而與馬家走到了對立面上...可就算馬希聲會繼位成為楚國之主,馬希范無法長期忍受對他俯首稱臣,也必定會等待最合適的機會,去推翻他二哥下臺。

而楚國馬氏兄弟反目成仇,李天衢心說形勢對我而言,只會變得更為有利。

就算楚國馬家兄弟斗得再兇,對外也向來奉行臣服于中原王朝為國策,而不會給魏朝任何出兵討伐的口實...便如正史線那般,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幾朝內部動蕩頻繁,更迭得太快,所以從來沒有對一直奉表稱臣的楚國發動大規模的戰事,而馬楚這一方割據政權覆亡,也是因南唐趁虛而入所致,并非被中原王朝所滅。

可是李天衢深知如今的魏朝,對于南面諸國所表現出來的威脅更大,就算楚國以后只稱藩鎮不稱王,也絕不會坐視魏朝相繼吞并吳、越等國,而勢必會采取軍事行動...只要楚國有所動彈,那么要想出個發兵連你一鍋端了的名義,這還不容易?

而等到楚國馬希聲不得不與魏朝為敵的時候,便是對他含怨懷恨的四弟馬希范趁機出手,以奪取國主之位的大好時機。

李天衢推敲正史中的時局演變,馬希范成為楚國第三代國主,而在位十幾年臨終之時,才會違背他老子定下按排序兄終弟及的規矩,直接將傳位給馬殷膝下第三十五子的同母胞弟馬希廣,而引得馬希萼裂土分疆、弒君殺弟,之后還有馬希崇起兵反叛...這才是史稱“眾駒爭槽”的南楚馬殷諸子為爭奪王位所爆發的戰亂。

楚王馬殷亡故,而由他次子馬希聲繼任在位期間,馬家諸子不合反目,也只是初顯端倪。李天衢心想按史載線楚國眾駒爭槽鬧得最兇的時候,那我都已經熬成一個老頭了...要統一、須趁早,我也不想再等到馬希廣、馬希萼、馬希崇那馬殷幾子長大成人,利用馬希聲、馬希范之間的仇視對立,現在就盡可能的煽動拱火,那也能達到趁虛而入,以圖兼并楚國的成效。

而繼楚國來使馬希范之后,由越國派來查探魏朝反應的使臣也已抵達汴京...李天衢則壓根沒打算親自召見,而吩咐鴻臚寺官員三不五時的前去冷嘲熱諷一番。

劉那廝以為與魏朝彼此疆域相隔得太遠,便公然改制自稱為大越國皇帝,結果沒料到魏軍吞蜀入滇,而駭得心慌意亂...而李天衢卻吩咐鴻臚寺派出接待越國使臣的官員,對于他們主子僭越稱帝的行徑,該罵幾句就罵幾句,但是也不必給出勒令越國立刻去帝號臣服,否則便立刻發兵討伐的訊號,也不可接受對方定期進奉朝貢,而恢復邦交來往的請求...總之譏嘲幾天,便打發越國來使趕緊滾蛋。

因為李天衢很清楚,正史中的南漢,如今的越國與其它割據政權大有不同,待劉稱帝之后,直至滅國前夕,只有兩次曾上桿子主動遣使至中原王朝表態愿意定期朝貢...一次是后唐莊宗滅梁入汴;另一次則一直要等到后周世宗柴榮南征大勝,所以向來與中原王朝的關系十分疏離。

這次劉遣使的動機,與史載線比較也十分相似...無外乎因為中原王朝強盛,亦或已有可能殺至他所統掌的疆域而惶恐不安,遂遣使入朝,觀察中原局勢,并試探正朔王朝的反應。

可是你越是要試探魏朝的反應,李天衢心說我便越讓你猜不清楚。是打是和,給出的態度十分模棱兩可,也不會表露出任何意向,而讓越國君臣摸出個頭緒。總之魏朝下次出兵又要打誰,你就一直提心吊膽的猜去吧......

然而除了相繼遣使趕赴汴京的楚、越兩國,李天衢的注意力,很快的又轉向吳國那邊。

“陛下,確實有以海商的名義至我朝市舶司勘合、轉售貨物的船舶,繼續北上而與契丹接觸。所幸我朝先是與契丹達成協議,于遼東積利州瀕海地域,周圍海島開設海鎮,來往船只頻繁,要盤查清楚南面又有哪些藩國與契丹來往的更為密切,自然也不是什么難事。

那徐溫...如今雖然架空吳主,而控扼宣城朝堂,然而對我朝還算是臣服恭順。可這方才平定劉威、陶雅那些對頭。他便又圖謀不軌,妄圖暗結契丹對抗我朝...這徐溫果然笑里藏刀慣了,也不滿足于架空楊氏而掌控吳國啊......”

汴京內朝,偏殿當中,近臣解青將眼下所掌握吳國的動向一五一十的報于李天衢知曉。而李天衢面色從容淡定,看來徐溫那邊暗做手腳,也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徐溫終于斗倒了劉威、陶雅、李簡等對頭,如今在吳國又被拜為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諸道都統、鎮海寧國節度使、守太尉兼中書令,封東海郡王,而仍鎮守升州。至于他那義子徐知誥,則已受封為宰相,依然居中輔政...徐溫仍將楊隆演那個傀儡按在王位上,實則已是吳國之主,他當然不會甘心一直臣服于我朝。”

先前吳國內部形勢不同于史載軌跡,劉威、陶雅、李簡等當初一并追隨著楊行密打天下的元勛宿將抱團與徐溫對抗,而加劇了吳國的內耗。

可是隨著掌控鎮南軍藩鎮的劉威,坐鎮歙州的陶雅相繼病逝...反抗自己的主心骨離世,徐溫終于還是笑到了最后,只不過他也不免傷了元氣。期間宿將李簡雖然也只得認慫服軟,并將自己的女兒嫁于徐溫的次子徐知詢,而表示臣服于實際掌控吳國的徐家;可劉威之子劉崇景卻仍要和徐溫對著干,雖然兵敗而丟了鎮南軍,但也已帶領殘部西奔楚國,而致使吳國又因內斗而折耗了一定的軍力。

李天衢當然清楚,南吳先主楊行密,比起其他勢力的開國君王更有野心壯志...他當年屢屢與朱溫對著干,也是要爭取入主中原的機會;而徐溫也不是省油的燈,他不但要取代楊氏成為吳國之主,同樣也要與中原王朝分庭抗禮。

畢竟按史載直到徐溫完全掌控吳國朝堂,再由他義子徐知誥篡權而改吳國號為唐...后來的南唐帝國不同于其他割據勢力,而吞楚滅閩,還一直同中原王朝搶著收小弟。直至南唐后主李煜繼位,才先后被后周、宋朝打得抬不起頭來,之后才不得不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而奉表臣服于中原。

就眼下而言...李天衢知道奪取他義父基業的徐知誥,現在畢竟與徐溫還是拴在同一根繩子上的螞蚱,所以還是竭盡所能要輔佐義父重整旗鼓、對抗中原。而衡量如今雄踞中原的魏朝國力,吳國不但要聯合楚、越等國,卻又還能使出什么陰謀詭計,以圖壓制中原王朝?

李天衢先前便經過思量,而回憶一段史載記述:

知誥用謀士宋齊丘之計,遣使節自海路獻美女、珍玩修好,欲聯合契丹共取中原......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